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文娛抗日上海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三章 運輸線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三章 運輸線路

在這三個樂章過去後,《黃河大合唱》這部傑作才逐步步入巔峰妙境,其隨後的第四樂章《黃水謠》、第五樂章《河邊對口曲》、第六樂章《黃河怨》、第七樂章《保衛黃河》,在此時日本人肆虐的中國,都已經變成流行的抗日歌曲了。

餘生最熟悉的《河邊對口曲》和《保衛黃河》,在後世學校的音樂課上就會唱。《河邊對口曲》,是整部作品中,奠定作品風味的一部。由小人物的視角展開,化用地方音樂的形式進行表達。雖然內容上,其他幾個樂章略有重疊,但是對於整部作品卻如同孜然對於羊肉一般重要。

“張老三,我問你,你的家鄉在哪裡?我的家,在山西,過河還有三百裡。我問你,在家裡,種田還是做生意?拿鋤頭,耕田地,種的高粱和小米。為什麼,到此地,河邊流浪受孤悽?痛心事,莫提起,家破人亡無訊息。張老三,莫傷悲,我的命運不如你!為什麼,王老七,你的家鄉在何地?在東北,做生意,家鄉八年無訊息。這麼說,我和你,都是有家不能回!仇和恨,在心裡,奔騰如同黃河水!黃河邊,定主意,咱們一同打回去!為國家,當兵去,太行山上打游擊!從今後,我和你一同打回老家去!”

這段音樂,略顯詼諧,詞句押韻。餘生在後臺眾人目光不及的地方,看到有幾個好萊塢的女星在聽到這略顯詼諧的音樂後,莞爾一笑。這一段,原本就是用來在人精神緊繃之時,加以舒緩調劑的。

《河邊對口曲》之後,便是淒厲欲絕的《黃河怨》,悲憤的情緒在此達到巔峰,然後便是毅然決然的反擊《保衛黃河》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河西山岡萬丈高。河東河北高粱熟了。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紗帳裡。遊擊健兒逞英豪!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著大刀長矛,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這段音樂在後世的應有極廣,不但各種歌詠比賽中經常出現,而且,在各種有關這個時代的紀錄片中也經常出現。或者說,只要後世拍抗日戰爭或者愛國教育的紀錄片,這首《保衛黃河》都跑不了要做背景音樂。只要當年學校包場看電影的時候不開溜,基本上都會對這首曲子的耳熟能詳。

並且,這段曲子的節奏極快。如同戰場上掠過的奔馬。最後的幾句“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雖然像是口號,但是大巧不工,如同怒吼!

於是,這部合唱的最終章《怒吼吧,黃河》,便順理成章的被引出!

“怒吼吧,黃河!掀起你的怒濤,發出你的狂叫!向著全世界的人民,發出戰鬥的警號!啊!

五千年的民族。苦難真不少!鐵蹄下的民眾,苦痛受不了!

受不了……”

“但是,新中國已經破曉;四萬萬五千萬民眾已經團結起來,誓死同把國土保!你聽。你聽,你聽:松花江在呼號;黑龍江在呼號;珠江發出了英勇的叫嘯;揚子江上燃遍了抗日的烽火!”

啊!黃河!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向著全中國受難的人民發出戰鬥的警號!向著全世界勞動的人民,發出戰鬥的警號!向著全世界勞動的人民,發出戰鬥的警號!向著全世界勞動的人民。發出戰鬥的警號!”

合唱在怒吼中結束。《黃河大合唱》第一次在美國人的地盤上的演出,也算是圓滿成功。餘生的慈善晚會就此落幕,臺下的好萊塢眾人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並全體起立。

不得不承認,雖然這場晚會的主題是單調了一些,但是,藝術水平那是相當的高。且不說好萊塢那些素養極深的導演、編劇、音樂和美工,就是不以文化素養取勝的明星們,也能顯而易見的體察到作品之中蘊含的力量。

在眾人盛大的歡呼和掌聲中,全體演員上臺謝幕。而餘生和青小藝站在對前面。平常毫不失態的餘生,此時也有些許激動與不能自已。

“謝謝,謝謝大家!謝謝大家應邀前來參加晚會,也謝謝大家的捐贈。截至晚會結束,中國抗日的人們共收到九百二十三萬七千八百美元!我會自己掏錢,湊齊一千萬,然後將這筆錢全部換成抗擊日本人所需的物資,運回國內!歡迎大家監督!”

