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文娛抗日上海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八章 遠征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八章 遠征軍

盒子中赫然是一塊已經磨開一點皮殼的翡翠原石,皮殼下的翡翠,呈現出春日樹葉才有的綠色。晶瑩剔透中,飄著一點點白色的棉質,彷彿冬日落雪。正是後世人,視為翡翠種質標誌之一的雪花棉!

這一汪綠色,極為甜美純粹。旁邊的夜無光也看呆了。荒木居仁道:“這塊翡翠礦石,是我在緬甸收集到的最好的礦石之一!如果不是因為這塊石頭在收集來的時候,外面的皮殼沒有被破壞,觀察不到內部。也不可能讓我留下來。這一點皮殼,是我在後來,想方設法慢慢磨開的。”

餘生問道:“這塊礦石,出產自哪一個礦場?”

“不知道!這塊石頭的出產地,可以音譯為木訥。此處並沒有太出名的礦場。我懷疑,這裡有一處還沒有被人發現的高品質翡翠礦床。”

礦物的產地,和餘生猜測的大致相同。木那這個敞口的大規模開採,是五十年代的事情了。此敞口的翡翠品質極高。偶爾便會有玻璃種滿綠和高冰種滿綠的翡翠礦石出現。而且,正敞口木那所產的翡翠,有大部分帶有雪花棉。正如後世對木那敞口翡翠的描述——混沌初開,海天一色,點點雪花,木那至尊。

荒木居仁的這些收藏,實在是讓餘生驚喜非常。如果按照後世的價值計算,他的這些收藏,足夠買兩個普通上市公司的控股權了。不過放在這個時代嘛……

餘生看過盒子中的翡翠後,對荒木居仁說道:“其餘的礦石,也只是礦石而已。我雖然愛好,但事實上並不值錢。但是那個紅寶石晶簇和這塊很有可能是滿綠的翡翠原石,確是珍寶。還請荒木先生報個價格。”

荒木居仁思考了半天,也沒報出價格。如果在盛世之時,這種全世界都沒多少的東西,他自然是想報什麼價都可以。對方愛買不買,反正不愁賣。可是如今再賣不掉,全家老小就要餓死了。報價太高,怕餘生拂袖而去,下一個買家就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報價太低,怕是不夠吃的。而且,除了最近在黑市上擺攤,荒木居仁從來都沒做過買賣,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拿捏報價的分寸。思來想去,還是把主動權讓給了餘生。

“先生。還是您報個價吧。中國人有句話叫做黃金有價玉無價,這些東西究竟價值多少,還要看先生的報價才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餘生一笑,也不推辭,對荒木居仁道:“你這兩塊石頭,一塊換一卡車白麵。你覺得如何?”

荒木居仁聽餘生的報價便是一驚,而躲在旁邊偷聽的荒木居仁的家人,卻是興奮的歡呼起來。雖然兩卡車白麵,也只夠這一家老小吃兩年的。但是。如果用這些白麵換成粗糧,則足夠一家老小堅持五六年時間的。

荒木居仁雖然明知道兩車白麵遠遠抵不上這兩塊石頭的價值,但是,即便是賣給別人。也未必能有餘生的報價高。在這個東京每天都會餓死人的時代,餘生給出的價格,已經算是天價了。在全家老小的催促下,荒木居仁沒有經過太多的考慮。便答應了下來。

不過,荒木居仁自有其聰明處。他知道懷璧其罪的道理,主動要求餘生分期付款。要是現在餘生就把兩卡車白麵拉來。不知道要引起多少飢腸轆轆者的覬覦。他一個已經殘疾的退伍士兵,可沒有絕對的把握護住一家老小和自己的糧食。

餘生欣然應允。並很痛快的和荒木居仁籤了合同。簽完合同後,非常大方的請荒木居仁一家老小吃飯。這個時代的日本人,窮的叮噹響,美國出產的巧克力,專供美國大兵的麵包和斯帕姆,對他們而言,無一不是絕頂的奢侈品。雖然日本人並不是非常喜歡白麵。最喜歡的還是米飯糰子。但是,如今物資極度匱乏,也顧不得了。

