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六十章 暹羅生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六十章 暹羅生事

“暹羅,英格蘭……”梁明嘴邊露出了個耐人尋味的笑容,“這爪子伸的真長啊!英格蘭,以後有的是時間算賬。”

現在按西方紀元是1787年,再遲兩年,到了西曆1789年,那時的歐洲就要熱鬧了,而且要熱鬧整整二十五年。到了那個時候,中華艦隊就是圍著印度轉一圈,估計英格蘭也沒不敢大聲嚷嚷。當然了,梁明也知道,五年之內中華軍是沒力量轉戰他方的。

暹羅,現在首先要解決的還是這個。在大軍尚未北上之時,梁明就得到了國安部、軍情局的信報,英國派來了一個規格很高的人,在中州耽擱了一夜,就轉道去了暹羅。而且最近一段時間,英軍在孟加拉一直不怎麼安分,致使緬甸十餘萬部隊調到了西線邊界。

很明顯,英國現在是拿暹羅當槍使喚。這個頗為尖銳的槍頭,對的就是主力盡出的中華。

出於對中南半島的野心,潛伏於南洋的梁明一直在關注著中南各國的局勢。傳統的三大巨頭之中,安南已經分碎破裂,有中華在背後支援的安南阮氏政權竭盡全力才勉強應付住勢力正處巔峰的西山政權,二百年的內戰使得這個中南半島的強國欲見衰弱。

除去了安南,三巨頭中還有暹羅、緬甸兩個硬手。暹羅,二百年前的阿瑜陀耶王朝全盛時,曾毫無爭議的奪取了中南半島霸主的桂冠。但是進入18世紀三十年代之後,國君昏庸、貴族腐敗,阿瑜陀耶王朝實力急速下降。最終被緬甸滅國,阿瑜陀耶城被緬軍攻陷,國王波隆摩羅三世也餓死於逃亡路上。

一個巨人的隕落,往往代表著另一個巨人的誕生。鄭信,五年復國,十年征戰,在安南內戰不休,緬甸敗於清軍之際,攻城略地最終再度奪下了中南半島霸主桂冠。

而實力一直強盛的緬甸,則戰略的失誤(和清軍開戰)和地理大環境的困擾(比鄰孟加拉),一直困頓西部,無法全力東進稱霸中南。

就在這錯亂不堪之際,中華國的橫空出世更是給中南半島的局勢帶來了無可附加的影響。首先,原本可以統一安南的西山軍頻頻受阻,而三十年後才能重回故土的阮氏政權則一直牢牢的盤踞在南部地帶。北南相對,局面相持不下。

同時出於對馬六甲的渴望,讓梁明無可避免的對上了流著同一血脈的鄭信,也使得鄭氏暹羅——梁氏中華,兩個最為龐大的勢力始終對不上眼。其結果就是,鄭信依舊隕亡,梁明則趁火打劫,中華國獨霸馬來亞半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於暹羅,梁明從沒有輕視過,特別是在一號作戰計劃開啟之後。當國安部、軍情局的信報傳來時,梁明心裡就清楚中華——暹羅的第二戰是免不了的了。所以,在大軍北上之時,梁明特意留下了整編第四師,將它安排到了蘇門答臘島。這是一支後備力量,只有前線的地方守備部隊無力抵抗的時候,第四師才會參加戰鬥。打完了或是等過了這一仗,第四師才能向北開拔。

這一戰同兩國的第一戰有很大不同,因為這一戰的政治意義要遠遠大於實際意義。它是要向南洋各個勢力宣佈,中華國的主力即使都開進了大陸,單靠留守的地方部隊依舊能夠戰勝他們中最強盛的一股。

當然了,梁明自然希望留守部隊能夠順利的擊敗了暹羅,那樣的話即使不能再從暹羅割一塊肥肉下來(土地),他也能讓暹羅吐出一口心頭血來(賠款)。中華國內部的力量已經無法在分散了,現有的四五萬地方部隊守衛偌大的地盤已經心有氣而力不足了,況且他們還要不時的抽調出精銳輸向中原戰場,再向暹羅提出土地要求明顯不適合。

“陳聯”,梁明想起了自己設在碧武裡的地方守備第一旅,這個旅是特意為陳聯等人設立的。他們原本都是鄭信手下的大將(華人),跟隨鄭信南征北戰數十年,在暹羅國內個個都是一方貴胄,特別是他們都出身華人,更有了“皇族華將”的身份。(陳聯,宋加洛守將。)

然而隨著鄭信的敗亡,這批人自然是新王朝的頭等清算物件。抓、殺、關,幾天的工夫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好在中華軍出動的迅速,在擊敗暹羅之後,通鑾(暹羅王)被迫釋放了在押的華人,陳聯等人也就是那個時候來到的中華國。

