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0章 成長中的安德魯法國(下,北方方面軍與東方方面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10章 成長中的安德魯法國(下,北方方面軍與東方方面軍)

得益於1791年開啟的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還有以土豆、玉米、奶粉和麥乳精為代表的糧食(營養品)生產與儲備方案。等到兩年之後的1793年時,包括北方27省與西德意志佔領區在內的近1400萬民眾,已經基本上實現了糧食(雜糧)的自足自給,甚至還有少許富餘能力。從1793年初開始,蘭斯每個月還透過馬恩河與塞納河,向缺糧的巴黎輸送八千噸土豆和兩千噸玉米。

可惜的是,無論食品專家們如何絞盡腦汁,這種產量挺大但口感差強人意的土豆依然不能成為餐桌上的主食,而城市居民喜好的優質麵粉、香甜燕麥與可口乳酪仍需要大量從巴伐利亞、薩克森以及波蘭等國進口。

尤其是巴伐利亞及其周邊的巴登和符騰堡等國,其農產品出口的三分之一都被運往萊茵河對岸的安德魯法國。除了傳統的糧食輸入外,火腿、蜂蜜與黑啤也相繼成為最受北方法國民眾歡迎的商品。而蘭斯銷往東德意志邦國的商品中,主要是以棉紡織品、廉價奶粉(麥乳精)、安德魯火炮、制式槍械、蒸汽機和蒸汽輪船等輕重工業和軍火產品。至於蒸汽紡織機械受限於產能,目前只在安德魯法國銷售,尤其是優先保證比利時和阿爾薩斯兩地。

隨著安德魯法國與巴伐利亞公國之間經濟關係的不斷加強,以及薩克森選帝侯適時的兩邊撮合,加之法國-軍隊在兩次普法戰爭中,所展現出來摧枯拉朽般的強大軍事實力,使得慕尼黑最終恢復了蘭斯方面的商務代辦處(事實上的大使館或總領事館功能)。從1792年3月中旬開始,安德魯法國、薩克森與巴伐利亞的外交官聚集於德累斯頓王宮,舉行了十多次秘密商議,準備構築了一個反奧地利同盟。那是維也納方面一直想將整個巴伐利亞納入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

為了促成這個反奧同盟,安德魯在第二次普法戰爭之後,作為一種示好行為,強行將黑森公國的80%領土分割,繼而“補貼”給由於法軍進駐,而在萊茵河以西失去領土的萊茵行宮伯爵領的諸侯們。所謂的萊茵行宮伯爵領,簡單的說就是巴伐利亞選帝侯國在萊茵河以西的部分領土。安德魯的友好行為,加之老親家薩克森選帝侯輕而易舉得到的德紹、馬格德堡與上西里西亞(薩克森代管)三地,也充分證實了安德魯法國對於萊茵河以東領土沒有任何野心,至少是現在。

此外,安德魯還向慕尼黑王宮做出保證,絕不將雅各賓派的暴力革-命輸出到萊茵河以東。不久之後的4月初,三國反奧密約成功締結。4月中下旬,在巴伐利亞選帝侯的影響下,南德意志的巴登與符登堡兩公國也分別與安德魯法國建立了外交關係,並恢復了雙邊的貿易往來,使得安德魯法國的糧食進口渠道得到進一步的充分保障;更重要是,與德意志各個主要邦國的和解,減緩了由於巴黎國民公會草率處死路易十六,而對蘭斯方面造成的重大政治危機。

從周邊地理上看,如今的安德魯法國至少在南方的巴黎法國,以及西面(西南面)的中德意志與南德意志邦國方向上看,還屬於安全的。至於北方的荷蘭、漢諾威與布倫瑞克等國,基本上屬於民少國弱,自顧不暇。倘若沒有英國人的支援,是不可能對安德魯法國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危害。所以,唯一需要主動防備的只能在西面,隔著一條無可逾越的英吉利海峽的大英帝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基於此,奧什將軍的第一軍,重新佈防在比利時北部的卡佩倫、貝爾瑟與莫爾一項。需要說明的,第一軍和第二軍是新一輪整編之後,8個集團軍中兩個儲存最完整的,也是個兵力最雄厚的集團軍(3萬人)。此外,依照安德魯法國與奧地利兩國特使在布魯塞爾簽署的《1792和約》,安德衛普為自由港口城市,周邊10公里的範圍內不得法國-軍隊(陸軍與海軍)駐紮,僅保留少量警察和水警維持治安,當然也包括稅務官進駐城市港口。

