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文娛抗日上海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章 曉之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章 曉之車

林夕的填詞,則更讓這首《人間》有了一絲辯證的哲理韻味——風雨過後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不是天晴就會有彩虹!所以你一臉無辜不代表你懵懂!不是所有感情都會有始有終,孤獨盡頭不一定惶恐。可生命總免不了最初的一陣痛……

原創於日本人的調子,比原創於中國人的調子,更容易博得日本人的喜歡。雖然《賣糖歌》、《戒菸歌》被日本人宣傳的更多一些,但是,很明顯,今日演唱會的聽眾,更喜歡這兩首清澈中不含宣傳意味的歌。

在一番和緩後,演唱會逐漸氣氛熱烈起來。李香蘭便又回到悼念亡者,在歌詞暗喻中反戰的作品上來。這一次,用的不再是後世由中國人翻唱的作品,而是原汁原味的日本歌曲。歌曲名為《曉之車》……

當然,作為後世的文藝偽青年,餘生怎麼可能不關注動漫!而關注動漫怎麼可能不關注日本動漫中經典的《高達》!雖然,餘生看動漫只是用來打發時間,完全不是二次元少年,或者腦殘粉。但是,有一些經典,確實值得記憶。呃,或許說是有的經典,並不需要記憶,只是在不經意之間,便已經記憶深刻了……譬如說這一首《曉之車》!

雖然餘生在後世並不會日語,也聽不懂歌詞。但是,這一首《曉之車》中,無盡蒼涼的韻味,仍舊將其擊中。而且,這部經典的動漫《高達》,其實也可以算是反戰題材的作品。其中友情與愛情之間的張力,讓人很是容易聯想到太平洋戰爭與日本人在二戰之後的反思——“0080年1月1日,聯邦與吉恩終於在月面的格拉納達基地締結停火協定。一年戰爭結束了,然而阿姆羅與夏亞心中留下的創傷,以及戰爭留給所有人的遺憾,恐怕永遠也沒法消去……”

所以。餘生在給夜無光留下本子的時候,第一首想到的歌曲,便是《曉之車》。而李香蘭也很給力,在舊日戀人死於太平洋戰爭後,李香蘭便可以完全駕馭歌曲中蒼涼的意味了!

臺下聽眾聽得日文的歌句響起,第一句便讓眾人的頭皮輕輕一炸——“風(かぜ)さそう木陰(こかげ)に俯(うつぶ)せて泣(な)いてる……”

然後,一股鋪天蓋地如同太平洋一般的洪流聽眾淹沒——“俯臥在隨風起舞的樹蔭下哭泣著,望著那個素不相識的自己。吉他為失去的人而彈奏,流星因不歸之人而隕落。不要離我而去,即使是這樣懇求。也只是換來橙色花瓣的靜靜搖曳。遺留在稚嫩臉龐上的手掌中的記憶,已漸遠去。指尖彈奏出別離的旋律,依靠在你溫柔翅膀上那稚嫩的心,被呼嘯的車輪無情的拋開。”

“吉他彈奏出逝人的嘆息,撥弄著心絃無法平靜,在未被悲傷沾染的潔白上映出了搖曳著橙色花瓣的夏日之影。即使臉龐不再稚嫩,也能跨越那被夕陽染紅的沙灘。離別的旋律,在回憶燃燒殆盡的大地上,懷念的嫩芽正在破土而出。目送拂曉的列車。橙色的花瓣現在又在何處搖曳?在已迎接過無數次的黎明再次來到之前,不要熄滅手中的燈火!車輪,旋轉吧!”

當然,李香蘭唱的。並不是中文,而是日文原版的歌詞。這一首歌,比《傷心太平洋》更加的動人心魄。歌詞比之《傷心太平洋》,更得日本人的喜歡。櫻花絕美的意境。讓聽到此歌的日本人的哀傷無法抑制。

到了這個時候,幾乎每一個聽眾都已經清晰的知道,李香蘭這一場演唱會。絕對不是為了粉飾太平的。其主題完全是紅果果的反戰與哀悼亡故的前線士兵。

“吉他為失去的人而彈奏,流星因不歸之人而隕落”,所指的,恐怕是李香蘭在前線戰死的戀人。而“即使臉龐不再稚嫩,也能跨越那被夕陽染紅的沙灘,離別的旋律,在回憶燃燒殆盡的大地上”幾乎就是直接描述前線戰爭的激烈了——沙灘究竟是被夕陽染紅還是鮮血染紅?燃燒殆盡的大地,又是指的哪裡?

