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國寶級設計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9章: 學藝術的妹紙都漂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9章: 學藝術的妹紙都漂亮

服裝學院訪問團到達桃園機場,剛剛走出機場通道,就看到接機大廳有穿著志願者衣服的女生舉著歡迎燕服學術交談團牌子站在大廳中央,很醒目。

不用想也知道是過來接機的,隨同實踐大學志願者過來的還有實踐大學設計學院的副院長,這種接機規格一點高。

畢竟燕服這邊是趙副院長帶隊,燕服的副院長,如果按照行政級別來接待的話,跟一個二級學院院長根本不是一個概念。

更不要說派一個副院長過來,雖然不對等,但是這是機場大廳,能夠有一個副院長過來,也說明實踐大學這便足夠重視燕服交流團。

出了接機大廳,實踐大學安排機場大巴接送,林崢嶸他們也只需要跟著走,不需要用腦,也不需要做什麼旅遊攻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從燕京到了臺北,路上折騰好幾個小時,從桃園機場離開,唯一個的感覺,就是熱,四月燕京還有點陰冷,結果一到臺北就變得酷熱起來,有一點,春天到夏天的跨度。

從桃園機場直奔大直街,四十多公里,一個小時的車程,折騰到了下午兩點多,訪問團被安排在一家四星級酒店,待遇還不錯。

領隊的老師分配好房卡,讓大家放置行李之後,就到餐廳集合。

整個交流團一百多號人,加上實踐大學相關領導,差不多有兩百人,所以實踐大學方面直接把一間小宴會廳包下,開始舉行一個小型的歡迎儀式。

領導推杯換盞,林崢嶸他們一幫學生也沒有閒著,同樣也大快朵頤。

雖然在飛機上有飛機餐,但是跟星級酒店的餐廳,肯定是沒有比擬的。

所以交流團到臺北的第一件事情,不是舉行什麼交流活動,就是吃。

實際上,也不能夠真正吃什麼東西,燕服這邊遠道而來,車馬勞頓,所以宴會的菜品以的清淡為主。

喝酒是領導們的事情,酒桌文化,對於一幫學生來說,還有點遠。

吃飽喝足就到了三點多。

今天下午沒有交流活動,第一天,讓交流團的學生自由活動。

帶隊老師交代一下注意事項,強調眾人要時刻保持通訊暢通,保證飯點準時到酒店報道之後,就開始讓學生們自由活動。

當然,實踐大學這邊也有學生志願者充當嚮導。

按照林崢嶸的想法,那肯定是要睡大覺,但大家夥普遍都興奮,就算路上折騰好幾個小時,卻沒有願意待在酒店裡面休息,都打算到外面瞎逛。

林崢嶸肯定閒不了。

也沒有人會讓他閒下來。

他剛剛到酒店軟床躺下去,就被過來串門的慄粒拽起來。

林崢嶸無奈,“要不,你們先過去逛吧,我先休息。”

慄粒道,“你這個傢伙,這裡你最熟悉,你不帶我們玩,誰帶我們完啊。”

不是他有多麼的受歡迎,主要是他大三的時候曾經到實踐大學這邊充當半個學期的交換生。

所以要誰對於實踐大學或者說臺北最為熟悉的話,他肯定是其中一個。

就是因為曾經在實踐大學當過交換生,所以他對於這一次過來實踐大學參加聯展真沒啥期待感。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對於實踐大學這邊比其他人都熟悉。

當然,也不是說燕服只有林崢嶸第一個人過來當交換生,實際上,燕服每一年都有好幾個學生過來。

免學費的交換生兩個,侷限於服設專業,其他訪問生,就不作限制,都可以申請。

而作為交換生的第一個條件就是學習成績優秀,品行良好者,具有明確的學習計劃和目的,至於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改革開放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些對於品德方面的要求,倒是其次。

都是成長在紅旗下的祖國未來棟樑,都愛國愛黨。

這一點沒啥好說的。

林崢嶸之所以成為他們這一屆兩個互免學費的的交換生之一,主要的優勢就是他學習成績。

不然憑什麼慄粒他們會承認他的成績好,交換生也是其中一個履歷之一。

如果不是這一次聯展,林崢嶸都差一點忘記,自己還有這半年的交換生經歷了。

符合臺灣實踐大學申請要求:

