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我是劉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八章: 何進發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八章: 何進發檄

對於陳留王被救走一事,何後先是大發了一通脾氣,之後便惴惴不安,每天都在椒房殿中自言自語,不過十來日的工夫就瘦得形銷骨立。

因為百官驚闕,靈帝在駕崩前沒有能對這個皇后做出一個去留的安排,而現在身份置換,皇后變成了太后,當初拼死維護皇后的大臣們卻都在有意無意的迴避椒房殿的一切事情。

六月末的洛陽,天氣熱得讓人恨不得成天的浸泡在冰水裡,不過炎熱的天氣並沒有影響到京城的百姓們議論一個還不滿月的嬰兒的興趣,這個嬰兒在一天之內經歷著出生、父死母亡、封陳留王、登上帝位的巨大人生起落,讓百姓們既唏噓不已,也憂心忡忡,甚至在京師中還流傳著一種傳言:這個小皇帝的命太硬了,克父克母,將來必定要克國。

流言似乎很快就得到了應驗,七月中旬,大將軍何進在幷州發出《伐司隸檄》,相隔沒有幾天,河東太守董卓、南皮太守袁紹、南陽太守袁術、徐州刺史劉焉,荊州刺史劉表、山陽太守袁遺同時宣佈起兵討伐京畿叛臣劉備、王允、荀爽等人,一時間天下震動,司隸境內惶惶不安。

**

京師,劉備府邸。

“你們看看,滿紙胡柴。”荀爽氣憤的將抄送來的《伐司隸檄》擲在几上。

“慈明何須動怒,”王允笑呵呵的拿起那張檄文,“......司徒王允因循悠忽,苟且目前,無寸功於社稷,然惘食漢黍......太尉橋玄其德寥薄,軍治不臻,乃恬顏高位......司空荀爽因習懶惰,目不識人,屢逆國體......慈明,你的罪名竟比我等都輕些。”

“司徒還笑得出來!”荀爽鼻子重重的哼了一聲,“說得我等都是亂臣賊子,將來不免飽受萬民之譏、百代之諷。”

王允卻沒有理會他,只顧繼續念了下去,“當罪者莫甚於汝南公劉備,其性涼廉,本無懿德,雖承嗣於宗室,實無祖之謨烈,罔顧綱常,先帝屢意罷黜......”

“句句誅心,”一直閉著眼睛靜聽的橋玄冷冷的開口道,“何進總算費了點心機。”

“何止一點心機,”王允搖頭道,“河東董卓、南皮袁紹、南陽袁術、徐州劉焉,荊州劉表、山陽袁遺,再加上幷州何進,一共七路兵馬,沒有一路是省油的燈,也難為何進短短的一個月裡做得出這一件大事。”

“司徒說得還少了些,”橋玄擺了擺手,“何進這七路兵馬大有名堂。”

“什麼名堂?”荀爽和王允一起驚異的看著橋玄。

“京畿雖藏富天下,卻向少糧草,由此常需南陽、漢中、扶風供給,眼下南陽袁術絕我糧路,則不但南路斷糧,而江東之糧也不得由西路運至京畿,而東路斷於徐州,由是我等一籌莫展。再看扶風一路,卻被斷於河東一郡,董卓素來知兵,帳下又有良將,不可輕辱。我等唯可獲糧之地乃在漢中,不過眼下長安城卻在大司農袁槐之手,他雖未起兵響應,只怕也只在朝夕之間。”

王允和荀爽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橋玄根本不給兩人喘息之機,接著又說道,“袁家一門四世三公,袁槐曾為太尉,也是知兵之人,門生故吏滿於天下,若是他再起兵響應,只怕後果難料。更可慮者,前番袁紹於疫時出使烏桓施恩佈德,便無北顧之憂,更可得烏桓良馬無數,京畿精騎之優勢已蕩然無存。不過這些都還不是最讓我頭疼的地方。”

“公祖最擔心什麼?”王允急問。

“某之深憂者,乃在大皇子。”橋玄憂形於色的嘆了口氣,“據言南皮太守袁紹頗有智計,若不是他早去南皮,當日先帝駕崩之時,何遂高也不至於一敗塗地。若是袁紹四處宣揚大皇子德如扶蘇,只怕河北民心不復。”

王允緊鎖眉頭道,“此事大有可能,我也聽聞此人初到南皮便四處訪賢,帳下已有數員虎將,其中有顏良、文丑二人尤為了得。”

“還有淳於瓊和鞠義,去年袁紹為了這四人,向朝廷連續上了三份奏章,要任這四人為校尉。”橋玄補充道。

“何進手下有何人?”荀爽問道。

“想打擒賊擒王的主意?”橋玄看了荀爽一眼,“聽說幷州有兩員將十分了得,一名呂布,一名高順,都是幷州刺史高穎的愛將。有大皇子坐鎮,高穎早已沒有分寸。”

橋玄一通話說完,王允和荀爽兩人面面相覷,“依公祖之言,難道我等自縛出城不成?”荀爽重重哼了一聲。

“那倒不是,”橋玄笑了笑,“玄德與皇甫將軍一大早就出門,看他二人神色倒好象若無其事,不知道是否已有破敵之計,我等還是等他們回來再商議此事為好。”說完,橋玄雙眼一閉,又做他的養氣工夫了。

