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文娛抗日上海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夜來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夜來香

中國人的禮儀文化中,一項講究個酒逢知己千杯少,感情深一口悶。無論是這個年代,還是後世,生意場和各種社交場合的交情,都是在酒水裡面培養出來的。雖然,這的確不能算是個優良傳統,但是也有一定道理。人一旦喝醉之後,一些真實的性情便很容易顯露出來。正所謂,從酒品看人品。

而且,喝酒之後,大腦短路,相處起來會比平常少些禁忌。平日裡,可能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交往與磨合後,才會吐露出的實話,在酒桌上,便會以千百倍的速度,將兩個人的距離拉近,然後在醉眼矇矓,面酣耳熱之時,說出實話來,迅速拉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而且,這種拉近關係的方式,並不是只有在中國存在。中國人的酒桌文化在歐美文化中,被剝離開來。歐美人喝酒交流感情的地方是酒吧,而不是飯店。當然,這也和歐美國家沒有中國那麼多美食有關。牛排可以配紅酒,可是威士忌和白蘭地呢?難道要配薯條或者沙拉麼?

後世的餘生酒量一般,也沒怎麼在酒桌上混過。但是,這一世可不一樣,身體素質好的一塌糊塗。酒量也大增了起來。而且,喝的是用綠茶勾兌後的威士忌。所以,堅持的時間遠比哈默長。而哈默,喝了幾杯純威士忌後,便有些醉了,和餘生說的話也放肆了起來。

兩個人談天說地,縱論國際風雲變換,和隔壁老王喝醉了的德行並沒有什麼兩樣。哈默經歷豐富,幾乎走遍世界,本身又是醫學博士,學識自然不一般。而作為後世生活在網路發達,資訊爆炸時代的餘生,知識體系也豐富非常。兩個人這一聊天。竟是棋逢對手,不但餘生能從哈默講述的自己的人生經歷中得到感悟,哈默也能從餘生處,得到一些自己以前根本沒想過的觀點。竟是談得非常投契。

這一老一少便就此引以為知己。直到餘生也堅持不住,醉倒過去,這場扯淡才算結束。餘生和哈默的交情,便算是建立了起來。

當然,這也是餘生有意為之,這位在後世活到將近百歲的老頭,手中的資源和人脈不可限量。而其眼光之獨到,也讓人歎為觀止。與哈默有了交情,以後賺錢的機會,簡直不要太多!別的不說,就是西方石油公司一案,如果哈默能帶餘生一起玩,餘生就會賺得盆滿缽肥!

時間飛速流逝,餘生運營的各種專案,終於全然步上了正軌。不經意間。時間便到了一九四五年。這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天平,正式朝著盟軍傾斜。勝利的曙光已經隱隱可見。

在中國國內,日本人已經陷入泥潭。已經被日本人佔領的地區。資源已經幾乎掠奪乾淨,不可能再有一夜暴富的事情發生。雖然日本人把老蔣逼得動彈不得,只能蜷縮在中國的西南。但是,敵後抗日隊伍。卻經過幾年的發展後,逐漸壯大了起來。不經意間,力量居然已經不比老蔣差太多了!而餘生捐贈的大量物資。讓這些部隊更是沒了後顧之憂。

只要日本人稍有退縮之意。迎面而來的,便是帶著仇恨的反攻。所以,日本人只能強撐。

在歐洲,蘇聯人在龐大的戰爭潛力完全被激發出來後,開始了大反攻。一九四五年一月十七日,蘇聯人佔領華沙,一月二十七日,蘇聯紅軍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二月十三日,蘇聯軍隊佔領布達佩斯。此時,德國人自顧不暇,日本人是絕對指望不上這個盟友了。

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人已經無力進攻,剩下的只有收縮防禦,將美軍的步伐,儘量的拒之於本土之外。並且,困獸猶鬥,日本人的狠厲與沉澱在骨子裡的瘋狂,在美軍即將踏上日本本土的時候,顯現了出來。

一九四五年一月,美國軍隊在呂宋島西北的仁牙因灣登陸,日本人在阻擊美國人的過程中使用了神風特工隊,對美國軍隊實施自殺式的攻擊!