先前為了牽制暹羅,梁明大量的販出了一批軍火,散給了暹羅周邊的大小勢力,可如今看來情況並太樂觀。手中的奏摺從中州一路送往北京,路上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現在南洋那邊即使還沒開戰,兩國邊境怕也是秣馬厲兵了。

※※※※※※※※※

暹羅,阿瑜陀耶城。

“王儲殿下,我想您今天邀請我不是只想請我吃頓飯吧?”酒足飯飽後依剎羅頌吞(拉瑪二世,又名鄭佛,向滿清進貢時用的)陪著艾倫格斯(英國特使)坐在大堂裡面閒聊著,從喬治三世(英王)的身體健康聊到暹羅仇敵緬甸和英國之間深厚的“國家友誼”,接著再扯到中華國的北伐,很像是吃飽了沒事幹的閒人,東兜西兜的就是沒有談什麼正經事。

艾倫格斯有些坐不住了,他今天可不是為了專門吃頓飯跑到依剎羅頌吞這裡來,他的使命是什麼?艾倫格斯心中還是記得很清楚的。可是坐了半天,這位年少有為的王儲殿下就是不談正事,難道他們都整天沒什麼事情可幹嗎?

依剎羅頌吞端起茶茗了一口,不慌不忙地慢慢說道:“特使閣下,您應該知道我們暹羅對你們英吉利還是相當友善的。當然了,我們兩國之間以前也曾發生過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那些都是不傷大雅的小事。我想這些您應該是明白的,不是嗎?”

艾倫格斯一聽知道依剎羅頌吞終於要說出來了,眼中不易察覺地露出一絲狡詐地,“尊敬的殿下,在這三個月裡,你和尊貴的國王陛下應給看到了我們英格蘭的誠意,對於貴國,我們充滿了朋友般的友情。所以,有什麼事情您就直說好了,不用兜圈子。只要我們英格蘭可以幫上忙的,一定會設法為你們辦到的。”這三個月來,暹羅從英帝國,準確的說是東印度公司,買來了大量的火器。價格相當適合,英國的商船經過普雷帕裡斯海峽到被暹羅控制的耶城交易,根本就不走十字海峽。

“是這樣,”依剎羅頌吞淡淡掃了眼艾倫格斯,淡淡的一眼,可艾倫格斯卻覺得自己好似被他看了個透徹,如同敞開了心扉的信徒面對神父禱告一般。“特使閣下,你是知道的,現在我國有些地方割據勢力正在擾亂國事,照道理說,我們消滅這些叛逆易如反掌,可是根據那裡的情報反應,好像你們英格蘭有些商人和那些叛逆勾結在一起,供應他們相當數量的軍火,不知道這些事情特使閣下是否知道?”

“有這種事情嗎?”艾倫格斯驚訝地反問道,接著他搖了搖頭肯定地說道:“我的手下並沒有得到任何有關我們英格蘭商人和那些勢力牽連的情報,我想是殿下您的情報不太準確吧?”心理面卻是對依剎羅頌吞的話嗤之以鼻,披差、汶嗎、披耶訕這三大勢力的多數槍炮都是來自中華國,甚至還聘請了大量中華軍教官訓練火器部隊,雖然也從東印度手中購取了少量的火器、火藥,可與中華國比起來,毛毛雨而已。

依剎羅頌吞微微一笑,看著裝瘋賣傻的卜魯斯心中泛起了一絲不屑,“敢做不敢當,睜眼說瞎話,絲毫沒有一個大國應有的風範。”依剎羅頌吞驀然間想起了鄭信時期同清帝國的交往,想到了暹羅同中華國的交往,雙方交下,一目瞭然。

“特使閣下,我想你是知道的,披差、汶嗎、披耶訕這三股勢力的部隊裡裝備的應該是中華國製造的洋槍(仿製歐洲的前裝滑膛槍,是以稱之為洋槍)。可是現在,那些叛逆手中卻有如英格蘭制的火器,不知這些火器是誰給他們的呢?說句洩氣的話,這些火器你就是讓我們暹羅集全國之力仿製,都不一定能仿製的出。難道披差、汶嗎、披耶訕彈丸之地就能造的出?中華可是從來不向外出口“制器之器”的。”依剎羅頌吞露出了一個無奈的苦笑,“拉頌堪,把繳獲的武器給特使閣下看一看。”沒有真憑實據,他也不會空口白牙。當然,依剎羅頌吞也知道,即便是艾倫格斯承認了,暹羅也拿他沒辦法。依剎羅頌吞這一次之所以劃下道,為的是給後事打個好基礎,讓艾倫格斯明白,他們英格蘭是欠著暹羅的情的,欠著他們最好的合作伙伴的情分的。

“是。”一個近衛答應一聲,轉身進了後堂。(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