王允和荀爽對看了一眼,搖了搖頭,苦笑不已。

**

對劉備和皇甫嵩是否有破敵之策一事,橋玄的猜測只對了一半。

由於小皇帝劉協根本不能理事,朝廷的大小官員只能一如從前,而三公的責任相對而言就特別的重些,需要管理所有的政務,槐裡侯皇甫嵩和都亭侯朱儁則負責軍務,劉備代署璽印,不過要受朝臣的節制。

這種安排在一個月之內沒有出過什麼大的差錯,不過《伐司隸檄》的出現立刻將朝廷平靜的局面完全打破,不少朝臣開始“抱病”不出,一副隔岸觀火的樣子,讓劉備十分頭疼。讓劉備更頭疼的是京師居然乏糧,這顯然大出劉備的意料之外。為了解決這件事,劉備一大早就拉著皇甫嵩開始忙活了。

劉備首先找的人是曹操。

劉備找曹操的原因很簡單,他記得在二十一世紀看《三國演義》時,書裡寫到曹操幹了一件事,募民屯田。

“汝南公來此何事?”見劉備和皇甫嵩同時“大駕光臨”他的北部尉治所,曹操不由大感驚異。

“此番是想請孟德做一件事,”劉備也不轉彎抹角,“孟德素富才幹,備意請孟德為大司農,為京畿屯田,不知孟德意下如何?”

“據操所知,大司農袁槐現在長安,何以又任操為此職?”曹操並沒有因為忽然得到提拔而高興,反是疑惑的問道。

“實不相瞞,京畿之內甚為乏糧。”劉備毫不避忌的說道。

曹操眼皮一跳,不置可否的“哦”了一聲。

“孟德意下如何?”皇甫嵩發現吃不透曹操的意思,忍不住問道。

“若操願為,則大司農袁槐又當如何?”曹操話題一轉。

“到底城府非同一般,”劉備心中暗贊道,當下毫不遲疑的說道,“朝廷有意任袁槐為太傅,請其即刻入京。”

曹操不禁仰首大笑起來,笑完說道,“玄德以為袁司農肯奉詔否?”

劉備心中一凜,知道曹操已經知道他們誘袁槐入京,使南陽太守袁術和南皮太守袁紹投鼠忌器,藉機分化瓦解七路大軍的想法,甚至很有可能猜到了這麼做的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拉攏南陽太守袁術,使南路的糧道打通,舒解一下眼前的壓力。他心念電轉,知道既然用曹操就得絕對信任曹操,立刻搖頭道,“備並無把握。”

曹操以讚許的眼光看了看劉備,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此書乃是今早有人秘送至曹某府上,玄德不妨一看。”

劉備轉手接過,也不開啟,又還給曹操,笑著說道,“備已看過了。”

曹操一愣,旋即反應過來,哈哈大笑,“天下皆道玄德以非忠厚而善做偽,我以為玄德乃真忠厚。”

劉備笑道,“天下或不知孟德之胸襟,我以為孟德之胸襟在天下。”

兩人四目交投,都是會心一笑。

“玄德若要誘袁槐入京,操以為絕不可為,倒是京畿屯田之事大可商榷,操以為若要屯田,許縣、弘農之地俱佳,玄德何妨以招懷流民、遷徙人口、勸課農桑、興修水利及檢括戶籍五法屯之,如此民心可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劉備點頭道,“孟德之言甚合我心,不過眼下屯田不過來歲之計,今年雖有新收之糧,然只敷一年用度,卻不足征戰之用,孟德以為當如何處之?”

“此事甚易爾,”曹操漫不經心的說道,“玄德雖知南路糧道斷絕,不知玄德是否知守南路之人如何?”

“斷我南路糧道之人乃南陽太守袁術,此人手下頗有一些驍勇之將。”劉備答道。

曹操冷哼一聲,“在操看來,此人不過冢中枯骨爾。操願去大司農一職,只以親衛及守北城之兵五千前往南陽破之,不知玄德可放心我去?”

劉備心裡飛快的過了一下:從眼下的情況來看,用曹操的好處顯然比不用曹操的好處大得多。曹操如果有心要離開京畿,加入到討伐他們的行列中,那麼自己除非立即下手誅殺曹操才可能有用,不過北城的士兵只怕立刻會激起譁變。更重要的是,曹操如果加入自己的這一方,那麼最大的好處就是少了一個極難戰勝的敵人。

當然,如果曹操當真是有心奉劉辯為君,那麼劉備的同意就是放虎歸山。

劉備還沒有回答,卻聽一旁的皇甫嵩問道,“孟德可知南陽兵馬有幾何?”

“南陽郡有三十七城,百姓當不下百萬,兵更過十萬之眾。”曹操淡淡一笑,“此事操已盡知矣。”

“五千破十萬,孟德莫非戲言?”皇甫嵩眉毛快擰到一塊去了。他沒想到劉備一大早拉他來見這麼一個孟浪輕狂的人,心裡極是不快。

劉備把皇甫嵩的神色看在眼裡,知道就算他願意讓曹操帶兵,也還得說服皇甫嵩才行,於是趕緊向曹操微一搖頭,曹操知意的笑笑,也就沒回皇甫嵩的問話。

“我等今日先告辭,明早定有答覆。”劉備一拱手,拖起皇甫嵩向外就走。

曹操也拱起手,卻沒有放下去,眼中閃著興奮的光芒,嘴角邊露出一絲笑意,“這個劉玄德,還真是不簡單。”

**

刀子謝謝訂閱的讀者,還請大家如果有**,並且覺得給刀子值得,那就更加謝謝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