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9章 成長中的安德魯法國(中,偉大的土地政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9章 成長中的安德魯法國(中,偉大的土地政策)

蘭斯方面的預備役顯然是不同於巴黎那種強行拉壯丁的做法,後者是直接從法國的中部與南部各省,那些毫無軍事基礎的適齡青年中強行徵召了30萬軍隊,即著名的“三十萬人法令”。

那些分佈各地的徵兵軍官最通常的做法,是“丟給一根半舊滑膛槍和一把鏽跡斑斑的刺刀,再將他們趕到各個師團駐地,這就屬於一名合格士兵了。至於製作軍服、軍紀教導、訓練佇列、武器的使用與保養等,這些原本屬於新兵訓練營應該完成的基礎性培訓工作,全部成為團營連一級指揮官需要考慮的事情。

而且,麵包、肉食、酒水與藥品等軍需補給永遠都是短缺的,軍官們最需要考慮的是絕不能大批餓死士兵為前提。至於傳說中的軍餉幾乎是不存在的,哪怕軍官一律都是半薪。所以,一切都需要士兵的自我奉獻精神……逃兵的比例通常高達10%以上;一旦進入到境外或山區作戰,逃兵比例甚至會擴大到20%到30%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是4月上旬,身處地中海沿岸的炮兵上尉拿破崙-波拿巴,寫給北方最高統帥私信中的內容節選。在信中,拿破崙上尉還告知安德魯,以海洋貿易為主的馬賽與土倫兩地都極其厭倦巴黎的各種激進政策,那是歐洲各國都不準備與法國人做生意了。更有甚至,土倫艦隊的很多軍官在某些公眾場合,公開的為路易十六服喪緬懷,卻沒有一個海軍軍官受到過來自上級的處罰。

儘管在信中內容中,拿破崙上尉一再暗示,希望自己能轉職到北方統帥部麾下效力,但這位安德魯元帥自始至終都視而不見。現任的北義大利軍團指揮官,去年被安德魯踢回巴黎的法雷爾將軍很不太喜歡(或許是厭惡),不遵守軍紀的拿破崙上尉,最終將其任命為炮兵團的補給官,而不是炮兵連的指揮官。

不久,安德魯在回信中,給炮兵上尉寄去了3萬里弗爾指卷(在馬賽一帶,指卷的實際購買力僅為幣值的四分之一分之一到五分之一),那是拿破崙身邊有一大幫未成年的弟妹,以及一位寡母需要贍養。與此同時,安德魯還安慰了失意中的科西嘉人,並告訴他就在今年,將會是拿破崙上尉大顯身手的好時機。

事實上,拿破崙是穿越者南方戰略的重要一環,他自然不會讓這名炮兵上尉跑到北方搞事。此外,法雷爾將軍厭惡拿破崙也是有道理了。後者在服役期間很少待在軍營,而是跑回科西嘉島搞獨立。迴歸馬賽軍營後,拿破崙仍然不願意服從軍紀,時常因軍餉不足三番五次的頂撞上司,還私下跑到市區與情人幽會……

安德魯有時候就在懷疑,這個名叫拿破崙-波拿巴的懶惰傢伙是否是那個歷史上的著名軍事天才。穿越者甚至確信,一旦拿破崙上尉來到等級分明、軍紀森嚴的大北方軍,那些虎視眈眈的憲兵極有可能將這位不遵守軍規約束的炮兵上尉,送到軍事法庭裡受審。

在北方獨-裁者麾下,所有軍中刺頭差不多被剔除的一乾二淨,那是穿越者相信,軍隊永遠只能服從一個領袖,聽從一個命令,發出一個聲音,走出一個步伐。從香檳混成團開始,這一建軍思想就貫穿了整個安德魯軍隊的發展史。

當巴黎方面稱呼安德魯為傲慢的軍事獨-裁者時,穿越者甚至在某些公開場合引以為傲。那是身為統帥的安德魯從未虧欠過一位士兵的軍餉與戰利品,尤其“以土地換軍役”的做法,令20萬的大北方軍的野戰部隊幾乎不存在任何逃兵現象。當然,這也與大北方軍屢戰屢勝的高昂士氣有關。而遠在巴黎當政的吉倫特派內閣曾猛烈抨擊過北方聯省政-府,指責安德魯此舉破壞了財產的公平性。

