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我是劉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五章: 王允病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五章: 王允病倒

典韋率人出門搜捕太平道的人,晏明則帶著幾個人前後院的收拾著死屍,順道看看還有什麼藏匿在府邸裡的匪道,其餘的人各忙各的,誰都沒有往花廳進來。

劉備坐在席上,半天沒有動地方,他還在回想著適才與張寶交手的情景。

張寶的武藝相當不弱,加上知道大勢已去,更是拼死相逼,這一來便將劉備與甘雲蘿殺得左支右拙。正在堪堪可危的當兒,典韋闖了進來,見張寶把一口寶劍舞得風雨不透,典韋大吼一聲,搶前一步攔在劉備與甘雲蘿身前,同時一戟橫掃了過去。

典韋的一聲大吼讓張寶嚇得一愣神,等他一回神,寒光閃閃的大鐵戟已經掃到他身前。危急之中,張寶也顧不上顏面,急忙向後一縱,手中寶劍硬磕鐵戟。典韋的力氣何其之大,張寶只覺得手指劇震,腕子頓時沒了知覺,手中的寶劍竟被大戟砸成了一把曲尺。張寶大駭,轉身要逃,卻不料典韋一個顛步就衝了過來,宛如提一隻小雞似得抓住他脖子後面的那塊厚肉,一把將他拎了起來。

“道人,你可知道一念有多長?”甘雲蘿徐徐開口問道。

“貧道不知,”張寶手酸骨麻,早已經心如死灰,聽到問話,他滿臉慘白的看了甘雲蘿一眼,“何必廢話,賞你家道爺一個痛快吧。”

“一晝夜便是四萬兩千念。一念之差,乃至於此,這是何苦?當日你包藏禍心,與朝廷諸位大臣私相授受之時,便該料到有今日。”[注:一念之差這個詞出自宋代曾慥《類說》卷四十七引《遁齋閒覽》,原句是“一念之誤,乃至於此。”]

張寶愕然看著甘雲蘿,半晌才說道,“哪有此事,道爺我方外之士,豈有與朝廷大臣交往之說?”

“難道你忘記了當日在洛陽陳太常府上那個刺客不成?”甘雲蘿淡淡一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是推心置腹的話,不過你只怕聽不進去。”

“原來是你,”張寶恍然大悟的看著甘雲蘿,臉上泛起絕望的怨毒神色,“既然你已知道,又何必問我?”

“你的兄長他日也都是如此。”劉備插話道,“想必你們舉事已經計劃周詳,而且自以為必定大事可成,只可惜天下英雄已因河北叛亂之事介入朝堂。我料你兄長不久便可與足下相會了。”

“你,”張寶這一驚才非同小可,他想不明白這件對於他們來說機密無比的事怎麼會讓劉備輕描淡寫的說了出來,而且劉備還如此自信的告訴他那些計劃都不堪一擊。“哪有此事?郡公莫要信口雌黃。”

“你承認與否意義不大,”劉備笑了笑,“洛陽想必有你不少知己,若是去了倒得了條生路。只可惜你惡貫滿盈,這條路自然不會放給你走。還有什麼話交代的,說出來罷。”

“今日這個局是已經安排周詳的吧,”死到臨頭,張寶倒也豪邁起來,“到今日我方信了你平江東、定鮮卑的事。居然敢以自己為餌,要行大事,沒有這份從容自信是不成的,放眼天下,能做你對手的只怕沒有幾個。我求你一事,他年你若為帝,還請善待百姓才是。”

劉備本以為張寶會說出什麼言語出來,沒想到等來這樣一句,氣得險些拍幾而起,他強壓了一下怒火,冷冷的看著張寶,“道人真是有心了。只不過以億萬百姓為螻蟻,以之謀求富貴,你與你兄長們這等苦心孤詣的做作已盡數都在我的眼裡,要說尚有愛民之心,你等兄弟之中實無一人,又何必此刻惺惺作態?典韋,送道人上路。”

典韋也不吭聲,提過張寶轉身便出了花廳。

“你怎麼曉得這人說得都是惺惺作態?”甘雲蘿好奇的看著劉備。

“我問你,張角是否已入絕路,迫於無奈之下才以太平道為旗角號召四方?”

甘雲蘿想了想,微微搖了搖頭。

“這便是了,既然不是逼至絕境,張角聚此太平道所為何事?其中有幾分能是為了百姓?不過是為了自己當皇帝罷了。”

“不就是要動搖你劉家的江山,何苦將他說得如此刻薄?”甘雲蘿好笑的看著劉備,“再者說,這等人不造反,他們還會做什麼?”

“這話倒是切題,”劉備被甘雲蘿逗笑起來,“其實要說造反也未必都是壞事,不過結果必是殺戮人命。因此項羽無非獨夫,分晉的三家與王莽倒非一無是處。”劉備說完,扭頭見甘雲蘿聽得目瞪口呆,不禁莞爾一笑,“女神醫,外間殺戮已止,你還不去看看我部下有無傷兵?”

