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2章 法屬新殖民地聖路易斯安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2章 法屬新殖民地聖路易斯安那

基於個人利益和國家戰略上的綜合考量,安德魯費盡心思的說服了約瑟芬女伯爵同意自己對小維克多的聯姻安排,但懷孕中的母親依然堅持要陪著大兒子一同前往馬德里。無奈之下,心有愧疚的北方獨-裁者也只好答應下來。

第二天,安德魯便是指示總軍醫官兼軍醫學院校長的佩爾西將軍,從學院中挑選出兩名出色的醫生,以及幾名有婦產經驗的女護士,準備陪同約瑟芬女伯爵和小維克多(未來的直布羅陀公爵)前往馬德里居住。

此外,這些醫生和護士還要肩負為馬德里王室成員接種天花疫苗,並在西班牙推廣現代醫學的任務。如果穿越者沒記錯的話,包括那名小公主瑪麗亞?特蕾莎在內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四世與其王后瑪麗亞的後代中,半數夭折的原因都是因為天花與腸道傳染性疾病。當然,還有部分原因是王室的血友症,一種近期結婚導致的遺傳性疾病。

數週之後,從馬德里趕回蘭斯的馬努埃爾特使告訴安德魯,那位瑪麗亞?特蕾莎小公主極有可能不是卡洛斯四世親生的。因為現任的西班牙國王從5年前開始就沒與王后同居了。如果來自宮廷傳言不假的話,那位與小維克多訂婚的西班牙小公主應該是西班牙王后瑪麗亞?路易莎和她的情夫兼王國首相曼努埃爾?德?戈多伊(阿爾庫迪亞公爵)的私生女。

正是基於上述資訊,反而令安德魯放心不少,他最終同意了約瑟芬女伯爵與兒子維克多的西班牙之旅。那是在世人眼中以佞臣和無賴身份出現的戈多伊首相,卻可以在西班牙政壇叱吒風雲15年而不倒,而且對方不僅憎惡英國,還對法國充滿了無限好感。

與此同時,戈多伊也屬於一個非常照顧自己子女的好父親。儘管後者在歷史上絕不是一個好丈夫、好情人與好首相。既然有了這一層的保證,那麼安德魯確信西班牙小公主瑪麗亞?特蕾莎身後的豐厚嫁妝就不再是一句空話虛言。

整個聖路易斯安那、弗羅裡達半島(東弗羅裡達)以及連結兩地的墨西哥灣北岸(西弗羅裡達)。三地總面積約為280多萬平方公裡,比起如今北美13州的面積還大。尤其是“路易斯安那地區”,它在密西西比河和落基山脈之間,北起加拿大,南到墨西哥灣,面積高達26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18世紀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獲得的 13個州的總和(法國面積的5到6倍)。當然,土地等自然條件要差一點。

很顯然,作為老大帝國的西班牙人已明顯感受到北方美國移民的巨大威脅,那些北美異教徒(主要指包括清教徒在內的基督新教派,而西班牙為天主孝女)組成的馬匪,時常與野蠻的印第安人部落結盟,繼而三五成群的越境路易斯安那,在墨西哥境內大肆掠奪準備運回西班牙本土的金銀。然而,墨西哥殖民地的官僚機構卻對此束手無策,多次組織的清剿行動反而造成了更大損失。西班牙人的兩次越境行動,還招致美國民兵的猛烈反擊。

基於這種安全上考慮,戈多伊首相便希望能在西班牙王國最富有的殖民地墨西哥,與強盜世家出身的北美13州之間多出一個政治與軍事的緩衝帶。如今的安德魯法國可是一個連強大普魯士都差點滅掉的歐陸強國,對付美國佬自然不在話下。從戰鬥力上說,18世紀的歐洲軍隊可以碾壓那些北美民兵。

對此,安德魯很是樂意接受了這份饋贈,打擊沒有契約精神且屢屢欠債不還的美國佬,這屬於穿越者責無旁貸責任和義務。他指示還尚在馬德里的馬努埃爾特使提出一個不太過分的要求,讓西班牙方面提前開放聖路易斯安那的邊境,允許法屬新奧爾良一帶的法國武裝移民可以沿著密西西比河逆流而上,先行向北拓展領地。

