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六章 張居正的迷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六章 張居正的迷茫

第四十六章張居正的迷茫

徐階很明白他與周夢臣之間的盟友關係,已經即將走到了盡頭。只是這個盡頭何時到來,徐階尚且沒有判斷。徐階就怕周夢臣下定決心之後,借徐蟠的人頭一用。

不要以為不可能。周夢臣一旦決定與徐階決裂,徐蟠的人頭,周夢臣說拿下,就能拿下。

雖然這個可能性不大。

但是徐階也不願意讓自己兒子冒這個險,當然了,他也覺得與周夢臣翻臉的時間,越晚越好。

徐階收拾情緒,將自己對江南局勢不滿,對自己兒子的失望,都收拾起來。開始收拾爛攤子。

首先寫了很多封書信,給江南的姓,比如陸家,顧家,錢家,王家,等等這些江南大家族管事的都寫了書信。即便徐階身為大學士,此刻也必須客氣的寫道某某公,自居晚輩。

這是為他們與周夢臣之間做和事老,牽線搭橋。

其次,就是給趙貞吉寫信。

趙貞吉說起來資歷也算老了。乃是嘉靖十四年進士,庶吉士。在朝中也算是反嚴嵩一黨的,甚至當庭辱罵嚴世蕃,嚴世蕃惱羞成怒,屢次處罰趙貞吉,如果沒有徐階在後面撐腰,趙貞吉下場只有非常悽慘。但是即便如今,也不過是南京光祿寺卿。

前文說過,光祿寺卿是執掌宮廷宴會的,南京連皇帝都沒有。有能管什麼?不過是一個熬資歷的閒職而已。

也算是徐階夾帶裡面的人,一旦嚴嵩倒臺,以趙貞吉的資歷,一躍成為一部尚書有些過,但是擔任某部侍郎,某地巡撫或者總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畢竟,有時候光書信是難以說服人的,需要讓人代表徐階走一趟,順便代表他教訓一下自己的兒子。

趙貞吉作為一個四川人。對於江南士紳與周夢臣意見不存什麼傾向性,畢竟合適做中間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最後,徐階寫了一封給周夢臣的書信。這一封書信是最費心思。畢竟徐階與周夢臣之間的關係最為複雜,好一陣子,才算是寫好書信。他放在那邊晾乾,並沒有急著封進信封之中,而是叫左右將張居正叫過來。

片刻之後,張居正就到了。

徐階沒有多說話,將周夢臣的來信,已經其他書信,全部給張居正看。

張居正看了之後,心中已經有數了。

徐階說道:“你怎麼看?”

張居正說道:“

周夢臣一心事功,做事有些粗糙,老師為他查漏補缺,他定然會非常感激老師的。”

徐階說道:“我不指望他感激我。我之指望他能感激你便是了。我老了,在內閣又能待多長時間,這天下終究是你們年輕的人,只是叔大,你是我的弟子,我不希望你將來是周夢臣之副,你明白嗎?”

張居正說道:“弟子明白。”

徐階說道:“周夢臣固然是能臣,有些事情即便是我自嘆弗如。只是求治太急,有些時候從來不是那麼簡單的。他每天弄出這麼多新東西,為一方面之臣或可,但是主政天下,卻不可。這不是老師的私心,這是公心。過兩日,你就來翰林院吧。高拱都到了國子監,你也要積攢一些資歷了。等過段時間,有了機會,你再在禮部任職。好生準備著吧。”

徐階給張居正安排的,翰林庶吉士,然後太子潛邸。左春坊,而今又任翰林院,出澤禮部侍郎,尚書。然後就是大學士。

可以說那按部就班,一片坦途。

張居正說道:“弟子寫老師厚恩。”

徐階說道:“你明白就好。”一揮手說道:“去忙吧。”

張居正這才退下來。退下來之後,立即寫了一封書信給周夢臣。徐階沒有說,但是張居正也知道該怎麼辦。他寫這封書信,就是一方面是為了徐階取信於周夢臣。

因為周夢臣與張居正的特殊關係,周夢臣未必信得過徐階,但是信得過他張居正。

另外一方面也是維護周夢臣與他的關係。

只是寫過這一封信之後,並沒有立即將書信封起來,而是放在哪裡愣神。

張居正的內心之中,有一種緊迫感。

是的,張居正與周夢臣關係一直很好,從武昌一起到北京,甚至張居正一段時間內還住在周夢臣家中,即便而今自己家幾個臭小子,也時常去周家玩,甚至自己夫人也想過,將來與周家做兒女親家。只可惜張居正兒子雖多,而今還沒有女兒。

只是雙方關係好是關係好,只是在張居正心中一直覺得,在雙方關係之中,他是掌管那個掌握主動權的那個人。是領先的那個人。即便周夢臣做官越來越大,張居正也覺得自己能後來居上,因為他知道周夢臣這一條路上遇見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

之前幫助周夢臣一步步上來的有利因素,很快就會變成他的阻力。

比如,徐階已經不想讓周夢臣再進一步了。比如,周夢臣沒有庶吉士,大學士就是一個

鐵門檻。周夢臣很難進入。比如,他作為天子近臣,固然得皇帝的提拔,但是嘉靖皇帝是什麼樣的人?怎麼可能一直滿足皇帝的胃口,一旦不能滿足,難道不會愛之深責之切嗎?

張居正也明白自己的前途一路平坦,他只需數時間就行了。他估計在嘉靖四十年左右,他就能摸著大學士的門檻。當然了,僅僅是門檻,能不能進,卻是另外的事情了。

只是今日,張居正之前並非沒有憂心過周夢臣能跑到了前面。但是而今,徐階忽然說出這一番話,在張居正看來,就是連老師,也不看好。他能駕馭周夢臣了。

一時間,張居正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

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之間,也要分一個高下的。

張居正內心之中,忽然生出一種衝動,他心中暗道:“或許,我該換一種方式了。韜光養晦。恐怕不行了。”

之前張居正雖然是徐階的弟子,其實從來沒有直接參與到政爭之中,最多成為徐階的謀士,為徐階出謀劃策,當然了,這也是徐階對他們的錘鍊。另外也是擔心,在政爭的風暴之中,折了張居正等人。

畢竟,在政爭之中,很多事情都不是事先可以預料的。比如趙文華之死,嚴嵩與嚴世蕃其實都不願意看到。但是有時間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就要這樣去了結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張居正如果在局中,未必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但是這樣做,也是有一點點問題的。那就是一直熬資歷的張居正,升官進階就比周夢臣慢了不只一籌。

張居正也嗅到了嚴黨倒臺的氣息,如果這個時候參與進去,發揮出作用的話,那麼將來論功行賞,張居正一躍而起,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這裡的風險也是極大的。嚴嵩不是軟柿子。嚴世蕃雖然大局觀不夠,但是真正政爭的時候,也是殺伐果斷,妙計疊出的。

一個不好,大功沒有,反而將自己個折了進去。為王先驅了。

張居正在衡量其中的利弊,但是有一點不得不承認,那就是張居正的心動了。

且不提,張居正對自己的未來進入長足的思考。而周夢臣接到了徐階與張居正的書信之中,也忍不住一笑,說道:“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隨即說道:“元美兄,你看如何?”

此刻周夢臣正在接待自己的老朋友,同科進士。太倉王家的王世貞。太倉王家在江南世家之中,也是一把交椅。再加上王世貞與周夢臣關係非同尋常。聽到一些風聲,就來見周夢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