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文娛抗日上海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幾首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九章 幾首歌

《在太行山上》唱罷,音樂聲一轉,賽珍珠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敵人向一條山溝掃蕩,山溝裡掩護著後方機關,掩護著幾千老鄉。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時候,敵人快要走到山口,昏頭昏腦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帶路。二小他順從地走在前面,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四下裡乒乒乓乓響起了槍炮,敵人才知道受了騙。”

“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我們那十三歲的王二小,英勇的犧牲在山間。幹部和老鄉得到了安全,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間,他的臉上含著微笑,他的血染紅藍藍的天。秋風吹遍了這個村莊,它把這動人的故事傳揚,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著二小放牛郎。”

這首歌,餘生當年在後世上學的時候也唱過。當時覺得沒啥意思,絲毫沒有看《黑貓警長》或者《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來得爽快。直到穿越到這個時代之後,再看這首歌,才能逐漸體味出其中一絲與眾不同的意味。

拋開作品的宣傳意味不談,這部作品客觀看來,倒是有幾分少年意氣的慷慨激烈,和明知危險卻從容而往的史詩味道。

如果將王小二這個人拉下神壇,單獨看來。那麼,他首先是個少年,十三歲的少年,正是中二的年紀,正是一旦熱血上頭,什麼都敢幹的年紀。正是褪去童年懵懂,認知世界與自我的年紀。而在如今日寇橫行的中國。當外敵入侵時,少年一怒,置自己的生死於度外,便是尋常事爾。

不過,中國之強大,也正因為有如此少年。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賽珍珠先用中文唱了一遍,但是歌唱時,背景的大屏幕上,卻開始放映餘生當年在上海記錄的、諸多學生一起上街遊行。與日本人的走狗黃道會的景象。

忽而,又轉為當年劉湛恩邀請餘生在上海灘各中小學文藝匯演上講話的影像。而且,居然還配有當年餘生講話的錄音。聲音由小而細瑣,逐漸變成大而清晰,在第一遍《歌唱二小放牛郎》唱完後,餘生的聲音完全由背景中凸顯出來,正是他當年借梁啟超的雄文《少年中國說》,勸誡上海青少年的段落。

“日本人之稱我中國也,一則曰老大帝國。再則曰老大帝國。是語也,蓋襲譯歐西人之言也。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梁啟超曰:惡,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後顧茫茫。中國而為牛為馬為奴為隸,則烹臠鞭棰之慘酷。惟我少年當之!”

“中國如稱霸宇內,主盟地球,則指揮顧盼之尊榮。惟我少年享之!”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文言文凝練成的文字,在大聲吟誦的時候,有如歌謠。這是完全不同於黑人,或者歐美文化的一種奇特的說唱。雖然大多數好萊塢明星聽不懂中文,但是青小藝從劉王立明那裡弄來的影像,同時有中英兩種字幕。

當歌曲配上吟誦,當意味明確無疑,一種少年為國的意氣,便表達的清晰無誤,淋漓盡致,由不得好萊塢在座的眾人不動容。

所以,還不等賽珍珠開始唱第二遍英文版的《歌唱二小放牛郎》,臺下的眾人便鼓起掌來。

第二遍《歌唱二小放牛郎》,賽珍珠是用英文唱的,這個時候,所有的觀眾都聽懂了。然後,一種蒼涼的史詩味道便浮泛開來。所謂史詩,便是用詩歌的形式,用押韻的文字,來敘述歷史。因為文字獨特的韻律,有許多的史詩是可以歌唱的。例如《荷馬史詩》或者《格薩爾王傳》。

《歌唱二小放牛郎》滿足史詩的一切基本特點,而且,不得不說,這個故事還契合西方文明對史詩理解中的一個母題,即無畏!

西方的史詩,頂尖的作品,便是古希臘雙目失明的詩人荷馬創作的那部《荷馬史詩》。其中除了絕世美女海倫之外,最出彩的人物,莫過於戰神阿喀琉斯和統帥赫克託耳。

當阿喀琉斯提出挑戰的時候,赫克託耳明知自己不是對手,為了尊嚴與士氣,這只能毅然決然的出戰。最後不敵而亡。阿喀琉斯固然是英雄,赫克託耳又何嘗不是?而其慷慨壯烈,反而更讓人動容。

在觀眾席就坐的,不是明星,就是各大公司的演職人員,以及一些受到邀請的富豪,其受教育的程度都不低。自然而然的聯想到《荷馬史詩》中的細節。雖然王小二和赫克託耳的差別有點大,但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所在卻是相同。如此,王小二在眾人心中便由一介少年,變成了與赫克託耳相似的英雄。一股蒼涼韻味就此而生。

英文版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唱過後,在座的眾人,無論原本對中國人與中國的印象如何,心中都不由自主的多出一份尊敬來。有這樣少年的民族,無論如何,,都有長存於世的理由。

除了原本沒有捐過款的人,在聽到這兩首歌之後。紛紛走到捐款箱前,投入美元或者支票外。還有原本已經捐過款的人,在聽到這兩首歌後,再次走到捐款箱之前,寫了一張支票又投了進去。如果說第一次捐款,大部分還是看在四方聯名的請柬上,那麼這一次,便是心下觸動後的真心實意了。

