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8章 偉大的安德魯執政官(下,終身執政 全劇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8章 偉大的安德魯執政官(下,終身執政 全劇終!)

1799年7月13日,國慶節的前一天,共和國督政-府頒佈了一項由第二執政官孔多塞與第三執政官康巴塞雷斯共同簽署的一道法令。需要說明的,兩年前在安德魯執政官的建議下,7月14日的結盟節被正式定為國慶日。

該法令是告訴法國人民,在下述問題上將徵詢公民們的意見:

“安德魯?弗蘭克是不是可以擔當共和國的終身執政官?”

從9月份開始,這項法令張貼於法國陪都蘭斯、法定首都巴黎,以及共和國的所有城鎮。

佈告前面人群雲集,里昂、尼斯、南特、馬賽與波爾多的警察局長在上呈給警務部長沙威的報告中寫道:“毫無疑問,所有人的意見一致,都表示支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至於30多萬蘭斯民眾在讀過該法令後,每個公民都發自內心地說道:“法蘭西現在和將來能夠獻給執政官的一切,永遠低於他為法蘭西所做的一切。”

之所以有如此崇高的榮譽,那是1798到1799年,法國-軍隊在安德魯執政官的帶領下,再度贏得了對英國、俄羅斯與奧地利三國反法同盟的偉大戰爭。

……

1798年的2月,在英國人與奧地利人的支援下,20歲的俄國王儲亞歷山大率領他的謝苗諾夫近衛團於莫斯科郊外刺殺了自己的父親,沙皇保羅一世。

第二天,依照俄國的《皇位繼承法》,王儲亞歷山大在母親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的陪伴下,於莫斯科大教堂加冕成為新一任的俄國沙皇。

但僅僅兩天之後,俄國鉅變的訊息便傳到了蘭斯。安德魯隨即電令法瑞聯合艦隊闖入里加灣,偷襲了還算是盟友關係的俄國海軍。兩個小時不到,就擊沉、擊傷與俘獲了毫無防備之心的俄波羅的海艦隊的全部30多艘戰艦。

這是在一天,第二次法俄戰爭爆發了。短短一週之後,英國和奧地利正式對法宣戰,與俄國組成反法同盟。此時,統一之後的法國將在三條戰線上作戰。

在東面的俄國戰場,由於時值冬季,蒙塞元帥指揮的號稱30萬法波瑞聯軍沿著道加瓦河實施戰略機動作戰。在佔領里加灣和里加之後,絕不深入俄國境內50公里之外。此時的俄國人也未能從南方調集太多兵力,唯有在邊境進行被動防禦。

在西面,奧什的第一軍在布律納的第五軍的配合下,迅速鎮壓了英國人在布列塔尼半島策動的保王黨大暴亂。數週之後,安德魯執政官在議會大廳裡公開表示,他已下令在加來與敦刻爾克一帶集結了40萬法軍,未來會擇日於不列顛島實施登陸作戰,一舉征服海峽對岸邪惡的英國佬。

然而,上述對俄、對英的作戰方案至少在1798年5月之前都屬於統帥部的戰略欺騙行動。

5月上旬,安德魯藉助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密集鐵路網,將分部歐洲東西兩端的30萬精銳部隊分別調往義大利東北部,瑞士東面,以及薩克森、波美拉尼亞與波蘭的南部。幾乎是在同一天,各路法軍向奧地利的邊境軍隊發動了潮水般的猛烈進攻,猝不及防的奧軍大敗。

僅僅三天,12萬奧軍被擊潰,大半被圍殲,波西米亞與布拉格隨之淪陷。

數週天之後,維也納也遭遇15萬法軍的團團圍困。

5月29日,弗朗茨二世皇帝宣佈戰敗求和,奧地利退出了反法同盟。

6月,歐洲戰爭的重心轉移到東歐與俄羅斯戰場。重新集結的法波瑞聯軍在聯合艦隊的掩護下,沿著波羅的海一路北上,連續攻佔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

7月中旬,俄國在西方的首都聖彼得堡遭遇聯軍圍困。很快,城防衛戍司令鮑利斯-彼得洛夫將軍率部開啟城門,選擇向聯軍投降,聖彼得堡隨之陷落。

一週之後,法瑞波三國的全權特使在聖彼得堡公開宣佈:將不承認弒君者亞歷山大成為俄羅斯帝國的合法君主,外交官們一致推選前沙皇保羅一世的女兒,也是13歲的瑞典王儲路易的未婚妻,現年11歲的葉卡捷琳娜?帕夫洛夫娜女大公為俄國正統女沙皇,並尊稱為“葉卡捷琳娜三世”。而彼得洛夫擔當俄軍總司令官。

