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文娛抗日上海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章 考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章 考評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援讚賞!

並且,這部詳盡真實的電影,讓不明李香蘭真相的中國人也看清楚了李香蘭的本性,其反戰的意圖,遠比國人想象的要多。並且,在電影中,李香蘭並沒有迴避自此曾經出演《支那之夜》等電影的史實。算得上態度誠懇。

原本,因為在李香蘭作為戰犯被審判,而對李香蘭有所芥蒂的中國人,心中終於對李香蘭有所諒解。

而倍受打擊的,卻是原本將李香蘭視為偶像或者夢中情人,又對戰爭抱有積極態度的部分日本人。不但心中的女神被中國人追走了,而且,這女神居然根本就不認可他們在中國的所作所為。許多人就此氣焰全無。反戰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對於這樣一部在十幾天之內風靡亞洲文化圈的電影,美國人自然不能無視。阿爾伯特很快便給餘生打了電話。想要在華納的院線,獨家放映《李香蘭》。

這個時代的中國文娛產品,能有機會走上世界舞臺的並不多。而餘生獨佔其半壁江山。原因很簡單,並不是中國文化如何如何不好,也不是老美就在文化上更勝一籌。而是因為不同文化之間,固有的文化差異。

很多時候,美國人並不能欣賞帶有中國人審美傾向的、原汁原味的中國藝術。就像中國人即便學會了英語,很多人也不能順暢的閱讀原版的《華爾街日報》一樣。即便是到了後世,這種情況也沒有什麼改觀。

在後世,因為中國文化的傳承斷層,美國人的大片,在電影市場上橫行霸道。叫好又叫座的中國電影,卻屈指可數。能走向世界,讓美國人歎服的。鳳毛麟角。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出現了文化斷層的中國人,很少有兼具理論和創作、兼具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大師級人物。自然也就缺乏能將口味調和的東西兼具,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作品。相對衰弱也是理所當然。

餘生從後世帶來的作品,能在這個時代所向披靡,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雖然作品和受眾有著時代的差異,但是,作品中口味的調和卻是恰到好處。有個人視角出發,對歷史進行敘述的《李香蘭》。便是這類作品。

更何況,美國人最希望看到的,還是一個無害而反戰的日本明星。這一點,切中美國人的心理。

所以,東方文化韻味極為濃郁,絕大部分場景都在講述中國的《李香蘭》,在美國上映後,並沒有出現其他電影人擔心的水土不服的問題。相反,濃郁的東方情調。和純真自然的東方女子,在歐美大片林立的美國,顯得獨樹一幟。對觀眾構成了額外的吸引。

即便這些東西都沒有,還有餘生這塊金字招牌在。在餘生接連橫掃了幾屆奧斯卡之後。即便是一部爛片,只要掛上餘生的名字,都會有不錯的票房。

而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李香蘭》這部電影。在美國的票房收益,已經可以用火爆來形容。

而且,讓人出乎意料的是。由於片中,李香蘭接連展示的各種各樣的美麗旗袍具有強烈的、修飾女子形體的作用。旗袍這種服裝樣式,居然在美國流行起來。

所謂旗袍,大多人認為,原本是滿清旗人所穿的衣袍形制。但其實不然,所謂的旗袍,雖然借鑑了滿清衣飾的一些精華,但是和滿清傳統衣飾並不相似之處。在有清一朝,禮法嚴苛的遠超歷代。女子根本不可能獲得穿著露出手臂以及腿部的衣飾的機會。

旗袍的形成,是在民國之初。當時的女子,為了反叛中國傳統文明對於女子的諸多嚴苛要求,所以,將漢族傳統的上衣下裳的女性穿衣模式,和滿人古舊保守,不顯身體曲線的穿衣模式通通捨棄。

