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美夢設計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7章:心有魔,隨遇而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77章:心有魔,隨遇而安

葉超的確是很坦然。

從小,他的人生際遇就與人不同,但他真的很堅強,很頑強,甚至可以說是犟強。

是小魔燈的出現改變了他,是心魔術的改變了他。

如果沒有這個說好不算好,說壞不算壞的機緣,葉超的人生就是一個連狗都不如的人生。

與其這樣,他還不如選擇像現在這樣的人生。

所以說,就算是現在,心有魔,不受本心把持了,但是,葉超從未想過要後悔。

真的,從未想過……

再說了,就算是後悔又有什麼用?

況且,葉超沒有什麼值得後悔的,這是他的選擇,選擇了就要承載,就要承擔,就要去接受……一切的一切,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

人生,選擇了,就不能後悔。

心有魔,喜歡隨心所欲,但葉超同時心有善,所以趨利避害,他在盡他最大的能力,不給這個世界造成傷害……

他在引導……

與其說是在引導心魔,不如說是在引導自己……

不後悔。

心有魔,隨遇而安。

盧塞恩市湖光山色,真的是美不勝收。

盧塞恩的拉丁文是“燈”的意思。小城位於瑞士中部高原,早在羅馬時期,這裡是默默無聞的漁村,為給過往船只導航修建燈塔後而得名。

除了看廊橋,猶如閒雲野鶴一般的葉超又輾轉到了盧塞恩很有名的垂死獅子像。

這件雕塑位於瑞士著名的盧塞恩湖附近,位置較為偏僻,在一個街頭小公園裡。

許多到盧塞恩旅遊的遊客如果沒人指點,未必能順利地找到它。這是世界上著名的紀念碑雕塑之一。建造這座雕塑的目的是為了紀念在179年保衛法國的杜伊勒利王宮的戰鬥中光榮犧牲的瑞士僱傭兵。

在瑞士還沒有成為一個發達國家之前,瑞士人的職業之一,是外出當僱傭兵。

驍勇善戰的瑞士僱傭兵直到現在,仍然還擔任著梵蒂岡的守衛工作。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一生遊歷了無數的地方,唯獨對這座紀念碑雕塑讚賞有加,他稱其為:“世界上最令人難過,最讓人動情的石頭。”

葉超更感興趣的是這座紀念碑雕塑的建造形式。

據說,巖壁上的這個洞是早年為了建教堂,在取石頭的時候留下的。而紀念碑雕塑的建造者巧妙地利用這個洞,將其重新雕鑿成為一座紀念碑雕塑。

這種方式讓葉超想到了中國古代的摩崖龕像。

在中國古代的佛教造像中,摩崖龕像也是在山崖壁上選一個地方,開鑿出一個龕,然後雕造佛像。佛教造像中,窟和龕的主要區別是,窟是人可以進去的,可進去禮拜或修行,而龕則較小,人一般不能進去。

《盧塞恩垂死的獅子》如同中國的摩崖龕像,儘管獅子的造型是西方式的寫實語言,但在巧妙地利用遺存的龕洞進行雕鑿和因勢象形的環境處理方面,東、西方藝術家在無意間有了一次神奇的相遇。

不管東方、西方,優秀的藝術都有某些共同之處,因為好東西常常都是相通的。

垂死獅子像是位於瑞士城市盧塞恩的一座負傷獅子的雕像。這座雕像由丹麥雕塑家巴特爾?託瓦爾森設計,用以紀念在179年保衛巴黎杜伊勒裡宮的戰鬥中的約1100名瑞士僱傭兵。

在這1100名士兵中,大約760名戰死,50名生還。在石像的上方刻有拉丁文“HELVETIORUM FIDEI AC VIRTUTI”,意為“獻給忠誠和勇敢的瑞士”。

下方刻字的第一行是“DIE X AUGUSTI II ET III SEPTEMBRIS MDCCXCII”,表示慘劇發生的時間:179年的八月十日和九月獅子紀念碑,為紀念法國大革命時期在巴黎保衛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瑪麗.安東瓦內特王后,而全部犧牲的786名瑞士傭兵。