第一軍的右翼,是奧熱羅將軍指揮的第六軍,目前駐防萊茵河以南的韋瑟爾一帶。這個軍團的7成以上士兵為西岸的德意志人。不過,他們對安德魯法國有著極佳的忠誠感,那是大部分德意志士兵都屬於軍役換土地的受益者。長期受到自由、平等和博愛思想薰陶下的農奴與半農奴在獲得土地之後,自然會為了這份真正屬於自己和家人的寶貴財產,而向保守的土地貴族們奮勇作戰。

依照總參謀部的方案,第一軍和第六軍將組成北方方面軍(荷蘭方面軍),擔負起未來北方戰爭的主力。只要蘭斯與倫敦徹底拉破臉皮,那麼北面的荷蘭、漢諾威與布倫瑞克等親英國家,都將成為安德魯法國的優先打擊物件。

此外,駐防布魯塞爾與烈日之間的夏塞將軍的第七軍,將擔當北方方面軍的總預備隊。屆時,依照安德魯統帥簽發的戰略部署,未來總憲兵部的克勒曼將軍將受最高統帥部的特別委託,趕赴北方前線擔當北方方面軍的司令官。

與駐紮奧得河與普魯士的東方方面軍(司令官蒙塞將軍)不一樣,位於本土的北方方面軍司令部不屬於常設軍事機構,只是接受最高統帥部的委託,臨時將兩個或是兩個以上的集團軍(後備軍團)組成起來,進行大規模戰役。

駐紮英吉利海峽一帶的布律納將軍的第五軍,在戰爭爆發時,將授權聯絡位於里爾和布魯塞爾的兩個後備軍團,防備英國人有可能的登陸作戰。儘管倫敦大使館從傳來的情報顯示,英國人壓根就不打算向海峽對岸派遣帝國陸軍。尤其是瞭解到法國步兵團在柏林南郊屠殺了同等數量的普魯士擲彈兵團之後。

至於英吉利海峽上的法國海軍,好吧,正如英國首相小威廉皮特曾經羞辱法國外交官的那句話所形容的“法國沒有事實上的海軍艦隊!”對此,安德魯也頗有自知之明,不打算與強大的英國本土艦隊進行任何形式的海戰。

所以,敦刻爾克軍港的法國分艦隊,在近期只能當做一支軍港的存在艦隊。等到第二次普法戰爭之後,敦刻爾克艦隊的大部分艦船陸續被最高統帥部調往瑞典王國的新領地,波羅的海南岸的波美拉尼亞地區,並在瑞典海軍的幫助下,準備在斯德丁灣組建一個全新的法屬波羅的海艦隊。

今年3月,北方獨-裁者很是大義凜然的表示:身為“革命之子”的他,會與巴黎的50萬革-命民眾一道,攜手抵禦即將到來的“歐洲國王聯盟”的大舉入侵。但迴歸到實際行動上時,安德魯早就與眾多的歐洲封建君主們秘密達成了一攬子政治妥協,其中包括瑞典、薩克森、巴伐利亞、巴登與符騰堡等國。

此外,安德魯還在亞眠和蘭斯組建了預備役軍團,儘管每個後備軍團的實際人數不過5千,但在一週之內就可以膨脹到6萬人,加之駐防蘭斯一帶的近衛師團,上述的8萬部隊將授權塞納蒙將軍統一指揮,足以打退巴黎方面的任何挑釁。

在東面,居斯蒂納將軍的第三軍依然駐防在斯特拉斯堡與巴塞爾一帶的萊茵河沿岸(西岸)。不過,第三軍的任務不再是防禦東部與南部德意志各邦國,而是協助巴伐利亞、巴登與符騰堡等國,隨時應對奧地利軍隊針對上述三國實施的軍事威脅。那是普魯士被打趴下後,只有奧地利才能威脅這些富裕邦國。

在西普魯士的北德平原,駐防麥克唐納將軍的第二軍和勒費弗爾將軍的第四軍,外加上西里西亞地區的波蘭自由軍團,合計約8.5萬整編為東方方面軍(普魯士方面軍),該方面軍的最高指揮官為蒙塞將軍,沙恩霍斯特將軍擔當參謀長。

需要說明的,等到第二次普法戰爭結束之後,在聖彼得堡方面的強烈要求下,那個反抗俄國入侵的政治組織“解放波蘭聯盟”,已被華沙貴族議會宣佈為非法組織,3萬多波蘭自由軍團士兵也被驅出波蘭國土。不久,他們在柯斯丘什科(政治領袖)與東布羅夫斯基斯(軍事領袖)的領導下,正式加入法軍的作戰序列中。

