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7章 圍攻列日要塞(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7章 圍攻列日要塞(中)

在1792年戰爭之前,鑑於法國-軍隊在七年戰爭之後,長期處於和平修整的狀況,官兵嚴重缺乏戰鬥經驗的事實。安德魯向總參謀部,已高階指揮官們反復強調:訓練有素的優秀士兵,摧毀敵軍士氣的強大火力,充分保障的軍需補給,以及儘可能的預先選擇戰場,這才是現階段,法軍獲取戰勝的四大法寶。

事實上,第四條對戰場的選擇方面,在衛國戰爭期間比較容易做到,可一旦走出國門作戰,很多戰事就很難如預想的那般順利。好在安德魯一貫重視士兵訓練,火炮配屬和軍需補給,尤其是第一點。即便是被敵軍突襲,猝不及防之下,訓練有素的士兵能在反應機敏的軍官指揮下,近乎本能的形成一道防禦佇列,並加以反擊。

烏迪諾上校指揮的法蘭西第一志願步兵團在指揮官奧斯特將軍陣亡之際,獨自承受住了奧地利騎兵團的反覆衝殺,以自身的巨大傷亡,穩住了西路法軍那搖搖欲墜的脆弱防線,從而迫使卡爾大公不得不繼續冒險東進,最終全軍覆沒。

是役,該志願團的2千官兵傷亡數高達4成,其中有4百人永遠的躺在這片戰場上不再醒來。而現如今,英勇善戰的法蘭西第一志願步兵團已更名為法蘭西第一志願步兵旅,而指揮官烏迪諾上校也變成了烏迪諾准將。

11月上旬,已重新修整了三週時間,並完成兵員補充的第一志願軍步兵旅4千餘人在烏迪諾准將率領下,從里爾大本營出發,以每天40公里的常規行軍速度,趕到220公里外的列日要塞。在途徑尼維斯時,烏迪諾和他的步兵旅還刻意繞道城市北郊的法國-軍人墓地,在此緬懷一個月前壯烈犧牲的三百多名戰友。

之所以將大半陣亡士兵埋葬於尼維斯城下,而不是送回原籍安葬,那是安德魯元帥以北方統帥部的名義,頒佈了一道特殊法令:

但凡不幸陣亡或是重傷退役的士兵(含下級軍官和軍士),其本人或直系親眷可以在香檳,在洛林,在阿爾薩斯,還有新近佔領的奧屬尼德蘭,以及在萊茵河左岸的德意志西部邦國領地,依據其功績與軍銜高地分得一片土地,在連續耕種五年之後,只需繳納少量的契稅(土地市值的1%),就能擁有土地的全部所有權。當然也可以放棄土地擁有權,而撫恤金可以用裡弗爾來結算。

在中西歐各國中,對土地最為痴迷的民族,就當屬法蘭西人(德意志人也大體如此)。儘管法國一度在海外有著廣袤富饒的殖民地,但絕大部分法國人依然青睞於自己家門口的歐洲土地,並願意為了土地的所有權,付出自己的一切。

在另一時空裡,當拿破崙奉命遠征埃及時,居然沒有多少士兵願意追隨。等到拿破崙提出每個出征士兵或是士兵指定的繼承人,可在兩年內無償獲得100公畝(摺合1公頃)法國土地時,士兵們居然為了一個出征名額而擠破了腦袋。然而,拿破崙歸國專-政之後就食言了,最後使用了法郎替代土地,補償給出征士兵。那是拿破崙準備用土地籠絡天主教會,逃亡貴族,以及身邊的高階軍官。

如今安德魯在統治蘭斯與香檳地區之後,兩年多來早已形成一種慣例,土地一般屬於數量眾多的士兵和下級軍官,而中高級軍官名下田產會受到嚴格限制。當超過一定數量時,每年將徵收最高達15-20%特別土地稅,逼迫那些大土地所有者不得不對外拋售田產。簡單的說,安德魯最是厭惡新興的土地貴族。

在另一方面,安德魯積極鼓勵中高級軍官及其親眷家族,參股到聯合產業集團,甚至是半賣半送工業基地裡的企業股份,並以此來作為軍官們與自己親疏遠近的標準之一。此外,所有戰利品中(土地除外),安德魯麾下的中高級軍官永遠都是第一批,也是最豐厚的獲利者。即便是一名少校,也可以在寸土寸金的蘭斯城裡擁有一套市值半價購入的公寓,而內部的裝潢陳設,堪比德意志王侯。

