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80之他來自未來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四百二十五章 此地有銀三百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四百二十五章 此地有銀三百兩

第四百二十五章此地有銀三百兩

原本只是過來通報一下案情,打聲招呼的,卻沒想到竟會扯出這樣的話題,起初李悅新還不覺得有什麼,可細想想,卻是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中國人,在某種程度上還真是很天真,很單純。

幾十年閉關鎖國的計劃經濟,雖然也是時代的需要,但在積蓄國力的同時,也的的確確是區限了人們的眼界與思維,習慣了真材實料明碼標價的計劃經濟模式後,絕大多數的國人根本就不知道一些看似簡單的交易買賣,竟然還能隱藏這麼多的套路。

說個笑話:在八九十年代的這段時間裡,很多中國人竟然是真的相信有‘資本家的良心’這種東西存在,理由就是國外的商品往往都比國內的商品做得更好,一時間無數人都以使用洋貨為榮,認為這才是有檔次,有格調的生活,而這一消費習慣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紀,在中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之時,在某些人群中也依然保留著——可笑的地方就在於此,就在這些人一昧的追捧洋貨,學習洋人之時,卻不知在大洋的彼岸,絕大多數的歐美人士,包括那些條件優越的中產階層,那些被他們所追捧崇拜的‘洋爸爸’,卻都在使用物美價廉,更具價效比的‘中國造’……不然你以為中國每年造出的那麼多商品,都是去了哪?

看起來,似乎只是一個簡單的消費習慣,但是聽著蝴蝶用這種玩笑的口吻講述出來,李悅新卻是怎麼都笑不出——這種風潮,現在其實就已經在萌芽了,之所以還沒有氾濫,最大的原因反倒是因為這些價格昂貴的進口商品,絕大多數都超出了普通民眾的消費水平,但在一些有條件,有門路弄到這些洋貨的人群中,對洋貨的崇拜和追捧卻早已不是什麼秘密。

如果只是一兩個人這樣想,那當然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如果一個國家裡,有成千上萬,甚至是絕大多數人都這樣想,這樣認為,並將這種思維轉化為行動的話,那麼,這個國家就不可能會有什麼前途可言,因為他已經失去了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品質——自信!

自文藝復興之後,思想的自由就成為了人類永恆的話題,但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包括他們在內的所有人的思維,其實都是很容易被外界所影響和左右的,這種影響與左右,甚至是在他們不知不覺中就已經滲透,而這些被滲透和操縱了思想的人,可悲就可悲在,他們根本就不認為自己受到了影響,哪怕被控制,被左右,被誘騙,被誤導,他們也依然堅信這些可笑而又愚蠢的想法,都是自己的。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對某一個人產生了好感,那麼就算你發現這個人身上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也都會視而不見,相反,你甚至會主動的為他找出各種理由,讓自己去發現他更多的優點和長處,所謂的愛屋及烏,便是如此。

同樣的道理:當一個人開始無理性的追捧和崇拜外國的商品時,他的這種思維和感情就不可能只是被侷限於消費的領域,對商品本身的好感很容易就會被轉化為對生產這些商品的國家的好感,甚至是崇拜,連帶的,作為對比,當一個人在極度追捧進口商品之時,他也就必然會極度的貶低排斥自己國家生產的商品,這種感情的錯位甚至不需要任何人的引導,就能形成對自己國家的否認與厭惡,進而對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產生絕望,並不惜一切的想要脫離這個群體,去擠身他們心目中所謂‘優秀民族’的族群。

蝴蝶說得輕鬆,對很多問題,他瞭解的其實也不是很多,但僅僅只是這隻言片語間所透露出的資訊,就足以令人不寒而悸。李悅新完全可以想像得出,在另一個時空裡,或者說,在這個時空不久的將來,中國所面臨的處境會是多麼的嚴峻,發展將是多麼的艱難。

一邊,是攜帶著資本與技術而來,以無可匹敵的姿態踏入國內市場,要來切蛋糕的國際資本企業,他們擁有龐大的資金,擁有先進的技術,擁有先進的管理營銷理念,擁有進口商品的神必光環,甚至還擁有政策上的種種優待;

另一邊,則是步履維艱的國企與民族品牌,他們資金匱乏,負擔沉重,體制臃腫,技術落後,雖然是有著名義上的主場優勢,但事實上,在整個國家急於招商引資,給予外資諸多優惠政策的情況下,在政策上反倒是居於劣勢。

想像一下,一個龐大的國營企業,效益好的時候,大部分利潤都要上交國家財政,剩下的那些,要發工資,要維持工廠的運轉,要改善職工的福利,甚至還要給過往的退休工人養老,哪還有精力和閒錢去搞產品的開發升級?