餘生帶來的東西,被荒木居仁一家老小幾乎吃光。這還是幾個大人有自制力,知道長時間的飢餓後,不宜暴食,刻意剋制自己和幾個孩子的結果。席間,荒木居仁和餘生談起中國遠征軍。

荒木居仁道:“我知道如今的中國人對日本人沒啥好感,當然,日本人也對中國人沒啥好感。很多沒有上過前線的日本人認為,自己是被美國人打敗的,而不是中國人。所以,對於中國成為戰勝國,而日本成為戰敗國很是不服氣。不過,我卻知道,中國人並不是許多日本人想象的那麼簡單。”

餘生第一次遇到肯正視歷史的日本平民,興趣大增道:“哦?為何這麼說?”

“因為我是從前線死裡逃生回來的。當年,我們很容易的就將駐紮緬甸的英國人給擊潰了。論裝備,我們和英國人其實差不多,論補給,我們還不如英國人。不要說英國人在歐洲戰場的節節敗退和岌岌可危,駐紮緬甸的軍隊只是一部分。我們也是勞師遠徵,並且人數和英國軍隊差不多,甚至英國人還可以從印度抽調人手過來。”

“但是,英國人的戰鬥意志,明顯比我們差遠了。英國的緬軍第一師很容易的便被我們圍困,甚至連還手突圍的能力都沒有。”

“真正難啃的骨頭,是裝備了美式裝備的中國人。中國人的戰鬥意志,似乎遠遠比英國人強。我知道中國近代自一八四零年後的逐步淪陷,和日本自甲午戰爭以來對中國人的逐步掠奪。我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似乎每一次陷入危機,都會加快中國人的進化。沒錯,就是進化!”

“戰爭對於中國這個龐大的機體而言,似乎不可能致命。經過春秋戰國,數百年的爭鬥後,弱者都死了,只留下強者。所以你們有了不可一世的秦帝國。有了秦漢盛世。經過數百年的五胡亂華之後,守舊者全都被淘汰,所以,你們有了強盛無雙的唐朝。這樣的迴圈繼續,你們中國人又有了宋朝和明朝。似乎每一次你們被外族入侵。帶來的都只會是進化和強盛。”

“即便是這一次!就在日本軍部周密計劃數十年,認為滅亡中國只需要三個月的時候,你們仍舊撐過來了。而且,居然還越戰越強。這場百年大戰,似乎讓中國人迅速的適應了現代的文明和戰爭形式。在戰爭結束的時候,你們居然再次成為和美國與英國平起平坐的世界級大國。”

“這種進化的速度讓別人瞠乎其後。不得不感嘆中國人超強的適應能力。日後中國必然興盛,追本溯源,便是這一場百年戰爭史。”

餘生知道中國遠征軍出征緬甸,其實極為辛苦。據戰後統計,僅僅在穿越野人山時。便有三萬餘人葬身原始森林。即便是野戰醫院,醫學知識豐富的護士女兵,也只有五個人走出野人山。

第一次遠征,中國出動遠征軍十萬三千餘人,傷亡五萬六千餘人。英國軍隊傷亡一萬三千餘人,日軍傷亡四萬五千餘人。第二次遠征,中國駐印度軍隊傷亡一萬八千餘人,遠征軍傷亡四萬餘人,殲滅日軍將近五萬人。

從中國軍隊入緬算起。中緬印大戰歷時三年零三個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四十萬人,總傷亡接近二十萬人。

但從抗戰全域性上來看,中國遠征軍出兵緬甸卻是少有的漂亮仗。他本以為被炸成殘廢的荒木居仁恨極了中國人。卻不料這個醜陋的殘廢,居然說出這麼透徹的話來。甚至,還有幾分能看透未來的睿智。至此,餘生才開始重視荒木居仁這個殘廢。

一番閒談後。餘生帶著幾箱子寶石回到住處。他所在的住處,是麥克阿瑟專門批給他的,在東京大轟炸中儲存完好的日式建築之一。餘生當然也不能白要。隨手寫了一張支票,就把這一處日式風味極為厚重,傳說已經有上百年歷史的宅院買了下來。

這幾箱子珠寶原石被送回宅院後,最高興的當屬青小藝。青小藝雖然也是愛新覺羅氏的後人,但是和餘生相處了這幾年,隨著餘生到老美的地盤呆了許久後,審美的眼界明顯比自己老祖宗強多了。