在法國中南部地區,教會名下的土地差不多已經分配完畢,但大都歸屬於那些大土地所有者和新興權貴,並由他們將幾乎是免費得到的土地分割成小片,交給廣大農民耕種,收取大量地租。從流亡貴族中沒收的眾多土地,1792年10月之後也是採取這種模式。

於是,安德魯在《費加羅報》上,時不時嘲諷吉倫特派,說被徵召的30萬南方革-命士兵,他們誓死捍衛的卻是一片根本不屬於自己的土地;反倒是那些大土地所有者和“新貴族們”,可以肆無忌憚的安享本屬於革-命群眾的寶貴財富。“在這種情況下,士兵只是逃亡而不舉起反叛,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必須說明的,安德魯以稅務檢察官駐紮波爾多時,就是靠侵吞教會資產起家的。等到盤踞蘭斯之後,獨-裁者便果斷而迅速的將自己洗白。他倡導的前瞻性工業體系保障了“革-命新貴”能從工業領域獲得大量財富,無需與農民爭奪土地所有權。此外,每年高達10%以上的土地(超額)稅,令北方27省的大土地所有權不得不拋棄名下的大部分田產,繼而投入到安德魯統帥大肆鼓勵,且利潤更為豐厚的工廠礦山、金屬冶煉、機械制造、紡織工廠與食品加工方面。

按照蘭斯土地法規定:每個農戶家裡的一個成年人(18歲)可以擁有不超過1公頃土地,其中50歲以上老人、成年婦女,以及12到18歲的未成年人減半,12歲孩童不計入。需要說明的,在路易十五時期,一位虔誠善良的老修女在經過長達20多年的調查研究後,認為適合的婚配年齡是18歲(一說是16歲)。然而,絕大部分法國人都拒絕執行來自凡爾賽宮廷的這道法令,法國女性普遍依然是14到15歲婚配,布列塔尼地區甚至低到13歲。

上述土地包括:普通耕地、種植園、樹林(小片森林)、水塘和草地(牧場);而那些貧瘠土地、荒石坡或是鹽鹼地將依照減半原則計入;至於沼澤、湖泊、溪流、河流與森林屬於國家與公共財產,任何人和組織不得肆意侵害;

此外,單個勞動力擁有土地超過1公頃(1百公畝,合15畝),或是每戶家庭擁有的土地總量不得超過7公頃(相當於105畝)。那些土地超額部分的財產所有者,稅務部門每年將按當地的正常土地價格,徵收超額土地的10%到35%不等的土地稅。當然,針對互助性質的家庭農場,土地免稅基數會有條件的擴大到五倍。

在18世紀末期,法國北方農民的大部分依然處於赤貧狀態,根本無力購買蘭斯政-府公開出售的土地資源。所以,等到1791年6月,安德魯藉助一系列政治事件,並在巴黎當局的默許與縱容之下,掌控馬恩省與阿登省之後,便相繼出臺了軍役換取土地的新政策。

該政策規定:但凡在大北方軍服役8年以上的士兵(其後推廣到27省時,服役期改為10年),或是5年士官,或是2年軍官,將擁有蘭斯(北方統帥部)分配的1公頃土地。等到服役期滿之前,土地租金將從官兵的糧餉中直接抵扣;期滿之後,土地無條件歸屬官兵個人所有。當然,還是要繳納1%的土地契稅。

另外,倘若服役期間的官兵不幸陣亡或是重傷(截肢與無法勞動者)時之後,在得到一筆數額不等的撫恤金同時,分配的土地也將歸為本人或陣亡者的直系親屬所有。與此同時,最高統帥部將負責向地方政-府支付餘下的土地贖買費用。

從1791年6月開始,穿越者便固執己見,以暴力和鐵腕手段推行著這項不可變更的土地策略,尤其是軍役換土地的做法。等到1792年4月戰爭爆發之前,整個馬恩與阿登兩個省份,區區80萬不到的民眾中間(包括20多萬流民),安德魯可以動員超過10萬且接受過嚴格訓練的精銳士兵。而這一切,才是北方統帥部贏得1792年9月衛國戰爭偉大勝利的最有力保障,沒有之一。

