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我是劉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 雛鳳清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章: 雛鳳清音

特注:本書旨在描述“平行宇宙”中的三國時期,因此書中會有很多“改造”過的情節。

**

第一章:雛鳳清音

對於劉備,恐怕不單在中國,就算是在整個全球的華人群體裡也都是個極其著名的人物,人們對他褒貶不一,有說他只會哭的,也有說他是真英雄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想到自己莫名其妙變成了劉備,王宇不知道該興奮還是該惶恐,他的這種心態反映到嬰兒的臉上,卻只有可愛兩個字可以形容。王宇當晚被劉弘抱在懷中的時候就明白了這一點,劉弘高興之餘決定給這個孩子取名叫“天賜”,表字“玄德”,這讓王宇覺得不可思議,雖然表字對上了,但是歷史上根本沒有記載劉備有過“天賜”這樣的名字。而讓他好氣又好笑的是,他現在的這個身體明顯不能滿足他說話的需要:他只能象其他的嬰兒那樣發出簡單的音節,所以他的意見完全被喜悅中的劉弘夫婦忽略不計了。

劉家有後的訊息很快就從劉家所住的樓桑村傳遍了整個涿縣,遠近的人都開始議論這個小孩的來歷。為了闢謠,劉弘不得不說這個孩子是自己弟弟劉元起的二兒子,過繼到他夫妻二人的膝下。謠言在很久之後,終於漸漸散去,而“劉天賜”也慢慢長大了。

少年的劉天賜從五歲開始就表現的和其他孩子不一樣,他只喜歡一個人坐著看書,其他孩子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麼。直到他六歲那一年入塾,涿縣人都大吃一驚,這個孩子居然可以把《史記》、《漢書》、《楚辭》、《詩經》、《論語》這些書都能頭頭是道的說上一些,而且很多見解的深刻與獨樹一幟已經超越了學塾裡的先生。先生撐了半年,終於婉轉的向劉家提出:這個孩子我教不了,你們還是另請高明吧。

很快,關於劉家這個小孩子的另一個傳聞又出現了:劉家出了一個“神童”。

**

涿縣偏處北方,訊息並不是十分便利,但朝廷中這幾年發生的一些大事也能陸陸續續傳到涿縣來:

桓帝派遣自己的親信宦官單超、唐衡這五個人帶領皇宮衛兵一千多人包圍當朝大將軍梁冀府第,逼迫這個掌握了天下大權二十多年的外戚自殺了。桓帝封五宦為侯,朝廷又開始宦官當權了。

河南尹李膺和太尉陳藩聯合太學生郭泰等人反對宦官,結果反被下獄,幸虧桓帝的岳父竇武上書說情,才沒有被殺,而是被終身禁錮。

…………

這些事傳到涿縣的時候早已經面目全非,但是劉天賜還是很快就知道了所有事情的來龍去脈。因為延熹八年,也就是“劉天賜”剛滿六歲的這一年,劉弘為他請來了一位好老師:崔寔。

劉天賜知道崔寔非常的了不起,因為他就是《四民月令》的作者。崔寔也是涿縣人,延熹六年因為母親去世,所以回老家守孝,劉弘久聞崔寔大名,幾次去請,結果始終沒把人請出來。

就在劉弘心淡的時候,崔寔自己找上門來了,因為崔寔聽說了涿縣出了個小“神童”,他一打聽,才知道這個“神童”就是幾次來找自己的廉吏劉弘的兒子,名字叫劉天賜。崔寔聽說之後,連連頓足,後悔之餘趕緊跑到劉府,要看看這個小“神童”。

這次師徒見面非常有意思:先是崔寔發問,劉天賜回答。崔寔的第一個問題是“有漢以來,有哪些政論文可稱巨構。”劉天賜按照他在二十一世紀學到的知識老老實實的回答:“以陸賈為綱,以賈誼、晁錯、桓寬為目,綱舉目張之後始可稱好。”