被劉備一提醒,甘雲蘿這才心不甘情不願的起身去了。

“也許大漢朝確實病入膏肓,不過似張角這等野心家若是正名篡位,那絕不是百姓的福祗。要想改變這種頹局,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王朝自身的吐故納新。”劉備怔怔的看著窗外,考慮著未來的前景。

“稟報郡公,甄家相公身故了,”一個士兵急匆匆的跑了進來,一張嘴就嚇了劉備一跳。

“怎麼身故的?”劉備吃驚的站了起來。

那士兵伶牙俐齒,飛快的將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

“原來如此,”劉備不由犯難起來。只要這士兵說得是真的,那麼晏明便一點過錯也沒有,不過人就這麼死了,而且是死在晏明的刀下,倒是不好對甄簡氏交代。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劉備吃驚之餘,心裡暗中嘀咕著。可以想象的出,當他面對甄簡氏的時候會如何的頭疼,不過作為甄宓的義父,他此刻不但要去,還得想好一套說辭才行。

“跟我去看看,”劉備吞了一口茶下肚,肚子裡盤算了一下,挪步向後院走去。

**

當劉備在宛城忙得不可開交之時,長安的荀彧等人卻忙的熱火朝天。

一個月的經營,長安已經漸漸恢復了元氣,有些方面甚至比戰前尤有過之,比如商業的大發展,當初劉備設想的地區性商業行會已經露出了比較成熟的雛形,一些具備敏銳商業觸覺的商人開始將手伸向幷州等河北軍控制下的地區,以交換戰略物資的方式斂財。

荀彧很快就發現了這個情況,他毫不客氣的懲戒了這些商人,讓這種苗頭暫時得到了遏止,也讓那些對官府有些不太放在眼中的地方氏族受到了不小的震動,長安的政令頒佈的更加流暢起來。

對於和河北地區進行貿易往來,這件事本身該算是一件好事,不過荀彧心裡清楚的知道,洛陽的大事小事都瞞不過袁紹,因為袁紹在洛陽埋下了一個極為重要的細作,而長安暫時還是袁紹的盲點,這是長安的優勢所在,必須好好加以利用,至少在囤積錢糧上,長安的進展速度是驚人的,荀彧可不想在這個時候功虧一簣。

劉備臨出長安的時候暗中授意荀彧用好那個在商會上出言不遜的張戈張伯卿,對於這一點,荀彧自然是心領神會。

象張戈這種才能不凡的卻又有著“一言難盡”的家世的人,必須先讓他吃一點苦頭,使他的鋒芒稍微的隱一點,人變得沉穩一點之後才可以大用,這是高明的用人之法。荀彧出身官宦世家,自然深悉此道。他先是將張戈關了兩日,卻給他每日好菜好飯的吃著。荀彧偶爾也過去看一看這個年輕人,見面時兩人什麼都談,就是不談為什麼關他。張戈被磨了兩日,到了第三日時受不了了,他一見荀彧就發了脾氣。

荀彧也不生氣,而是問了張戈一個問題:國大還是家大。

張戈精明過人,是個能臣幹吏,同時在大節上也不含糊,他僅僅從荀彧的一句問話上就聽出了劉備想要用他,卻因為他的家恨有所顧忌。

對於劉備,張戈透過他的瞭解,可以說是相當的信服,否則他也不會那麼“冒險”的來一個毛遂自薦。事實證明劉備並沒有因為他近乎鹵莽的舉動生氣,反而還有用他的意思,因此張戈在第一時間就做出決定,他一口答應了荀彧提出的長安相的職務,就此協助荀彧主管起長安的日常事務來。

荀彧對張戈侃侃而談的影響很深,他在實際相處的過程中發現張戈確實對張安熟悉到了掌上觀紋的地步,這讓荀彧無形中減少了極大的壓力。

經過一個來月的積累,長安的錢糧在袁槐時期的基礎上多了近兩成,足夠十萬大軍憑城自守達半年之久,這一點就連洛陽也做不到。

長安的日漸富庶讓洛陽的一些官員有些眼紅起來。比起洛陽來,長安不但離戰場要遠一些,同時離詭譎的官場也遠了一些。同時,他們覺得劉備的適時離開所造成的管理真空又正需要人填補,這個明晰的認識讓洛陽的眾臣為了爭取到長安任職爭執的不可開交。

王允、荀爽等人這段日子正為橋瑁能否擔任太尉一職爭執不休,忽然多出這麼多大臣要“請命西進”,王允和荀爽都氣得不行,尤其是王允,他在痛斥了幾個朝臣之後終於病倒了,而且病情來勢洶洶。

老司徒自感病情日重,終於忍不住心中的思女之情,派人分別往宛城和汝南報了信。

十幾天之後,劉備接到了這封書信,這時他剛接到江夏的戰報:曹仁兵不血刃的進入江夏,心驚膽戰的蒯通先一步向夏口外的夏侯淵投降,黃祖見大勢已去,只好率隊投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一戰,宛城不但平空增加了一萬五六千兵馬,更讓在襄陽麾戰不休的孫堅和劉表大感震驚,他們不約而同的送來書信:孫堅的書信措辭比較強硬,他在書信中約定秋後一戰;劉表的書信極盡謙和,甚至不惜把事情拉到宗室的臺面上來說,讓劉備哭笑不得。

與此同時,劉備讓晏明和太史慈祥分別在宛城內外搜捕太平道餘孽。劉備對他們千叮萬囑,讓他們千萬不可騷擾百姓。這麼一來,搜捕的過程果然可說是秋毫無犯。另外,在甘雲蘿的陪伴下,失去丈夫的甄簡氏已經先一步往洛陽去散心了。

在這樣的局面下,劉備去洛陽的後顧之憂倒是不多,而即使是進入了洛陽,有他與皇甫嵩聯手,荀爽拿他也沒有什麼辦法。劉備現在唯一要擔心的就是甘雲蘿現在就住在他在洛陽的家中,如果貂禪回家去,兩人碰上之後該怎麼辦?

**

本以為今天事不多,不想預估錯誤,實在汗顏。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FU.,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