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九十章 鏖戰(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九十章 鏖戰(一)

北方軍團組建之後,管圓楓、張邦彥等一些直屬指揮員心中未嘗沒有要和中華軍一較高下的念頭。各部隊歸建之後,時間雖短他們卻也沒放鬆過對戰士的訓練。

他們心理面知道,短時間內北方軍團是趕不上訓練精良的中華軍的,但他們同樣堅信,時間會彌補一切。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即便是裝備遜色,北方軍團也會擁有不亞於中華軍的戰力。

管圓楓、吳慶元這般想,南標、伍章琳也這般想,然而今日南城頭火槍兵的表現卻讓南標、伍章琳大失所望,火槍兵們的表現著實讓人無法滿意。得出這個結論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戰果,而是因為火槍兵在戰場上表現。

這句話很有意思,一般看來戰場上的表現是同戰果劃等號的,但是這個標準並不適用於所有的情況。以英吉沙爾營德裝備來看,離上二百米遠的距離,即便今日南城頭換上了中華軍最精銳的戰士來,九十多杆槍打了一輪也不見得能夠放到十個了。畢竟離得有那麼遠,槍子打到盾牌上根本就穿不透,而即便避過了盾牌打中了身軀,結實的牛皮片片鐵甲也能夠抵消了去,除非能運氣好的打中頭部或是下半身。

讓伍章琳大為不滿的是火槍兵在此之後的表現,站立在城頭的他能夠清楚的看到一個清兵高舉的盾牌上鐵皮翻卷,上面竟然大大小小的有了八九個槍眼。這又怎能讓伍章琳滿意?

早在戰爭前,伍章琳就安排過這批火槍兵,開火要等到指揮軍官下令,打槍要瞄準清兵(衝鋒)的下半身打。第一條做得還可以,可第二條著實無法讓人滿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盾牌上的那八九個黑乎乎的槍眼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這批火槍兵內心的緊張,說明了他們心底的慌亂,同樣也說明了這批火槍兵的稚嫩。拿起刀槍來,他們是第一流的戰士,但換了傢伙,他們就是名副其實的新兵。不是心底對殺人,對流血的緊張,而是對手中洋槍的“緊張”,對自己身份的緊張。

黃昏時分清軍的那一次試探進攻,南城頭的守軍傷亡很小,一共戰死了八人,傷了二十多個。造成這些傷亡的都是弓箭,英吉沙爾營的大部隊雖也抬了二三十架雲梯,卻是沒有一個能爬的上城頭的。對於順著雲梯往上爬的清兵,自有刀槍兵來對付,一塊塊青磚雨點般的向下落去。

這些青磚都是構建城內炮兵陣地時從拆除的房屋上扒下來的,修築城防工事時也沒用完,留下的就堆放在四面城牆上,也可以權作一下小滾石。那時的青磚可不比後世的紅磚,任那一塊完整的都不會低過十斤去,順著城頭向下砸去,那是一砸一個準。

火槍兵則把槍口對準了城下的清軍,三四人做一組,瞄準一面盾牌打去。強大鈍力和穿透力,單憑一面盾牌是擋不住的,不過槍子穿透盾牌後多半就打不透他們身披的鐵甲了。一槍下去,舉盾的清兵就是一頓,趁著這個空隙,兩三槍打下多半能傷著幾個。

因為知道清軍僅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並沒有大部隊跟進,所以南城頭的守軍並沒有在一開始進落下巨石砸斷雲梯,反正城頭青磚多的是,溫水煮青蛙,咱一個個的來。

這場攻城戰並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兩刻鐘就退了下來,但是八百多號人手的英吉沙爾營死傷卻佔了將近一半。趁著天色暗淡,英吉沙爾營退了下去。同時從清軍大營再次走出了一隊舉著白旗的清兵,人人抬著擔架。交戰了一年半,收容傷員的規矩已經成了戰場的定律。

※※※※※※※※※

“軍門,末將前來領罪。”哈文虎一瘸一拐的走進了中軍大帳,“噗通”一聲跪了下來,在城下他挨了一槍,身邊的親衛也差不多死傷殆盡。

“明堂(哈文虎字),快快起來,快快起來。”盛光仁連忙說道。哈文虎是他的親信,多年征戰從來都是悍勇無雙,乃是他的心腹愛將,豈能因為今日的小敗就冷落了去。再說了,單看英吉沙爾營和哈文虎的情況也能看出一二來,他們確實是盡全力了。

“勝負乃兵家常事,明堂不必憂於心中。”盛光仁心中有點苦酸,不過一次小小的試探就搭進去了半個英吉沙爾營,心疼啊!“明堂啊,今日一戰有何感觸?城內的逆匪戰力如何?”