在中西歐歷史上,極少出現所謂土地制度上的革-命,而獨有的一次,也就是這場法國大革-命。由於制憲議會和立法議會已從法律層面以及道德方面(思想啟蒙運動的影響力),徹底廢黜了封建領主與天主教會對名下土地的所有權。所以,安德魯可以心安理得實施他想要的那場土地改革,繼而將廣大農民和士兵綁架到土地上,迫使他們而不得不為安德魯統帥繼續征戰歐洲各國。

此外,安德魯那種參軍換取土地的血酬政策,不僅僅適合法國人,也同樣鼓舞兩百萬缺少土地的奧屬尼德蘭農民,與數量更多的,那些萊茵河以西的德意志農奴或半農奴,積極投身到偉大光榮正義的“歐洲解放軍”的行列中。

……

列日城建在馬斯河(默茲河)西岸的一個陡坡之上,比河岸高出100米,而馬斯河正好成為天然的護城壕。沿著河岸周圍內都是炮臺,共有8座,每座炮臺距列日城為2到3公里,而且相鄰的兩座炮臺之間的距離也在2公里範圍內,可做火力支援。其中8座炮臺有4座在東岸面對著德意志方向,餘下半數在西岸保護著列日的後方,呈放射狀環繞在列日城周圍,跨馬斯河構成了一道環形火力網。

從10月下旬開始,配合作戰的兩艘“馬斯1號炮艇”趁著天黑之際,成功穿越列日要塞的炮火封鎖線,抵達下游3公里外的法軍軍營,繼而徹底封鎖了馬斯河上下游航道。從此,整個列日要塞也處於馬斯軍團的大包圍之中。

由於考慮法軍已事實佔領了奧屬尼德蘭八成以上的領土,直接導致列日要塞防禦體系中的西岸成為未來主戰場。於是,指揮官拉圖爾伯爵下令將火力重點部署在城市以西的,東岸4座炮臺多為德意志僱和荷蘭僱傭兵負責守衛。

此時,從北邊的馬斯河右岸開始的奧軍防禦陣地分別是:指揮官炮臺、愛維涅炮臺、涅弗萊龍炮臺和紹豐泰恩炮臺;而在馬斯河的左岸,由北往南依次是:邦塞勒炮臺、費勒馬勒炮臺、奧洛涅炮臺和朗坦炮臺。

11月初,在收到安德魯統帥四周內務必拿下列日要塞的命令後,蒙塞將軍就開始命令軍團參謀官擬定各種攻城方案。馬斯軍團在列日要塞城下的第一戰,就是著手清除馬斯河右岸一側,守軍士氣不高,炮臺火力不足的4座火炮群。

11月6日拂曉時分,從來復槍一團選中的400名精銳搶手,分為每組1百人的四個突擊隊,趁著清晨大霧的絕佳掩護,繞過幾道溝壑與大片湖泊沼澤區,分別秘密潛伏到距離四座炮臺不足兩百米的位置,並在一片矮灌木林裡尋求到掩護。

上午9過後,當戰場上的濃霧逐漸散去時,軍號聲起,法軍的一個步兵師團開始在5到6公里的漫長戰線上,排列成稀疏陣型,朝著馬斯河以東的四座炮臺上的奧軍發動佯攻。僅僅遭遇敵人數十門火炮的兩三輪轟擊過後,損失輕微的步兵們在距離敵軍炮臺9百米處,匆匆忙忙轉身後撤,放棄了進攻。

就在德意志與荷蘭的僱傭兵們紛紛慶賀這一次勝利時,法軍的2個驃騎兵團與1個獵奇兵團已經迂迴到敵方陣地1公里外,並朝炮臺守軍發起猛烈進攻。見狀,奧軍指揮官趕緊下令各個炮臺加以反擊。

然而話音未落,這位指揮官很是不幸的中彈身亡。那是潛伏於低矮灌木林的法軍狙擊手在看到天空中,紅色信號彈代表的攻擊指令後,紛紛現身,他們憑藉手中的線膛來復槍,對兩百米內的奧軍陣地實施了精確打擊,而第一輪打擊的目標重點就是炮臺炮手,以及奧軍指揮官。

