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文娛抗日上海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九章 演唱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九章 演唱會

《夜來香》這一曲,雖然與時代的沉重感並不搭調,甚至背道而馳,但正如經過屍體滋養的大地才能開出嬌柔的花朵一般,這種靡靡之音在李香蘭唱來,便讓人有驚心動魄的錯覺,和寧願沉浸於歌聲之中的幻覺。

在一九四四年,當李香蘭在上海灘剛剛唱響這首《夜來香》時,日本軍部的上層,在聽過後,覺得這首歌太過華美柔婉,並不符合日本軍隊的鐵血風格,容易腐蝕軍人的心智,所以禁了這首歌一段時間。然而,越是生活殘酷,人的精神越是需要撫慰。這首《夜來香》很快在上海灘傳唱開來,灌製出來的唱片,不過幾天的時間,就被銷售一空。日本人根本就禁不住。

而李香蘭又是日本人首屈一指的文化入侵工具,日本人在發現李香蘭的這首歌對中國人又如此大的吸引力後,便不再禁止了。李香蘭憑藉此歌,一舉成就歌后的地位,並藉此歌曲名留史冊。

當然,關於《夜來香》的糾結並沒有到此的為止,這首歌誕生的時間,實在是太不適宜。滿篇歌調,只有風花雪月,歌曲的意境中,有一個絕美女子,在夜色深沉處獨對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一聲低唱,自然讓人魂消夢斷。雖然,這樣的意境營造,在藝術成就上,確是巔峰之作,但是,正因為其太過動人心魄,所以,在日本戰敗,離開中國後,這首歌也被視為會麻醉人心,腐蝕心智的靡靡之音。並且,一直禁絕到後世的八十年代。

直到鄧麗君的嗓音在後世響遍中國大地,這首《夜來香》才混在諸多輕歌曼舞的調子中,再次在中國傳唱開來。後世國人所聽的《夜來香》,大多不是李香蘭的原版,而是鄧麗君的翻唱了版了。

李香蘭的這一曲唱來。便讓觀眾在歌聲中迷醉。這個時代,沒有電腦和mp3,最簡便的音樂播放裝置,便是唱片機,但是,這唱片機也不是普通人家能買得起的。大多數人,平日裡,並沒有經常聽音樂的機會。所以,音樂的感染力極強。完全不同於後世之人,只要一開啟電腦。便可聽到成千上萬首歌曲,聽得口味越來越挑剔。如果不是自己的菜,連反應都不會有。

一曲歌罷,掌聲響起。李香蘭對觀眾鞠躬致謝。其實,對於她這種生長在中國,並對中國有比較深的感情的人而言,唱一些無關於時局和兩國交鋒的歌最是恰當不過。當然,以李香蘭的心性,並不止於風花雪月。她最希望做的。便是讓中日兩國的戰爭停止,只不過身不由己,所以,算是個不那麼純粹的反戰人士。

第一首歌唱罷。李香蘭唱起她從夜無光那裡得來的,曾經在她首場演唱會時,震驚全場的《漫步人生路》。這首歌的韻意,原本就是嚮往和平和反戰的。在當年唱過後,自然便被日本軍部的人反感,以至於連唱片都沒有灌製。

但是。今時不同於往日,日本士兵不知道,但是日本的上層軍官卻是知道此戰日本必敗。對天皇狂野的信仰過去後,細想來,卻是極度悲涼的處境。日本國內經過幾年戰爭的消耗,如今已經是一片荒蕪。想來,在日本戰敗之後,天皇仍舊是天皇,財閥也仍舊是財閥,但是其他人,包括一些中上層的軍官,不但有成為戰犯被株連的危險,而且會一無所有。那麼這場戰爭為何而來?

有意無意間,厭戰和反戰的情緒,已經在日本軍隊的上層滋生開來。所以,當李香蘭抱著試一試的心情,將《漫步人生路》加入到節目單中之後,卻並沒有受到日本軍部的責難與稽核。

“在你身邊路雖遠未疲倦,伴你漫行一段接一段,越過高峰另一峰卻又不見,目標推遠讓理想永遠在前面!