6月上旬,作為駐西班牙商務代辦的馬努埃爾特使回到蘭斯述職,他也帶來了馬德里官方的正式答覆。在知道約瑟芬女伯爵將親自攜帶小維克多即將趕赴安馬德里聯姻時,戈多伊首相不僅代表王室同意了向安德魯法國提前轉移聖路易斯安那的大部分管轄權,還動用了從墨西哥運來的國庫黃金購買了聯合銀行發行的面值2千5百萬法郎的鐵路債券。

在聽到西班牙的友好訊息後,安德魯的第一念頭就感覺馬德里王室真是傳說中的狗大戶。此刻此刻,別說窮得叮噹響的美國佬,就連自己都想讓手下軍隊裝扮成馬匪,跑去墨西哥礦井裡打劫。持續衰敗中的西班牙的確國力不濟,但窮得不過是普通老百姓,至於馬德里王室和大貴族們依然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

6月下旬,在發給法屬中北美與加勒比殖民地的信函中,北方獨-裁者以朋友的口吻,請求拉法耶特侯爵、布耶侯爵與呂尚大法官務必堅守新奧爾良、聖路易斯安那與法屬加勒比殖民地,發誓要將它們作為法蘭西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

為統一行動,殖民地的國王派、立憲派與安德魯派三方勢力達成了一攬子政治協定,組成了一個法屬中北美與加勒比殖民地管理委員會,組織與協調各方利益,防範外國勢力(主要是英美兩國)對法國領地的入侵與破壞。此外,這個殖民地委員會將集體抵制雅各賓派分子,並清理不服從管理的印第安人。

為了加強新殖民地的武裝實力,防範美國人在明裡暗地裡的各種襲擾,安德魯決定任命拉法耶特侯爵為聖路易斯安那總督;布耶侯爵將離開聖多明各,擔當北美大陸殖民地軍隊的總指揮;而身為安德魯派的呂尚也將擔當法屬中北美與加勒比殖民地的巡迴大法官。

北美大陸的聖路易斯安那殖民地的首府依然是新奧爾良,但未來的發展重點將是沿密西西比河與其支流阿肯色河,在小石城、聖路易斯城、堪薩斯城、奧馬哈與得梅因一線,構築交通線、殖民定居地與防禦要塞。

不久之後,安德魯還類似補償性質的任命了迪穆裡埃將軍(杜穆裡埃)為法屬加勒比總督,接管包括法蘭西角、太子港在內的整個聖多明各,以及所有法屬加勒比殖民地,含南美的法屬圭亞那。至於迪穆裡埃是否領情,安德魯也不在乎,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讓對方看好這一片熱帶領地。

從6月下旬開始,安德魯法國動員加勒比殖民地中願意移民大陸的10萬人,包括白人移民、土生白人、混血兒,以及少量的老弱婦孺,在一到兩年內陸續從法蘭西角和太子港,轉移到法屬新奧爾良以及北方的新領地-聖路易斯安那。

在歐洲大陸,安德魯法國除了繼續組織東德意志流民,以及愛爾蘭流亡者向法屬海外殖民地積極移民外,如今的安德魯法國境內幾乎廢除了死刑,將所有犯罪及其家眷(這是獲得免坐牢與免死的必要條款),集體打包送往法屬新大陸安居至少10年到30年,甚至是終身。

在倫敦商務代辦肖弗蘭侯爵與英國新殖民地大臣溝通之後,那位福克斯伯爵默許了原法屬魁北克(七年戰爭之後魁北克割讓給英國,成為加拿大的一部分)的50多萬法國人及其他們的後裔,可以自行選擇離開加拿大,前往法屬聖路易斯安殖民地進行定居。最終,這些已是英國臣民中間有大約有25萬男男女女,重新將法蘭西當做他們自己的祖國。