哈文虎習慣性的想要站起身來,不過馬上被盛光仁阻止了,伸出手來虛空裡按了按,“就坐著說吧!”

哈文虎頗有點感激,拱了拱手,“稟軍門,末將無能,今日一戰傷亡慘重,城內虛實卻沒能探出幾分來。”黯然的搖了搖頭,“軍門,今日南城頭的逆匪中火槍兵也就百十人,在衝鋒其間他們建功不大,頭兩輪下來我部傷亡不過二十人而已,但是到了城下,距離一近,火槍兵的殺傷力陡增。咱們配置的盾牌根本擋不住,但是打穿了盾牌後槍子也沒了殺傷力了,多是穿不透鐵甲的。”

想了一下,哈文虎再說道:“如果沒有盾牌相助,三十丈之外,槍子是穿不透鐵甲的。可到了十五丈之後,鐵甲就擋不住了,特別是在城下。他們高居城頭,向下開槍雖遠不如弓箭快利,但是勝在威力強大。”最後哈文虎補充道:“今日這一戰,逆匪並沒有使用手榴彈,只動用了一枚火龍彈,威力極為強大。”

淡淡的點了點頭,盛光仁心裡既有慶幸也有一絲苦澀,慶幸鹿泉守軍沒動用手榴彈,讓哈文虎部少受了很多傷亡,苦澀是因為不能有一個具體的估計。

“明堂,你部先後撤到元氏(縣),補充休整。你就先下去就醫吧!”盛光仁扭頭示意了一下,身邊的中軍馬上出去招人抬來了一副擔架。

“扎。”哈文虎退去了,他知道鹿泉這一戰同自己是沒什麼聯絡了。

看到哈文虎退下去後,盛光仁臉色一變,嚴厲的掃視著下面的眾將,“阿納呼佔。”

“標下在。”伊犁鎮總兵。

“今夜子時,你部四面圍攻鹿泉,注意進攻城池,保持扇形稀疏。”

“扎。”

※※※※※※※※※

晚上,駐守在城頭的守軍已經換成第二波了。正副指揮便是第五團副團長兼任第二營營長王子元,第十三團參謀長兼三營營長陳英。

清兵的行動很小心,暗淡的夜色也為他們披上了一層外衣。時間很晚,子時那已經是十一點了。但是,距離城牆還有二里遠的時候,城頭的守軍便已經聽得清清楚楚了。自然不是因為警衛們有什麼特異功能,僅僅是幾道銅管而已。

城外的工事只要有人手很快就能修築起來,但是城頭和城外陣地之間畢竟有那麼遠的距離,傳個資訊什麼的並不是太過方便,在緊要關頭時間就是生命啊!這個問題年前就已經反映到了梁明的案頭,個這年月又沒電話,梁明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了。然而天無絕人之路,就在梁明苦思冥想的時候,一套解決方案很快就送到了他的面前。

辦法很老舊,在中國至少也有千八百年的歷史了——銅管。

古代人為了竊聽而發明出的東西,將一個銅管口接到一個房子那,隔得老遠銅管的另一頭也能聽得清楚。這套解決方案就是接住了這個原理,在城下陣地埋入一些銅管,每一條通話管道分為六段,城下每一道橫溝出埋入一個,個個相連一直通到城下。再有城下的通訊員接聽。這樣做為的是確保準確度。

可另一種僅僅是為了探聽動靜的管道就沒必要如此精細了,全都是碗口粗細的大銅管,埋入城外兩裡處,開口用細牛皮抱著,一直接道城門處。每面城牆放置兩根,外面的動靜聽得清清楚楚。

晚上守夜的幾個士兵都是素質最為過硬的戰士,根本不存在晚上困得睜不開眼,迷迷糊糊的想睡覺這種烏龍,每人都是精神竣爍。

伊犁鎮如今人馬幾近一萬,分在四面城頭也有兩千多人,雖然他們每人都小心翼翼的,可兩千多人的震動聲有豈是一個小心就能掩飾過去的。在城門出守夜的幾個士兵,聽得那是清楚的很。幾乎是同一時刻,東西南北四座城門下響起了“咚咚”的擂鼓聲。

聽到響鼓聲,無論是窩睡城頭的守軍,還是遠處的清兵全都猛然一驚,繼而局勢大變。

衝殺聲從四周響起,無數的清兵扛著雲梯盾牌一個個的衝向了城頭。而城頭上的中華軍則是全體就位,同時各城牆上的大炮轟然開火,不管它打得到打不到,炮聲是最能安撫軍心的。

清軍的炮火隨之開火,四面都有,但是南門最多,看彈道不下四十門。已經推進了三里之內了,夠得上他們的射程範圍了。把守南城的王子元立刻命人燃起了救助訊號,南城樓上一道火炬熊熊燃起。(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