當然,作為慈善晚會的主辦者、好萊塢如今著名的電影製作人、上海灘不大不小的歌星和詞曲作者餘生,不僅僅要請人出場唱歌。他自己也是跑不掉的。至少,在梅耶、霍華德和阿爾伯特應餘生所請,幫餘生準備晚會的時候,在請柬上可都說了,餘生會親自演出節目。

既然,這三個坑爹的豬隊友已經做出了許諾,那麼餘生也不好食言。在賽珍珠躬身謝幕後,餘生親自亮相,好萊塢眾人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餘生唱的第一首歌。是這個時代,在中國廣為流行的《長城謠》。這首歌原本也是作為電影插曲創作的,但是由於上海八一三事變的原因,電影並沒有完成。所以作者劉雪庵。便把這首《長城謠》刊登在自己主辦的刊物《戰歌》上。

由於歌曲中的韻味自然圓潤,情意纏綿而真切,並且調子和節奏極為容易掌握。縱然是普通人也可以很容易的唱出來,所以傳唱極快。隨後。這首《長城謠》便由年僅十九歲的周小燕,在武漢合唱團的抗日文藝匯演中領唱。隨後,這首《長城謠》便被灌製成唱片。由百代公司發行。

由於其藝術魅力使然,這首《長城謠》在南洋,諸如新加坡等地的華人中,傳唱極廣。此時的新加坡和菲律賓等東南亞小國,也在日本人的威脅之下。所以,即便是遠在南洋的華人,也有同仇敵愾之心。甚至有不少人在聽過這首《長城謠》後,投筆從戎,回國抗日。

餘生亮開嗓子,歌聲流淌而出。舒緩的音樂聲,竟有幾分《思鄉曲》的意味,如同夢境——“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黃金少災殃……”

在甜美時,夢境破碎——“自從大難平地起,姦淫擄掠苦難當。苦難當,奔他方,骨肉離散父母喪。沒齒難忘仇和恨,日夜只想回故鄉。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倭寇逞豪強。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四萬萬同胞心一條,新的長城萬里長。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四萬萬同胞心一條,新的長城萬里長。”

這個時代的美國,能達到這種藝術水準,有相似韻味的歌曲也並不多。細細數來,也只有一首傳唱甚廣的《red river valley(紅河谷)》,這還是加拿大人創作,傳到美國的。

在餘生用英文和中文各唱了一遍之後,已經有好萊塢的電影製作人,在思量是否可以將這首歌的版權買下來,放到題材合適的電影裡去了。

自然,在中國借用長城意向作為表達歌曲本身抗日意味的作品,並不只《長城謠》這一首。另一首與長城有關,比《長城謠》還要著名的歌,就是餘生從後世借來的《萬里長城永不倒》。

如果說《長城謠》是曲調舒緩悲涼的思鄉曲,那麼《萬里長城永不倒》便是一首慷慨激昂的戰歌。《長城謠》舒緩的意象未盡,臺下眾人便陡然聽到一聲震顫的怒吼“啊……啊……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睜開眼吧!小心看吧!哪個願臣虜自認 ?”

隨後,便是一陣殺伐決斷,英勇剛烈的呼喚:“因為畏縮與忍讓,人家驕氣日盛。開口叫吧!高聲叫吧!這裡是全國皆兵!”“歷來強盜要侵入,最終必送命!”

“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江山秀麗!疊彩鋒嶺!問我國家哪像染病?”“衝開血路,揮手上吧!要致力國家中興!豈讓國土再遭踐踏?個個負起使命!”

“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江山秀麗!疊彩鋒嶺!問我國家哪像染病?”“衝開血路,揮手上吧!要致力國家中興!豈讓國土再遭踐踏?這睡獅已漸已醒!”

這首歌本身是好的,只是餘生唱出來,臺下卻有些人的臉色變得不是那麼自然。半個世紀之間,入侵中國的國家中,可是有美國一份。雖然餘生後來在《萬里長城永不倒》中,將主要的矛頭對向了日本人,但是這部這個時代唯一的中國動作片,在美國大紅大紫後,影響頗深。美國民眾在看過後,難免會對那一個時代的歷史感興趣。而這一感興趣,才發現原來自己才是電影中的大反派的原型……

所以,雖然《萬里長城永不倒》在美國的影響頗為強大,但是好萊塢眾人,有時候卻會有意無意的避開這部電影不談。而將餘生的功績歸結為《大鬧天宮》、《偷襲珍珠港》和《舌尖上的中國》。

而餘生選唱這首歌也是有目的的,想從在座的這些人的口袋中掏出錢來,除了要利用這些人的危機感和同仇敵愾之心外,還需要利用一下這些人的愧疚感——如今你面對日本人入侵的時候,認為日本人不對;可是當年,你可是侵略過現在的盟友!你們的博物館和藝術館裡,現在還擺放著從盟友家裡搶來的古董呢!

有些事情就怕捅開了說,一個人在公眾面前是不可能同時遵守兩套道德規則的,如果這件事情餘生不提,也就模糊過去了。可是如今餘生唱起這首歌,只給了這些人兩個選擇——要麼就承認侵略別國這件事情本身不對!要麼就承認弱肉強食,利益至上,你們活該被日本人偷襲!

在如今戰事危急的時刻,當然不會有人選擇後者。這個不對,只能預設了,並且做出心懷愧疚感,往捐款箱裡投兩張支票作為補償。餘生看著捐款的人,心中暗笑。好萊塢這些人終究不是美國的政客,臉皮還沒那麼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