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3章 英國的主攻方向(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3章 英國的主攻方向(中)

在1793年聖誕節期間,歐洲諸國包括瑞典、薩克森、荷蘭、西班牙,甚至是奧地利在內,都已經公開要求英國使領館做出承諾,絕不涉及本國政治的陰謀事件。至於俄國和丹麥兩國,拒絕了英國特使的會晤請求,堅決與倫敦斷交。

內閣中,小威廉皮特儘管保留了海軍大臣斯潘塞伯爵的職務,但他明確要求這位海軍大臣將本土艦隊司令薩繆爾?胡德中將調往地中海艦隊擔當指揮官。

毫無疑問,上述調動屬於明顯的貶職,因為本土艦隊在皇家海軍中的地位最高,其艦隊司令官很可能就是下一任的第二海軍大臣;至於引發哥本哈根海戰,從而導致英國與丹麥斷交的罪魁禍首,納爾遜上校也被趕到直布羅陀軍港駐點。

解散議會下院,重組看守內閣,這只是小威廉皮特的第一步和第二步。隨後,這位首相開始效仿蘭斯法國,加強對英國民眾的輿論監控,以及針對暗地反抗勢力的鎮壓。

新年伊始,當英王喬治三世乘車在街上行進時,有若干暴-民擋住馬車,並向國王投擲石頭。一週內,小威廉皮特便以此次襲擊為藉口,讓他的內閣政-府制定並頒佈了兩道限制法令:《叛逆行為法》和《叛亂集-會法》。

根據《叛逆行為法》,任何一個企圖刺殺、推翻英國國王的人;以及每一個在口頭上或報刊上公開要求國王改變政策或政-府性質的人,都將被作為國事重犯,可不經司法程序,立刻處死;

而依照《叛亂集會法》之規定,但凡在倫敦等大中城市舉行 50人以上的集-會與遊-行,須經3個以上治安法官的批准,否則治安法官可下令解散,直至呼叫軍隊,拒絕解散者可處以死刑。

由於議會下院已遭國王和貴族院解散,所以,內閣政-府的上述法令毫無阻攔的獲得透過。

此外,小威廉皮特首相還履行了對英格蘭行長雷克斯爵士的承諾,繼而強化了情報部門。在改組外交部時,他下令來威廉-威克曼爵士領導的“金融調查部”更名為“帝國情報局”,並置於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的領導之下,並全面接管原來隸屬於外交部下屬的各個情報組織,以及各個駐外使領館的武官組織。

不僅如此,新“帝國情報局”的權勢正凌駕於倫敦警察廳(蘇格蘭場)和全英國軍警組織之上,全面承擔英國國內的反間諜偵緝與審訊。至於那位威廉-威克曼爵士來自白金漢郡的利特爾頓家族,與皮特家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在1793年聖誕節前一天,小威廉皮特下令新內閣主要成員,包括國務大臣阿丁頓爵士,外交大臣達爾豪西伯爵,戰爭大臣史賓塞勳爵,海軍大臣斯潘塞伯爵,軍械部長阿登勳爵等人來到唐寧街10號的首相官邸開會。

此外,英格蘭銀行行長雷克斯爵士,掌管帝國情報局的威克曼爵士,以及前駐蘭斯法國的商務代辦韋爾斯利伯爵,上述3人也被邀請列席內閣會議。

本次會議的議題簡單而明確,那就是如何在近期對蘭斯法國採取一系列有效的軍事與外交行動,繼而挽救大英帝國在歐洲大陸的政治影響力。

之前的一週時間內,荷蘭、西班牙、奧地利三國駐倫敦大使正式回絕了新任外交大臣達爾豪西伯爵所提出的,針對蘭斯法國的軍事同盟請求,堅持宣稱他們反對的只是宣揚非法暴力的巴黎雅各賓派政-府,與蘭斯法國,與安德魯無關。另外,漢諾威公國的代表也上書英王喬治三世,請求不要在歐洲大陸發動反對蘭斯法國的直接戰爭。

荷蘭(尼德蘭聯合省)與漢諾威的擔憂是顯而易見的,自從丹麥海軍被北海艦隊圍殲之後,哥本哈根與日德蘭半島便正式投靠了蘭斯法國,直接導致兩國處於近20萬法軍及其盟友在北、東、南三個方向上的包圍。

在經歷了三次大獲全勝的法普戰爭,還有圍殲10萬俄國遠征軍之後,蘭斯法國的數十萬軍隊已在歐洲戰場上被視為無敵之師的象徵。原本就國力弱小的荷蘭與漢諾威就越發不敢招惹團團圍困自己的強大法國。

居住海牙的荷蘭執政威廉五世(親王)希望能讓歐洲戰爭置身於自己的國土之外,於是他不顧英國表親們的反對,下令聯合省的證券市場重新向法國人開放,允許蘭斯政-府在阿姆斯特丹交易所裡募集年息從3%到6%不等,面值總額超過10億蘭斯法郎(約為5千萬英鎊)的戰爭經費和建設資金。

作為示好的回應,參與談判的蘭斯外交部長巴斯維爾向荷蘭執政承諾,只要尼德蘭聯合省不加入反法同盟,那麼它的領土與主權將不受任何國家的侵犯。另外,蘭斯方面還將原本屬於英國船主的航運業務轉交給荷蘭、丹麥兩國商人。