如果說《傷心太平洋》是直刺人心,一對戀人生死之間的對話,那麼,這首《曉之車》,便是以另一種宏大的視角,去看待戰爭。雖然也是對戀人的懷戀,和對戰爭的憎惡,但是,主題卻不再是生死之間的哀傷,而是一種以春華秋實,時空輪轉般時空變遷的視角,去看待與反思——手提燈火,迎接無數次降臨的黎明。旋轉的可是歷史的車輪?

《傷心太平洋》讓幾乎每一個在場的日本人都哭了一鼻子。而《曉之車》則是將在場聽演唱會的這些日本上流社會的僑民、軍官、政要們引向一種反思的過程,這場戰爭,日本人究竟做的是對是錯?數以百萬計的日本人的死亡,換來了什麼?如今敗局已定,又該何去何從?

一個歌手的成就,與對觀眾的影響力,除了要看唱功之外,還要看個人的運氣。一首歌的好壞,和歌手本身的能力其實關系不大。只要經過一定訓練,基本功紮實的歌手,唱一曲能大紅的個。就能成為明星。李香蘭唱的《夜來香》,便是其成名之機。

不過,即便李香蘭唱了一曲大紅大紫的《夜來香》,也不過只是更新換代極快的歌后之一。如果只有這一首歌,縱然是非議重重,李香蘭也終究會被人如同其他幾個在後世並不出名的歌後般遺忘。

李香蘭之所以能名留後世,就是因為不但其出身和生長與中國人與日本高層的關係重重,而且,在回到日本後,嫁給了一個名叫大鷹宏的外交官,成為一名外交官夫人,並在後來的中日重新建交中,和建交後,與中國仍舊牽連不斷。其影響力,並不止於娛樂,而且成為一個外交上的吉祥物。影響的可不止聽歌的那點人那點事。

這才是後世李香蘭地位的由來。而此時,在接連唱了《傷心太平洋》和《曉之車》後,李香蘭在後世的地位。似乎提前來了。她反戰的意圖,雖然至今仍不敢直接挑明。但卻已經真實可見。

如果說風花雪月這種娛人心志的歌曲,還是可有可無的話。但是,怕死這件事情,卻是普遍的人性。所以,會有反戰和愛好和平,和反思歷史與戰爭這件事情。這才是真正深入人性的東西。影響的人數無法計算。

即便是受過向天皇效忠思想洗腦的日本人,也無法避免這種最本能的東西。仗打到這個地步,除了極為狂熱或者對日本敗勢毫不知情的人以外,大多數日本人其實已經開始畏懼和反思了。而李香蘭有了這兩首歌在。幾乎便成了這些人的代言。從此以後,便不僅僅是單純的歌后。地位卓然而上。

這個年代的演唱會,時間都並不長,前後不過一個小時多些而已。唱完《曉之車》,這場演唱會的壓軸大戲,便算是過去了。最後一首歌是告別,李香蘭選的是後世經典的《千千闕歌》。

“徐徐回望,曾屬於彼此的晚上。紅紅仍是你,贈我的心中豔陽。如流傻淚、祈望可體恤兼見諒。明晨離別你,路也許孤單得漫長。一瞬間,太多東西要講,可惜即將在各一方。只好深深把這刻盡凝望。”

“來日縱是千千闕歌,飄於遠方我路上。來日縱是千千晚星,亮過今晚月亮。都比不起這宵美麗,亦絕不可使我更欣賞。啊哈……因你今晚共我唱!”

“臨行臨別。才頓感哀傷的漂亮。原來全是你,令我的思憶漫長。何年何月,才又可今宵一樣。停留凝望裡。讓眼睛講彼此立場。當某天,雨點輕敲你窗。當風聲吹亂你構想。可否抽空想這張舊模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來日縱是千千闕歌,飄於遠方我路上。來日縱是千千晚星,亮過今晚月亮。都比不起這宵美麗,亦絕不可使我更欣賞。啊哈……因你今晚共我唱!啊哈……怎都比不起這宵美麗,亦絕不可使我更欣賞!因今晚的我可共你唱!”