就在敵方炮臺遭遇來福槍手們的突然襲擊,各級軍官與炮手紛紛倒地,導致整個陣地前沿一片混亂無序的時候,一路毫無阻攔的2千多名法國輕騎兵正揮舞著軍刀,直接衝到步兵的防禦胸牆前。數分鍾後,那些毫無鬥志的德意志和荷蘭僱傭兵們紛紛繳械投降……從騎兵發動攻擊到徹底佔領4座炮臺,整個過程僅僅有了30分鐘不到,還打死打傷與俘虜8千名奧軍(僱傭兵為主),只有兩百奧軍士兵幸運的渡過馬斯河,迴歸到列日要塞。此戰,法軍傷亡損失僅為52人,可為大獲全勝。

在淋漓盡致的摧毀掉馬斯河以東(右岸)的四座奧軍炮臺之後,整個列日要塞的奧軍防禦幾近瓦解。現在,僅剩下1萬6千人的波西米亞軍團士兵除了投降法軍,或是被法軍殲滅之外,再無第三條道路可以選擇。而且,法國人的蒸汽炮艇可以肆無忌憚的航行於寬闊的馬斯河河面上,並對列日城內實施猛烈炮擊。

北方軍團的3萬援軍在奧什將軍的指揮下,於11月8日,抵達列日要塞。此後,法軍攻城部隊已激增8萬餘人,兵力總數到達奧地利守軍的5倍,此外,無論是在軍心士氣,還是武器裝備方面,雙方都不可同日而語。所有法軍指揮官都已經知道,這場要塞攻防戰將是奧屬尼德蘭戰場上的最後一戰。

即便是在這種狀況下,前線總指揮蒙塞將軍,還是秉承了安德魯統帥的意願,派使節打出白旗進入列日城內,並向奧軍司令官拉圖爾伯爵進行勸降。其中,蒙塞將軍在寫給拉圖爾伯爵的書信中證實:會保證被俘官兵的私人財物與人格尊嚴,給官兵提供食物與潔淨水,並為傷病員提供治療;對於貴族軍官,法軍也會提供合乎其身份的待遇,但必須付錢(自贖金)。至於普通士兵,通常是3個月的勞役期,由於波西米亞軍團未能攻入法國本土,所以沒有追加期。

然而,軍人世家出身的拉圖爾伯爵毅然拒絕了法軍指揮官的勸降,宣稱除非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從維也納發來命令,任何人都不能讓他和他波西米亞軍團放下武器。為表決心,拉圖爾伯爵不僅撕毀了蒙塞的勸降信,甚至還當著法軍信使的面,出言羞辱了法軍最高統帥,稱安德魯不過是個“卑劣無恥的蘭斯小丑!”

當信使一字不改的轉述拉圖爾伯爵話語之後,蒙塞與奧什已經知道,那位自尋死路的奧軍指揮官已在劫難逃,即便他們有心想放對方一馬,但被徹底激怒的8萬法國士兵是不會給予奧軍指揮官任何活路。在經歷了衛國戰爭的偉大勝利,以及參軍換得土地的政策之後,安德魯統帥已是20萬法軍心目中的至高神,是上帝!

……

在距離奧軍邦塞勒炮臺3公里外的法軍營地裡,已晉升為步兵團長的仲馬中校從自己的專屬帳篷裡面鑽了出來。他將手中那份剛剛寫完,且尚未封口的家書遞給站在身邊的一名傳令兵,示意後者立刻送往馬斯軍團的憲兵部。在那裡,會有專人負責查閱與轉送官兵們的往來書信。

這一條極為嚴格的戰時審查法令,是安德魯早在北方統帥部組建之初就下令頒佈的,意在防範官兵們有意無意的在家書中洩密。正是這道被無數巴黎政敵指責為嚴重違反官兵人-權的審查令,確保了瓦爾米戰役的勝利。直到布倫瑞克公爵和他的普魯士軍團投降法軍的那一刻,這位普魯士親王實在想不出安德魯是從哪裡調來了10多萬精銳法軍參與到圍殲普魯士軍團的戰役。

