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四十六章 定南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四十六章 定南洋

“四月二十六日,中路軍(第二旅)克三馬林達……”

“四月二十八日,中路軍克巴里八板,第二日兵臨雅文泰……”

……………………

……………………

“五月二日,西路軍(第一旅一團、守備三團)克勿裡洋……”

“五月四日,西路軍第一旅一團克檳港,守備三團克巨港……”

“五月四日,中路軍克帕朗卡拉亞…………至巴塔坎……”

“五月四日,東路軍(第一旅二團)克萬鴉老…………”

………………………………

在捷報頻傳中,時間就這樣悄悄地走到了五月十三日,經歷了兩日的談判後,荷蘭東印度總督託維爾·安東尼奧(新加坡海戰被俘,談判時送回)在投降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大名。從這一日起,東印度群島歸屬於中華國。

有了西班牙人的前車之鑑,爪哇島的荷蘭人在巽他海峽被封鎖後已經做好了死戰到最後一人的準備。梁明卻不想在巴達維亞消耗掉太多的力量,就將押送到中州的託維爾·安東尼奧發送到了前線。他可以保證荷蘭人的生命安全,但是作為對三十六年前發生的“紅河慘案”的補償,荷蘭人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就看他們自己的覺悟了。

兩天的談判,很大程度上是荷蘭人自己在叫價,最後達成的協議是:(1)荷蘭賠償兩千五百萬荷蘭盾,並且立刻付出。中華國保證荷蘭人的生命安全。

(2)巴達維亞的荷蘭守軍交出所有的武器。

(3)今後同意荷蘭商船進入南洋以及東亞經商。

(4)立刻退出戰爭,馬六甲的荷蘭國籍船隻立刻退出馬六甲海峽……

………………………………

對於這個協定梁明還是較為滿意的,以10荷蘭盾=1英鎊=5兩白銀的比換來看,荷蘭將要賠償一千二百五十萬兩白銀,巴達維亞的財產差不多是盡歸中華所有了。

雖然他的本心裡不想如此輕鬆的放走荷蘭,但若是中華軍再將巴達維亞的荷蘭人全宰了,那在歐洲的中國形象將變得無比暗淡。當然有一點是無比現實的,巴達維亞是荷蘭修築了二百多年的老巢,不是輕而易舉就可以攻克的,裡面畢竟還有六千多號荷蘭士兵駐守。真要是強攻巴達維亞,那等候中華軍的將是一場無比困難的血戰。

至於荷蘭人經商的問題,梁明既然放了一碼,那再松下口也是一個性質。不管怎麼說荷蘭也是一個商業大國,要過馬六甲不也是為了自己送銀子麼。

上位者永遠是最真現實的,馬六甲懸而未決,中華朝中重臣自然也不願意為了幾十年前的“恨事”耽擱了現在的大事,待等來荷蘭人奉送的賠款後也就“高抬貴手,輕輕的放過一馬”。

隨著巴達維亞的入手,南洋已是中華國的囊中之物了,現在整個南洋僅剩的就是一些土著王公(如亞齊)和幾個讓梁明頭疼的華人集團了。隨著戰事的逐步推進,像如何處理蘭芳等集團一事就不得不擺在明面了,是強行兼併?還是讓他們依舊獨立?

第二種無疑是不可能的,但第一種方案也不合時宜啊!唯一的辦法就是他們的主動歸順,可這個會順利嗎?

梁明心中沒太大的把握,他擔心這些“同胞”看不清大局。不僅他擔心,朝中的大臣們也同樣擔心。這個時候,只能看外交部的了。

溫陽一沒有讓梁明失望,或者說是他的幾個同胞沒有讓他失望,就在第一旅乘船渡海增援馬六甲時,蘭芳、婆羅、順塔三國歸順了。準確的說是婆羅、順塔兩國歸順了,至於蘭芳,人家是公司嘛!

於是爪哇島完全併入了中華國的版圖,而中華也多了兩個伯爵。沒錯,是伯爵,降了一級。這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懲罰吧!

靖南伯,王甫允,原婆羅國國王。

平南伯,王嘉渾,原順塔國國王。

而蘭芳,為首的羅芳伯、江戊伯、闕四伯等人大部分留在了蘭芳礦業公司,只有主管軍事的江戊伯、闕四伯二人進了官場。對於羅芳伯的“退隱”,梁明還是很遺憾的,原以為又收了個大才,最後竹籃打水得了個死魚。失去了羅芳伯,還不就是個死魚嗎?

梁明和到了中州的羅芳伯暢談了一宿,最後人家揮揮衣袖飄然而退。梁明嘆息之餘也能深深的體會到他的難處,就如同歷史上的難處一樣。

羅芳伯這些人,都是大清國的平民百姓,因為在故鄉太窮,不得已下了南洋。雖然飄泊海外,但仍然是大清皇帝的子民,祖宗墳墓祠堂,以及親友家眷,都在國內。他們如果自立為王,對大清皇帝來說,仍然屬於反叛,抄家挖墳毀祠堂的事皇帝是幹得出來的,甚至還會派兵出海,進行征伐。所以,羅芳伯他們不敢自立為王。

事實上,羅芳伯建立蘭芳國後,在華人圈裡根本不敢稱為國,只能稱為蘭芳公司,或者蘭芳大總長。這當然有害怕告發的原因在內。

後來,他們還曾經遣使回國,覲見皇帝,請求稱藩,想把西婆羅洲這塊土地納入清朝的版圖,或者變成藩屬國家。清朝皇帝不予受理,根本不理睬這些天朝棄民,或者根本不能容忍南方的漢人在海外建個國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羅芳伯在中國國內,也是一個平民百姓,沒有任何特殊身份。到海外後,因為他才能過人,所以被大家推為首領。帶領眾多海外華人,謀求共同的利益。後來因為華人勢力太大了,有好幾萬,當地土著居民也歸附了好幾十萬,他們幫助浡泥王平了叛,浡泥王看華人的勢力已成,不得已拱手讓位。蘭芳國能建立起來,主要還是華人群體實力很強的緣故。羅芳伯是華人勢力的代表,是由華人們推選出來的。除了個人能力之外,在華人圈內並不具備絕對的優勢。也就是說,大家能一起推選他,也能夠一起廢了他。所以,羅芳伯敢於向土著居民稱王,但不敢在華人面前稱王。

而現在他們的基業就算是丟掉了大半,可要是進了中華朝,在滿清論起來也是個從逆的大罪。梁明也就不勉強他們了,只是可惜朝中少了個大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