等到歷史進入1799年的新年時,除了英國外,歐洲大陸上的所有國家都相繼承認了“葉卡捷琳娜三世”女沙皇,以及她的聖彼得堡俄國。也是從1798年7月開始,俄羅斯帝國便陷入了長達23年的血腥內戰中。

就在數十萬法軍一路上南征東討之際,安德魯的目光依然盯著英吉利海峽。當下令南侵奧地利之前,法國已聯合西班牙與丹麥發動了對英國商船與港口的襲擾戰。那是鑑於英國海軍的強大,三國聯盟盡量減少與英國艦隊進行正面交鋒。

為此,法國一口氣給兩千多艘武裝私掠船頒發了許可證,允許它們在全球範圍內的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海域劫掠英國商船,襲擊英國港口與海外殖民地。為激勵私掠船隊奮勇作戰,法國將以地產、貨物或金錢方式補償船主們的損失。另外,私掠船的一切繳獲所得,法國政-府僅拿8%的收益充當管理費。

儘管這項政策讓法國在兩年內背上了鉅額債務,但成效斐然。英國人從1798到1799年之間,不僅損失了42%的商船和68%的海外貿易額,還不得不把大量的寶貴艦隊派往三大洋,為英國商船隊實施護航,繼而削弱了本土的防務。

在此期間,安德魯任命拿破崙為中東軍團的司令官,並在地中海艦隊護航下,以藉口開闢抗俄第二戰場為由,在利比亞強行登陸。隨後,中東軍團一路向東,於1799年初深入伊拉克與伊朗,半年之後從東北方向成功入侵了南亞次大陸。

早在1793年之前,唐恩和坦迪就在軍情局特工菲爾德?托克的幫助下,組織了一個“愛爾蘭人聯合會”,決定5年之後的1798年舉行大規模起義。

1798年5月,當歐洲大陸上的戰時進入尾聲之際,愛爾蘭島的韋克斯福德、安特里姆郡、當郡、特倫特郡等地爆發了愛爾蘭人聯合會組織的大起義,20萬裝備簡陋的起義軍,同英國殖民軍和殖民地民兵進行了英勇鬥爭。

5月下旬,在法國與西班牙聯合艦隊忽然突襲至愛爾蘭島。隨後,奧什將軍指揮的5萬愛爾蘭軍團於韋克斯福德東面的沃特福德港,一舉登陸成功。

隨即,這場愛爾蘭起義發展到新的高-潮。

短短數週之內,在法屬愛爾蘭軍團的猛烈打擊了,英國守軍與民兵部隊損失殆盡,除了少量英軍殘餘勢力在皇家海軍的掩護下堅持都柏林一地外,整個愛爾蘭島得以全部解放、

6月初,威廉皮特拒絕了安德魯的和平建議,發誓要將戰爭進行到底。

一週之後,法國海軍乘英國艦隊大批南調愛爾蘭島之際,成功偷襲了泰晤士河河口,焚燬的英國商船殘骸成功封堵了泰晤士河的航道長達兩週之久,倫敦一度陷入大恐慌。

不久,英國議會督促唐寧街內閣決心實施報復,集結了大批艦隊準備入侵海峽對岸敦刻爾克與加來,不料遭遇到法軍海軍蒸汽鐵甲艦隊的伏擊。

這場世紀大海戰中,英國人損失了近40艘主力軍艦,至於已經登陸法國領土的兩萬多英國遠征軍在皇家海軍失敗之後,放棄了無謂抵抗而選擇投降。

與此同時,佔據地理、數量與科技等各方優勢的法國艦隊也損失了包括8艘鐵甲艦在內的30多艘艦船。但毫無疑問,這是英法海戰歷史上,法國海軍在正面戰場上所取得的最輝煌勝利。

7月,英國首相威廉皮特在得知出征艦隊全軍覆沒後,憂心忡忡之下吐血身亡,而一直支援戰爭的英王喬治三世也在白金漢宮內徹底瘋掉。

為避免法國登陸不列顛島,新上臺的英國攝政王(喬治?奧古斯塔斯,未來的喬治四世)和威斯敏斯特宮不得不承認戰敗,隨即任命親法議員福克斯伯爵擔當內閣首相,開始與法國和談……

