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四十七章 決戰津南(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四十七章 決戰津南(續)

“轟……轟轟……”散發著幽幽光亮的312門大炮依舊在咆哮著。

騎兵離得太近,炮口再是下調也打不著了,那就盡全力轟擊清軍的炮兵吧。雖然不知道清軍是否會命大隊步卒跟進,但梁明並不擔心。現在他首要解決的就是對中華軍有著巨大威脅的那一百六十七門大炮。

盡全力的轟擊。

中華軍的火炮一向前延伸,慶成就痛苦的閉上了眼睛。他們最好的炮,從俄羅斯運過來的六十門要塞炮,最遠射程也沒有超過五里地。無奈的嘆了口氣,“命令炮兵繼續前行,不得停留。”沒辦法,只能如此。現在的炮兵不過才前行百十米,這個時候擊發,擋不了多少事,還是繼續前行吧!

“傳我帥令,命右翼的泰寧鎮、中路的馬蘭鎮、天津鎮轉移至左翼,尾隨左翼進攻。”舔了舔發白的嘴唇,慶成心下一狠,暗道一聲“拼了。”高聲叫道:“傳令火器營,命其火速出擊。責令健銳、虎槍兩營繼續跟進。”他這是把籌碼全壓在左翼上了,寬闊的中路和右翼竟只留下了護軍、前鋒兩營。

舉著望遠鏡慶成緊張的觀察著左翼的攻勢,騎兵損失太過慘重,但也有了一定的成就,已經逼到了三是丈內了。後面跟進的虎槍、健銳兩營也趟過了一里多路。看著行動遲緩的炮兵,慶成心中暗暗焦急,“你到是快點兒啊!”

突然慶成感到自己的肩膀被誰拍了兩下,“誰那麼大的膽子?不無尊卑。”被打攪的慶成回過頭來正要破口大罵,卻看見和珅一隻手伸扒著,一隻手舉著望遠鏡,“慶軍門,你快看看那是什麼東西?在逆匪中軍的後陣豎起來的,剛剛……”

這位爺不是自己惹得起的,慶成一腔怒火馬上縮回了心竅,乾乾的笑了笑,便向梁明那看了過去。

“不好。”這一看可把他嚇了個半死,這群都啥人啊?這都想的起來。“傳令炮兵,就地架炮,還擊,快還擊。”

是什麼東西讓慶成如此失色呢?又為何如此快的更改了自己的命令呢?

原來啊,輜重營在梁明身後的豎起了一個三層樓高的吊臺。底座是一個大方形的木座,中間高高的豎起了一個桅杆,頂部裝了一組滑輪,繩索穿過連著的是一個調鬥。

慶成還隱隱看到一個人已經坐進了調鬥,下完命令他馬上掃了一片敵軍的後陣,左中右三塊陣地後面都豎起了這玩意,不過中間的快上一些。

看到這東西,慶成就知道自己在遮掩炮兵也沒用了。雖然萬馬奔騰蕩起的狼煙漫天,可在那調鬥上還是看得到的人影的。慶成沒料到中華國還準備了這一手,這下他們的兵力調遣同樣也瞞不住了對手。

“大炮?”王歡心下一驚,仔細看了看還真是大炮,一驚往前走了半里地了,正在架炮呢?“前方1800米——1600米內,清軍炮兵部隊正在架炮。左中右三面都有。”

下面的傳令兵一聽訊息嚇了一跳,剛忙跑到梁明那報告了這一敵情。

梁明也吃了一驚,前面的騎兵戰果還不明朗,這慶成就單獨出炮了,就不怕沒了炮架?“命令炮兵調整射擊諸元,在最快的時間內解決清軍炮兵。”

“稟告大王,清軍中部和右部軍力已大部調往左部,現在僅餘護軍、前鋒兩大營。清軍左部有大批出動。”梁明剛下了命令,這邊有一道軍情傳來。

現在梁明是真的有點吃驚了,這慶成在自己的右翼(中華軍右翼,清軍左翼)竟然集結了八萬多人馬,看來是要把籌碼押到那了。

慶成的作為讓梁明的作戰思路有點亂了,在他的期料中,津南一戰中華軍還滅不掉清軍的步卒主力,最多是解決掉滿清的騎兵,然後依靠大炮轟散清軍主力,最後是騎兵突擊。可現在……,似乎有了一個好機會!

