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四十四章 決戰津南(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四十四章 決戰津南(上)

“……興師北伐,乃復華夏之正朔。……爾等同為華夏子民,顧不向報。刀兵所指,乃滿洲八旗貴胄……”

“謀劃的倒是深遠,但是有那個可能麼?”直隸提督慶成冷笑聲中帶著濃濃的不屑,十三萬步騎兵,豈會敗給對面的兩三萬人馬。

“虛妄之言,這群逆匪萬死不足以贖其罪。”周冬佟站在下面面色憤恨的回應道,不過轉眼之間又換上了一副愁眉苦臉,“軍門,那東沽口的兩萬多百姓……?如何處理為好,還請軍門示意。”

什麼華夏正朔啊,什麼八旗貴胄啊,這些傳出去了都不太好。若是惹得民間紛論,御史一道摺子上去自己弄不好可是要掉腦袋的。而且現在馬上就要開打了,大後方要是讓這些老百姓一傳揚……萬一出了點差錯,挨刀的不還是自己麼!

“那就這樣吧!你分出兩個營,圈著他們到府君廟。等打完了,再放他們出來就是。”想了想,慶成決定把這事交給周冬佟去辦。事關己身安危前途,由不得他不上心。那自己也就安心了。

“得令。末將這就去安排。”周冬佟一聽,覺得這法子也行。只要控制住這些百姓的言路,那就了事了。

慶成阻止了他,“先別忙著去,過一會兒和中堂就要到了,一起來的還有京師諸營的都統,見過了再去也不遲。”

正在這時,一個戈什哈進的了廳堂,“報軍門,和中堂及諸位大人已經過了永定河了。”

“擊鼓,聚將。”對於和珅,慶成是一點也不敢怠慢,自己比起人家來地位差的太遠了。

※※※※※※※※※

天津衛。

“中堂大人,具體情況就是這樣。”慶成詳細的介紹了這幾天的情況,“中堂大人意為如何?”向和珅低頭不丟人,雖然他明面上還是和珅的上級,此次大軍的統帥。

“呵呵呵,軍門乃是一軍主帥,戰事之中嘛!應當是言定如山。”笑呵呵的拱了拱手,和珅說道:“和某人在這上面資歷淺的緊,盡聽軍門吩咐就是。”

“排軍佈陣之事,軍門以及眾將商議就可。”和珅知道自己肚子裡沒這方面的水,而且此戰關係重大,猶不得半點閃乎,是以閉口不談就是。打贏了,自己的功勞是少不了的。要是打得不好,那是這群丘八的事。他就是向慶成等人,明確的傳遞出一個訊息,戰事指揮上他不插手。

和珅這個外行不插手,自然是慶成所期望的。再勸說了一場做做面子活,慶成就進入了正題,看著廳堂列做的十多位將軍,說道:“諸位都是知曉津京地形的,逆匪態勢本帥也已說明,眾將可有破敵良策。”

下面做的除了分屬他手下的幾個總兵外,餘下的都是京師正副都統,單是官面上的職務也不必慶成低,更別說身後的背景了。所以,慶成對這些人要表現出相當的尊重。

如果是康熙朝,甚至是雍正朝,遇到這類生死攸關的大事,統軍大帥的位子絕對落不到一個小小的直隸提督身上,那些個皇室宗王才是最有資格統帥大軍的。可現在是乾隆朝後期,不要說皇室宗王裡沒有可戰之將,就是整個大清朝出類拔萃的也就阿桂、福康安和海蘭察。

這三人,如今一個年到古稀,一個遠在萬里之外,另一個更是葬身海底,京師重地竟然拿不出一個得力的干將。假如豐升額不走,這位子八成就是他的,可他走了幾個月了。矮子裡面拔高個,比起一直做“高階保安”的京師各營都統,慶成還算是一個將才。

前鋒營、護軍營、驍騎營、虎槍營 、健銳營、火器營、善撲營等,這些可算是拱衛京師的八旗禁衛軍。可除去豐升額帶走的兩萬可戰旗兵,當年威震九洲的京營雄師如今也就只能拉出不到三萬的能戰之兵。(清史稿統計,乾隆後期,北京單單是八旗兵就有十四萬六千人之多。)

將京營的可戰之兵一網打盡,算了下還不過是總數的四成,而且裡面還有相當比例的蒙漢八旗子弟。比起當年的強悍,現在的滿人就配兩個字——米蟲。

“大帥,逆匪竟囤循八日不前,這是為何?還望大帥明示。”說這話的是一個身著蘭色戰袍,頭頂帽有紅花的將領。

慶成打眼一掃,就知道這人是健銳營的翼長,只是健銳營分左右翼,他還不知道這人是那一個。

健銳營於乾隆十四年組建後,設定了掌印大臣,但無一定定員,是由朝廷透過兵部任命的,多為王公大臣,官職一品,不住營內。也就是掛個名而已。因健銳營分左右兩翼,故各有翼長一名,分管東西四旗,官職三品,住在八旗印房前面的大四合院內。平時衣著為蘭色戰袍,頭頂帽有蘭頂、紅頂或紅花頂,主要依據平時征戰的勝績而定。這人頭頂紅花,那肯定是平定大小金川時的悍將。只是慶成原是在東北任職,今年才調任了直隸,平日裡也躲在古北口,這人實在是認不的。

