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80之他來自未來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二百四十章 工業從來就不是浪漫的代名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二百四十章 工業從來就不是浪漫的代名詞

第二百四十章工業從來就不是浪漫的代名詞

決心有了,但並不意味著接下來的改變就是一帆風順的。

美國的專家的確很敬業,他們沒有刻意的為難,也沒有因為這是中國的工廠就放鬆對工藝的要求,但他們奉行的標準卻都是美國的,那是世界上最發達,最強大的工業國家——不可否認,這些標準和管理的制度確實都很先進,但對於一個剛剛進入工業社會,工業水平甚至連他們二戰時期都沒有達到的國家而言,這樣的標準和要求無疑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於是,衝突就無時無刻的不在上演著。

……

“停下!”

裝配車間裡,正在巡視的布萊爾突然在一名年輕工人的身邊停了下來,叫停了他的工作,然後對工廠派給他的助理說道:“跟你們領導說,這個工人可以讓他滾蛋了,不管是開除也好,或者調他到廚房也好,總之不能再安排在生產線上工作,另外,今天所有他曾經參與裝配的裝置,必須全部返工。”

一聽這話,助理就變了臉色,這兩個要求可都不是小事:前者是直接斷了一名一線工人的前途,而後者……整個裝配工作要進行返工,這就意味著之前裝好的零件就得全部再卸下來再安裝一次,這一來一去之間,至少就得延誤整個生產線兩三天的時間,這損失可就太大了。

不過,雖然意識到問題嚴重,但助理卻是不敢相勸,現在誰都知道這工廠裡洋專家才是老大,只得馬上將情況上報……很快,得到訊息的車間主任老王立刻就趕了過來。

“布萊爾先生,請問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調走這名工人,還有,為什麼要返工?我們可都是按照您的要求做的啊!”

布萊爾寒著臉,指了指工人還拿在手上的活動扳手,面無表情的說道:“來到這裡的第一天,我就跟你們強調過:裝配的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活動扳手,所有的裝配都必須使用固定套筒扳手,而這名工人,我記得兩天前就已經因為違反了這一規定而給過他警告,但現在,他又再次犯了同一個錯誤,這說明他根本沒有把工廠的制度放在心上,這樣的態度,是做不了這種精密的工作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愣了一下,老王有些難以置信:“就為這點事?”

布萊爾奇道:“難道還不夠嗎?我已經給過他一次機會了,因為他一個人違反了規定,導致整個裝配的工作都需要返工,如果這是在美國,不單單是他要被開除,就連工廠的管理者,從上到下都要受到重罰。我沒有要求開除他,僅僅只是要求將他這樣不合格的工人調離崗位,這已經是考慮到你們特殊的國情了,畢竟你們社會主義國家要開除工人,並不像我們資本主義的工廠那麼容易。”

老王張了張嘴,卻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工人們喜歡用活動扳手來擰螺絲,是因為活動扳手可以隨意的調節尺寸,不管是什麼型號的螺絲,一支活動扳手都能輕鬆搞定,而固定扳手因為尺寸都是固定的,所以為了應對不同的螺絲,就必須要帶上整套的十幾二十根扳手在身邊,不僅笨重,而且在工作中經常需要更換,也會十分的麻煩。

當然,活動扳手雖然方便快捷,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它在工作時,螺絲上的六條邊只有兩條是受力的,而且因為調節時的誤差,往往扳手的卡口尺寸都會比螺絲尺寸大出不少,這就導致了螺絲很容易受損,一旦用力過大,甚至有可能讓螺絲出現‘圓角’的情況,所以理論上在精密的裝配工作中,都是禁止使用的……只不過在國內,很少有人會在意這點,除了一些當年跟過蘇聯專家的老師傅還保留著這樣的工作習慣,其他的年輕工人基本上都是怎麼省事怎麼來,反正一般來說,只要不出現多次拆裝的情況,活動扳手對螺絲的這點損害也是很難體現出來的。

看了一眼那闖禍的工人,老王心中越發為難:這工人是剛進廠一年的,頂的還是他父親的班,而他父親雖然也只是一名普通的裝配工,卻是從建廠最初就奮戰在第一線的元老,為人很是厚道,對工作也是認真負責,本來沒到退休年齡,就為了讓這個下放多年剛回城的兒子有個正經工作,這才拉下老臉到處求人,最後辦理了頂班退休的手續,要是為這點事就把這小子擼掉,以他父親的為人倒也未必會鬧什麼事,可這一家子怕是也就這麼毀了。

開除是不可能的,但就算是調離一線工作崗位,這對於工人而言也是莫大的恥辱,甚至可以說是僅次於被開除了,這在以往,都是用來對付那些怎麼教都教不好,還隔天差五的生事找麻煩,卻又沒什麼原則性的錯誤,夠不上開除標準的刺頭的……就為一把活動扳手,至於嗎?