路縱崎嶇亦不怕受磨練,願一生中苦痛快樂也體驗!愉快悲哀在身邊轉又轉,風中賞雪霧裡賞花快樂迴旋!……”

當然,李香蘭在知道自己曾經的戀人,失陷在太平洋戰場後,反戰的力度,就絕對不會只停留在上一次歌唱《漫步人生路》的程度。李香蘭用盡方法,從夜無光那裡,把餘生留給夜無光的那個記錄著後世各種歌曲的本子要了過來。當然,夜無光也按照餘生的吩咐,在李香蘭撒潑耍賴,萬般求肯後,順水推舟的將本子給了李香蘭。換得李香蘭興奮之下,在面龐上的輕輕一啄。

在李香蘭唱過《漫步人生路》之後,第三首歌,便直入主題。是餘生從後世帶來的“名曲”——《傷心太平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首歌其實在後世並沒有那麼刺骨,只不過是萬千流行歌曲中的一首而已,但是,無論是什麼文藝作品,無論是小說,音樂,電影,一旦在時代背景改變之後,便會擁有一個完全不同於作者敘述原意的解讀與韻意。正如一首女子思春的《夜來香》會被解讀成腐蝕心智的靡靡之音一樣,後世的這首《傷心太平洋》,在這個時代,在日本人在太平洋戰爭中節節失利時出現,簡直就是扇日本人的耳光!

當然,這首歌在李香蘭和夜無光加入演唱曲目,並申請的時候,給歌詞做出的解讀,是“為了在太平洋戰場玉碎的英靈”!

“離開真的殘酷嗎?或者溫柔才是可恥的!或者孤獨的人無所謂,無日無夜無條件!前面真的危險嗎?或者背叛才是體貼的?或者逃避比較容易吧!風言風語風吹沙!往前一步是黃昏,退後一步是人生。風不平,浪不靜,心還不安穩。一個島鎖住一個人!”

“我等的船還不來,我等的人還不明白。寂寞默默沉沒沉入海,未來不在我還在!如果潮去心也去,如果潮來你還不來!浮浮沉沉往事浮上來,回憶回來你已不在!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茫茫人海狂風暴雨!一波還來不及、一波早就過去,一生一世如夢初醒!深深太平洋底深深傷心!深深太平洋底深深傷心!”

雖然夜無光和李香蘭把這首歌的歌詞,在申請的時候,解讀的很完美,彷彿絲毫無害。但是。對於聽眾而言,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自然不會按照兩個人貌似完美的解讀去理解。自然而然的便解讀“偏”了。

話說,“離開真的殘酷嗎?”是什麼意思?如果不是人回不來,戰死沙場,有什麼可以被稱為殘酷的?日本人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美國人擁有優勢兵力連連進擊,經過殘酷的島嶼爭奪戰後,日本士兵的死亡率可不是一般的高。而這些士兵,沒有一個不是牽連著日本國內的某個家庭的!雖然說是效忠天皇,雖然說是擁有信仰。但是,生死之事幾乎就是人的底線,哪有不悲傷怨懟的道理?

所以,歌曲中的字眼,諸如“殘酷”、“孤獨”、“溫柔可恥”、“逃避容易”等等,無一不動人心。在聽眾看來,這簡直就是直斥日本軍隊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慘重傷亡。

等李香蘭唱到“我等的船還不來,我等的人還不明白。寂寞默默沉沒沉入海,未來不在我還在!如果潮去心也去。如果潮來你還不來!浮浮沉沉往事浮上來,回憶回來你已不在!”之時,臺下的聽眾們,幾乎就肯定了歌詞的敘述主角。是一個身在日本的女子,等待自己的戀人和丈夫。只是,丈夫已經戰死沙場,所以久等不來。其意境和唐詩中“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幾乎一模一樣。

夢境柔婉與生死淒涼之中落差巨大,讓人心防崩潰。當這一曲《傷心太平洋》唱到結尾“深深太平洋底深深傷心”時,臺下的聽眾。竟是有大半哭了出來!對於正常人而言,是不可能跑到太平洋底去傷心的,傷心的主人公,只能是戰死太平洋,隨船沉入海底的日本士兵!如此,這一首在後世只是口水歌的《傷心太平洋》,便成了《人鬼情未了》一般,生死之間,戀人的對話。