“逆匪漂洋萬里而來,無論是人員還是裝備,抑或是物質肯定會有相當大的折損。一路坐上幾個月的船,是人都要憋出病來,而且透過百姓口中還得知,逆匪竟然還運來了大批馬匹,這些體力、身心的煎熬,不是一兩天內就可以彌補的。”看了看坐下聽得入神的諸將,慶成接著說道:“正如先前中堂大人所言,逆匪遠道而來人員肯定不會太多,他若是一登岸就全力進攻,雖然能達到勢若破竹之態,可一是部隊得不到良好的恢復,二是戰線要拉長。我軍集結完畢至少要五天時間,而五天的時間他們就能打到通州。從大沽口到通州,二百多裡,一路沿途分守,其兵力更加削弱。是以,他們才會蹲守塘沽,等我大軍前來。”

“一戰定勝負!”一個穿著白色鎧甲的將領驚訝道,“逆匪好大的膽子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區區不足三萬人馬,竟敢如此狂妄……”

“狂妄自大,殺之……”

“鐵騎之下,踏成肉泥。”

廳堂滿清諸將一片叫囂聲中,和珅輕輕的咳了兩下,喧鬧的廳堂頓時間安靜了下來。滿意的點了點頭,再向慶成示意了一下,畢竟剛才人家才捧了他一把,而且又是全軍的統帥,怎麼的也要給點兒面子。

“諸位將軍可知此戰之意義?”和珅瞄著眼掃了一遍在座的眾將,呵笑道:“此戰意義非凡,絕不是一場輕飄飄的對戰。”

“假如天津衛一戰敗北之後,我們還可以於通州一帶重整旗鼓。調集直隸、山東、河南等諸省大軍前來勤王,甚至是盛京、熱河的駐軍,只要守住通州一線,反敗為勝也不在話下。”

“可是諸位,想過沒想過,假如天津衛這一戰我軍真的敗了,那影響會使什麼樣的?”和珅臉色沒了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肅穆之氣。“眾位將軍,此戰我京津步騎大軍十三萬之眾對戰逆匪三萬,兵力懸殊若此,如果還敗了,這說明什麼?”

“在老百姓看來,這甚至是代表著天意。那些個愚民,他們不會去理會什麼槍炮之類的,他們看的僅僅是人數。再說了,槍炮我們也有,從東北運來的槍炮,這一戰全補充給火器營了。連上原有的火炮,一百六七十門,浩浩蕩蕩的出了安定門,全北京的爺們都看見了。”

“此戰若敗,先不說北京城是否守得住。單說以後,百姓心中就會把逆匪與我大清相提並論。逆匪氣焰大漲,在天下百姓心間……,在三萬萬漢人的心間……,他們就會被提升到一個很高的地位。我大清之根基……”和珅站起身來,抱拳深深一躬,“諸位將軍,我朝國運就拜託諸位了。”

“中堂大人可向皇上奏明,此戰我全軍將士必效死爭先,奮勇向前,破敵於天津衛,宣我大清天威。”慶成連忙扶起和珅,神情很是激動,“如有半點閃失,我慶成粉身碎骨以報君恩。”

“呵呵,軍門言重了,言重了。我步騎十三萬,豈會敗於區區三萬不到的賊匪。”向十多個將軍抱拳繞了一週,和珅說道:“和某人,在這預祝我軍旗開得勝,一戰覆賊。”

再次商討戰局時,才、慶成已經有了一定的把握,他擬定了一個有相當大的風險的作戰策略——全軍前行三十裡,部屬於津南鹹水沽、蘆北口、八裡臺這個三角地帶,坐等中華軍前來。

這個策略實施的唯一可能,就是中華軍真如他們剛才所講的那樣——一戰定勝負。

只有在這個大前提下,才能確保中華軍傾師前來。而不是,趁滿清大軍空懸於外順海河北直搗天津衛,繞道回擊清軍。

這個風險冒的太大了,好在有了先前和珅的話墊底,大部都保持了沉默。不然的話,肯定是群起反對。

和珅有點虛了,“慶軍門,這風險也太大了點吧!萬一逆匪沿海河北進軍,那天津衛豈不是白白的拱手相讓。”

“中堂大人所言有理啊!津西河道眾多,騎兵行動不便,若果逆匪避實擊虛,那天津危矣!”

“大帥……”

“還望大帥三思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