設計出一種借鑑西方,簡約至極,與男子平等,卻又符合中國人審美,和東方女子身體曲線的衣服。即,旗袍。所以,從各項記載來看,旗袍都是形成興盛於民國。

正如張愛玲在《更衣記》中所言:“五族共和之後,全國婦女突然一致採用旗袍,倒不是為了效忠於清朝提倡復辟運動,而是因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她們初受西方文化的薰陶,醉心於男女平權之說,可是四周的情形與理想相差太遠了,羞憤之下,她們排斥女性化的一切,恨不得將女人的根性斬盡殺絕。因此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

也不得不說,旗袍這種衣服,確實算是集東方文化之精粹。既有中國人對衣服平面化圖案的傳統審美追求,又有西方對於人體舒暢自然曲線的立體審美追求。在後世,也是中國人在國際交流場合,最拿得出手的禮服之一。

甚至,到後世,中國的旗袍和西方的女士晚禮服逐漸結合,成為佔據世界上女士正裝半壁江山的服裝形式。皮爾卡丹也曾經承認,他在服裝設計上,有很多靈感,是來自於中國旗袍。

有了這些基礎,旗袍提前半個世紀,在美國流行起來,也並非是什麼奇怪的事情。當然,想要流行,除了市場要有需求外,還要有優質的供貨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若是論穿旗袍哪家強,在美國,肯定不會有人超過中國人。所以,在電影《李香蘭》風靡美國的同時,華裔在美國開設的各種縫製成衣的鋪子,瞬間火爆了起來。收入在短短數月之間,翻了七八倍之多。

有的鋪子,一個月接到的訂單數量,相當於平時一年的量。而其中最火爆的,自然是青小藝和李香蘭合夥開的,專業設計旗袍的高檔服裝店。青小藝不惜重金,從國內請來數十位經驗豐富、專業縫製旗袍的裁縫。

同時,兩個人請來當年給青小藝設計婚紗的專業服裝設計師瑪麗,並順藤摸瓜的挖來幾個和瑪麗關係不錯的專業服裝設計師,專門接高檔旗袍定做的單子。

因為有了李香蘭做活生生的廣告。所以,這個兩個女子胡鬧搭建起來的服裝品牌,很快便開始贏利。並且,利潤極為豐厚。

而與旗袍搭配的,其他中式的服裝首飾,也迅速的在美國流行了起來。一部《李香蘭》,幾乎帶動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在美國生活的華裔,從中受益的不知凡幾。

不過,餘生管不了這些。如今他錢財不缺,青小藝和李香蘭合開的旗袍定製店。無論是否盈利,都只能算是遊戲而已。他的精力,還是放在美國人那裡。

餘生經過麥克阿瑟要求,在日本開辦的學校,名為美日聯合學校。從小學到初中都有。三兩年後,待學生成長起來,師資力量豐富後,還計劃開設高中部。

因為有日本地頭蛇大阪商團操辦,和美國人的關注。學校開辦起來,很是容易。但餘生的野心遠不止這一所學校,他所圖謀的是讓全日本都實行他設計的教學模式。所以,在學校開辦第一個學期後。由美國專家設計的、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測驗的試卷成績,便顯得非常重要。

只有每一個測評專案的成績都名列前茅,餘生的圖謀才有可能實現。

不過,事情的發展。遠比餘生想象的輕鬆容易。原因無他,餘生選對了方向而已。

美國專家設計的考卷,表面上是考校學生的學識。但實際上。卻同時考校著學生的心理。美國人需要的,是一個無害的日本。而不是原本狠厲到骨子裡的日本。

所以,在對歷史和日文等文科試題進行出題的時候,於不經意間,穿插了諸如——“如果你是日本天皇,你該如何制定將來的國策”、“你對日本女詩人與謝野晶子的反戰詩歌《你不要死去》有何看法”,等等考驗學生態度的問題。

人的思維慣性,是最難改變的一種東西。日本其他反戰人士、或者美國人選拔出的教育專家,傳授給學生的,雖然與日本天皇以及上層當年的教育背道而馳,但是,這些學生的家中父母,卻並不認同這種教導。