“這麼說來,我們的軍隊一旦在尼德蘭聯合省,或是漢諾威等地登陸,還將得不到自己民眾的支援?外交部紳士們的這類荒唐做法簡直令人無法容忍。”

在橢圓形的會議室裡,戰爭大臣史賓塞勳爵手指有節奏的敲打著桌面,發出“砰砰砰”的聲響,表示自己非常不滿意外交大臣得出的荒謬結論。

這位英國勳爵的母族是在光榮革-命時期跟隨荷蘭威廉王子來到倫敦,繼而成為英格蘭的顯貴一員。與其他外來貴族相似,有著大陸情節的史賓塞勳爵將荷蘭視為自己的第二祖國。

當然,史賓塞勳爵反對達爾豪西伯爵的另外一個緣由,那是他一直希望能得到外交大臣的職位,結果卻讓一個蘇格蘭世襲貴族搶先得手。

作為第八代達爾豪西伯爵的拉姆齊壓根就無視內閣同僚的挑釁,因為他執行的外交政策都是首相親自擬定的。在大部分情況下,小威廉皮特才是真正的外交大臣,而達爾豪西伯爵不過是首相在外交部的政策執行者,非常聽話的那種。

在漢諾威王朝時代,為了防止唐寧街10號肆意專權,內閣政-府的首腦將不得兼任外交大臣、海軍大臣、戰爭大臣(陸軍大臣),以及總軍械部長的職務。

所以在通常狀況下,首相只是兼任國務大臣或是財政大臣。在此次新內閣中,小威廉皮特除了擔當首相外也照例兼任財政大臣(多拿一份薪水)。然而在事實上,所有大英帝國財政的大政方針,都是小威廉皮特首相的好友兼走狗,英格蘭格銀行行長雷克斯爵士暗地裡一手操辦著。

就在史賓塞勳爵依然不依不饒的想要打擊對面的外交大臣時,去被一旁的海軍大臣斯潘塞伯爵在桌下輕踢了一腳,反應過來的戰爭大臣最終留意到位於上首的小威廉皮特那冷峻目光正盯望著自己,於是這個荷蘭的貴族後裔趕緊閉嘴。

史賓塞勳爵與約克公爵(喬治三世國王的第二個兒子)的關係非常好,而31歲的約克公爵已擔當英國-軍隊總司令數年,但只是擁有管理權而沒有軍事指揮權的那種(類似軍需部長),這讓喜好戰爭遊戲的約克公爵非常失望。

等到小威廉皮特重新上臺時,約克公爵透過第三方推薦了好友史賓塞勳爵擔當戰爭大臣,希望能有朝一日能夠在歐洲大陸戰場上指揮英軍與法國人作戰。

對於史賓塞勳爵與約克公爵的小伎倆,洞若觀火的皮特首相自然心知肚明,但他並未橫加幹涉。相對於驕橫跋扈,荒淫奢靡的威爾士親王而言,年輕一些的約克公爵要誠實、老實且可愛的多。可惜的是,約克公爵由於自身某種無法公開的難言之隱,使得英王喬治三世的次子絕不可能成為大英帝國的王位繼承人。

事實上,在1793年9月之前,小威廉皮特一直積極支持英國-軍隊在荷蘭、漢諾威,甚至是法國本土登陸作戰,開闢第二戰場。

不過,等到俄國遠征軍兵敗東普魯士之後,沙皇保羅一世因為英國大使捲入聖彼得堡的政變陰謀,而最終選擇了與安德魯結盟;再加之,丹麥投靠了蘭斯法國,而奧地利、西班牙等歐洲大國(強國)也拒絕加入到以英國為首的反對蘭斯的同盟協議中,就使得英國人在大西洋東岸開闢第二戰場就變得毫無意義。

即便是強行登陸作戰,指揮官們也無法保證能獲得勝利。達爾豪西伯爵、海軍大臣斯潘塞伯爵以及軍械部長阿登勳爵聯合勸說小皮特首相,他們一致認為:

“在荷蘭、比利時一帶,由於不存在任何山脈與山崗的掩護,就使得英國-軍隊在上岸之後,直接暴露於法軍猛烈炮火的之下;加之,法國人的橫行於內河之間的強大蒸汽炮艇,使得諸多荷蘭水道失去了原有的堅強防御能力,後方的法國-軍隊很容易藉助蒸汽炮艇的掩護,包抄在低地國家作戰的英軍及其盟友。”

當然,還有原因是內閣大臣們沒有明言的,那就是荷蘭與漢諾威軍隊的羸弱戰鬥力。依照駐外使節提供的訊息稱,由於荷蘭國內雅各賓派勢力的存在,使得荷蘭軍隊中有著非常明顯的親法現象。外交部門預計,一旦荷蘭與法國強行開戰,荷蘭的半數軍隊都有倒戈法軍,並出賣英國盟友的嫌疑。

至於漢諾威,在安德魯與俄國結盟之後,擔心法軍進攻自己的漢諾威議會,不顧英國大使的強烈反對,直接宣佈將公國軍隊數量從原有的3萬裁減到3千人。

此舉自然博得了蘭斯獨-裁者的高度好評,他當即承諾即便法英兩國開戰,也不影響同漢諾威的和平交往。此外,安德魯還下令大幅度削減部署於漢諾威公國周邊的法國-軍隊,將其重新佈防在比利時與大西洋沿岸,防範英軍登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