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四十八章 津南大捷(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四十八章 津南大捷(上)

“唉,傳令前鋒營,其左翼掩伏於八裡臺壕溝之中,右翼伏於王頂堤之下,待逆匪靠近,再殺將而出。”眼看右翼的三十門大炮就要被盡數擊毀,慶成無奈之下只得下令前鋒營就地掩伏起來。

在八裡臺上,清軍可不止佈置了二十門大炮,它們後面還藏了二十門之多,其中有一半是可以活動的。

從八裡臺往下坡度並不陡,只要七八個人拉緊了捆炮的繩子,他們就可以節省下許多的氣力。在慶成傳令架炮射擊的時候,只有右翼的炮隊靠得最近,他們已經運動了快1裡地了。

清軍右翼的炮隊雖然搶先了一步,但雙方之間的實力差距實在太大,不提大炮數量,單看其射速還有著彈的精確度,沒有經受過嚴格訓練的清軍炮手連擦鞋的份都沒有。

射速,清軍火炮裝填程式複雜,費時多,射速慢。其自造火炮完美射速每分鐘可能達到1~2發,但炮管無法承受持續射擊,隔一段時間就需休息以冷卻,故每小時平均只可能發射10發。

著彈精準度上更是差勁。雖然裝備了大量明朝時期的測量火炮發射角的銃規(注1),可炮手又有幾個人會使用的?

反觀中華軍,雖說同樣使用的是前裝滑膛炮,可在北洋艦隊炮手的操作下射速一般已達到了1分鐘/1發。裝入火藥包,放入炮彈、瞄準開炮、清理炮膛、再裝入火藥包、炮彈等。其炮身的堅忍也足以承受這個頻率的擊發。

而大炮的精準度,中華軍既有自創的“拇指目測”也早早的從歐洲引進了象限儀,並且全面系統的接受了羅賓斯(1707-1751)和尤拉(1707-1783)等人的成果。尺標、補墜等等,一應俱全。

在中華軍的左翼,清軍的右翼,雙方炮戰不足一刻鍾,在瞭望員的配合下中華軍就已全面擊潰了清軍炮隊。雖然自己也承受了二百多人的傷亡(捱得太近了),但戰爭就是如此,想要取得勝利就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慶軍門,右翼的騎隊……。”和珅眼睛裡透出了一絲不認,那面的傷亡太過慘重了,就連他這個門外漢都看得出右翼的騎隊已經沒希望衝進敵陣了。“還是撤下來吧!”

“命令,右翼騎隊向左斜插,側面突擊敵軍中部。”慶成深吸了一口氣,壓下心中的紛亂雜緒,右翼已有頹勢,中部……僵持,現在取勝的希望就在左翼了,只要突破左翼的防線,大軍橫插,此戰必勝無疑,“左翼,左翼……”

清軍的調動自然瞞不了梁明,得到瞭望員的稟報,梁明趕到了一絲興奮,“命令第三師,20分鐘內抵近八裡臺,馬上展開猛攻。”看著陣前的狼煙滾動,梁明故摸了一下添上八裡臺的一千多騎,禁軍對面的騎兵已經超過六千騎了,三千禁軍?“命令陸戰旅進駐防線。”

同慶成一樣,梁明對自己右翼衛戍師也是極為關心,他們那裡大炮蹲位最少,可承擔的任務最重。而且還有清軍中唯一的一支火器部隊——火器營。

衛戍師的局勢在場面是看自然是最差勁的,雖然師直屬步兵團還沒有補上,可一二級預備部隊都已頂了上去。

所屬的六十門大炮怒吼不止,剛剛擊潰了清軍突擊的炮隊,馬上又調正炮口轟擊清軍的後續部隊。可單單靠六十門大炮,想要封鎖四五裡長的正面戰場,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放……”隨著劉陽柯的一聲吼叫,“轟……轟轟……”十二門霰彈炮發出了沉悶的咆哮。對面的騎兵如同撞到了一堵牆一般,噼裡啪啦的倒了一地。

衛戍第二旅四千將士,除了一直在忙碌的輜重營之外其餘悉數上陣。好幾次,後衛的騎兵營都差一點衝了出去,逼近的騎兵又被手榴彈炸倒了一片,現在他們已經逼近了陣線……缺少了大炮的阻擋,當靠這時的火槍,確實很難抵擋大規模騎兵群的衝鋒。(抗戰時期,小日本的騎兵依舊猖狂。)

“所有炮火,向八裡臺延伸。全師……前進!”夏雄飛拔出佩刀,高高舉起猛地向前一劈。

第三師的反擊開始了。

一百二十門大炮轟向了八裡臺。劇烈的爆炸聲此起彼伏,一枚枚高爆彈撞擊在小小的八裡臺上。

伏於其中的前鋒營左翼,不時的有清兵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更有的直接被炮彈撕成了碎片。

