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5章 俄國遠征軍的敗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85章 俄國遠征軍的敗亡

波蘭第二軍對克盧瑟城的成功收復,從而切斷了普列寧殘部向東逃竄的企圖。此時逃亡中的俄左路軍前有波蘭第二軍憑藉堅城的阻擊,後有法國第四軍不急不慢的尾隨追擊。至於俄國人的左右兩翼盡是大片的河流、沼澤、湖泊與茂密的森林,倘若大部隊在此間行動,那無異於一種自殺行徑。

不得已,走投無路的普列寧將軍只能下令隨行的1萬多俄軍在克盧瑟城以西的狹小區域裡開挖戰壕,並就地組織防禦工事。此外,俄軍指揮官還拿出高額賞金,從哥薩克騎兵中選出了12名勇士,讓他們攜帶自己的親筆信衝突波蘭人的包圍,火速趕往數十公裡外的奧古斯圖夫與埃烏克一帶,向魯緬採夫元帥求援。

依照東布羅夫斯基將軍的指令,波蘭第二軍前線阻擊部隊僅僅截殺了小半數實施求援行動的哥薩克騎兵;然而加上沿途之中沼澤、河流、叢林與嚴寒等無數自然陷阱的存在,使得最終抵達中路軍大本營的俄國傳令兵僅有兩人。

不過,這足以讓魯緬採夫元帥與他的參謀長充分瞭解到普列寧殘部所面臨的糟糕狀況。魯緬採夫與本尼格森將軍也非常確信,目前擔當法軍戰略預備隊安德魯近衛師團依然被巴克萊將軍指揮的俄右路軍阻止於索爾達託沃村附近。所以,包圍普列寧所部的是一個不滿員的法國-軍團和一個波蘭軍團,總兵力不足5萬。

性格衝動的參謀長本尼格森則當即向司令官魯緬採夫建言說,必須讓普列寧將軍堅持3到5天,便於俄5萬主力部隊實施反擊。首先圍殲盤踞克盧瑟城的波蘭軍團;然後與被解救的左路軍一道,反包圍那個不滿員的法國-軍團,云云。

此時,作為魯緬採夫元帥隨軍顧問的布羅伊公爵(原法國元帥)第一次當眾提出了警告。他說:“此時此刻,我回想到了去年8月跟隨大普魯士軍團在洛林與香檳地區的悲慘遭遇……是的,先生們!我所要強調的是,大家面對的這支法國遠征軍,並不是七年戰爭中的那個由正統法國紳士率領的軍隊。

如今的法軍指揮官和他們的統帥安德魯一樣,無惡不作、卑鄙無恥、陰險狡詐;但同時,‘惡魔之子’的軍隊也是一群有著嚴格軍紀、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戰爭機器,他們那些傢伙為了勝利什麼事情都能做的出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歸根結底,那位退役的法國元帥建議司令官魯緬採夫決不能主動出擊,進而落入法軍設下的陷阱。至於圍困中的普列寧將軍所部,與其讓俄軍帶有自殺性質的強行突圍,還不如指示他們放棄抵抗得了。

等到戰爭結束後再另行贖回。至少在對待戰俘問題上,一貫標榜人道主義精神的蘭斯法國做得還不錯,否則也不會有眾多德意志戰俘願意為獨-裁者效力了。

布羅伊公爵的這番話,令魯緬採夫元帥立刻回想起自己在渡過涅曼河之前,腦海裡曾出現的那種不祥預感。當時的他甚至馬失前蹄,從馬背上滑了下來。

然而,這種理性狀況未能持續太久。因為魯緬採夫深知,一旦救援不利而導致普列寧將軍和他的左路軍不得不放棄抵抗,繼而走進法軍戰俘營之際,那麼自己的下場比起那個被流放密林深處的蘇沃洛夫元帥還要悲慘10倍。

