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十三章 茁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十三章 茁壯

如今的陳孝早已不是當年攔路劫財的陳阿大了,幾年的歷練下來已是一個合格的後勤主管了,兵器、彈藥、糧餉等等調撥自如,後勤部長的位子做的是穩穩當當的。

“稟王爺,我朝水路兩軍皆以換裝整齊,各州縣巡丁也裝備齊全,彈藥、被服儲備充足,各地的七處轉運署已經建立妥當。”陳孝如今也三十五六的人了,養的白胖官樣十足,氣質也逐漸的變得沉穩,是個可造之材。“二次換裝正在實施之中,造器局產量逐步提升,據估算明年四月可換裝完畢。”

陳孝說到造器局時,何亞東胸膛挺的高高的,嘴上的兩抹小鬍子一翹一翹的,顯然很是得意,還斜斜的瞟了張健科一眼。

梁明上頭看的心中之樂,張、何二人主管朝中事物不合格,他倆應該算是“科技型人才”,在朝為官不合實際。但梁明也不會虧待了他們,雖然依舊是一個主管槍炮,一個主管戰艦,可造器局的規格極高,幾乎同各部齊平,而且不設局座,他們二人作為平級的總監已經是朝中有數的大員了。

兩人在大秋島時就是不對付,相互之間愛比個高下,如今到了呂宋更是如此。先前柴坤說道戰艦時張建科就瞥了一眼,這樣的“過節”自然要換回去,何亞東擔得上是“睚疵必報”。

兩人的私人恩怨梁明自然不參乎,這倆人較較勁也不錯,至少這工作進度就增長了不少。兩人手下如今的人馬自然是遠遠超過在大秋島的時候,以槍炮監為例,其人員已經增至近八百人。因為“鐵範”的應用每月可以出產各類大炮可達七十門之多,到如今鑄炮已經結束,炮場的工作就要轉向研發了;而火槍的製造同樣出色,生產流水線的出現使得相對簡單的直線膛燧發槍產量大增,現在每月的產量已經穩定在五百支上下。梁明是樂見其成。

軍部的彙報結束後就輪到柳風了,財政無疑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無論是東方還是歐洲,是古代還是現代它都是一等一的大事。或許以後柳風會是忙的腳不粘地,但現在他無疑是幸福的,攻佔呂宋的收穫遠遠超出了梁明先前的預料,豐厚的收益使得柳風的日子過的極為輕鬆,只要是梁明批過的動動筆就是了。

“…………國庫豐盈,共儲存黃金八十三萬五千兩,白銀五百九十四萬七千兩,鷹洋二千零六十一萬元,珠寶五十五箱,價值不計。………………,糧食二百六十萬擔………………”柳風的嘴角禁不住裂了開來,“王爺,依照我朝的耗損,僅國庫的存節足以支撐十五年的開銷。”

柳風的奏摺年前就遞到了了梁明手上,但現在聽著依然是喜從心生。菲律賓不僅僅黃金產量豐富,而且是西班牙美洲殖民地運銀船隻回國的經駛之處,殖民政府儲金幾豐,且身臨中國港口稅收也頗為可觀,當地的西班牙人多是富足之家,所以洗劫之後收穫驚人。再加上島上數十萬土著的遺產,能搜刮到接出二千五百萬兩白銀的財富也是理所應當的。(在乾隆期間,如果是洗劫一座三十萬百姓的城市,大家覺得可以搜出多少萬兩白銀。)

“王爺”,柳風從袖子裡掏出一個小盒子,“自王爺下令制錢,臣等不敢懈怠,此乃剛剛制定的樣錢,請王爺御覽。”

在去年10月登基立國後,梁明就命柳風等財政部臣屬籌資國幣,現在倒是出了頭了。從陳磊手中接過盒子,開啟一看,模樣很不錯。新的錢幣體系分為上下四層,第一金元,第二銀元,第三銀幣,第四銅幣,上下以十進制,對外稱做華元。一摞硬幣下面還有一捏印的紙幣,這是梁明特意吩咐的,在印花和質地上都做了特殊處理,最小的是1元的銀元卷,之上是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而金元卷最小的是10元面額的,再上是20元、50元和最大的100元的。1銀元價值等同一元西班牙鷹洋。

“拿下去,讓他們都看看。”對於樣錢梁明還是很滿意的,讓下面的眾臣鑑看也不過是做做樣子,“我朝中銀響豐富,那些個金元卷、銀元卷就按國庫二成的分量印製,各地州縣不可強令百姓夠取,自願而為。若是情形看好在做增售。”對於紙幣梁明還是有點不放心,不敢印的太多,看著辦就是,小心使得萬年船嘛!“然各地鷹洋需逐漸套取,收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柳卿,中華銀行的事情要儘快辦好,要同國幣同步開啟。”組建個國家銀行,梁明覺得這是必須的。

“銀行行監已經選取,各部門主事都已備全,只等銀行落成就可立即開啟發售。”柳風在這一點上不敢有絲毫的馬虎,選挑的很仔細。“國幣製取無礙,工商部留置的造幣機很是得力。”最後很自然地將話題引向了工商部,因為柳風知道監察部和司法部都沒什麼可說的,司法部剛剛公佈了律法,是根據大明律改得,短時間內是不會再有什麼成績的,監察部的摺子只會獨報,朝堂上是聽不到的。

工商部職位最高的是李鶴,他的位子僅是個郎中,在朝會上算是最低的一批了。李鶴是師爺出身,已經年過四十了,現在能坐上這個位子,心勁是沒的說,剛剛上任三個月,成績還是不小的。“臣李鶴,見過王爺。”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後,這才說道:“稟王爺,工商部立部已有三月,諸事進展順利,柳大人所言的造幣機不過是屬下等人幸得王爺的指點監造而出的,亦足以供造幣所用。”

梁明呵呵一笑,心中抹過一絲得色,自己好歹也是21世紀的手工人才,對於18世紀的基本機械的原理製造自然是小菜一碟。可惜複合式蒸汽機還未見成效,不讓配上蒸汽機的造幣機遠比利用水力來的快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