雙手抱頭,身子儘量的縮成一團,死死的趴在溝壕中。現在,他們能做的只有這些。

這些人應該感謝阿桂,要不是這老而彌堅的名將提醒,慶成的腦袋是想不出挖溝壕這一招的。

“匪之槍彈如雨潑,密而難躲;我軍挺身直立,高而目顯,戰陣當中傷亡必慘重;不若隱挖溝壕,軍卒隱其中,匪之槍彈則難傷我身;待匪軍遷至,我軍躍起殺出,白刃相搏,勝負我軍大矣。”

八裡臺上佈置的還有十門大炮,這是為了堅固八裡臺防禦的,也是前鋒營僅餘的十門大炮。中華軍的炮彈落點相當準,多數都打在八裡臺附近,也炸燬了其中的四門……

前鋒營代都統,左翼翼長阿爾哈圖全身曲臥在一個小暗洞裡,耳朵捂的緊緊的,可響亮的爆鳴聲依舊入耳。慢慢的他感覺到炮聲奚落了,小心的爬出了暗洞,伸出頭去一看逆匪離八裡臺已經很近了,還不到半里地。

“布順達,還不給我開炮……”怒火心頭生的阿爾哈圖低著身子找到了炮隊指揮,火器營炮甲營總布順達,一腳踹了過去。

“是……是。”布順達一面低聲應和,一邊拉起了還在索索發抖的手下,“快開炮,開炮……”

六門炮,也是個不小的威脅。猛地一見八裡臺上打出了炮聲,夏雄飛就皺起了眉頭,沒辦法了,這個時候可不能因為六門大炮就再次退回去。“莊華(範莊華,第三師副師長),你帶著騎兵(注0)從鴨澱邊上的窄道繞到八裡臺後面去,反向包抄前鋒營右翼,最少也要拖住他們。”注0:第三師配置了三個騎兵營,本身自己直屬了一個,一旅、二旅又配置了一個,所以是1500騎兵。

“是。”沒多餘的話,範莊華一招手喊了聲:“騎兵都跟我來。”便打馬而出。

“小心點,八裡臺後面可能還有少量的滿清騎兵。”

“知道了……”

“弟兄們,衝啊……”夏雄飛手中握著的佩刀向前一指,第三師萬餘人將士水湧般的撲向了八裡臺。當然了,它自身右部的兩個營的將士則掉轉了槍口,防備中央戰場的滿清騎兵突然殺來。從進攻開始之時,這兩個營的任務就一直沒變。

在第三師的後面,一百二十門大炮正在向前緩慢的移動著,少數炮位已經準備完畢了,他們的炮口指向了中央戰場。

右翼戰場的鉅變讓慶成大驚失色,他想不到中華軍的左翼竟然隱藏了一千多騎兵,這下依然隱伏在八裡臺後的五百騎兵(現在不到了)不僅起不到了突擊作用,還要反身抵擋後面湧來的大群敵騎,這……這下前鋒右翼怕也要被纏住了。

“大帥,右翼求援!”

不用他說,慶成也看到了阿爾哈圖使人打出的求救信號,“責令圓明園八旗護軍前往右翼增援。”(雍正二年(1724)欽定,圓明園專設八旗護軍守衛,選在京八旗護軍,前往駐紮,設營總8人,分別統領各方護軍。八旗護軍額為5700多人(包括護軍、馬甲及養育兵),內務府三旗護軍營(或稱“包衣營”)為300餘人,八旗營及包衣營共為6000餘人。)

“扎”。

現在的形勢不僅慶成緊張,梁明也緊張,與慶成不同的是梁明的緊張中參雜著大量的興奮。“清軍中部又調軍了,他們還有多少?八旗護軍營還能剩下多少人?”

“轟……轟轟……”陣前又是一陣轟然巨響,還是火龍彈。但與前次不同的是,此次接著火龍彈之後又是一陣密集的手榴彈,梁明心下一動,知道前線的形勢更加緊張了。沒了大炮的威脅,五千火槍兵分散在四里寬的正面戰場上,想要擋住六千騎兵的多箭頭衝鋒,那有那麼容易?

“命令前方部隊,再堅持二十分鍾。”戰場形勢緊張,但梁明心中卻是更加的興奮,“再等一會兒,等清軍中部的援軍抵達八裡臺的時候,就是用殺手鐧的時候了……”

ps:注1:銃規——舊法測視數端,有用錫片鑽三空,安在炮尾上面窺之者。有用木板二片各開兩空,前後懸葫蘆者。有或懸垂珠,分安前後,二形相切,對線演放者。此二式謂之星斗,僅可以定偏正,而不可以定高低。惟有用竹管窺者,不拘定對靶,能知變通,上中下轉移,斯可權用。”

明朝很普遍,滿清找不到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