基於此,魯緬採夫最終接受了參謀長本尼格森的主張,立刻向西進攻駐防克盧瑟城的波蘭軍隊,繼而救出普列寧與左路軍殘部。至於能否順利圍殲法軍倒屬於其次。

在見到自己的勸說無效之後,那位布羅伊公爵宣稱自己腿腳不便而拒絕跟隨俄軍司令部一起行動,但他表示會留在埃烏克鎮等候勝利訊息。然而一等魯緬採夫率部出征之後,這位前法國老元帥便腳下抹油,在成功擺脫俄軍守備士兵後一溜煙的逃到波蘭境內,躲到布羅伊公爵在華沙的一位波蘭貴族家裡。

……

第二天天明時,向西進攻的俄國人突然發現,敵人已經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波蘭士兵已經提前佔領了通向克盧瑟城的一大片高地上的許多制高點。

破曉時分,魯緬採夫元帥策馬趕到前線。此時,哥薩克人的偵察騎兵部隊在河流附近發現了進入陣地的波蘭騎兵部隊。俄軍司令官隨即下達了作戰命令。

不久,俄軍的兩個步兵團跨過了河面上的那座木橋,在右前方的一個高地上停下組織防禦,等待後續部隊。直到炮兵和其餘的騎兵趕上來,再繼續挺進。

正當俄軍炮兵即將經過木橋之際,波蘭人已散開了大量的騎兵,並在兇悍槍騎兵的引導下,向前衛部隊中較弱的俄軍輕步兵團猛衝過來。當時那些輕步兵在溪谷的前方正排成兩行行軍佇列。

找到突襲的俄國步兵們未能迅速地整好戰鬥隊形,所以前鋒戰鬥的一開始,波蘭騎兵就佔據了絕對優勢,僅僅一次衝鋒,進攻部隊就順便突破了俄步兵團倉促組織的佇列防線,繼而殺傷與俘虜了大量的俄軍士兵。

就在俄軍的步兵防線岌岌可危之際,涉水渡河的兩支俄國輕騎兵部隊已在波蘭人左右翼重新集結,隨時準備支援力量單薄的兩個輕步兵團。此外,1個俄軍火炮連也順利越過木橋,即將進入戰鬥崗位。

鑑於此,已擔當騎兵團長的維比茨基中校(晉升)決定結束這次阻擊任務,他隨即下令所有騎兵趕在俄國人形成包圍圈前,依照既定方案實施分散突圍。而下一次阻擊點,將由兩個步兵團於6公里外背靠湖面,有著炮艦支援的位置……

正如布羅伊公爵所遇見的那般,即便是近5萬俄軍在數天內付出了重大傷亡,仍舊無法攻克有著沼澤、河流、森林與湖泊的天然保護,構築了菱形要塞、胸牆、鐵絲網、塹壕、地雷、蒸汽炮艦、擊發槍與火炮群,實施著立體防禦的波蘭第二軍的陣地。事實上,等到俄左路軍投降時,魯緬採夫元帥距離克盧瑟城還有大約3公里,他僅僅在望遠鏡裡看到這座無法佔領的波蘭城池。

11月初,向西進攻克盧瑟城的第五天,魯緬採夫等人忽然察覺到埃烏克被迂迴的波蘭軍隊突襲,而他們的後路已遭截斷。與此同時,普列寧將軍和俄左路軍殘部早在昨日下午停止了突圍,隨即向法軍第四軍的勒費弗爾將軍繳械投降。

此時此刻,魯緬採夫與他的僅剩下的4萬俄軍遠征軍主力正處於5個軍團(3個法國-軍和2個法屬波蘭軍)合計14萬大軍,以及數萬波蘭愛國者的團團圍困之下。

當法國-軍隊在南線實施大反攻之際,針對俄巴克萊所部的圍殲行動也同時展開。然而,那個蘇格蘭貴族後裔出身的俄軍指揮官顯然擁有兔子的某種屬性,他似乎對於戰場上危險有著天生的警覺性。

