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十二章 發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十二章 發展

梁明的朝廷還是初建,而且沒有按照中原王朝的傳統規布,隨著時間的增長部門也在逐漸的增多,這僅僅大半年的工夫當時的六部就成了九部了。

新增的三部分別是學部、工商部、外交部。這學部是個冷衙門,梁明也沒增設部長,最高的官職不過是一個郎中,此人姓宮,單名一個強字,舉人出身,是最早投效的學子。

工商部和外交部也同樣沒設定部長,部門的主管都是郎中,一個是李鶴,另一個是溫陽一,和司法部部長俞濟世一樣都是青州知府福布森的幕僚,很識趣地人。

這三個部門在以後應該是很重要的,但現在確實名副其實的第三世界,墊底的衙門。在周青竹等人的眼中,他們也就是湊個熱鬧,但事情誰又能說得準呢?宮強是問口關心,權當自個在鍛鍊身體,李鶴同溫陽一卻是憋了一口氣,但就是在想打個翻身仗那也要等幾個大佬彙報結束了再說。

民政部可是名副其實的天字一號衙門,周青竹的身份也很特殊,若不是梁明欽點了梵偉,這第一個奏報的非他莫屬。

“…………統計,我朝民戶六萬八千三百二十戶,人口二十九萬一千二百餘人,其中南下從龍者三萬七千五百三十六人,呂宋華人十一萬二千人,從勃良安(萬隆)、底勿(東帝汶)、淡馬錫(新加坡)、婆羅洲(現印度尼西亞佔據稱加裡曼丹島)等地遷居而來的華人六萬餘,另有內附的土著八萬餘人……”

“我朝治下共有金礦三十一座,其中大中型的有十五座,月產金一萬兩千兩——一萬三千兩;銅礦四十座,大中型的佔二十三座,月產愈二十五萬斤;鐵礦十七座,大中型的有十一座,月產鐵愈百萬斤(哥們,一萬斤才是六噸啊,不YY吧);煤礦十一座,大中型的有六座,三座是露天;錫礦三座………………;鉛礦兩座………………。另有私礦七十餘座,每年可得稅入鷹洋八萬(西班牙銀元),商稅另算。”周青竹不愧是混跡官場的老油子,聲音不緊不慢,“各處礦場治下共勞奴七萬三千餘人,另有勞奴萬餘販賣於私商以供差遣,得利二十一萬七千鷹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今天的朝會是重頭戲,每一部都攢了幾個摺子的功績,周青竹唸完了手中的摺子,從袖口裡又抽出了一本,“…………是年,我朝治下百姓共計田產三百一十三萬六千餘畝,無名田產二百三十萬畝,百姓新開田產一萬兩千畝。賞賜南下百姓二十萬畝,遷居百姓二十萬畝,當地百姓八十萬畝,內附部落十萬畝。開闢農場九十二處,合計田畝五十萬畝,勞奴兩萬餘人,尚剩餘田產五十萬畝無人耕種。估算今年可收糧稅八百萬擔。(注1)…………”

梁明很滿意,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只要有糧食自己這個小朝廷就亂不了。“好,只要錢糧不缺,我朝可無礙。周卿於朝有大功!”高興之下梁明的好話自然也不會吝惜。

周青竹這樣的傳統文臣對於上位者的口頭誇獎還是極為在意的,聽到梁明的誇獎臉上登時多出了幾分光彩,聲音不經意間也高了三分,“謝王爺誇獎,此乃臣下職責所在,不敢疏忽。”

見到周青竹退下,柴坤當仁不讓的站了出來,“稟王爺,我水師現已整頓完畢,上下官兵共計五千。戰艦九艘,戰船二十艘,補給艦八艘,艦隊官兵3600人,陸戰兵(下轄兩營)1000人,補給處400人。”他倒是幹淨利落,兩三句話了事了。

“倒是有幾分軍人的氣質了。”梁明心中暗自高興,臉上也露出了幾分,自是安慰了幾句。

柴坤下去了,那就輪到李勾了。有了前頭的例子,他也不好再囉唆,“稟王爺,我陸軍官兵共計15000人。整編為三旅,附屬炮兵、步兵各一團,各下轄兩營,騎兵一營,轄五哨,每轄四排,每排領兩棚,另設醫護營。”

“步兵旅每旅下轄步兵兩團,炮兵、工程、輜重各一營。每步兵團又轄步兵三營,炮兵一哨。步兵營轄四哨,每哨轄三排,每排領三棚。炮梢下轄兩排,每排配炮二門,分屬五斤炮與三斤炮,另有一棚護軍。”

“附屬的炮營設二哨,五斤炮,每哨配備四門,每排配炮二門;三斤炮,每哨四門,每排配炮二門,另一排為護勇。工程、輜重營設三哨,每哨四排,每排領兩棚。”

這些編制是梁明會同文壇、秦宜達等人熬了好一陣子再搗弄出來的,著實費了大腦勁了。而且整編軍隊也全落在了文壇、秦宜達和何克閣身上,李勾他們忙著剿殺潛逃的土著,不將這些人殺個乾淨,梁明的地盤就絕對安穩不下來。幸好有當地內附土著的幫忙,要是單靠梁明手下的這點人馬是絕對不可能在半年之內清剿乾淨的。

加上擴編為禁軍的親衛營1000人和陳分民下屬的各處炮臺守衛,梁明手下一共有了兩萬三千人馬,當然要是再加上各地的巡丁和礦藏的監工,還能再湊出三四個營來。從打定主意要造反到如今,算算時間已經有六年了,能拉出這兩萬人馬來真的很不容易,要不是鄭七、梁文庚、樊文才等人不畏辛勞,一門心思的攢銀子,梁明還真的要在全國下次募兵令不可。

說起鄭七等人,那真是為了錢不要命,一波接著一波的往呂宋拉人,而且質量頂好,全是正當年的漢子,絕好的兵源,替梁明可剩下了太多的麻煩了。

這一波歷史上中國最頂尖的海盜人才,的確是不同凡響,在沿海的號召力是相當大的。

ps:據研究,秦漢時我國的畝產量為264市斤/市畝,唐代是334市斤/市畝,清以前畝產量最高是明代,為346市斤/市畝,清代的畝產量達到了374市斤/市畝,分別比漢代增加了41.6%,比唐代增代11.9%,比明的畝產量高了8%,清代是歷史上畝產量最高的一個歷史時期。

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為9.67畝,唐玄宗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為27.03畝,宋神宗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為16.56畝,而明代則為6-7畝,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為3.56畝,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為2.41畝。

中國有句老話:三十畝地熱炕頭,老婆、孩子、一頭牛。是絕大多數農民心中的完美生活!所以說,在人均五六畝地的情況下,在大部分勞力未被抽調的情況下,還是有能力去耕種的。戰國時一人可耕百畝(合69市畝),清代一人可耕12-13畝(市畝)。18世紀時,中國麥子的收穫率為15:1,英國則是10:1,中國的糧食收穫率也遠較英國為高。在農業勞動生產率方面,英國一個勞動力能耕120畝旱地,歲收12000斤糧食,中國在農業最發達的太湖地區,一個勞動力能耕12-13畝土地,歲收米20-30石,合稻穀4500-6750斤。(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