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我是劉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二章: 舌辨之士[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二章: 舌辨之士[中]

荀爽正要開口,忽然看見劉備身後站著一人,年紀只在弱冠,相貌清癯不凡,身形高挑,上著青色外衫,雖在一旁微笑不語,卻有說不出的從容。

荀爽心裡一怔,暗自詫異,“這年輕人好生面善,似乎在哪裡見過。”

“在下姓徐名庶,表字元直,穎川人氏,見過司空大人。”見荀爽看著自己不說話,眼中有些疑惑,徐庶忙躬身說道。

聽到徐庶自報姓名,荀爽頓時大吃一驚。

荀爽知道徐庶是因為他的哥哥荀緄。荀緄熱衷修身煉丹,對於朝政大事不很看重,再加上眼高於頂,不擅與人周旋,因此雖薄有才名,卻很少有人真正知道他的才學究竟有多高,而徐庶正是這不多的人中的一個。

荀緄與徐庶的結識過程十分古怪。徐庶少年任俠,常常佩著一把劍在鄉間行走,自詡為聶政、專諸之流的人物。有一回正碰到荀緄和荀爽等人經過,徐庶見荀緄等人的車駕十分的漂亮,就在田壟間大聲呼喝,說自己手段了得,願意幫助別人出力氣。荀家在穎川是數一數二的大戶,一向對這些能人異士也很禮遇,因此家裡稱得上是門客眾多,這次聽到有人在他們面前毛遂自薦,荀緄等人都十分好奇,便找人把徐庶叫到身前問話。等徐庶一出現,荀家的人都愣住了,因為徐庶的年紀實在太小。

荀爽等人以為徐庶只不過是一個小毛孩子惡作劇,語氣就很刻薄。徐庶則是初生牛犢不畏虎,當即用甘羅早發的例子半諷半罵的教訓了荀爽等人幾句。荀爽等人很惱火,就讓一個門客去和徐庶比試,沒想到徐庶年紀雖小,劍術卻異常了得,竟然仗著自己身子靈活的特點和那個身手不俗的門客鬥了個不分勝負。一直不說話的荀緄喝停了比試,讓徐庶思考一個“什麼是百人敵?什麼又是萬人敵?”的問題,還說讓徐庶想明白以後去找他。三日之後,徐庶揣著自己想出來的答案跑到荀家去,結果荀緄從此就開始了與徐庶亦師亦友的交往,直到徐庶十五歲之後去東平歷學。

對徐庶,荀緄有過這樣的一句評語,“元直或非夢熊之士,卻堪管樂之才。”

荀爽自小就對荀緄十分欽佩,能讓荀緄如此讚譽的人自然也不同尋常,所以荀爽一直有招攬徐庶之心。可惜徐庶自從東平回返之後便舉家遷往許昌,其後任憑荀爽如何敦請也都無濟於事,久而久之,這件事倒成了荀爽的一塊心病。而眼下正在大漢國都的形勢最微妙的時刻,不論是出於何種目的,各方無不在招攬人才,就在荀爽再一次想請徐庶的時候,徐庶居然已經成為劉備的幕僚,這對荀爽而言不啻於一個打擊。

對於劉備手下的智囊團隊,荀爽已經知道的人有戲志才,他荀家的最有能力的兩個後輩荀彧和荀攸,現在又多出一個徐庶來,荀爽忽然生出一種無力感。

“原來是元直,”荀爽強自按捺心中的失落,和聲對徐庶一拱手,“相隔日久,元直今非昔比,爽幾乎認不出,失禮之至。”

徐庶察言觀色,知道荀爽心中不快,也不多話,微笑著坐在劉備之側。

“荀大人,適才既說有事相告,還請直言。”劉備把話題輕輕巧巧的接了回來。

荀爽本已打算先說幾件不要緊的小事,這會見了徐庶,倒遲疑起來。“爽有一事委決不下,已為此事苦惱日久,還請玄德與元直為我言之。”荀爽一咬牙,決定直奔主題,把橋玄身故之後太尉之位空懸一事說了出來。因為劉備本已知道此事詳細由來,他說起來倒是簡約得很,話題主要還是針對太尉究竟誰可擔任。

“依司空大人之見,誰可擔當如此大任?”劉備不急著表態,笑吟吟的看著荀爽,反讓荀爽心裡好一陣沒底。

“若依朝中眾臣之德能而言,尚書盧植可謂深孚眾望,奈何盧大人一意堅辭,讓我等無可奈何。既然朝中無可任者,我等唯有退而求其次,在隱士之中尋求。現有名士何顒在京,此人德能俱佳,有經天緯地之才,我以為非此人不可任之,玄德以為如何?”說完話,荀爽兩眼緊緊盯著劉備。

“有經天緯地之才?”劉備故做詫異,扭頭看向身旁的徐庶,“元直可曾聽說過此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徐庶知道自己的戲分來了,微微一笑道,“不瞞主公,庶遊歷京畿之時,也曾聽說過此人,卻與司空大人所言略有出入,適才心中不免疑惑,正要向司空大人請教。”

荀爽也是久歷權場之人,徐庶這一番話說得雖然謙沖客氣,但骨子裡的詰難已經露出鋒芒,更重要的是,劉備明確的表達了他的態度:除非先說服徐庶,否則就不要再提了。

即便心裡再怎麼窩火,荀爽也沒有辦法發作,而且他清楚的徐庶既然能說他有不同的看法,想必也一定是言之成理,而他的口才根本不是徐庶的敵手。

“請教不敢當,未若擇日由何顒先生自行與元直做一番深談如何?”荀爽念頭轉的飛快,不等徐庶表態,他話鋒一轉,“不知玄德目下可有其他人選?”

知道荀爽不敢與徐庶開舌戰,劉備心中暗自好笑,“備一孔之見而已,不若荀大人再說說有無其他重臣舉薦如何?”

荀爽暗罵一聲“滑頭”,無奈的說道,“盧植與蔡邕兩位大人共舉已故橋太尉之子橋瑁為太尉,朝中和者寥寥,玄德以為如何?”

劉備早已告訴徐庶自己的一番安排,這會順當的引誘荀爽說出橋瑁來,忙以眼神示意徐庶。

“請問司空大人,這橋瑁可是原為兗州刺史的橋瑁?”徐庶還裝一下糊塗。

“正是。”荀爽見是徐庶接話,心知不好,只能硬著頭皮回答。

“庶有一言,不知主公與司空大人肯聽否?”徐庶笑嘻嘻的。

“依在下愚見,不但兩位大人想聽先生高論,便是在下也頗感意動。”沒等眾人反應過來,一個體態修偉的中年儒生一搖三擺的走進廳中,正是那個“名士”何顒。

**

實話說,這些天是累到眼疾發作,住院了十來天,這一章趕出來的,質量是說不上了,只是想告訴大家,這本書一定會完本。

醫生囑咐還要修養幾日,我會結合身體情況復更的。耽誤之處,再次抱歉。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FU.,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