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美夢設計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0章:送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0章:送經

“那麼,你能不能老實地告訴,我現在受不受你的控制?”辰婉秋知道了葉超不少秘密哦。

“受,但也不受,理論上在我感應範圍內的生物,我都可以控制。”

“怎麼說得這麼籠統呢,說明確一點兒,姐我都要做你的女人了,你就不能坦白一點嗎?我又不是唐茹,不會每天想著要殺你,要打敗你,我只會想著要怎麼侍候你呀。”

“啊?你?侍候我?”葉超有些頭皮發麻,這可不是辰婉秋喜歡說的話,也不是她的風格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呀,我可會侍候人呢,保證讓你舒舒服服的。”

“……”

“怎麼,你不信啊。”辰婉秋神秘兮兮地說道。

“不是,這不像你的風格。”葉超說道。

“我的風格,就是沒有風格,無招勝有招。”辰婉秋突然瞪大了眼睛叫道,“哎哎哎,看路,別撞到到飛機啊。”

“撞不到的,還差很遠。”葉超現在飛得挺高的了,正好這時有飛要正要在附近的機場降落,辰婉秋聽他這麼說就放心了,有些震撼地看著大飛機在頭頂幾十米高的地方掠過,但葉超的能量護罩又讓她感覺不到強大的氣流。

“飛行的感覺真爽啊,魔道有什麼不好呀,又可以控制別人又可以飛翔的,不如你就狠狠心,帶我入魔吧!”辰婉秋俯視著大地,對葉超說道。

她都不知道為了帶她飛上天,葉超耗費了多少暗能量,心疼著呢。

“都說不行了,有些路,一步走錯便難以回頭的。”葉超不管辰婉秋是怎麼想的,反正都是拒絕,魔道之路不是說陪著走就陪著走的。

那可不是逛街啊,難以回頭的,試想一下,這麼一位美麗的可受的青春小熟女突然之間變成一個女魔頭,將是多少煞風景和可怕的事情啊。

其實,小情侶之間一般就是這樣無聊,東吵一句西吵一句的,辰婉秋是很享受這種感覺,現在葉超暗能量耗費太多,又懶得用心魔術讀她的心思,她正覺得好玩著呢。

葉超眼看載著個美女飛行暗能量消耗太大,於是慢慢滑翔著,降落了。

辰婉秋覺得還沒有過夠癮,葉超這回必得依她了,“如果還不夠過癮,我去租輛直升飛機載你飛。”

“直升飛機一點兒也不過癮……”辰婉秋對於直升飛一點兒也不感興趣。

但是一點兒也不過癮也沒用了,葉超已經罷工了。

兩人又到了地面,到處亂闖,終於,華燈初上闖到夜深人靜時,葉超也不得不找間酒店過夜了。

本來葉超猶豫著,是開一間房還是兩間房,還好他沒問而是用心魔術掃了一下辰婉秋的心思,不然問出口肯定要被罵。

直接就去開了一間房,然後,兩個人睡一起。

女人都能這麼放得開了,葉超身為男人如果還放不開,那就說不過去了。這一夜,葉超很正常,因為控制得好,沒有魔化,也沒有瘋狂。

辰婉秋總算是睡到了一個正常的葉超。

第二天,兩人又玩了一天,辰婉秋去給葉超選購了不少東西。

直到玩得盡興之後,直到第四天,辰婉秋才登上飛機飛回騰城,而葉超,想辦法解決他自身的問題。

送走了辰婉秋,葉超拿著這兩天來,辰婉秋幫他購軒的佛道經書,嘆了口氣,繼續踏上了自己的旅途。

這回,他打算慢慢走,放棄了飛機改而搭乘列車。

車上,他拿出了本字數很少的道經《清靜經》,此書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成書前皆為口口相傳,不記文字,直至東漢年間,葛玄筆錄而成書是道教經典之一。

此經大經有五百字左右,大約是《道德經》的十分之一,可以看作是道德經的濃縮版。

“也許,如辰婉秋所說的,讀讀道門和佛門經典對我有些作用也說不定……”葉超**著這本小小的經書,這是辰婉秋的一片心意,左右在車上無事,不如翻閱一下也好。

以前唸書,學的都是數理化之類的知識,佛道經典當然不是現在的學校教學之列。

葉超雖有涉獵,但從沒有時間深入研究過。

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信息化時代,還真的是鮮有人有時候去研究佛道經典。

“清靜經……”葉超靜下了心來,懷著一絲鄭重,翻開了這一本小經書: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皆悉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尤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公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乙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幹,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幾百字的《清靜經》唸完,葉超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那一句“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一句話,道出了清靜的內涵和功用。

此經,作者不詳,主要闡述“如何清靜,然後,漸入真道”。

葉超讀完,果然是若有所得,雖然一時沒有通悟清靜的奧義,但是心裡多多少少都得到一些領悟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