下意識的,老王就想要替他求個情,可話還沒出口,面對布萊爾那寒冰一般的表情,想說的話,卻是怎麼都說不出來了。

前日的情形再次在腦海中浮現,一向爭強好勝的老李揮舞著鐵錘將那些零件砸爛,半夜卻又一個人偷偷跑到回收倉庫,坐在那堆被他親手砸爛的零件前哭得像個孩子……

呆立了片刻,老王默然轉身,在走出幾步之後,頭也不回的對主管幹部冷冷說道:“照他說的辦。”

“主任……”

“照他說的辦!”

幹部遲疑著還想相勸,可剛一開口,便被老王那低沉憤怒的表情嚇到,再也不敢吭聲。

看著老王離去的背影,布萊爾的眼中終於露出一絲驚訝——在他看來,老王顯然並不是一名合格的工廠領導人,他缺少足夠的專業知識和管理才幹,工作中太過於注重人情之類的東西,更重要的是,從他的表情中完全可以看出,他根本就沒有認同自己作出的這個決定,卻還是選擇了遵從。

另一邊,看著老王走遠,幹部回過身來,對著周圍不知所措的工人們怒吼道:“還看著幹什麼?返工!”

……

違章的年輕工人最終被調到了倉管部門去看大門,已經快要完工的飛機也被拆散重灌,而這也僅僅只是眾多衝突之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個小插曲,類似於這種觀念與習慣,制度與人情的碰撞,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很多工人們習以為常的小毛病,小習慣,突然之間就成為了不可饒恕的原則錯誤,不管他們理不理解,洋專家們根本就不理會他們的解釋和哀求……報廢,返工,最嚴重的時候,因為一個工序的錯誤,直接就宣告了整個批次的零件全部報廢,光是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上百萬元,就連已經有了充分思想準備的集團公司領導都為之心驚肉跳。

工人們不理解,因為洋專家從來不會跟他們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們只是給出一個無比嚴苛的標準,然後要求所有人照此執行,他們不在乎工人們能不能做到,有沒有意見,也不在乎這過於嚴苛的標準給工廠造成了多少損失,這些規章制度和所謂的標準化管理帶來的好處還沒有看到,造成的損失和工人們的怨氣卻像是坐著火箭般的飆升。

告狀的人越來越多,矛盾最激烈的時候,工人們甚至都差點要組織罷工,但最終還是被廠領導和工會安撫下來。

有意見可以提,有困難可以想辦法解決,有委屈可以向組織傾訴,但制定出的規章制度,必須無條件執行——這不是某個人的意志能夠動搖的,因為這是一個民族走向崛起所必須經歷的磨練。

很多人適應不了,被調離了工作崗位,但更多的工人卻堅持下來,儘管他們堅持得十分痛苦,那嚴苛到不近情理的規章彷彿就是要將他們變成一臺臺精密的,不會出錯的機器,每天都必須將神經繃得死緊,因為稍有鬆懈就有可能出錯——這可不像原來,出了錯最多批評幾句,或是不痛不癢的記個過什麼的,在洋專家們的建議下,所有人的工資和獎金都與他們的工作表現直接掛上了勾,而且一個月之內只要累積犯錯達到一定次數,立刻就會被調離崗位去坐冷板凳,這不僅意味著他們的工資收入將會少上一大截,更重要的是,各種福利和待遇也都會降到最低,到時可就真的沒臉見人了。

漸漸的,犯錯的人越來越少,生產車間的廢品率也一天比一天低,走進車間,再也看不到過去那種工具隨意擺放,工人們隨意串崗的情況,所有的一切全都井井有條,而這種種的改變,也越發堅定了領導和工人們堅持下去的決心。

工廠的改變被很多人看在眼裡,當確定了這套管理模式和標準是真的有用後,越來越多的單位都跑來‘取經’,在上級部門有心的推動下,一場以航工體系為起點,最終涉及到整個工業體系的大整頓就這麼轟轟烈烈的展開了,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了老王和老李他們當初所經歷過的痛苦糾結。

無數問題曝光出來,觸目驚心,有人背上了處分,有人罷官去職,有人戰戰兢兢,有人則迎難而上,更多的人卻還是隨波逐流……最終,這些人所思所行交織在一起,匯成了這篇共和國工業改革的悲喜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