毫無疑問,在這項土地改革運動中,安德魯和他的支持者不可避免的遭遇到各種形式的抗議,甚至是武裝反抗。然而,穿越者非常巧妙藉助了“1791年國王路易十六外逃”,以及“1792年的衛國戰爭”的兩個重大歷史事件,並在效忠於北方最高統帥的20萬軍隊的保駕護航之下,蘭斯政-府比較順利執行了這一項土地政策。

期間,憲兵部單單在北方15省就處決、流放與判刑了三萬多人。當然,上述受害者絕大部分都被憲兵部打上勾結外國勢力反對法蘭西祖國的“賣國者標籤”,之後想要翻身比登天都難。之後,安德魯也曾經設想將這類土地政策做法推廣到法國的中部與南部省份。然而,憲兵部與軍情五處卻給出了一個血淋淋的答案:為了土地改革,法蘭西需要再犧牲30萬或是50萬,甚至是更多的人。

基於此,安德魯放棄了提前攻佔巴黎的戰略意圖,將自己的注意力重新放到比利時與萊茵河流域,即歷代法國軍政領導者一直戀戀不忘的所謂自然疆界。顯然,上述兩地的實施效果上來看,令安德魯非常滿意。

比利時倒也罷了,大部分居民(瓦隆人)根本就與北方的法國人屬於同文同種的法蘭克人後裔。所以,法國人能夠接受的土地政策,他們自然也會欣然採納。在實地推行的過程中,新建立的9個省份中,僅有區區5次因土地貴族引發的小規模衝突。從整體上看,南尼德蘭地區比起在法國境內實施的還要順利。

但在萊茵河以西的德意志領土上,安德魯曾經一度推遲了土地革-命的開展,那是他擔心激進做法會在德語佔領區引發一場大規模的暴亂。尤其是在無恥的普魯士人撕毀了《瓦爾米密約》,從而引發第二次普法戰爭之際。

即便安德魯法國選擇了容忍,等到易北方面軍越過易北河即將向柏林挺近,而近衛師團正聯合2萬瑞典軍隊準備南北圍攻布倫瑞克-呂訥堡公國的時候,萊茵河以西依然爆發了反對法國佔領軍的一場大規模叛亂。

在法國駐軍較為薄弱的波恩、亞琛和科隆等地,30多個不甘心失去土地的德意志貴族內外勾結,準備拉扯出10萬大軍,意圖配合西面的普魯士軍隊對抗守備空虛的法國佔領軍。

在安德魯得知暴亂發生後,急忙電令駐防於荷蘭邊境一帶的奧熱羅將軍所屬的西德意志軍團在韋瑟爾城下集結,準備隨時南下,鎮壓這場德意志貴族的叛亂。然而,24小時之後,波恩等地就傳來獲得證實的捷報:這場號稱10萬人的規模武裝暴亂居然在西德意志軍團抵達之前,已經被格里澤爾少校指揮的憲兵隊徹底平息。

不久,依然待在蒸汽炮艇上聽著濃濃轟鳴聲的安德魯統帥,得到了該叛亂事件的具體情況彙報。毫無疑問,格里澤爾少校實施的那個“燈塔計劃”在此次平亂過程中(詳見第251章)居然收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奇效。

等到農奴主與貴族正在煽動普通民眾反對法國佔領軍的同時,那些“燈塔計劃”的參與者,也就是暗中已發誓效忠安德魯的德意志下級軍官(馬庫斯中尉等人),居然成功的組織起大批武裝農奴與半農奴,並承諾以革-命換取土地的方式,搶先一步,向尚未整頓起來的貴族軍發動了猛烈進攻。

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就把德意志貴族們搞得暈頭轉向,還以為之際落入法國人精心設計的陷阱裡,嚇得膽小鬼們紛紛丟下各自的隊伍,匆忙的逃回萊茵河以東。此役,從發動暴亂到戰事終結,居然用時72小時還不到。

大獲驚喜的安德魯統帥隨即下令嘉獎了有功之人,格里澤爾直接從少校晉升到上校,並主管整個西德意志地區的憲兵部事務;而那些以實際行動來效忠安德魯統帥的德意志軍官們也同樣在加官進爵,例如馬庫斯中尉就成為了馬庫斯少校,另外還有1萬法郎的獎金。

伴隨這份嘉獎令的一起的,還有安德魯統帥簽發的另一道命令:從即日起,由憲兵部格里澤爾上校主導整個萊茵河以西的德意志地區,效仿北方15省與比利時9省,實施的土地改革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