“命令左翼(第三師)全力擊潰當面之敵,儘快佔領八裡臺;中央禁軍各營全面展開,化為四列橫隊,圍壓敵騎。”梁明決定用中央的三千禁軍壓一壓滿清騎兵,吸引左翼的清軍騎兵,為第三師的反攻準備爭取一些時間。“命令右翼(衛戍師)全力堅守陣地,纏引當面清軍。”

禁軍的陣型的變換做得很順暢,這是他們在演習中經常使用的一招。

中華軍現在使用的戰術說穿了就是縱隊戰術,較之歐洲陸軍依舊在普遍使用的線式戰術,縱隊戰術加強了進攻的力度,具有突擊性強,便於指揮,能在各種地形上戰鬥,移動速度快,便於打擊敵人。它的著基點就是陸軍野戰火炮的運動效能和步槍的射擊精度得到提高。

以少數兵力在戰線前方組成散兵隊形或是線形佇列,隨後是主力以營連為單位成密集的縱隊,再後是預備隊。炮兵位於主力縱隊的前方或兩翼,騎兵位於翼側或後方。戰鬥時,先進行炮火射擊,而後以散兵攻擊,消耗敵人,以騎兵襲擊擾亂敵陣,最後主力縱隊發起衝擊,進行白刃格鬥,以決勝負。

當然,中華軍進行白刃戰是很難得的,就算是全國大演習之中也很少出現這等慘烈的對抗。

中華軍經歷的戰爭並不多,現在國內的各級軍校學習的戰例多是從每年的對抗演習中挑選出來的。所以,開始時幾乎全部都是火器部隊之間的對抗。建陽八年,與暹羅的一戰讓中華軍找到了一些感覺,幾經演練最終形成了幾招對陣冷兵器軍隊的路數。其中最膽大的就是現在禁軍轉變的這種,幾乎同歐洲的線式戰術相一致。

將有限的兵力分成數個軍事編制單位,以本單位為基本作戰單位。各單位一字排開,以下一單位為單獨一列,組成橫隊。各佇列輪番射擊,環環相連,步步相扣,以得出阻敵線,限制敵人靠近肉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每個營四個連隊,自然也就形成了四列橫隊,每一列750人。

橫隊迅速排齊,前進!誰也不許後退,哪怕是後退半個腳後跟 。

前進!按基本作戰單位前進。士兵的步幅為0.6米,轉彎時為0.5米。開始擊進軍鼓鼓,連擊三下;再短一擊鼓。如此交替進行。三連擊鼓節奏加快,步子也隨之加快。列與列之間必須保持不少於一米的間隔和距離,以便在聽到“立定”口令時,各列能立即止步,走進橫隊,回到原來位置。

6個連隊拉出了一條將近四里的陣線,平壓著向對面的騎兵推去。每前行兩步(一米)放槍一輪(四列打一輪)。

九個炮兵連在瞭望員的指引下很快就清理了當面的清軍炮隊,不過因為緩了一步,還是受到了一點損失,四發炮彈落入了先前的佇列,好在都是鐵彈,也沒出現飄彈或是跳彈,死了七個,傷了九個,內有班長一名。這應該是今日一戰最先折損的將士了。

禁軍的逼壓讓對面的滿清騎兵驚喜過往,原本氣勢略頹的騎兵再次蜂擁而上,而左右兩翼的都有忍不住斜插殺至的。

禁軍的前逼自然也吸引了慶成的注意,可他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梁明要這麼做呢?

滿清騎兵依照上頭的命令,在衝過大炮的封鎖線後略略減緩了衝刺,一個個變成一隊隊,一隊隊的騎兵又冒著不時竄來的子彈集結成了一團團的騎兵群。

在一排連著一排的彈雨下衝鋒的滿清騎兵也一排接著一排的倒下,但是前面的倒下後面的馬上跟上。經受過簡單的炮聲訓練後,又被堵住了耳朵,罩住了眼睛,此時的戰馬表現出了自己相應的速度。沒有連射武器,數量處於弱勢的禁軍還是很難阻止騎兵群的靠近,特別是在前逼的時候。

“火龍組準備。”好似商量過的一樣,六個留守的教習在聽到一串連擊鼓聲(八響以上)後,同時喊出了這一句話。

火龍組——顧名思義,他們的裝備就是火龍彈,這種老式的火箭。

在中華軍四十四個軍事單位中,禁軍是唯一一個依舊保留著這種武器的部隊。不擅長打運動戰的禁軍,對於這種強爆武器相當有感情。(別的部隊裝備有霰彈炮)

一個營發射了四枚,二十四枚填裝著苦味酸的火龍彈,其爆炸威力堪稱恐怖。密集衝鋒的滿清騎兵群至少被它們湮沒了五百人。戰場上好似發生了一場輕微地震一般。

接跟著中央戰場的爆發的右翼的猛烈反擊,他們使用的是一種大口徑的霰彈炮,結合了“轟天炮”和“枯松炮”的製作方式,沒有底座,只有一個粗短的炮筒。

射程近了些,最遠可達六十米,最佳射程四十米。用上了這個武器,也表明了衛戍師處境的艱難。

左翼的第三師日子過的很不錯,中央禁軍的短暫突擊吸引了一部分騎兵的注意力,也吸引了當面滿清騎兵指揮官的注意力。他也想瞅個便宜。

短短的一刻鍾內,第一旅、第二旅就已調整了陣型,師直屬的步兵團也補進了前面的佇列。一百二十門大炮則是儘量的逼近了陣線前沿,炮口直指當面的八裡臺,那裡還有個前鋒營。

ps:哭死,還有一章。難道要來一個(再續)?(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