日本人這種沉浸在骨子裡的狠厲,源於其特殊的島嶼文化。自古以來,雖然日本文化受中國文化影響甚深,但是,還能在中國文化巨大的同化力中,保持自己的特色,並不是因為日本人天生有多麼聰明。而是因為其所處的自然環境。

日本人所在的島鏈,正好處於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日本海溝正好處在大型地幔流上方的太平洋板塊的沉降部,日本列島是跨在地幔流前鋒的鋒面上。並且,日本人所在的島嶼,也處在季風氣候活動劇烈的緯度上。

所以,日本自古以來,便是地震不斷,氣候災害不斷。並且,由於可以耕作的土地很少。所以,生存極為艱難。倒是死亡很是容易。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自然不會像中國人一樣,將生死作為文化體系中的頭等大事。

對於日本文化建立的價值體系而言,生死小事耳。其目標是追求一種瞬間奪目的燦爛。日本人之所以喜歡美麗卻開放短暫的櫻花,便是如此。所以,這種文化自帶偏執且無所顧忌的屬性。

而且,在日本古代,每當生死之事,無法由人掌握時,各種傳說和神靈便出現了,山是神,水是神,風也是神。當一二七四年,元朝派出征服日本的艦隊,被一陣颱風給吞沒時,日本人便認為這一陣颱風乃是上天為了拯救日本人,而降下的神風。並對其頂禮膜拜。神風特攻隊,也因此成名。

而神風特攻隊的成員,則大都是十六七歲,妄想名垂青史,並且受到為天皇效忠思想洗腦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駕駛著裝滿炸藥,並且一去不返的飛機,以一架飛機換取敵人一艘戰艦的理念,衝向美國軍艦和航母。當一九四四年,美國人以壓倒性的優勢,在萊特灣與日本的海軍決戰時,神風特攻隊以悍不畏死的態勢,擊沉美軍航空母艦兩艘。協助日本軍艦擊沉美軍驅逐艦四艘。效果顯著。讓美國人大為震驚。

換句俗話說,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只不過,雖然神風特攻隊在歷史上留下了名號。但是,當年抱著效忠天皇之志而死的日本少年,卻並沒有名留青史。他們的名字,隨著日本人的戰敗而灰飛煙滅,絕大多數,不為後人所知。

當然,日本人的狠厲也絕不只是體現於神風特攻隊。一九四五年二月。硫磺島戰役開始,在太平洋戰場上如今所向披靡的美國人終於嘗到了日本人性格中的狠厲決絕。

因為日本人清楚,如果美國人拿下了硫磺島和沖繩島,那麼日本的本土便會失陷。所以,硫磺島上,日本人守軍收到的命令就是死戰!這一場戰爭的前夕,日本人意識到,雖然美國人的海軍力量和空軍力量佔有絕對優勢,但是。攻陷硫磺島時的灘頭作戰,卻並不是美國人所長。

所以日本人的指揮官慄林做出了以縱深防禦為主,灘頭防禦為輔的決定。將硫磺島打造成了一個堅固要塞。各種防禦工事多如牛毛。炮兵陣地也大多是半地下式的。並且,還在海灘前埋設了大量的地雷。

這樣的戰役。其實已經和海戰關系不大了,完全是陸軍的較量。為了拖住美國人,儘可能對美國人造成殺傷,日本人還改變了戰術。嚴禁士兵的自殺式衝鋒。確定了近距射擊、分兵機動防禦等多種戰術。這樣的戰術,使得這一場戰役,完全是血肉與鋼鐵之間的對撞。完全的硬碰硬。使得美日兩軍之間的傷亡極其慘重。美軍的衝鋒。基本上就意味著死亡。而日本人因為知道必死,所以,悍不畏死!

不得已,美軍只能使用火焰噴射器,對付藏身於巖洞中的日本士兵。而美國的新聞界在得知戰況後,甚至強烈要求美軍給日本人放毒氣。當然,出於各種考慮,毒氣並未登場。

這一戰,美軍傷亡兩萬八千餘人,其中六千八百餘人陣亡。而日軍,除了一千餘人被俘之外,其餘士兵兩萬餘人全部陣亡!