第一、已完成北服本科第二年或第三年學習的學生,第二、本科期間成績優秀,學生在交換留學結束後須按期返回燕服繼續學習。

相當於去臺北度假半個學期。

當然所謂度假也是說說而已。

學習任務,還是很繁重的。

要知道一學期之中必須要修滿1個學分,這個任務並不輕鬆。

服裝學院想要申請到實踐大學當交換生,流程並不容易。

先是自己填表神情,然後由院系將推薦學生名單及材料遞交至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然後想要成為互免學費的交換生,還必須要經過面試選拔,學生被錄取後,國合處協助院系進行學生派出工作,統一辦理赴臺相關手續。

同時,辦理相關校內手續,參加相關行前培訓會。

所謂赴臺手續,也就是辦理證件。

第一個大通證,也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這個證件是由國臺辦發放,然後就是入臺證。

入臺證一般是臺灣學校幫大陸學生辦理的,都是需要填寫申請表跟保證表。

入臺證從申請到收到大約需要一個月時間,從臺灣發往大陸所在的學校。

持有入臺通行證後,填寫:《赴臺人員審查表》,《政治審查證明》後,附上臺灣學校邀請函、即可申請國臺辦批文。

也就是赴臺批文。

國臺辦批文根據處理進度為一個星期到一個月不等。

憑國臺辦批文即可申請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

一般需要一個星期。

當入臺證和通行證都辦理好,可以開始購買機票,按日期出發。

整個流程下來,跟辦理護照簽證都差不多。

只要成為交換生,這種流程,雖然繁瑣,但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林崢嶸之前的入臺證到期,所以才需要再次辦理。

他對於整個流程並不算陌生。

流程不陌生,但過程還是很繁瑣,如果不是輔導員不肯,林崢嶸這一次聯展都不願意參加。

既然是過來實踐大學參加聯展,那麼大家首先最為感興趣的肯定也就是實踐大學。

臺北校區位於臺北大直,距離他們住的酒店很近,臺北大直街,很出名的地方,大直同時也是臺北有名貴高階住宅區,都是有錢人待地方。

自然而然,校區就非常小。

這種小,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真的很小。

甚至校區只有女生宿舍,而沒有男生宿舍,男生宿舍都要在校外住,至於為什麼有女生宿舍這也是歷史原因,實踐大學前身就是女校,應該女專,畢竟是家政專科學校,就算改名了學校的傳統依舊保留下來。

臺北校區很小,不過充滿設計感,這種設計感,也不是說說而已,誰讓設計學院最為出名呢。

遠遠走過去,就看到清水混凝土澆灌而成豎起來的四方柱校門印刻著四個繁體大字——實踐大學。

下面則是學校創始人的名字——謝東閔。

這是臺灣一個有名的政治人物。

還當過省主席,副總統。

是臺灣彰化人,地道的臺灣本土人士,並不是跟隨著老將退守臺灣的民國大佬。

不需要林崢嶸介紹,一幫傢伙就開始拿出手機咔嚓的拍照。

進入校區之後,一幫傢伙就讓林崢嶸好好當導遊,林崢嶸也不推辭,介紹完學校的歷史以及創始人之後,想了想,就說道,“實踐大學裡面的建築風格還是很有特色的,設計學院的大樓已全清水模建築建成!”

聽到他的話,涵百靈一愣,“啥是清水模建築啊?”