淡藍色泛著瑩光的玻璃種翡翠,非常得她的喜歡,而那一簇紅寶石,已經被青小藝用遊標卡尺,量了又量。開始構思,鑲嵌一條什麼式樣的項鍊比較好了。女人對珠寶的抵抗力,特別是顏色鮮豔又晶瑩剔透的珠寶的抵抗力,簡直就是負數。這幾箱珠寶原石,便被青小藝以珍而重之的姿態收藏了起來。只留下一小塊皮殼極薄的淡紫色玻璃種翡翠,作為平時把玩之用。

這樣愉快的撿漏,自然不可能只進行一次。東京如今也不止一個黑市。餘生也不打算只在東京進行這種有益於身心麼健康的撿漏活動。有了麥克阿瑟的默許和美國大兵的支援。夜無光帶著一眾滿清遺老遺少,開著運糧食的卡車,將日本的主要城市和鄉村逛了個遍。反正日本也不大,美國人的轟炸並沒有針對日本的街道,這一群組團撿漏的人,坐著卡車,幾乎將日本地圖從頭到尾的刷了一遍。

這一路上,用糧食換來的古玩,足足有十幾卡車之多。而這些古董被餘生和青小藝登記造冊,一一賞玩後,起運去往澳大利亞。此時,餘生當年收養的三十六個孩童們都已經長大,和夜無光、青小藝患難與共的常不已幾個人,也已經在澳大利亞娶妻生子,安頓下來。同時,建起了大片的房屋和倉庫,並按照餘生的吩咐,開始經營遠洋運輸。

餘生當年購買下來的牧場也大多獲得了勘探權和採礦權,這群人正在逐步勘探。這些從日本蒐集到的中國古玩,運到澳大利亞,當絕無風險。雖然這些東西並不適合在這個時候送回中國,但是,總是留在了中國人的手裡,比在日本人手中強一萬倍。

而這些東西之中,也不乏精品。除了一些意趣盎然,但實際價值不高的蛐蛐罐之類的東西,還有一些難得一見古物。經過一幫滿清的遺老遺少鑑定後,從這一批古玩裡挑出數件瓷器精品,汝、官、哥、定、鈞一應俱全。元青花只好靠後站。當年餘生和青小藝,在美國的跳騷市場,撿到一件元青花,和一件粉彩瓷就興奮異常,絕對屬於土鱉行為。要不是有意外發現的那顆夜明珠撐腰,餘生和青小藝兩個人就得找個地縫鑽進去了。

這其中,有一個瓷瓶,甚至被這群老專家認為或許是唐代邢窯的白瓷。餘生表示不信。其中一個滿清遺老卻道:“其實,中華數千年,保留下來的文物最多的地方,絕非是華夏本土,而是海外。”

“哦?”

“且不說滿人入關之前的事情,就說滿人入關後,數百年的積聚中,我愛新覺羅氏一族,幾乎將天下的寶物蒐羅殆盡,藏於皇宮與圓明園。結果呢,到了英法兩國進入北京之時,英國人和法國人還不是將其一網打盡,該禍害的禍害了,該搶走的搶走了!”

“如果再往前說,元朝也曾集天下寶物於大都,而這些人離開大都,返回蒙古草原時,卻一把火將大都燒了個一乾二淨。再往前,宋朝、唐朝、魏晉、秦漢,有哪一個朝代不是如此。集萃精英於一處,卻在王朝傾覆時,讓最精粹的東西隨著王朝一起覆滅。”

“與此相反,日本人的戰爭規模卻比中國人小了很多。即便是其戰國時代,幾十個人攻打一個大雜院的戰事,即便是再慘烈,又能有多大的破壞力。更何況,日本歷史上,天皇有名無實,被人當做傀儡的時候太多。根本無力集中舉國之力。雖然,數千年傳承久遠,根本沒有覆滅之憂。”

“況且,這個國家在唐朝的時候,就有無數遣唐使來我中華學習,保留下一些古老的物件實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甚至,在南洋各國,甚至非洲,都有儲存很好的中國古玩,不時面世。這些東西,在國內卻已經完全不見蹤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