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9章 躊躇不前的魯緬採夫元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9章 躊躇不前的魯緬採夫元帥

波蘭女孩顯然是貴族出身,受過非常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能夠說著一口非常流利的法語,猶如快樂的百靈鳥咕咕地在安德魯面前叫個不停。

才思敏捷的她很是興奮的說道:“尊敬的王儲殿下,歡迎您來到波蘭人自己的國土,我們共同的祖國正在等著您,等著您來領導我們重建光榮的國家。”

倘若別人敢在征服者面前說上這句犯忌諱的話,面容冷峻的安德魯會毫不留情的反駁道,“以前、現在,以及是將來,東普魯士都不屬於波蘭。”

顯然在穿越者眼中,漂亮的顏值就代表著正義。

斯拉夫女孩斷斷續續的說了好一陣兒,但安德魯似乎已聽不見任何聲音,只是呆呆的看著漂亮女人那雙嫵媚至極的深藍色眼睛,她那因為內心激動而不停顫動著的美麗胸脯,以及她身上散發出溫柔與純真。

安德魯笑了笑,由於前方戰時緊急,使得他不能在小鎮逗留太久。於是,安德魯把放在車上的一束鮮花送給年輕女孩。

“請您收下吧,”征服者面帶微笑著說道,“就把它作為我的一片真心。等到我們的士兵拿下柯尼斯堡之後,我會在這座被解放的城市舉行一場盛大舞會,並期待能再到您和您朋友們的到來。”

毫無疑問,漂亮的斯拉夫女人愉快的接受了王儲殿下的邀請。等到馬車開動後,安德魯再度回頭張望她,僅僅看到一眼,而蜂擁的人群就把女孩徹底遮住了。

“回到那個村子裡打探,再回來告訴我她的名字!”直到馬車駛離城鎮後,安德魯居然沒能詢問斯拉夫女人的名字。於是,上位者命令自己的副官騎馬折返到之前的那個叫布尼洛的小村鎮,打聽美麗女人的姓名與具體住址。

20分鐘後,科蘭古返回了最高統帥的馬車廂裡,他隨即彙報了自己剛剛打探來的訊息。那個波蘭女孩,不,應該是波蘭女人名叫瑪麗?瓦萊夫斯卡,是一名18歲的波蘭女貴族,來自已經衰敗的拉辛斯卡家族。瑪麗的父親曾是波蘭戈斯騰的一任領主和總督,她的母親則來自於有名的大戶扎博羅夫斯基。

瑪麗?瓦萊夫斯卡自小生長於家族故土基爾諾齊亞並在那裡接受教育。年初,拉辛斯卡家族強行安排,將瑪麗嫁給了一個年紀可以做她爺爺的老頭,一位70歲的安瑟尼斯瓦萊斯基伯爵,小瑪麗也改名為瑪麗?瓦萊夫斯卡。

瓦萊斯基伯爵是波蘭一個大農奴主,十分富有,家族顯赫,但已上了年紀,且兩次喪妻,性情沉鬱。結婚之後,他讓瑪麗空守在死氣沉沉的瓦勒維斯城堡,為他作些文書之類的事。一週前,瑪麗來到布尼洛鎮居住,是為了替瓦萊斯基伯爵家族購買被法軍佔領下的柯尼斯堡一帶的田產家業。

“麻痺,好白菜都讓老豬拱了!”安德魯憤憤不平的罵了一句。然而,科蘭古的最後一句話卻引起了安德魯的警覺,那是波蘭大貴族與大農奴主居然明目張膽的大肆購買被法軍征服的普魯士的土地。

一回到柯尼斯堡,安德魯就找來當地的憲兵指揮官詢問。他這才知道,為了籌集軍費,自己授權過東方方面軍憲兵分部可以因地制宜的變賣東普魯士反抗派貴族的田地資產,將沒收的田產賣給支援法國佔領軍的富有波蘭貴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派出會計查實相關的買賣單據之後,安德魯發現那些田地的交易價格也是隨行就市,至少沒有太過明顯的違法現象。

可即便如此,安德魯也不想讓那些令人惡心的大農奴主佔到太多的便宜。他當即簽署了一道法令,要求憲兵部向擁有大量田產和農奴的大貴族、大農奴主們徵收一項特別稅:解放農奴稅。

然而,就在安德魯準備結尾署名時,他又放棄了,繼而將這道未簽發的法令揉成一團,扔進熊熊燃燒的壁爐中。

“還必須再等等,現在還不是時候!”望著爐子裡的小火團,安德魯自言自語的說道。

凌晨時分,一名信使從涅曼河方向趕到柯尼斯堡城下的法軍指揮部,他帶來了安德魯渴望已久的訊息:昨天上午9時許,10萬俄軍在魯緬採夫元帥的率領下,正從三座浮橋上渡過涅曼河,朝著百餘公裡外的奧古斯圖夫猛撲過來。

為配合蒙塞司令官的戰略部署,從當天拂曉時分開始,左路軍再度恢復了對屢次勸降無效的柯尼斯堡守軍的大規模炮擊。

……

阿利圖斯的聖三一教堂,俄軍前線指揮部。

當旭日從霧氣籠罩的天邊冉冉升起時,身為俄軍涅曼河方面軍總指揮的魯緬採夫元帥依然沒能在司令部裡,給10萬俄軍官兵簽發一道越過涅曼河的指令。兩週前,魯緬採夫元帥在聖彼得堡方面的督促下,將司令部從加爾瓦湖心島上的特拉凱鎮遷移到70公里外,位於涅曼河河邊的阿利圖斯市的聖三一教堂內。

時至今日,這位老元帥的耳邊還回想著蘇沃洛夫離別前的那番忠告:“亞歷山德羅維奇,我的朋友,我的兄長,我的導師,請務必相信我的判斷。在涅曼河封凍之前,絕不要越過它,我非常確信法國人已經在西岸設定好了陷阱!”

