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九十四章 贏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九十四章 贏面

張子玉想不明白,怎麼己方的三十萬大軍多面夾擊,為何卻打成了今日的局面?三十萬大軍啊,這已經是對面逆匪兵力的三倍了!可朝廷不盡沒佔到上風,反而連連受挫,如今南部的戰事更是隱隱的處於下風。看著攤開在書案上的地域圖,張子玉心中充滿了苦澀。

那一日保寧接受了張子玉的意見,沒有分兵北上張家口,而是以正定府城為中心,東連無極(縣),西接靈壽(縣),在井陘——藁城一線北側築起了一道防線。十萬清兵依靠三座城池就地駐守,頓時就讓騎兵的威力削弱了不少。

安下心來的保寧再次把注意打在了井陘身上,己部戰事已經進入僵持階段,而且他也看不到自己哪天能夠從佔上風。在保寧看來,只有開啟井陘彙集了山西援軍,那時候他才能依靠優勢兵力打破這一僵局。所以,除了駐紮在東段無極縣抵擋夏雄飛的第三師的張子玉四萬大軍之外,正定、靈壽、鹿泉(外)、藁城(外)駐紮的清軍被他大量抽調,彙集了陝西陝安鎮總兵楊元峰部、漢中鎮總兵於崇文部、河州鎮總兵魯國偉部,以及新疆巴里坤鎮總兵李訓丹部共四萬兵馬向西聯合阿克蘇鎮總兵文泰元部萬餘人猛攻井陘土門關。

算上對面的明興部,夾攻土門關的清兵已經有八九人了(連日猛攻明興部折損不小),領軍的鄂敏古知道這樣的情況不會長的,中華軍肯定會有激烈反應的。他的時間只有五天,甚至連五天都不到。所以,鄂敏古到了土門關下同樣是不分白天黑夜的猛攻猛打。休息的幾天的明興部也不甘示弱,隨即參入了戰鬥。

這一段日子是土門關最難熬的,情況也是最危急的,似乎這座險關隨時都有被攻陷的可能,就如同在巨浪翻騰的大海中挺進的小漁船,一個不慎等待五旅官兵的就是萬劫不復的下場。

然而井陘口畢竟是“太行八徑”裡的險要,道路崎嶇狹小實在不是一般的難行,如此既困住了清軍的手腳也減輕了五旅官兵的防守壓力,仗著地利優勢和火力優勢,白天成了守軍最喜愛的時間,因為在這一段時間內,清軍的進攻最好打退。

在夜幕降臨之後,冉天壽開始時還秉著節省彈藥的念頭縮減了炮火力度,但隨著五旅的傷亡日益加重,無奈之下下達了自由射擊的命令。無論是黑夜還是白天,土門關的八十門大炮從沒歇著的時候。

冉天壽應該感謝夏雄飛過敏性的反應,也應該真心感謝南標、宋偉峰的大膽不要命。在得知正定、靈壽的清軍大規模後遷的訊息後,夏雄飛爆發了。馬上下令騎兵群截斷清軍三城之間的聯絡,並配合管圓楓、張邦彥部纏住無極、靈壽之敵,自己帶著手下兩萬餘人馬(第三師以及萬餘僕從軍)繞道橫擊正定府城。

短短的半日工夫,從沒見過大規模炮群急襲的正定清兵潰逃而出。保寧的五千督標死傷過半,而陝甘兩省湊份子來的萬餘八旗兵更是十不存三。經歷了三百門大炮的轟擊(第三師208門,僕從軍100門),正定府城已經是殘恆斷壁化作一片廢墟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消除了正定府的清兵,夏雄飛沒有繼續南下而是向東兵臨無極。張邦彥部打的很艱苦,雖然有了第三騎兵旅的幫助但面對四萬清兵,六倍於己的清兵全力傾軋第一旅的死傷堪稱傷筋動骨。

好在他們支撐到了夏雄飛的到來,雖然張邦彥部六千官兵已經倒下了一半,珍貴的騎兵也折了二三百人。

夏雄飛沒有急著進攻,雖然他知道對面的清軍力戰一日已經是筋疲力竭了,可是不斷奔波的第三師團也是疲憊到了極點。然而讓夏雄飛笑到最後的是他那強大的炮兵群。

相比較已然依靠兩條腿跑路的中華陸軍,炮兵在建立之初就跨入了“機械化”。便利的炮架是實現這一跨越的基本要求。中華軍的炮架可不像如今的清軍那麼落後,比之正在快速發展的歐洲炮兵要更勝一籌。升降架固然有之,更在炮架底座延伸出一個基條,斜緩的支撐著大地。這東西後世的火炮都配有,當然了那些更為先進,那裡像中華軍的僅是一根鐵柱條。這個鐵柱條支撐著火炮的重心,既可以用來減輕火炮的後坐力,又能剛好的堅固火炮的穩定性,移動的時候更是可以權作一個牽引。那炮基的尾部有三個圓洞,與之相對的是一個橫鐵,也是三個圓洞,卻是中間一個,兩端各一個。