不僅如此,那些在北美13州生活的法國人,以及部分愛爾蘭人與德國人也陸續搬遷到聖路易斯安那。對此,華盛頓方面顯得異常惱火,那是法國人接管了聖路易斯安那,就相當於徹底堵死了美國人向西、向南的擴張道路。從1793年下半年開始,美國駐法國大使數次趕往蘭斯質問,但毫無用處,外交方式依然改變不了安德魯法國對聖路易斯安那近似瘋狂的移民政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作為利益交換的一部分,法屬聖路易斯安那同意將與兵力守衛薄弱的英屬加拿大結盟,共同遏制美國人在北美大陸的勢力擴張。為了讓加拿大方面放心,安德魯甚至任命保王黨人的軍事領袖,布耶侯爵擔當聖路易斯安那的法軍總指揮。按照獨-裁者自己的話來說,他壓根就不在乎哪一派能夠成功掌握這一片廣袤的北美殖民地,自己反對的只是同胞之間由於意識形態而自相殘殺的罪惡行徑。

短短的兩年時間裡,聖路易斯安那(含新奧爾良)的法屬殖民地人口就從區區10萬不到,一下子猛增6、7倍,達到60萬,其中脫離美國轉入聖路易斯安那的法國、愛爾蘭與德意志等國移民就差不多15萬之多。為了將上述移民變成居民與公民,安德魯法國在宣稱對外移民政策時,很是高調丟擲了一份關於殖民地土地分配的著名法令,也是另一時空的《宅地法》,或被稱為《移民法》。

該法令規定:從1793年7月14日起,凡年滿21歲的法國公民或符合入籍規定申請加入法國國籍的外國人,為了居住和耕種,免費或繳納30法郎的登記費,即可領得不超過10到15公頃的路易斯安那的國有土地作為份地(法國本土最高為1公頃)。耕種5年後,或5年內在宅地上居住滿半年並按每公頃1百法郎繳納費用者,所領取的土地即歸其所有。這裡的法國自然指的是安德魯法國。

此後,為鼓勵更多的北美移民想要更快的、更多土地的土地要求,安德魯指示法屬中北美與加勒比殖民地管理委員會出臺一項特別法案:不僅將獲得土地的年齡下調到18歲,而且還大大簡化了入籍標準。在路易斯安那的聚集地,移民們只要手捧聖經,跟著移民官站在三色旗下宣誓永遠效忠法蘭西,那他就是法屬殖民地的居民,可以依照《宅地法》合法的擁有聖路易斯安那地區的大片土地。不過,這些新的殖民地居民想要成為擁有選舉權的公民,還需要再等上3年。

隨著安德魯法國北美新殖民地移民數量的猛增,蘭斯也向海外屬地派出大批士兵與軍官,他們在新組建的1萬人常規步騎炮兵中擔當骨幹,士兵們通常會使用北方方面軍換裝過後的制式武器與火炮;此外,被任命為殖民地總指揮官布耶侯爵將軍與在有條不紊的著手整頓殖民地的各個民兵組織,將他們重新納入10萬人的國民自衛軍預備役序列。依照《宅地法》的規定,獲取土地的居民或公民10年內必須以預備役身份參加常規的軍事訓練。否則,將取消土地所有權。

準確的說,安德魯法國的在聖路易斯安那的種種舉動,嚴重違反了當初與西班牙達成的協議。原本只是履行部分管轄權,最後卻變得了全面接管。就連生活在那裡的數萬西班牙人(墨西哥人)也稀裡糊塗然的變成了法國人。然而,馬德里方面僅是在口頭上抗議過兩句,便在戈多伊首相的暗中干涉下,不了了之。

等到1795年之後,聖路易斯安那地區的防禦力量已經大大提升,那些無法無天的美國流民、印第安部落已經很難大規模越境偷襲墨西哥銀礦,或是襲擾法屬殖民地城鎮。但凡馬匪與部落軍在歐洲的正規軍面前,通常都表現的不堪一擊。至於美國的正規軍正忙於配合新英格蘭地區的民兵,準備圖謀北方五大湖區。

18世紀的最後幾年裡,儘管歐洲各國之間打得熱火朝天,然而數千公裡外的北美大陸反而顯得異常平靜,僅有少數幾次邊境上的小規模武裝衝突。事實上,法、英、美三國已在北美大陸一起玩起新版的《三國演義》,情願或是不情願的共同維持著北美地區的政治事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