可是,技術跟不上,就得被人卡脖子,好不容易咬著牙,用省下的錢艱難開發,終於攻克了技術難關,卻在這時,莫名的發現那些原本對國內禁售,或是必須要花費高昴的代價才能買到的裝置產品,卻在一夜之間全都變成了大白菜。就如蝴蝶所言,人家有著成熟的經驗,產品早已經經受了市場的檢驗,無論是效能還是成本,都不是國內這剛剛才勉強突破的技術可以相比的,在這種情況下,你讓那些堅持要走自主研發,自力更生的人情何以堪?

是啊,聰明人誰都會做:明明用一點錢就能買來的東西,何必花這麼大精力自己去研發,去生產?一次兩次,可能動搖不了人們心中自強的信念,但是,十次八次呢?一百次呢?就算你的信念能夠堅持,又有哪個企業能常年累月的經受這種打擊?

工業,不是建幾座工廠,煉幾爐鋼鐵就能搞成的,一個強大的工業國家,也不是靠著幾項先進的軍工技術就能支撐起來的,那些真正涉及到國家戰略安全的技術,政府當然不會放棄,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專案都能依靠政府來養活的,政府資源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改革的初衷是要以市場換發展,換機遇,可如果犧牲了市場,卻沒有換來民族工業的崛起,反倒讓買辦橫行,一旦整個國家的經濟被這些外來的資本所控制,一旦一個國家裡,人們絕大部分的生活用品都是別人製造的,那這個國家就算有著天下無敵的軍隊又能怎樣?人家根本不需要侵略你,因為你早就已經淪為了別人的經濟殖民地。

可怕的是,這不是陰謀,而是陽謀,就算知道了對方的目的和手段,李悅新也想不出破局的方法——除非再次閉關鎖國,將所有的外來資本都強行逐出市場,否則,在如此懸殊的力量對比之下,他實在想不出國內的企業還能有什麼生機,但這可能嗎?關起門來,固然是可以保住自己的這一點元氣,失去的卻是發展的可能與未來。

李悅新不敢再往下想,這已經不是他該考慮的問題了,不過與蝴蝶的這番談話卻讓他有了些新的想法,只是,這還需要與老趙進行商議。

……

“虛張聲勢?”

聽完李悅新的講述,老趙卻是十分意外,他還真沒想到蝴蝶竟然會給出這樣一個極富創意,又非常大膽的主意。

“不是蝴蝶的意思,而是我聽了他說的這些話後,自己產生的想法。”李悅新解釋到,他倒不是擔心蝴蝶會搶了自己的功勞,而是不想讓老趙因此而對蝴蝶的能力產生誤判。

“照蝴蝶所說,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技術封鎖,並不是絕對的,為了打壓我們自主研發的能力,往往是我們在哪一項技術上剛要取得成果,或是剛剛有所突破之時,他們就會將這項技術相關的產品對我們解禁,既然這樣,那我們完全就有理由利用他們的這一戰術,透過虛張聲勢的方式讓他們對我們的技術實力產生誤判,從而獲得我們想要的那些裝置和技術。”

一旁的王珂不解的問道:“可是我們的技術都是實實在在的啊,這虛張聲勢,不就成了不打自招嗎?”

李悅新解釋道:“的確是這樣,但美國人並不知道,他們拿到的只是一份無法被證實的資料,就算王磊把他所知道的資料都洩漏了,單憑這些資料,也無法證明我們就已經掌握了製造五軸數控機床的技術。”

老趙眼中透出一絲寒光,接著他的話說道:“所以,他們現在一定很想知道這些情報是不是真的,也一定會想方設法的進行試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悅新點了點頭,接著說道:“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要讓他們覺得,這些情報其實是我們故意洩漏的,而目的就是要讓他們放鬆對我們這方面的技術封鎖——那麼,一旦得出了這個結論,這起洩密事件的影響就能被壓制到最低,他們也就不會再深究我們是從哪裡得到這些技術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