餘生將收到的錢數一公佈,觀眾席上,便是一陣倒抽涼氣的驚呼!這一筆鉅款,都能在好萊塢買兩個不錯的電影公司了!隨即,掌聲更加熱烈起來,人心所向,還是願見善念。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好萊塢眾明星的聚會,自然會吸引大量的記者和新聞媒體。在這個時代,美國的各種媒體,力量遠比中國的新聞媒體大得多。餘生和梅耶等人,為了不得罪這些掌握一定話語權的媒體們,也給了他們一部分請柬。

雖然這群人的捐款不多,但是手中的鎂光燈,和筆記本卻幾乎將這場慈善晚會完整的記錄了下來。

到了第二天,美國各大媒體,幾乎所有的報紙和廣播都把頭條留給了餘生的這場慈善晚會。雖然報道的重點有所不同,有的報紙頭條是《餘生籌得千萬美元,即將購買物資送回中國》,有的則是《黃河大合唱,震驚美利堅》,更有甚者,居然對小細犬下手《靈犬萊西和餘生家的中國格力犬不得不說的故事》……

當然,無論是用什麼標題,報道的唯一一件事,就是餘生的慈善晚會。雖然美國人在這個時候,已經對許多軍用物資,包括小麥等糧食作物實行了軍事管制。但是,好在餘生用各種方式繞開了這些管制。

即便有些藥品什麼的,也在禁運範圍之內,但是,此時的美國和中國也算是盟友。而且,餘生的訂單真的很大,許多企業主是不願意放棄的。聯合施壓之下。老美也只能半推半就。

畢竟,美國實際上是由各大財團控制的。這些財團想要掙錢,誰也攔不住。餘生的訂單中,不但有大批量的玉米,救治傷員所需的藥品,甚至還包括大批量一九四三年剛剛能批量生產的青黴素。

青黴素這種藥物,自一九四零年初步提煉成功後,人們便發現了青黴素對於控制傷口感染的巨大療效。對於各種炎症,青黴素對於沒有抗藥性的人簡直就是靈丹妙藥。而且,在青黴素的研發上。美國和其盟國遠遠超過德國人和日本人的研發速度。

並且,在一九四三年,當美國人發現了青黴素可以大批量生產的方法後,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到了一九四四年,其產量已經可以滿足美國軍隊以及其盟友的需求。所以,到了戰爭末期,美日之間的戰局迅速逆轉。

如果在戰場上,日本人精英身受重傷。因為炎症的折磨,往往不是因為併發症而死。就是變為殘疾。戰損率極高。但是,對於美國軍人而言,只要不是截肢等重大殘疾,又或者受傷太重。幾顆青黴素。就可以將一個受傷的軍人,從炎症的陰影下解救出來。從而保留下大量的人才,和有戰場經驗的士兵。

這些人的戰鬥力,在經歷過傷痛。甚至死亡考驗後,變得可怕無比。所以,在戰爭進入一九四四年之後。青黴素的發明,已經能讓美國人橫掃日本人了。

當然,在此時的中國,青黴素還是個稀罕東西。無論是重慶的老蔣,還是敵後抗日根據地,缺醫少藥都是常態。老蔣還好一些,他的夫人和美國人的關係很是不錯,所以,總會弄來一些青黴素。然而,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情況就不是那麼理想了,有時候,一些經驗豐富的戰士,為了一些在後世看來不值一提的小傷,而變成殘疾,甚至被炎症折磨而死的,不在少數。

這一批藥品送過去,不知道有多少戰士會因此得救,再上戰場。而且,從長時間來看,這批藥品完全可以讓中日雙方的戰損比例大為改觀。天長日久,光是不斷增加的傷員數量,就能拖垮日本軍隊。

