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三十五章 心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三十五章 心結

“美國?”梁明看了一眼就沒了細看的興趣,在他手中的是馬六甲海防署的奏報,只要在馬六甲出現新的貿易國家他們就要以最快的速度上報中州,這是梁明下的死規矩。

對於建國初期的美國梁明瞭解的很少,除了華盛頓、富蘭克林等幾個人物外,經濟方面可謂是一無所知。不過即便是不瞭解現情,梁明也能猜出個大概。1861年發生的南北戰爭,起因不就是自由勞動力嗎?

由南北戰爭,梁明就可大致推算出現在美國的經濟狀況;南方肯定是種植園經濟,產出的就是銷往國外的大量原料,可現在戰爭剛結束產量絕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想要恢復沒個幾年是不可能的;北方走的是工業路線,現在就更不景氣了,說它一空二百也不為過。

就是退一步說,美國即使恢復到了原先的水平,甚至是更進一步,可它和中華離得太遠了。中華國工業產品或是機器完全可以從英國進口,而原料,挨邊的就是印度。況且美國同英國的關係並不好,而梁明在這個時候也不想過多的開罪英國,至少在拿破崙崛起前中華國要同英國保持穩定的外交關係。

所以,現在的美國同中華國完全沒有聯絡的必要。而最主要的是,梁明的注意力已經完全集中到了大陸,即便是正在進行的中英談判他也完全交給了溫陽一為首的外交部。

中原情報署已經同各地的白蓮教全面展開了協商,要多少錢都有,只要肯“出頭露面”幹他一場大的。

這個計劃對於中華國而言是很有利的,雖然很不利於白蓮教。梁明是一個很現實的人,這是前後兩世的環境所決定的,21世紀過於理想化的人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混不開的;而18世紀這個世界大絞盤裡,梁明想要君臨天下就要學會捨棄和現實。有舍,才會有得。

最現實的一點是,“反性”高漲的白蓮教對於梁明也是個不小的威脅,這批人的頭領各個都是想稱王坐帝的主,看看王倫就知道。才打下了一畝三分地,就把自己的家人都封了國公。假如在中華軍大舉反攻的時候,實力不弱的白蓮教再舉兵,那肯定會是一股強勁的力量。

所以,這個時候讓他們出面硬撼滿清乃是一箭雙鵰之計,雙方的實力削弱了,中華國的實力無形中就高漲了一分。

當然,這個計劃是瞞不住朝中的有心人的,所以梁明要先安撫一下這批人,在這個要緊的關頭他不想沒必要的損失手下的大將,而且對於這批人,他還是很有信心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爺,人都到了。”烏三娘看見門外的陳磊露了下頭,知道今天要來的人已經到門外了,輕聲的想沉思中的梁明叫道。

“哦,到了?”梁明稍微一愣,隨即了反應過來,“那就宣他們進來。”隨手將奏摺拋在案上,正起了身子。

已經候在門口的陳磊聞言,當即叫道:“奉大王令,宣梵偉、顏六、楊壘、張百祿、吳清林、閻吉仁、李旺覲見。”

片刻的工夫,六人就在陳磊的引帶下進了興德閣,陳磊自己識趣的推到了殿外候守。

“臣等見過大王。”該走的禮儀還是要走的,而且梁明還隱隱發現自己似乎已經喜歡上了臣子的禮拜,這爺應該是受環境影響吧。

右手輕輕抬起,“眾卿免禮”,梁明已是習慣成自然,絲毫不見尷尬。待六人坐定,梁明這才說道:“今日,讓眾卿前來,不為別事,僅為白蓮一事。烏卿。”向烏三娘示意了一下。

烏三娘早在這之前就已被梁明說服了,眾人之中她同白蓮教的關係最緊密,同時又是自己的房內之人,梁明可不想為了這件事就傷了兩人的感情。

不過讓梁明想不到的是,烏三娘很輕易的就被他說服了,明點的說應該是烏三娘早有心理準備,她自己已經說服了自己了。

經過去年的急招,烏三娘已經有點這方面的意識,因為中華國待白蓮教和天地會差別太大了。而歷經了此事之後,烏三娘才醒悟到白蓮教對中華國同樣存在著不小的威脅,在梁明和白蓮教之間她自然選擇了梁明。畢竟她加入白蓮教,僅僅是因為她的義父——王倫。如果不是拜了王倫為義父,賣藝為生的她僅此一生怕也不會同“反清第一教”牽上瓜葛。

烏三娘的“順服”無疑大大增長了梁明的信心,對於今天的“攤牌”他有相當大的把握。

得到示意的烏三娘將手中的六個抄本想起遞給了梵偉等六人,作為朝中軍政大員的他們對於情報部門知之甚少,所瞭解的都是在朝議上公佈的,所以對於中原情報署運作的此事瞭解很少,他們僅知道軍情局的北方處和北地的白蓮教牽上了頭。

梁明一直在細細的觀察著六人的神色,從頭到尾六人不見有絲毫異樣,甚至梵偉還露出了喜色,這讓梁明的心徹底放下了,不然的話他也只能調離此人了。在這個緊要時候,對於手下的不多的戰將,他實在不願意為之。而且調離其中的一人,他也不敢保證餘下幾人是否產生異議,破壞性太大了。

“好個一箭雙鵰之計,此舉若成於我軍大為有益。”梵偉看完後當即叫道,神色不是在作假。楊壘五人也紛紛出言符合,總之讓梁明擔心的情況沒有發生,而且也沒有一丁點要發生的苗頭。

不過梵偉畢竟還是有頭腦的,轉眼間就想到了今天之事的因由,向梁明拜道:“大王,臣等雖出身白蓮分支,然皆因由王教主豪傑是以跟從,絕非為白蓮所惑。”梵偉臉色肅穆,他心裡知道今天這事一個不好就會出大亂子,而若是順利解決了那自己等人就會更近一步,“以臣而言,自幼出家維生,善天文讖緯,心崇道衍(姚廣孝,朱棣的心腹),本願效仿先賢,是以見王教主雄偉,為其所謀,卻從不拜白蓮。至王教主身隕,臣投於大王麾下,大王於臣有親善,君恩似海,委為吏部之職,臣感激涕零,雖肝腦塗地無以為報,如生二心,願蟻蟲嗜心而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