火炮移動的時候,只要壓起炮管,鐵柱條自然會翹起。那上面的三個圓洞,用中間的那個對準橫鐵中間的圓洞,一個短鐵鉚插入其中。然後在順著鐵柱條上下壓上兩片鐵板,各有三眼對準鐵柱條的上下三眼,前後配別插上鐵鉚,最後再用螺絲上緊。如此一來,再在橫鐵兩端洞眼上打入鉚釘連上牽引車,套在馬匹上就可以快得多了。

無論大炮還是小炮,一律都配有兩匹馱馬,還有一個牽引車用來乘坐和裝卸炮彈,當然了炮彈不會太多。因為炮群的輜重都有後續部隊帶著,一樣配有馱馬,拉的卻是一車車的替換零件和爆裂的炮彈。

兩天兩夜轉戰奔襲數百裡,第三師團的士兵已經累得跟狗似的。可一路上坐著車子的炮兵精神卻是很不錯,開炮轟擊那是小菜一碟。

大炮一出,張子玉馬上就蔫了,三萬清兵跟火燒屁股似的跑回了無極縣。張子玉還算聰明,並沒打算在無極縣同第三師團全力一搏,而是收拾了東西繼續向北跑路,並且派出了數十波遊騎向保寧通報求救。當然了,這些個信使也不會傻到跑去正定。

倉惶逃命的保寧,一路丟盔棄甲的跑到鹿泉,卻見到原本困守藁城宋偉峰部早已擊敗了城下的四千清兵,竟然已經打到了鹿泉城下,而原本龜縮在城中的南標部也奮起餘勇出城夾擊。

盛光仁手下一共只有三鎮兵,為了儘早打下井陘他已經被抽去了巴里坤鎮和阿克蘇鎮,鹿泉、藁城兩地只剩下了伊犁鎮總兵阿納呼佔部八九千人和盛光仁自己的兩千提標兵。在藁城,盛光仁僅放置了四千清兵,餘下的六千多人則圍困著鹿泉城。

在盛光仁開始的那幾日猛攻之下,鹿泉守軍死傷頗重,可藁城宋偉峰部卻還是實打實的四千人。察覺出軍情有變的宋偉峰當即出兵,擊潰了城下的四千清軍之後馬上提兵前來鹿泉。如今鹿泉的清兵人馬雖然不少,卻已經落到了下風,好幾次都差點讓內外兩部中華軍匯合。

正火燒眉毛的盛光仁一聽說北邊有援兵到,心裡就咯噔了一下,可也只能先保著自己了。當即派人前去聯絡,保寧心中大恨,卻也不得不投入戰場。一路倉惶敗退的五千殘兵,跑了一百多裡,飢餓難耐,現在的戰鬥力可以說連普通的民團都不如。但怎麼滴他也是五千兵馬啊!宋偉峰不敢大意。

於是注意了分散的第三旅再也不能壓著清軍打了,雙方都無疑打消耗戰,局面自然就陷入了僵持。保寧想要讓鄂敏古回師,卻被盛光仁攔了下來,如果前來的中華軍這有這些,如果無極的張子玉部擋住了敵第三師團,那豈不是說井陘東面的清軍可以放心攻打了。憑藉第三旅的實力,中華軍根本吃不掉他們的。現在還不如靜觀其變,看看無極那邊的風頭再做決定。

保寧想一想,也是,那就等吧!然而戰場之上是講不得僥倖的,張子玉已經敗出了無極向北邊,也就是夏雄飛的老巢——保定府逃竄了。夏雄飛聯合數千騎兵正在全力追擊!

保寧為難了,他面臨著一個兩難的選擇,是撤軍北上接應張子玉呢?還是不管不問,繼續揮師夾擊井陘呢?他在心中算了一筆賬,土門關——天險,易守難攻。況且裡面還有八千多逆匪,和很多大炮,彈藥物質儲備極為豐富。

想要拿下這樣的關卡很不容易,就算是按照最低的傷亡比例1:3來算,己部也要死傷三萬人才能拿下它,況且極有可能會更多。那樣的話,自己就可以得到山西那邊三萬多人的補充,並且能拿下井陘口天險。需要犧牲的就是張子玉的四萬清軍,不,現在應該是三萬餘。

面對第三師團和大股騎兵的進攻,和前面保定府逆匪守軍的阻擋,張子玉部能消耗掉多少逆匪呢?八千?還是一萬?亦或是一萬多?保寧拿不準,可有一條他能確定,失去了防守陣地的三萬多綠營兵,在野戰之中絕對消耗不掉敵第三師團多少主力,也就是那一萬出頭的中華軍。

不划算,這是保寧得出的結論。因為山西那邊的清軍有七成是剛剛收編的白蓮教逆匪,他們對大清朝的忠誠,他們自身的戰鬥力,遠遠比不上被西北的寒風大雪磨礪出的甘肅綠營。所以,保寧決定揮師北上,接應張子玉部脫險。(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