在這些聽眾的耳中,自然是悽美絕倫,痛斷肝腸。

而且,這首《傷心太平洋》的曲調,也特別的符合日本人的審美觀念。這首歌曲,原本便是後世的日本才女中島美雪所做,後來,由華人填詞,由任賢齊翻唱。才在中國流行開來。所以,這種悠揚而有些淒涼的曲調,特別符合此時日本人的審美觀。

樂曲中的哀傷,首先是戀人之間的,一個人等另一個人,隨後延伸開去,由一個人,而至一群人。這一群人都在戰爭中喪失了至親之人。所以,在日本聽來,曲調也是哀轉久絕。

一曲歌罷,掌聲稀落。看臺之下盡是痛哭嗚咽之聲。即便是在戰爭中,沒有喪失親人的日本人,也會物傷其類,面容悲慼。而李香蘭早已在歌唱時,便淚流滿面。

當然,作為一個專業的歌手,李香蘭還是能做到及時收斂心神遐思的。在一曲生死離別的悲涼歌曲後,李香蘭轉而唱起如今,已經與《夜來香》還要紅的《天空之城》。這首歌並沒有戰爭,也沒有離別,是純澈的少年夢幻,與黎明晨曦,最適宜安撫人心。

所以,在臺下聽眾,心防失守,痛苦哀傷之際,突然便聽到一絲空靈韻律,帶著他們隨風輕揚,直上毫無煩惱的九重雲霄——“あの地平線(ちへいせん)輝(かがや)くのは……”

而這一聲空靈剔透的聲音,如同暮鼓晨鐘,古寺禪唱,在眾人心神失守的時候,直入心間。李香蘭只不過唱了幾句,臺下聽眾便安靜了下來。而自此之後,但凡是今日來聽演唱會的日本人,看李香蘭的眼光再也不同。這個能理解他們的痛苦,並給他們帶來的平和的女子,遠比以信仰和忠誠要挾,需要其效忠的天皇來得可愛。在平靜之後,這些人無論原先如何看待李香蘭,此時幾乎都成了李香蘭的鐵桿粉絲。

其實,無論是演唱會還是其他文藝作品,都講求個張弛有度。在經歷過《傷心太平洋》和《天空之城》這一張一弛之後,演唱會才逐漸正常起來。李香蘭又先後演唱了自己成名於《萬世流芳》的曲目《賣糖歌》、《戒菸歌》,然後便是傾訴男女情緣的《恨不相逢未嫁時》和《海燕》。

作為這個時代的人,其實並不是很能理解後世的婚戀觀念,所以,餘生留給夜無光,夜無光送給李香蘭的歌曲中,李香蘭並沒有貿然借用。只選了兩首自己覺得還算是能理解的歌曲。一首是後世陳慧嫻的曲目《飄雪》,另一首則是後世天后王菲的曲目《人間》。

這兩首歌,都是日本人原創。《飄雪》日文名稱為《花咲く旅路》,其詞曲作者是桑田佳佑,並由其妻子原由子為原唱。在後世一九九二年,由陳慧嫻翻唱。陳慧嫻的唱的歌曲,大多都不是原創,只不過這個歌手對歌曲的理解力顯然不同凡響,無論其翻唱的《飄雪》,還是《月亮》、《孤單背影》,其韻味全部超過了原唱。而《飄雪》這一首,更因為其獨特的填詞,讓作品煥然一新。

雖然曲調還是原來的曲調,但是韻味卻截然不同,更勝一籌。餘生留給夜無光的,是陳慧嫻的翻唱版。其中,空濛飄雪的意味,讓原本家鄉冬天就多雪的日本人,感懷不已。竟是唱出一絲思鄉情切來——獨過追憶歲月,或許此生不會懂。又再想起你,抱擁飄飄白雪中……

王菲的《人間》,原創仍舊是日本才女中島美雪。這個女子據說和後世日本信奉中國人思想的chi軍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也不知道是不是出於巧合,餘生留給夜無光的作品,以此人原創的最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