當然,這條戰時法令與曾讓仲馬有些不爽,那是他寫給妻子種種很是肉麻的情話會被該死的憲兵們首先讀到。但不久,仲馬中校很快釋然了,因為即便是軍團司令官蒙塞將軍的私人書信,也會遭遇憲兵指揮官的親自審查。

此外,還有一條小道消息在軍官們內部傳播,那是統帥部準備於明年入春之前,在布拉班加地區(比利時)組建一個新的軍團,比利時軍團(這名字好記!)。該後備軍團的大部分士兵,以及半數以上軍士和中下級軍官,將是說法語的瓦隆人,而高階指揮官大部分會從馬斯軍團或北方軍團的團營一級的校級軍官中選派。這意味著仲馬中校只要在列日要塞攻防戰中表現優異,就能主動申請前往新組建的比利時軍團,還可以從中校團長直接晉升為準將旅長。

“仲馬將軍!哈哈,一定會讓伊麗莎白,還有我的老丈人開心好一陣的!”想到這裡,仲馬中校顯露出他那帶有黑人特徵的厚嘴唇和潔白牙齒,笑了起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在另一頭,仲馬步兵團的士兵們正像一大群候鳥三五成群的聚集於軍營中心空地四周的板凳上引吭高歌,那是馬斯軍團的軍歌,《馬斯軍團最大》。

嘿,普奧聯軍都是一群黑烏鴉,想把我們踏在腳底下;

從阿登森林到馬斯河畔,嘿,我們的馬斯軍團最強大;

安德魯統帥的戰士們,把刺刀擦亮,要緊緊握住手中槍;

我們都應當越戰越頑強,和敵人決死在疆場。決死在疆場……

每唱到激昂之處,就有不少路過的軍士跑過來加入,繼而匯合成一場不同營團的大合唱。至於正在分發食物補給的營連補給官們,不得不請求憲兵隊將士兵從露天的歌舞劇場裡“抓回來”,繼而一個接著一個排隊,領取食物補給。

在補給官的監視下,一名中士不停的高喊著:“一共發放6天給養,每人4.5公斤的棕色麵包(約9法磅,一法磅等同一斤),1.5公斤肉食罐頭(3法磅),5百克甜葡萄乾,3瓶紅葡萄酒,以及2百克黃油。記住,只有傷病員才能享有白砂糖、紅糖與乳酪!”

“該死的,又發罐頭!上一批還沒吃完呢。而且黃油也不夠吃,這些葡萄酒似乎都是布拉班加種植園裡出產的偽劣品。”剛剛路過的科勒上士對著身邊的波克蘭中尉低聲叫嚷著。(兩人的故事詳見119章到202章。)

“閉嘴吧,科勒!你要是能少說幾句,現在站在我面前的壞傢伙至少是個少尉了!”身為朋友的波克蘭中尉再度告誡一句。

在第二次圖爾奈戰役之後,波克蘭和科勒被選送到蘭斯巴庫爾軍營接受為期兩個月的士官訓練。8月下旬,兩人一同畢業,晉升為中士,並補充到大馬斯軍團的布律納將軍所部。

9月開始的瓦爾米戰役中,已是上士的波克蘭在北方防線上,很是幸運抓獲一名試圖突圍的聯軍將軍,加之後來的其他功績,居然一路晉升到中尉;相比而言,一直都管住不自己的大嘴巴,喜歡胡亂抱怨的科勒中士連續喪失了好幾次晉升機會,到現在還在原地踏步。若不是波克蘭中尉的擔保,或許科勒中士已經被軍團憲兵部一腳踢回到大後方的蘇爾松新兵營裡,去擔當新兵教官。

看著好朋友一副悶悶不樂的模樣,波克蘭中尉知道自己又戳痛了科勒的心病,他心下一軟,說:“待會你讓連隊士兵清點揹包裡的物品,明天一早,憲兵隊可能會再度抽查。記住了,兩雙鞋和鞋墊,兩卷止血綁帶和紗布,60發子彈,每位班長有兩盒止痛片(主要成分為鴉-片,供應全班士兵)……最後說一句,我記得西方北向有一座上千人的大村子,下午5點鐘後,你可以帶上你的班,用全連隊多餘的罐頭或是裡弗爾,與村民們交換的新鮮肉食,或是乳酪黃油。記住了,你們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