這個回答把做老師的嚇了一跳,陸賈的《新語》不用說,那是漢高祖看一篇誇一篇的文章,至於賈誼,其《過秦論》中“兼併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這幾句話完全可以看成歷代君王的教科書。劉天賜舉這兩個人完全在崔寔的意料之中,如果連本朝的好文章都報不出來,怎麼能做“神童”?但是當這個六歲的孩子提出晁錯、桓寬這兩個人,那實在是不可思議了,因為這兩個人前者寫了《言兵事疏》,後者寫了《鹽鐵論》,這完全不在夫子的大義之內,換句話來說,這個只有六歲的孩子如果是刻意的去讀這些政論,那是已經等不及的要出將入相了。

第一次見面之後,務實的崔寔也在考慮自己到底能不能教育眼前這個有甘羅之志的孩子。不過他後來想通了一件事,當時的名儒都不在涿縣,只有他或者能夠做到不耽誤劉家這個小孩,縣裡其他的老師做不到。

從此,涿縣百姓開始看到這樣一幕景象,一個鬚髮花白的老者每天清晨帶著一個六七歲的孩子到田壟間幫助農民耕作,中午在河堤上又看見他們讀書。百姓們開始議論:劉家要出大官了。

不過涿縣的百姓不知道,這個六七歲的娃娃還在晚上練習武功,這一點不但他們不知道,就是崔寔、劉弘也不知道。知道這事的人只有二十來個小孩子,他們每天晚上都會到劉家後園的圍牆邊等劉天賜出來,然後一起鑽到不遠的楊樹林裡,由劉天賜教他們打“軍體拳”,還練習格鬥和擒拿。劉天賜對這些孩子的要求是不得對外人聲張,不得相互毆鬥,不得欺壓良善弱小。

“還有十來年就要黃巾之亂了,能用來做準備的時間一點都不能浪費。”這是六歲劉天賜的想法。他為自己的這支秘密班底取了個響噹噹的名字:“飛虎隊”。

延熹九年,一向身體不好的劉弘再一次病倒了。劉天賜偷偷去看“父親”,結果他比很多醫生更早的得出了結論:劉弘的病是癌症。在多方延請名醫不得的情況下,劉弘的病況急轉直下,很快就去世了。

一直以來都依靠劉弘微薄的俸祿供養的劉家一下子陷入了拮据的生活狀態,劉天賜的母親李氏不得不開始接受一些針線活養家,翠兒已經嫁出去了,現在她也在偷偷的接濟劉家。就在這個時候,崔寔的孝期滿了,他必須要到遼東任職去。

崔寔走的那天,劉天賜揣著母親給他的禮金去送行,不料崔寔不但不受,反而另外封了白銀十兩給自己的學生,同時還留下一封書信,讓劉天賜憑著這封書信去北海找自己的好友鄭玄,拜在他門下學習。

劉天賜想到《三國演義》裡有這樣的一段話:“叔父劉元起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年十五歲,母使遊學,嘗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他想不到自己七歲就可以憑藉崔寔的介紹去見老師了。

劉天賜的想法並沒有實現,因為李氏根本不敢讓一個七歲的孩子單獨離開家。這個問題的最終解決還是依靠了那個“叔父劉元起”,他說他可以到北海郡開個商鋪,這樣就可以把劉天賜帶在身邊。李氏考慮了很久,終於拗不過兒子的要求,讓他跟隨叔父去北海。

延熹九年,八歲的劉天賜終於來到北海郡,而他的心裡雖然很想見見後世稱頌的鄭康成,但是他知道自己將來是那個風雲際會的“劉備”,所以他最想見的卻是另外三個人:公孫瓚、太史慈和孫乾。

**

初春的北海還在感受著嚴冬的峻冷,路上行人無不嚴包密裹,穿得厚厚實實。但是北海城裡卻有一處熱鬧非凡:太守府。剛當任的太守孔融在宴請一位學界泰鬥,四十二歲的鄭玄鄭康成。同被邀請的還有北海城中的一些宿儒以及一些年輕後學。十八歲的新太守要向這些人表明自己重視士人的態度,雖然他骨子裡是驕傲的。

去鄭玄的書齋撲了個空的劉天賜隨著叔父劉元起也來到太守府外,在送呈了崔寔的信函之後,他們被帶到了宴廳的一個席位坐下。這個時候,一個年輕後學正請教鄭玄“賦”的問題:

“以先生之見,我朝垂四百年,賦以何人為佳?”