從1799年9月12日起,有關終身執政官的選舉活動正式開始。

每個警察局秘書處,每個市政廳,每個法院書記室,到處都擺上兩個登記簿。贊同新措施的選民在一個簿子上簽名,反對的在另一個簿子上簽名。

正如歐洲外交官所判斷的那樣,這種選舉並未採取什麼特別保密的措施。當然,警務部人員混雜在選民當中,精心地蒐集選民的反應,但是他們“沒有聽到一句不是讚揚執政官的話。”

為了美化選舉,許多選民除了簽名外還額外的附上愛國格言,或者留下幾句美妙的話,甚至有的藉機提出大膽設想,向政-府部門提出建議,或者表示自己對執政官的崇敬。甚至還有一名熱情過頭的蘭斯選民,除了簽名表示支援,還希望安德魯執政官應領取四千五百萬的薪俸(1799年的法國總人口)。

奧古斯特?多西勇是里昂新落成的歌劇院的一名喜劇演員,他動作敏捷,成功地寫完了自己的即興作品。但事實上,那是他長期思索的結晶:

願安德魯象涅斯託爾一樣,

同日用爭輝,與天地永存!

願我自己永遠把您伴隨!

是您,賜給我黃金時代,

而我,定要頌揚您的大恩大德。

所謂的涅斯託爾,是《荷馬史詩》中以深謀遠慮著稱的一位傑出軍事統帥。

沒有哪一個選民象這位演員如此詩興大發。然而,許多人卻認為,這麼簡單的散文詩,無論它多麼雄辯有力,也無法把感情的熱烈程度恰當地表達出來。他們付出令人讚歎的努力,以求得到有口皆碑的“上帝舌頭’。

那位以馬屁功夫、唱歌水平,以及打仗能力三者同樣出眾的第七軍軍長,馬塞納將軍曾這樣寫道:

任命安德魯為終身執政官,

這是每個法蘭西人發自內心的吶喊。

您那親切的名字永遠銘刻在我們的心頭,

您那豐功偉績激盪著法蘭西大地。

是您拯救了陷入絕境的法蘭西人民,

聖殿之上供有您的英名——安德魯。

……

選舉在興高采烈的氣氛中進行。反對者寥寥無幾。

在第三周結束時,來自全法蘭西的所有簽名簿都送到了陪都蘭斯的內政部大樓裡,由內政部會同警務部統計選票。

五天之後答案揭曉,《費加羅報》刊登了選舉的最終結果:七百五十六萬八千八百八十五名法蘭西公民贊成安德魯-弗蘭克榮任共和國的終身執政官;

與此同時的反對者,僅有區區九千八百七十五人。

……

1846年7月的國慶節之後,已經80歲高齡的法國終身執政官的安德魯以年老體弱多病為由,選擇辭職了一切國家公職,從首都巴黎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蘭斯,開始過著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

十年之後,“無冕之王”的法國獨-裁者在蘭斯莊園裡悄無聲息的與世長辭。

此時,歐洲大陸的政治也隨著歐洲獨-裁者的離開而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隨即,法蘭西共和國政-府,以及包括海外殖民地之內的億萬民眾為這位偉大的“革命之子”舉行了一系列國葬。

1858年,安德魯與伊麗莎白?波旁夫人的私生子,57歲的埃裡克-安德魯,在保王黨人與安德魯派的支援下,於巴黎發動了一場不流血的政變,推翻了保守的梯也爾政-府,繼祖父安德魯之後,埃裡克擔當了法國第二任的終身執政官。

兩年之後,埃裡克成功操縱了民意,建立法蘭西帝國,並在巴黎聖母院加冕,成為法蘭西帝國皇帝,自稱為安德魯二世。

此後的數年間,法國皇帝安德魯二世一直致力於其祖父未盡事業:推動歐洲的一體化程序。他不僅出兵吞併了整個義大利,還試圖迫使荷蘭王國併入法國。

此舉,引發了歐洲各國,尤其是德意志君主們,也是安德魯二世的堂兄弟與堂侄們的嚴重不滿。從1865年開始,歐洲外交官們頻繁聚集於波美拉尼亞的首都柏林,一場反法同盟重新歐洲大陸上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