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七章 王世貞的推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七章 王世貞的推薦

第四十七章 王世貞的推薦

太倉王氏乃是琅琊王氏一脈,就是那個王與馬公天下的王氏。

從唐宋元明以來,世代官宦不斷。而王家還有各大家族有聯姻,可以說根深蒂固的大家族,當然了,太倉王氏之前也受到了極大的摧殘,正是家主,也就是王世貞的父親,王抒為嚴嵩所殺。

王世貞一直想要報仇。

而周夢臣當初也想營救王抒,雖然是力有不逮,但是這個人情,太倉王氏記下來了。

王世貞作為江南世家的一員,嘉興項家再為周夢臣奔走這一件事情他也知道,他索性請了假,回家見周夢臣,一方面也願意為幫周夢臣的忙。

忘記說,王世貞而今是南京刑部郎中。

南京刑部倒不是完全養老的差事。只是王世貞的晉升一直熬資歷,如果不是有王家的老關係在,他想要出仕都不能了。、

其實王世貞本人也不願意當官,只是王世貞而今就是王家的頂樑柱。他必須撐起王家的門戶。

不管怎麼說都要有一個官身。

王世貞接過兩封書信略微一看,說道:“恭喜,恭喜,有徐閣老出面,周兄的宏圖自然能夠完成了。看來就不需要我幫忙了。”

周夢臣說道:“王兄,哪裡的話。你願意來幫忙,我自然感激不盡,徐閣老畢竟是在京師的,有些事情,他也是鞭長莫及。還是需要我們自己抗的。”

王世貞聽出了周夢臣與徐階之間,似乎有一點點隔閡。不過王世貞不在乎,他對徐階其實也有意見,因為當年他求到徐階門下,徐階拒而不見。事關父親的性命,這些事情,王世貞都一一記在心中。

只是徐階勢大,他不好宣之以口,只是內心之中,未必沒有絲毫芥蒂。

王世貞說道:“周兄放心,其實江南各家因為倭寇損失慘重,大家而今第一要務,就是驅除倭寇,有倭寇在一日,有些事情,即便過分一點,他們也是願意答應的。不然趙文華的家產都是哪裡來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周夢臣心領神會。如果江南世家真要頑強的對抗趙文華,趙文華想從江南搞錢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只能說,秀才最怕的就是兵,上面派來的官員,這些江南世家一個個都可以不鳥,但是倭寇衝進院子的時候,可不管你家裡有幾個侍郎,幾個尚書,祖上有沒有多學士。

周夢臣說道:“

以王兄之間,他們會怎麼做?”

王世貞說道:“那就要取決於周兄,你想怎麼做的?”

周夢臣說道:“我想怎麼做?王兄不知道嗎?一句話,開海謀利,不僅僅是謀國家之利,也願意為江南百姓謀利。”

這裡的江南百姓,周夢臣口中或許代表江南上上下下所有的百姓,但是在王世貞哪裡卻只有一個意思,那就是江南世家了。

王世貞沉吟片刻,說道:“說一句實話,周兄等江南世家一個統一的意見,簡直是不可能的。但是周兄何不主動出擊?”

周夢臣說道:“如何主動出擊?”

王世貞說道:“召江南各大家族子弟入幕。我弟弟敬美,而今讀書不成,可以在周兄府中聽令,項家定然也是願意出一二子弟。有徐閣老這一封書信,江南世家估計都會派人來。只是僅僅是這樣的話,只能表示各家願意服從總督府,並不代表,真願意為周兄所用。”

周夢臣說道:“那我當如何?”

王世貞說道:“周兄,能得青藤為用?為何不用江南世家子弟?這其不是自外於江南世家。其實各家族,最關心從來是子弟的仕途,而不是區區錢財。”

周夢臣心中暗道:“這或許是中國不能發展出資本主義的原因吧?”

因為但凡混出來的人,都知道一件事情,錢從來是第二位的,權力才是第一位的,前者僅僅是後者的點綴而已。

不明白這一點的人,無不抄家滅族了。

不過,周夢臣卻覺得這樣或許也不是太差的。真要學西方資本主義那樣,無孔不入,敲骨吸髓般的剝削,才讓周夢臣不習慣。

所以,周夢臣更多想推行的科學與工業化,而不是資本主義。

周夢臣問道:“王兄,江南可用什麼人才?”

王世貞說道:“江南人才之盛甲於天下,你要什麼人才,就有什麼人才。不過,你既然真想為江南世家謀利的話,有一個人才要推薦給你。”

“何人?”周夢臣問道。

王世貞說道:“松江陸揖。乃是前翰林院院士陸公之子,有舉人功名,而今在松江。我讀過他的問題,在很多問題的看法上,看似離經叛道,但實際上別有一番天地。在經營之道上,別有所長。只是身體不大好,前番如果不過,不是有薛九針的弟子到江南行醫,陸揖就一命嗚呼了,從這一點上來看,他還欠你一條命。再加

上陸家本來就是江南大姓,東吳四姓,朱張顧陸之一。陸公諱深,常年在外任官,然而家門不姓,子嗣,也就是陸揖多病,堪堪不能支援門戶。親戚就起了不軌之心。不得不逼得陸公遷居,與原本的族人決裂。遷居松江。陸公去世不足十年,家中更是招了倭寇。官軍與倭寇以陸家莊園為戰場,廝殺數月,結果一片狼藉,除卻陸公的墳墓,一概不存。可以說陸家一下子一貧如洗了。”

“也是陸揖強撐病體,重振家業。只是也遠遠不如以前了。”

“陸揖有才華,特別是在經營上面,對江南世家的關系網也清楚,陸公雖然去了十年,但是遺德尚在。而且陸家此刻已經沒有退路,他家剛剛遷居,大傷元氣。如果不儘快重振培養子弟,將來恐怕不在名家之列。而陸揖的身體,也不知道能夠支撐多長時間。所以-----”

周夢臣嘆息一聲,他心中也明白陸揖而今的處境了。家國家國,從來是家在前,國在後,陸家而今有此危局,其實也就是陸揖多病,陸深為陸揖,不惜於族人決裂,遷居到新的地方,結果又橫招倭寇,想想,古人都是聚族而居的,如果在老家,估計陸家人一叫都能叫來數千人。倭寇哪裡敢如此橫行。

宗族從來是一體兩面的,宗族固然有剝削壓迫族人的一面,其實也有保護族人的一面,一件事務如果只有弊端,沒有有利的地方,古人也不是傻子,誰願意啊。

父親已經去了,陸揖多病,不知道能活幾年,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不盡快恢復家業,重振家聲,將來陸家他們這一脈,恐怕要泯然眾人矣。這對陸揖來說,也是一個相當大的打擊了。

周夢臣說道:“我明白了。就請王兄代我問候一聲陸揖,看看他願意不願意入幕了。”

王世貞不覺得陸揖會拒絕這個橄欖枝,說道:“我會代為問候的,不過,周兄有時間的話,可以讓青藤先生走一趟,或者親自去一趟。”

周夢臣說道:“定然不會缺了禮數的。”

王世貞見周夢臣如此,是知道周夢臣對陸揖的才華,還是不大瞭解的。心中暗道:“我回去就將陸揖的手稿拿給你看,不信你不倒屢相迎。”王世貞給周夢臣舉薦人才,從來是有的放矢的,並不是胡亂舉薦的。

他與周夢臣相交數年,雖然關係不算太親密,但是彼此之間,也算是比較瞭解的。知道周夢臣的人才標準。

而陸揖在別人哪裡或許不算人才,但是在周夢臣這裡絕對是國士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