山壁中央的石獅子,被惟妙惟肖地雕刻成倒地垂死的模樣,喻意戰士們奮不顧身、視死如歸的壯烈。

瑞士傭兵以忠勇著稱於世,直到現在,守衛梵蒂岡大教堂的不二之選還是瑞士傭兵。

成長於無產階級專`政下的葉超,從小受的教育是“為富不仁”,被灌輸的是窮人心善勇敢,富人貪婪無恥;窮人家的孩子勤勞忠誠,富家子弟紈絝懶惰。

一年前看電視劇《唐頓莊園》,看到一戰時貴族子弟們帶頭衝鋒陷陣,傷亡最慘重;這次到了瑞士,見到獅子紀念碑,進一步瞭解到富甲天下無窮戶的瑞士人,竟然培養出一代代“受人僱傭,豁命相救”的勇士。

人之忠勇信義,非但不一定泯滅於優越富足的成長環境,反而因有了高貴與信仰而愈加堅實可靠。

垂死獅子像,在這裡,真的有一個悲傷的故事。

在前篇遊記《初見?維也納》中數次提及過特蕾西亞女王的小女兒,嫁給法國國王的瑪麗皇后被推上斷頭臺的故事。

179年8月10日,法國大革命的民眾攻擊法國杜樂麗宮(Tuileries)時,786名瑞士僱傭兵組成的衛隊為保護法王路易十六及瑪麗王后,全軍戰死,無一生還。明知事無挽回,卻向死而生,毫無遲疑的履行了自己保衛國王的職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在這之前的157年5月6日,在羅馬,受僱保護教皇的瑞士近衛隊為掩護教皇撤離與數倍與己的敵軍死戰,189名士兵中有147人戰死,羅馬教廷稱讚瑞士僱傭兵“絕對忠誠“。

從此成就了瑞士僱傭兵的忠誠之名。

各國王室爭相聘請瑞士士兵作為皇家衛隊,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剛才所述的法國王家衛隊中的瑞士分隊。這座垂死獅子像(德語:L?en Denkmal)是一座負傷獅子的雕像,由丹麥雕塑家巴特爾?託瓦爾森設計雕刻而成。

在石像的上方刻有拉丁文“HELVETIORUM FIDEI AC VIRTUTI”,意為“獻給忠誠和勇敢的瑞士”。

下方刻字的第一行是“DIE X AUGUSTI II ET III SEPTEMBRIS MDCCXCII”,表示慘劇發生的時間:179年的八月十日和九月二、三日。獅子右前爪的兩面盾牌上分別有象徵瑞士的十字徽章和法國王室的香根鳶尾。

這是一座意在祈求世界和平的紀念碑,碑的下方有文字描述了此事件的經過。

看著面前這尊石獅苦痛的哀容,難怪馬克吐溫會說這盧塞恩的石獅是“世界上最哀傷、最感人的石雕”。

1874年,瑞士憲法規定禁止國民接受外國軍事僱傭,頒佈禁令後的唯一特例是,允許志願者加入以護衛教皇宮殿為職責的衛隊。

從小就聽說瑞士人“邁開左腳是公民,踢出右腳就是士兵”,前者是指瑞士人對公共事務的參與度。

而後者,雖永久中立、卻全民皆兵的瑞士人的秉性由此可見一斑。

這一點和日本人的武士愚忠又好像有一些不同。二戰時期,對於進入瑞士領空的飛機無論盟軍還是德軍,瑞士人一律是二話不說就開火。

雖然瑞士並不介入戰爭,但是至今,瑞士一直保持一支全民皆兵、全民動員的民兵制軍隊。每年要花費55億美元作為軍費,屬於世界上最昂貴的軍隊之列。

18歲至4歲的健康男子每隔兩年必須抽出個星期時間到軍隊服役,服役人員也可選擇一次性服役。

男子的總服役時間為60天,女性有與男性同樣的權利,可以持槍參加各項軍事任務。這讓我想起了以色列的女兵,但從建國那天起就資源睏乏、戰火不斷的猶太國度和風光秀美、持久中立的瑞士不可同日而語。

感慨於中立也是需要前提的,除了精良的戰備之外,最重要的是其令人生畏的精神和勇氣!

所以說,這個獅子像,也是葉超最為喜歡的塑像之一。

如今得見真容,算是得償平生所願了。

葉超覺得自己得到小魔燈之前的自己,與這個獅子在某種精神上有些相通之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