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7章 偉大的安德魯執政官(中,陪都蘭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7章 偉大的安德魯執政官(中,陪都蘭斯)

在等到“安德魯集團”成功控制整個法國之後,巴黎法國與蘭斯法國的合併程序卻整整持續到1794年的聖誕節。那是南北法國之間有著太多的政治、軍事、經濟、外交、宗教與民族上的問題需重新梳理,並加以完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這其中,就包括原蘭斯法國的比利時與西德意志兩地,20多個日耳曼省份的人民代表加入新的國民公會。於是,等到1795年的新年伊始,法國國會的代表人數一下子擴充到九百人。

在安德魯、寬恕委員會,以及眾多法律專家們的建議下,國民公會透過了一系列以蘭斯議會和政-府為藍本的政治改造方案,為此還出臺了《1795年臨時憲法》。這是一部繼《1791年憲法》(君主立憲制)和《1793年憲法》(共和制)後的第三部憲法。

依照這項《臨時憲法》之規定,為了預防單一議會的獨斷專行,將擁有國家最高立法權的國家議會分為上下兩個議院,即參議院與眾議院,至於國家的行政權將歸於新成立的督政-府。

承擔國家立法機構兩院的產生和任期完全一樣,只是職責不同。依照規則,眾議院(或是下議院)的代表必須是年滿二十五歲的六百十位代表組成。眾議院擁有擬定與討論法律的權力,內部依然保留輪值議長制;

至於參議院(或是上議院),將由三百位代表組成,代表年齡必須滿三十六歲,參議院有當即批准或連續三次否決法律之權,參議院實行議長任期制。除非遭遇彈劾或是主動辭職,上院議長將履行職務到參議院重新選舉之日。

不久,在安德魯的操作之下,原蘭斯上議院主-席博爾博納伯爵擔當了法國參議院的議長。

此外,(政-府)權力的執行機構將同兩院議會分開,也不再由國會的各委員會掌握。為了打消那些堅定的共和派分子對安德魯謀求君主制的擔心,《1795年臨時憲法》規定暫時不設共和國總統,而只是成立以安德魯、孔多塞、普利歐、迪朗、康巴塞雷斯等五人組成的督政-府執政官。兩年後,執政官減少到3人,即安德魯、孔多塞與康巴塞雷斯。

需要說明的,作為臨時過渡性質的《1795年憲法》,其最長有效期僅5年,所以等到1799年時,法國將透過新的永久性憲法加以取代,繼而重新選舉參議院和眾議院,以及督政-府的三位執政官。

在1795年新國會產生之前,國民公會的最後一次會議上透過了安德魯提出的最後一項提案:鑑於共和歷與現實的差異過大,極大影響了普通國民的正常生活,應該取消共和曆法,重新恢復羅馬天主教的格里曆法(即公曆)。

而在此之前,安德魯領導的“寬恕委員會”重新修正了《教士公民組織法》,刪除了對不宣誓教士的一切懲治方案,承認了不宣誓教士舉行宗教儀式的資格。不過,法國依然限制教會的發展,並拒絕歸還教堂(修道院)之外的田產。

然而,仇視法國革-命的教皇庇護六世無視昔日“天主孝子”在宗教事務方面的積極轉變,也不顧羅馬樞密院內部半數紅衣主教的反對之聲,我行我素的庇護六世教皇依然在1795年的耶穌受難日當天公開釋出的講話中,一如既往的譴責了法國新政-府對羅馬天主教徒和教會的種種罪孽之舉。

來自梵蒂岡的挑釁,激起了共和國議員們的極大憤怒,眾議院很快透過了新的《教士法》包括恢復對不宣誓教士的歧視與懲戒政策,但遭遇參議院的兩度否決。在多方協調之下,眾議院重新修改的《教士法》最終議會上院獲得透過。

這份新出爐的《1795年教士法》強調:法國從1792年開始已屬於世俗國家,正式脫離了羅馬教廷的宗教控制,也不再承認羅馬教皇對法國境內各區主教的任命決議。與此同時,法國政-府不限制天主教、基督新教與東正教的正常活動,前提是教士不得反對共和政-府,教士們無需宣誓,且存疑無罪。

鑑於教皇庇護六世的長期敵視共和國,執政官安德魯下令參謀總部擬定了針對義大利半島的軍事征服計劃。不久,督政-府任命拿破崙趕赴尼斯擔當第十軍(原北義大利軍團)的代理指揮官。

兩個月後,法國藉口義大利邦國與梵蒂岡教廷支援法國境內的保王黨貴族叛亂,下令拿破崙的第十軍與駐防瑞士的馬塞納的第七軍,合計約6萬法軍,從西、北兩個方向進入義大利半島,對義大利邦國與梵蒂岡教廷進行軍事征討。

由於奧地利方面拒絕向義大利邦國提供援助,使得這場戰爭很快就以都靈、米蘭、佛羅倫薩、熱亞那、博洛尼亞、威尼斯和羅馬等地的淪陷而終結。在勒索富有的義大利諸侯們高達3億法郎的戰爭賠償,以及每年3千萬法郎的軍事保護費之後,共和國這才從義大利和羅馬撤軍。