“來日縱是千千闕歌,飄於遠方我路上。來日縱是千千晚星,亮過今晚月亮。都比不起這宵美麗,亦絕不可使我更欣賞。啊哈……因你今晚共我唱!來日縱是千千闕歌,飄於遠方我路上。來日縱是千千晚星,亮過今晚月亮。都比不起這宵美麗,都洗不清今晚我所想,因不知哪天再共你唱。”

這首歌的原版,也是日文。原名《夕陽之歌》,而原唱,則是日本戰後的歌星近藤真彥。在重新填詞後,被後世的陳慧嫻唱得大紅大紫。

這首歌的曲調和詞,都非常符合日本人的口味,並且,由於曲調簡單,朗朗上口,在聽過幾遍主旋律的重複之後,便可以跟著唱了。

許多會漢語的日本人和觀看演出的中國人,在李香蘭將《千千闕歌》反覆唱了兩遍後,便跟著調子哼哼了起來——來日縱是千千闕歌,飄於遠方我路上。來日縱是千千晚星,亮過今晚月亮。都比不起這宵美麗,亦絕不可使我更欣賞。啊哈……因你今晚共我唱!

雖然唱的只是道別的歌,但是,許多人在今日的演唱會上聽過《傷心太平洋》和《曉之車》之後,卻也覺得耳目一新。所以,雖是應聲唱和,卻也有那麼一點發自真心。直到第三遍《千千闕歌》唱罷,李香蘭謝幕,演唱會結束。

當然,如同後世許多已經超越歌手這個職業的名人,李香蘭的這一場演唱會,影響的絕對不止在場的這些觀眾。這個時代,雖然沒有電視直播,但是卻有廣播電臺的直播。而且,日本人為了讓李香蘭的影響力再擴大一些,讓中國人在李香蘭的歌聲中,對日本人產生一些好感,將廣播的陣容,弄得奇大無比。

只要是日本佔領區的電臺,幾乎都能在同一時間,聽到李香蘭在演唱會上的歌聲!包括中國的東南部,日本本土,正在和美軍交戰的前線,和被虛假和平粉飾的後方。而且,電波的傳播並沒有人為的限制。在與日本人臨近的位置,中國人和美國人也能聽到李香蘭跟隨電波而來的歌聲。以李香蘭對中國的糾結情愫,自然不會只用日文唱歌。她的演唱會中,有的是中文歌曲。在戰爭沉默的對峙中,對於各方勢力的士兵來說,都有如天籟。

特別是對於已經身處絕境的硫磺島的士兵而言更是如此。當然,已經和美軍陷入生死廝殺的他們,並不會將李香蘭的歌聲,解讀為反戰,與愛好和平。只是將歌曲中刻畫的等待戀人的女子,視為自己的妻子或者戀人,他們每一個人都清楚,日軍在佔領中國和東南亞後,對平民做了怎樣暴虐的事情。他們無法想象這種遭遇,落到自己的戀人、妻子甚至是剛出生的孩子身上。

所以,李香蘭的歌,在這些已經身處絕境的士兵聽來,簡直就是戰歌。他們需要拖住美軍。只有這樣,日本的本土,才會有充足的時間準備戰爭。他們的妻子和戀人才會安全。在生死一線之際,日本指揮官給日本本土軍部發出電文——我們會聽著李香蘭的歌聲,為天皇陛下流盡最後一滴血!

而此時,日本國內,卻已經為李香蘭的這幾首歌吵翻了天,有人認為這是悼念太平洋陣亡戰士的最佳藝術作品。而有人則認為,李香蘭的《傷心太平洋》和《曉之車》兩首歌,反戰意味太過明顯,簡直就是背叛日本,背叛天皇,動搖軍心!應該立刻軍法從事才對。

此時的日本國內,雖然號稱是由天皇統治,但也並非沒有派系。自然有支援李香蘭的那一派日本人存在。兩方爭執下,倒也沒有真的做出什麼舉措來。李香蘭此時的名聲,已經不是日本人可以隨便處置的了。而真正一錘定音的,還是從硫磺島發出的這份電報。

日本人恍然發現,李香蘭唱的這兩首歌,雖然確實是在反戰。但是也完全可以解讀成對戰士的懷戀,和對家庭的珍重。這是讓日本人自覺起來保家衛國,抗擊美軍的最佳動力。

所以,此時最終不了了之。李香蘭連個訓斥警告的電話都沒收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