“本朝之賦,玄也不才,觀眾家而繆列長短,當推司馬。”居賓位首席的鄭玄說完,拈著鬍鬚一笑。

“則揚雄何如?”那個年輕學子繼續追問。

劉天賜聽到“揚雄”,立刻想到這個人如何的拍馬,不由哼了一聲。

堂上的人都在等鄭玄發言,忽然聽到一個小孩子清脆的哼聲,不覺都扭頭來看,這才發現末席上不知什麼時候多了一大一小兩個人。

“哪裡來的頑童?”孔融皺眉問道。不過剛才引路進來的差官已經又出去了,一時間竟然沒人回答他的問話。

孔融心裡很不自在,覺得這樣的盛會怎麼會給一個小孩子攪了,當下也不客氣的問劉天賜,“適才可是你冷言以對麼?”

劉天賜知道事到臨頭,躲也沒用,只好硬著頭皮站出來,“正是學生。”

“何以如此?”孔融問這句話的時候在預備讓劉元起出來答話,他在想一個孩子能有什麼見識,多半倒是這個大人不簡單。

劉天賜還不能把一長篇對古人的評論說得洋洋灑灑,正在躊躇犯難,忽然想起那篇著名的《陋室銘》,立刻有了主意。“大人,學生不才,有短文一篇,請大人及各位先生指正。”說完,他也不等孔融同意,便開始背誦《陋室銘》。

眾人一開始聽說這個七八歲的孩子要當眾背誦自己的短文,都嗤之以鼻,覺得這是班門弄斧自不量力,但是兩句聽過,不覺都把輕視的心收起,驚訝的看著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子。待劉天賜背誦到“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時,忽然想到下一句不能背,因為諸葛亮這時候還沒有出山,他靈機一動,改CD城顏淵廬,西蜀子雲亭”,這一下又把孔融聽得歡喜不已,畢竟劉天賜這一下誇的顏回可是他孔家的門生。

劉天賜全文背完,全場人都驚異的看著他,鄭玄忽然問,“此文甚好,只是句句稱頌,未見有何不平,為何你適才要冷言以向?”他對劉天賜很有好感,問話之間也頗為和氣。

“先生,童子無知,請問臣子者最重何事?”劉天賜很恭敬的問。

“氣節!”鄭玄不假思索的回答。

“如國變亂叢生,臣子該如何?”

“當規言諫行,為國致禳。”

“如此,揚子雲雖青春做賦,後人又怎能高看他?”劉天賜說到這裡,不覺想起諸葛亮在舌戰群儒的話,順口冒出一句“楊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此所謂小人之儒也;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

他話音落地,滿堂皆驚,鄭玄更是情不自禁的站了起來,“妙。你是何家之子,年紀雖小卻有如此之才?”

劉天賜倒身下拜,“學生劉天賜,受學於崔寔先生門下,今有恩師書信一封,特薦學生入鄭先生門下學習。”說完,他取出書信,雙手高舉,遞給鄭玄。

**

【很多讀者讀到這裡都會提出疑問,因為王莽之後三個字的名字便多在草根階層出現。這裡作者交代一下,天賜是小名,就如同曹操的小名是阿瞞一樣,至於表字的提早出現是作者刻意而為,目的在於儘早扣住劉備。後文的一些將領出現比較早,提到他們的時候我也提到表字如何,多是出於這種原因。】

【本章還要交代軍體拳的問題。作為一個現代軍人回到古代,相對優勢的一點是知道一整套訓練方法,這對於軍隊的操練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對於一些大將,我都會交代他們今後的學習道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