就在麥克唐納將軍率領的兩個軍以及近衛師團,即將對2萬俄軍實施包圍時,巴克萊將軍毫無憐憫之心的丟棄了負責殿後的數千俄軍,繼而將自己的主力部隊成功跳出了法軍的包圍圈。

在撤退途中,巴克萊將軍憂心忡忡的站在山坡上望著這些川流不息的混亂的佇列、馬車、輜重隊、炮兵;前後之間,不斷傳來車輪的轔轔聲、炮架的隆隆聲、馬鞭噠噠的響聲、催馬的吆喝聲,還有普通士兵和軍官們的咒罵聲。

在道路的兩邊,時不時能看到被剝去外皮的倒斃的馬匹(食物不足);那些損壞不能繼續前行,被軍需官們隨意丟棄的兩輪或四輪馬車;一些因飢餓而擅自脫離隊伍的士兵,他們成群結隊地向鄰近的村莊走去。很快,這些土匪們就會從村裡拖出若干只母雞、公羊、乾草或一些裝滿著物品的布袋。

只是越往後撤,情況就越糟糕。由於連日雨天導致道路溼滑,積水甚多,很多炮兵陷入齊膝深的泥濘中,他們不得不雙手抬著炮身,扶著帶篷大車。即便是馬鞭不停地抽撻,馬蹄滑動,依然顯得寸步難行……

很快,巴克萊將軍果斷下令全體官兵,必須拋棄了一切輜重車和笨重火炮;除了偵察兵外,所有騎兵一律下馬步行,讓給傷病員乘坐;官兵們除了攜帶武器彈藥與食物飲用水外,任何戰利品都必須毫不猶豫的仍掉。此外,撤退途中任何一名官兵都不得脫離軍隊而擅自離隊……

上述違令者,巴克萊將軍已授權憲兵隊實施戰時軍法。

在其後的36小時裡,儘管麥克唐納將軍指揮的近7萬法軍(波軍),馬不停蹄追擊他那效忠於俄國沙皇的蘇格蘭老鄉,卻依然讓巴克萊將軍帶著1萬2千名俄軍士兵成功撤回到涅曼河東岸。

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就在巴克萊和他的士兵慶幸他們逃出生天之際,缺失了足夠警戒的俄國人卻在阿里圖斯城郊遭遇到法軍一部的伏擊,損失大半,僅有三千俄軍倉皇逃離了法國人的魔爪,其餘盡數俄國官兵跟隨戰鬥一開始就身負重傷的巴克萊將軍,向法軍指揮官達武上校繳械投降……

那是在奧日什-克盧瑟攻防戰爆發前夕,達武上校已經奉蒙塞將軍之命,率領一個法國人、波蘭人、立陶宛人組成的特別混成旅,並在多位當地嚮導的指引下,由西向東悄悄越過涅曼河,繼而將戰火燒向了俄國境內。

依照蒙塞將軍簽發的戰鬥指令,麥克唐納將軍的5萬左路軍將繼續前行,越過涅曼河。等到佔領阿里圖斯之後,左路軍將在達武旅與“波蘭-立陶宛兄弟會”的配合下,繼續向立陶宛的首府維爾紐斯進軍。

不過,所有參與反攻的部隊在攻佔加爾加瓦市(今拉脫維亞)之後,必須止步於里加城和西德維納河(今道加瓦河)以西5到10公里外,並就地組織防禦,警惕俄國人的反擊。

那是再向東或是向北進軍,就屬於傳統立窩尼亞人的地盤。依照軍情局發來的情報顯示,無論是法國人和瑞典人,還是波蘭人與立陶宛人,他們在立窩尼亞地區並不怎麼受歡迎。20多年來,這些立窩尼亞人已習慣於聖彼得堡的統治。

與此同時,聖西爾將軍率領的近衛師團在左路軍抵達涅曼河之前,已奉命回撤到柯尼斯堡一帶重新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