而運輸線路,餘生也早已經規劃好。所有物資,分為兩批,第一批從洛杉磯出發,由美國海軍和盟國軍隊護衛,到達印度。然後,從印度,經過史迪威公路,進入中國。這一批物資,是給老蔣的。畢竟,雖然老蔣有時候做事不太地道,但是其手下的軍隊倒是為抗日死了不少。幾次大的會戰,無不依靠老蔣手下成建制的軍團與日本人硬抗,才撐了下來。

看在抗日的面子上,分給其手下一些物資,也算是告慰英靈。不為老蔣,只為那些為國浴血之人。史迪威公路,又名中印公路。史迪威此人,是同盟國中緬印戰區的美軍中將司令。因為這段公路是由史迪威提議,並一手促進修建的,所以得名史迪威公路。

這段公路,從印度東北部邊境小鎮雷多出發至緬甸密支那後分成南北兩線,南線經緬甸八莫、南坎至中國畹町;北線經過緬甸甘拜地,透過中國猴橋口岸、經騰衝至龍陵,兩線最終都與滇緬公路相接。

但是,由於其修築和作用的獨立性,在抗戰運輸線路中,與滇緬公路有所區分。滇緬公路在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三日,日本軍隊的飛機將昌淦大橋炸斷後,便已經基本無法使用了。一九四二年五月,滇緬公路完全中斷,此時,史迪威才提出建設這條中印公路的計劃。

史迪威公路之所以值得紀念,除了這條公路是這個時代,中國公路建設歷史上,最艱鉅浩大的修築工程、穿越六座大山、五條河流、八處懸崖之外,這條公路還是抗戰時期,輸入中國物資的最大渠道。從開通至抗戰結束,總共從這條公路向中國國內輸入了八萬噸軍用物資(也有五萬噸之說)。

而且,與史迪威公路同時建設的,還有一條從印度加爾各答至中國昆明的輸油管道。這條管道從加爾各答起,經汀江、雷多、密支那、八莫、畹町至昆明,全長三千多公里。成為這個時代,世界最長的輸油管道。在建成後的七個月中,共向中國國內輸入航空汽油、柴油等油料十萬多噸。

因此,史迪威公路功不可沒。

不過,餘生可不打算把所有的物資,都透過這條線路,送回國內。畢竟,此時的中國西南,完全是老蔣的天下,物資到了老蔣的兜裡,再想讓老蔣給別人可就難了。餘生打算另闢蹊徑。

在抗戰時期,進入中國的國際援助物資,除了西南方向的幾條線路,還有一條是西北運輸線。一九三七年,日本全面入侵中國開始後,又打算入侵一下蘇聯。只不過,蘇聯也不是吃幹飯的。自然明白尋找盟友,借力打力這件事情。

一九三八年,蘇聯兩次和中國簽訂貿易協定,中國獲得了兩億五千萬美元的貸款,用以低價從蘇聯購買大量的軍用物資。而中國則用茶葉、皮革、銻、鎢、桐油、藥材等蘇聯緊缺的物品,進行分批抵償。

這條運輸線以蘇聯的薩雷奧澤克為起點,以霍城為陸路口岸,以陝新公路為主要運輸線路,最終到達蘭州。後來有延伸至陝南的咸陽。並由此處,直接送達敵後抗日根據地。雖然,日本人在這條運輸線路建成之始,便屢加破壞,但是有中蘇兩國聯手防備,這種破壞也有限度。直到一九四一年六月,蘇德戰爭爆發,蘇聯人自顧不暇,實在是無力東顧,這條運輸線路才告中斷。

不過餘生倒是打算再借用一下這條運輸線路。話說美國的阿拉斯加,和蘇聯之間,不過只有一條白令海峽,船快一點,一個小時就把東西送過去了!即便是走的遠一點,將東西送到海參崴這個不凍港,也花不了多少時間,而且,沿途有蘇聯軍隊護衛,日本人非常難侵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