如果說硫磺島戰役還只是讓美國人驚訝了一下的話,那麼接下來的沖繩島戰役,便讓美國人認識到,如果他們直接進攻日本本土,那麼美國軍隊絕對會傷亡慘重!

僅僅在硫磺島戰役結束的幾天後,美國人便開始對沖繩島的戰役。此時,美國人已經設計了多套針對日本的戰爭計劃。在這些計劃中,沖繩島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沖繩島不但是美軍進攻日本本土的最佳跳板,也是日本人溝通東南亞的僅存通道。如果沖繩島被美國人奪取,那麼日本本土就會完全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中。

所以日本人集合了僅存的海軍和空軍,對美國人的海軍發起了自殺式攻擊。當然,面對有絕對優勢的美國海軍和空軍,最終結果只能是失敗。而戰役的主要內容,還是陸軍之間的戰鬥。如果研究一下日本人戰鬥的細節,後世的中國人就會發現,有很多戰鬥的故事,基本上就是中國人抗戰的翻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只不過,英勇就義、抱著炸藥包炸坦克的從中國人變成了日本人,而憑藉武器優勢的從日本人變成了美國人。日本人憑藉坑道、天然巖洞和山地反斜面陣地,儘量削弱美國人的火力優勢,近戰、夜戰、反攻猛烈的一塌糊塗。戰鬥意志頑強至極。

而美國人的陸戰確實不怎麼樣,雖然掌控了制海權、制空權,投入的總兵力達四十萬人之多,並且,還有充足的後勤保障,也選擇了有利的登陸地段。但是,陸軍的戰術極為呆板,對夜戰、近戰和攻堅戰疲於應付。實在是丟人至極,如果不是有海軍和空軍的支援,即便美軍人數佔優,誰勝誰敗,尚未可知。

這也是幾年後,為何裝備和後勤天下第一的美國軍隊,愣是打不過和日本人有著數年戰鬥經驗的抗美援朝的解放軍的重要原因。

這一戰,美國人整整打了將近三個月,後世將這場戰役稱之為“鐵風暴”,由此可見其戰鬥的激烈程度。日本人在沖繩島上的五萬守軍,在孤立無援,武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除了九千餘人被俘之外,剩下的全部戰死。沖繩島的日本平民,除了受戰爭波及而身亡之外,有大量日本人自殺而亡。戰後統計,約有十萬人之多。為了保護日本本土,日本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的戰爭大動員,擬定了本土決戰計劃。

而美國人在這一戰中,有三十二艘艦船被擊沉,損失七百餘架飛機,陣亡一萬三千餘人。另有三萬六千餘人受傷。成為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傷亡最大的戰役。同時,美國人也意識到,如果他們登陸日本本土,會付出怎樣慘重的代價。據美國人估算,如果強行登陸,至少會有一百萬美軍喪生。為了避免美軍如此重大的傷亡,美國人準備動用剛研制成功的原子彈。

日本人的死傷,和戰爭的激烈程度,很快傳到了駐紮在中國的日本軍隊之中。雖然此時的硫磺島之戰才剛剛開始,大多數日本士兵並不清楚戰局如何,但是,軍隊上層的軍官和各類文職官員的心中卻是一清二楚。自然憂心忡忡。

不過,雖然憂心忡忡,這些人還是不能亂。否則日本戰局失利的訊息傳到了下層士兵的耳朵裡,還不知道會鬧出什麼亂子呢!為了粉飾太平,一九四五年,日本人即將覆滅時,李香蘭在上海大光明大戲院舉行了演唱會。主打曲目,正是此時風靡上海灘的《夜來香》!

“那南風吹來清涼,那夜鶯啼聲悽愴,

月下的花兒都入夢,只有那夜來香,吐露著芬芳,

我愛這夜色茫茫,也愛這夜鶯歌唱,

更愛那花一般的夢,擁抱著夜來香,吻著夜來香,

夜來香,我為你歌唱,夜來香,我為你思量,

啊……我為你歌唱,我為你思量。

夜來香,夜來香,夜來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