思維矛盾自此產生。學生們不知道究竟是該聽老師的,還是該聽家長的。並且,長期單一的對於思想觀念的灌輸,很容易讓人產生倦怠感。而這些學生,又是在最容易叛逆的年紀。一旦嘮叨多了,反而會適得其反。

並且,這些人都沒有注意到,無論是學生們傾向於日本,還是傾向於美國,所用的爭取利益的手段,仍舊是戰爭。火氣絲毫未消,只不過立場不同了而已。

可是餘生名下興辦的美日聯合學校中的學生,卻截然不同。在回答“你對日本女詩人與謝野晶子的反戰詩歌《你不要死去》有何看法”的時候,將大阪第四師團的光榮事蹟細細歷數了一遍。

雖然並不強調自己的立場,但是,卻強調保命第一自我珍重的“御身大切”。與其他學校的學生,痛陳苦難家史,把天皇罵了個狗血淋頭,或者把與謝野晶子罵了個狗血淋頭,絲毫不同。

由大阪商團培養出來的學生,並不站隊。只是很奇怪,問這種問題幹嘛。保命第一,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並且,回答的自然而然,毫無做作與煙火氣。其間蘊含的武力值,低得令人髮指。

而在回答“如果你是日本天皇,你該如何制定將來的國策”之時,餘生聯合大阪商團教出來的學生,回答的更是與眾不同。

這個年紀的學生,知識體系遠遠不那麼完備。其他學校的學生,大都以空泛談之。而談論的主題,最多也不過是遠交近攻,交好美國。雖然看似態度恭謹,但實際上屈辱的一塌糊塗。誰知道壓抑到極點後,會不會反彈!遠交近攻這種事情,能用在其他國家身上,就能用到美國人身上。

而大阪商團交出來的學生就不一樣了。除了大談該怎麼做生意,就是大談該怎麼做生意。和美國人做生意,和中國人做生意,和菲律賓人做生意,和中國人做生意,和日本人做生意,甚至和南洋土著波利尼西亞人做生意……給自己賺錢,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這些學生們強調的唯一主題。

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不過,這些由餘生和大阪商團聯手教出來的學生,回答的都很“特立獨行”。注重自我實現的個人英雄,很是契合美國人的價值觀,而這些學生們的回答,不謀而合。

在最後的考評中,這些由餘生和大阪商團聯手教出來的學生,不是學識基礎最紮實的,不是成績最好的,也不是最聰明的,但卻絕對是武力值最低的。賺錢過自己的日子,勝過其他一切。

至於日本天皇,於我如浮雲。

所以,在最後的考評中,這些由餘生和大阪商團聯手教出來的學生,最終勝出。這些由餘生和大阪商團聯手制定的教學方法和教材,深受麥克阿瑟與美國一眾專家的好評。

畢竟,美國人不需要日本人多麼有出息,只需要日本人安全無害就好。

在考評後,麥克阿瑟單獨叫來餘生,告訴餘生需要提交一份報告,將他的教學方法推廣出去。如果可能的話,希望餘生將其手下的老師,也調派一部分,到其他學校。而其他學校的教師,也會到餘生興辦的學校中,學習教育方式。

麥克阿瑟的要求,對於餘生而言,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只要他的教學方式推廣出去,日本人無害與否,倒是在其次。最關鍵的是,他所制定的偽中國語,也會隨著其教學方法的推廣,而廣泛的傳播開來。

而美國人,卻並不關注與考評日語教學的方式。餘生這種追本溯源的日語教學方式,最多會被認為是一種獨特的學習方式。不會引起美國人的反感與排斥。

餘生等於藉助美國人的力量,將偽中國語推廣了出去。並且,由於老美的強力推廣,日本人不得不學。等到有人察覺到不妙的時候,偽中國語估計已經將日語替代掉了。日本人從此學的便是漢字和漢語。最多是拼音和語序不一樣……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