林崢嶸就指著設計學院灰白牆體的大樓說道,“就是這玩意,這種型別的建築在全臺灣就有1處,都是標誌性的建築物。”

想了想,又說道,“在臺灣,沉靜灰色的清水模建築,是指清水混凝土灌漿凝固拆模後,不再加以任何的修飾,完全以混凝土的質感作為建築表現素材的建築,清水建築工法為臺北校區新建建築特色。”

實際上,臺北校區中所有建築物均不使用瓷磚作為建材,因而使用清水混凝土、斬石子、洗石子、鋼骨、玻璃、金屬等材料,構成校園內建築物和諧的基調。

這種建築很有特色,灰白的牆體眼色,充滿了線條感,成了打卡拍照的熱門景點,身著一襲素衣,卻讓人目不轉睛,光影流動呈現清新時尚的空間,宛如藝術作品。

還獲得臺灣遠東建築首獎。

這個獎項在臺灣還是很出名的。

遠東建築獎不僅是臺灣地區最具公信力、得獎金額最高的建築獎,同時也是唯一跨過海峽,在兩岸同時獎勵能夠創造性的運用東方智慧,解決本土建造問題的華人設計師的重要獎項。

以建築與服裝設計聞名的實踐大學,可以說是清水模建築的代表之一。

一走進入校園就能夠感受到設計氣息,是拍照取景的最佳選擇。

還被評為臺灣最有設計感的校園。

奈何,一幫傢伙都不是學建築設計的,也都似懂非懂,林崢嶸也不較真。

解釋完之後,又笑著對慄粒他們說道,“喜歡可以拍照哦,難得來一次。”

實際上,不需要他說,其他女生都已經拿出手機出來咔嚓咔嚓的拍照了。

大家來實踐大學之前,都做了攻略,知道校園裡面,最值得觀看的地方,就是東閔設計大樓設計學院以及圖書館,設計學院的東閔紀念大樓就不用說了,可以說是整個臺北校區的地標。

整棟建築物並無實用傳統瓷磚,而是以簡約線條風來呈現建築體。

其次就是圖書館。

去了一個大學,想要感受大學氣氛的地方,不是操場,也不是教學樓,而是圖書館,看一個學校的人文氣氛濃郁已否,參觀圖書館就足夠了。

當然,現在大學的圖書館一般都不讓外人進入。

所以林崢嶸他們也只是在外面看看而已。

真的要想要進入圖書館參觀,還等到明天。

相比較服裝學院的圖書館,實踐大學的圖書館確實很高大上。

它是由誠品書店的設計師所設計,實踐大學也是臺灣唯一一個校園裡有誠品書店的大學。

書店不大,圖書主要分佈在二樓,有很多人坐在窗邊的位子上看書。

誠品書店很出名。

誠品書店***年由臺北仁愛路圓環創辦第一家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

誠品的發展策略打破了傳統書店的經營模式,先由品牌奠定成功基礎,再帶動商場、書店與零售的“複合式經營”,使書店不只賣書,而是包羅書店、畫廊、花店、商場、餐飲的複合組織。

書店已經成為一個紐帶,已經不僅僅是看書的地方,都成了一個書店綜合體。

也是現在大部分大型書店的經營模式。

圖書館能夠由誠品書店的設計師設計,本身就很能夠說明問題。

燕服的圖書館相比較之下,就有點渣,當然,兩者是沒有辦法比擬的。

人家是設計著稱,燕服是服裝著稱,兩者,唯一可以比拼的就是服裝設計,而不是設計學院。

在學校逛了一圈,主要還是林崢嶸在嚮導,在設計學院這邊逛了一圈,慄粒她們還提議去他以前上課的地方觀看。

所以由帶著他們在教學樓逛了一下,當然,還有一些工作室。

整個設計學院下面有四個學系,分別是:服裝設計學系/建築設計學系/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媒體傳達設計學系。

還有兩個研究所。

這一次聯展,就是燕服跟設計學院的服裝設計學系合作舉辦的。

跟其他院系關系不大。

林崢嶸當交換生的一個學期,待的地方也就是設計學院服裝設計學系,也是實踐大學最厲害的一個學系。

活動的地方也大部分都在設計學院。

當然,其他的學院,比如民生學院以及管理學院他也都會去。

但不經常去。

相比較高雄校區,臺北校區男女比例,還算正常,不算太失衡,就算服設專業,男女生比例也保持在正常的範圍。

但要問實踐大學哪一個學院妹紙最多,答案肯定是設計學院。

學藝術的妹紙都漂亮。

比如班長大人以及小鳥同學,就是最好的例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