儘管法國-軍隊在圍困羅馬期間,沒有槍擊炮轟梵蒂岡教廷的冒犯之舉。但暗地裡,法軍嚴密封鎖羅馬教廷的飲食供應長達1周,迫使教皇與紅衣主教們不得不接雨水來度日,以至於身體虛弱的庇護六世染上重疾,半年之後不幸身亡……

1795年3月,等到南北法國完成合併之時,整個法蘭西人口一下子猛增到4千5百萬,儘管之前的“寬恕委員會”(1795年1月隨著國民公會的消失而自動解散),以及隨後的督政-府一直致力於削減國內的龐大軍隊(最高達到90萬),但在第一執政官安德魯的堅持下,法國依然保留了38萬的正規軍。

其中,分部於美洲與加勒比地區,還有地中海和北非等殖民地的軍隊維持在13萬人,駐防歐洲各國(丹麥、波美拉尼亞、瑞士與波蘭)15萬,而本土僅有10萬。不過,承襲蘭斯法國已經實施5年的預備兵役制,統一之後的共和國可在一週內動員20萬大軍,一個月裡能將總兵力擴充到80萬,甚至更多。

此外,遍及原蘭斯法國(北部15省,比利時大區與西德意志)的高效鐵路網使得法國-軍隊能在極短時間內實現軍隊的調動與集結。如今,從萊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或是美因茨,抵達多弗爾海峽的加來港或敦刻爾克,僅需20到25個小時。而在以往,部隊至少需要兩週左右的行軍時間。

在蘭斯對南方各省的“大援助計劃”實施之際,安德魯以督-政府第一執政官的身份造訪那座“被解放的城市”。期間,安德魯說服了參眾兩院恢復了里昂的原名。

這位年輕的執政官還站在廢墟之上當眾宣佈:中央政-府將優先扶植里昂的絲綢、棉紡與陶瓷工業,10年內重建里昂大都會(Métropole de Lyon),將其打造為法國中南部、地中海區域,乃至歐洲重要的經濟、文化與藝術中心。

安德魯在里昂的講話,固然贏了里昂與中南部法國人民的愛戴,但卻惹惱了巴黎山嶽派與埃貝爾派殘餘勢力的仇視,那是安德魯從未對法蘭西的首都和她的居民們表示過任何形式的好感。

而且,這位督政-府的執政官上任已經1年有餘,卻僅有兩個月待在巴黎,餘下時間不是坐鎮蘭斯軍營,就是跑去南方各省訪問。

在1795年的結盟節(7月14日)當天,巴黎的議會區爆發了反對安德魯獨-裁的暴亂。當數百名密謀者趁深夜趕赴雅各賓派俱樂部的原址集結時,卻發現他們已經落入法國警務部與巴黎警察精心設計的陷阱中。

不久,一批因不滿被安德魯領導的督政-府冷落,而暗地實施了“結盟節陰謀”的前熱月黨人:弗雷隆、塔裡安、巴拉斯與布林東等人被流放到聖路易斯安那。此外,鼓動好逸惡勞的長褲漢哄搶國家糧庫的平等派也被流放北美大陸。

儘管英法兩國在阿姆斯特丹簽署的不過是一份《停戰協議》,但安德魯依然履行了與英國特使達成的秘密協議。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中止對北美叛軍的軍援。那是安德魯看到美國人大有吞併整個加拿大之勢,於是暗地裡扯盟友後腿。

1795年之後,運氣爆棚的英國大西洋艦隊於北美東海岸一帶,連續11次成功查獲由歐洲(法國)運往北美大陸的槍械彈藥,導致美軍的軍需供應嚴重不足。短期內美國-軍隊唯有停下腳步,暫緩征討魁北克省餘部以及西面的安大略省,從而給呢英國喘息良機。半年後,威斯敏斯特宮從英國本土調來5萬援軍趕赴加拿大殖民地,於魁北克省東部的聖約翰完成了集結,隨即轉入戰略大反攻……

在巴黎,來自里昂、南特、馬賽與波爾多的眾議院代表們鑑於巴黎那種混亂不堪的糟糕狀況,聯名提出一項石破驚天的動議案:離開巴黎,遷都蘭斯。

儘管該提案遭到了全體巴黎議員,以及40多萬巴黎民眾的強烈反對,但六百名國會代表中依然有三分之二的多數對此投了贊成票。毫無疑問,那些南方代表們早就對傲慢不遜的巴黎佬感到憤怒,他們和他們親人所遭遇的各種苦難與恐怖屠殺都是在巴黎人(雅各賓派分子)下達與執行的。

安德魯聽聞此事後,急忙從蘭斯趕到巴黎。他與眾議院多數派領袖、輪值議長、巴黎議員與參議院議長等人舉行了長達20多個小時緊急磋商。直到第二天深夜時分,終於出臺了可被各方勢力接受的一個折中方案。

很快,眾議院、參議院的兩位議長,會同督政-府第一執政官安德魯共同簽署了一道宣告:

“巴黎,依然而且永遠都會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然而,千年的巴黎城過於破舊與狹窄,需要實施大規模整治修繕,這包括在市區建造更寬闊的城市主幹道,更壯觀的橋樑,更多的高層住宅樓,更時尚的火車站,以及周邊的衛星城。所以未來八到十年內,150公里外的蘭斯將臨時將充當共和國的陪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