了確保普魯士戰爭的勝利果實,更為重要的是抵禦俄國人極有可能發動的進攻,安德魯還提議瑞薩兩國盟友提議,讓普魯士方面軍司令,蒙塞將軍兼任為聯軍總司令,沙恩霍斯特將軍為聯軍參謀長。三國聯軍的總兵力高達13.5萬人。

其中,東方方面軍(普魯士方面軍)下轄的麥克唐納將軍的第二軍,3萬人駐紮柏林與勃蘭登堡一帶;而勒費弗爾將軍的第四軍,2.5萬人在奧得河方向組織防禦(進攻)東普魯士;已經加入到法軍作戰序列的3萬波蘭軍團則繼續駐紮奧得河流域的上西里西亞地區;至於兩位軍事盟友:薩克森的奧得河軍團3萬人,部署在奧得河與易北河之間;而瑞典的波美拉尼亞軍團的2萬人,駐紮波美拉尼亞地區(波羅的海南岸)。

依照軍情六處在柯尼斯堡、華沙與聖彼得堡等地收集上來的情報分析,總參謀部估算在未來的奧得河戰場上,東方方面軍有可能面臨10萬東普魯士軍隊與10萬俄羅斯軍隊的大舉進攻。即便算上瑞典和薩克森的軍隊,盟軍總兵力也不過13.5萬,遠遜色於20萬俄普聯軍。

基於此,安德魯下令在距離奧得河7百公裡之外的西德意志地區和上西里西亞地區,組建東方方面軍的兩個戰略預備役:美因茨軍團與西里西亞軍團,合計8萬人。預計3到5個月之後,法薩瑞三國盟軍的總兵力上達到21.5萬人。

其中,以“馬屁精”著稱的馬塞納將軍榮登美因茨軍團的指揮官,該軍團的士兵主要是由剛剛獲取土地的農奴與半農奴組成,而很多軍官都是在“2月平亂”中立下戰功的原德意志人,至少在忠誠度上沒有任何疑問。

至於西里西亞軍團依然是以波蘭人為主,這5萬人都是從波蘭境內招募,半數兵源來自原波蘭王國-軍隊。那是東普魯士與俄國聯合要求華沙方面將其國內兵力削減到兩萬,此舉反而促使西里西亞軍團輕鬆招募到2萬多名波蘭老兵。尤其是兩個整編的波蘭槍騎兵團,他們以作戰勇猛、不畏犧牲而享譽歐洲。

就整體來說,北方方面軍的組建,更多的是屬於一種戰略威懾,意在提醒英國佬千萬別翻臉,否則就直接攻打你的軟肋:荷蘭、漢諾威與布倫瑞克;至於東方方面軍,這才將是安德魯法國的最主要戰場,也是常設機構。

除了保證充足的後備兵源外,首批三萬只射程超遠且威力強大的擊發槍,預計將在今年5月之前陸續裝備到第二軍和第四軍。整個換裝過程將持續到1793年的10月之後。至於上述法軍換裝支後淘汰的大量制式武器,通常會轉賣給盟軍,或是交給波蘭籍軍隊使用(記賬給未來的波蘭新政-府)。

事實上,就安德魯法國的勢力範圍看,招募有素質的兵源並不太難,甚至可以說非常容易。至少在萊茵河以西的德意志地區,當地憲兵部的指揮官格里澤爾上校向最高統帥部彙報稱:只要用足夠軍裝、槍械與軍需補給,可以再招募15到20萬軍隊。此外,因為軍役換土地政策的緣故,還將能士兵的軍餉省下大半。

即便如此,蘭斯財政委員會給予最高統帥部的1793年軍費預算依然不夠用,目前只能滿足20多萬野戰部隊的日常訓練。至於野戰部隊的大規模換裝經費,除了普魯士人的兩百萬英鎊的戰爭賠償之外(其中的半數還要準備著支付將要到期的戰爭債券),主要是與各盟國的軍火交易收益。

然而,等到北方方面軍與東方方面軍正式進入戰爭狀況,安德魯統帥還會要求猶太人佩裡埃領導的財政委員會在半年內,追加至少一億法郎的特別戰爭開銷。對於未來的這一筆鉅額軍費,精明的猶太人砸鍋賣鐵也拿不出來,而下令加稅的做法已遭遇軍政委員會的內部否決。這來自實際履行著內閣首相職能的內政長官普利歐的命令。

不得已,佩裡埃只能建議新晉擔當聯合銀行總裁的烏弗拉爾,繼續在倫敦、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與布魯塞爾等歐洲金融市場上發行兩年期的蘭斯戰爭債券,而年息依然保持在6%。好在安德魯法國在兩次普法戰爭中都是大獲全勝,收益頗豐,烏弗拉爾倒是很有信心在金融市場上籌集足夠的戰爭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