作為葉卡捷琳娜大帝時代眾多威名赫赫的戰將之一,魯緬採夫元帥繼承和發展了彼得一世進攻作戰思想,不拘泥於傳統的線式戰術,勇於接受新戰術,打破陳規,重視建立和使用預備隊,強調正面突擊和側翼突擊相結合的戰術……

在蘇沃洛夫留下的敵情分析記事本中,魯緬採夫注意到那位法軍最高統帥以及他麾下的將軍們,總習慣於在戰爭前調集更多的兵力,從而形成對敵數量優勢;此外,法軍指揮官還喜歡竭力隱蔽己方的戰略預備隊,德國人已吃過好幾次大虧。

所以,在間諜與偵查騎兵確定法國東方方面軍可以調動的實際兵力,以及隱藏某處的戰略預備隊之前,坐鎮阿利圖斯前線指揮部的魯緬採夫元帥絕不會下令出兵。為此,他已經三次拒絕了新任參謀長本尼格森將軍的渡河要求。

想起那個固執的德國參謀長,魯緬採夫就感覺一陣頭疼。或許是出身於不倫瑞克一個古老的德國貴族家庭的緣故,這位萊昂蒂?本尼格森將軍對於終結了韋爾夫家族在布倫瑞克5百多年統治的法國獨-裁者,有著一種刻骨銘心的仇恨感。

所以,在本尼格森參謀長抵達涅曼河方面軍總指揮部之初,桀驁不遜的他就不顧曾經老上司的臉面,公然在一次師團級的高階軍事會議上,強烈要求魯緬採夫元帥儘早儘快的越過涅曼河,繼而對法軍實施毫不留情的猛烈打擊。

好在八面玲瓏的司令官並不在意昔日部下的無禮之舉,那是這位德國參謀長代表著亞歷山大王儲。即便如此,魯緬採夫元帥依然強調出兵的兩項基本原則:法軍的實際參戰兵力,還有敵方戰略預備隊的位置。

事實上對於第一個問題,早在數天前魯緬採夫已大致清楚,來自普魯士人的通報以及前方間諜的密報中均明確表明,法國的東方方面軍參戰總兵力為10到12萬之間,其中的法國人僅有一半,其餘半數均為法屬的波蘭籍士兵。按照俄國人換算標準,法國人與俄國人戰鬥力屬於1:1,而波蘭人與俄國人為2:1。換言之,12萬法國東方方面軍的實際戰鬥力僅相當於10萬俄軍,法俄兩軍差不多旗鼓相當。

就在昨晚,魯緬採夫收到了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

壞消息是,處於法軍重重包圍下的阿倫施泰因要塞(奧爾什丁)的普魯士守軍在堅持數週之後,最終選擇了投降。那是法國人從後方調來了4艘內河炮艇,能夠輕鬆繞到守軍眾多炮臺的死角實施猛烈轟炸。在苦苦支撐兩天後,死傷慘重的普魯士守軍不得不打出白旗,繼而列隊向法國第四軍繳械投降。

好消息是,圍攻阿倫施泰因要塞的法軍右路軍並沒有轉而向北,趕去支援圍困柯尼斯堡的左路軍,而是繼續向東,正朝著兩百公裡外的奧古斯圖夫市進軍。按照過往時間與行軍步伐計算,等到5天之後,法軍左右路軍兩地相距將從現在不足1百公裡擴大到230公里。一旦法軍右路被優勢俄軍合圍,左路軍很難及時呼應與增援右路軍,從而為俄國聚殲法軍一部主力,創造了極佳的條件。

不過,魯緬採夫元帥判定法軍隱藏某處的戰略預備隊,依然沒有出現於前方偵察兵的報告中。所以,俄軍司令官第三次拒絕了德國參謀長的出兵請求。

午餐過後的1點到3點,這屬於魯緬採夫元帥雷打不動的午休時間,除非是戰爭爆發,他絕不會走出休息室。然而,當老元帥剛要躺在床上休息時,就發現自己的副官巴格拉季昂中校拿著一份密函興沖沖的闖了進來,副官一見面就開口彙報道:“元帥閣下,法國人的戰略預備隊就是他們最高統帥的近衛師團,總兵力在2萬到2萬5千人之間,目前已加入到圍攻柯尼斯堡的戰鬥中。”

需要說明的,這位身材高大,留著濃密鬢髮,相貌嚴肅的巴格拉季昂中校並非純正的東斯拉夫人,而是出生於北高加索一帶的喬治亞皇室家族,其父是巴格拉季昂尼親王,也曾在俄軍服役過(軍銜上校)。1782年,巴格拉季昂17歲的時候以士官身份進入俄軍服役。6年後的俄土戰爭中,年輕的巴格拉季昂參加了戰鬥。從1791年開始,巴格拉季昂中校就成為魯緬採夫元帥的第一副官,直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