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九十三章 僵持局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九十三章 僵持局勢

肉該怎麼來吃?

在李居明看來那是極為精貴的東西,他長了三十多年也從來沒放開肚皮吃過那東西。窮苦人家油都吃不起,年景不好的時候逢年過節都聞不到肉香。可在李居明成為排長的第五天,他跟著八卦軍“解放”了山陰縣,生平第一次吃到了烤肉。

那時候看著眼前的烤羊腿,李居明眼睛都瞪傻了,肉就這麼吃嗎?在八卦軍的這一段日子,他吃過的肉絕對要超過過去三十多年的總和,可部隊改善伙食時豬肉也都是用來燉菜的,那有割出一塊來讓人大吃大嚼?但現在……

那一天之後,烤羊腿的滋味永遠的記在了李居明的心底深處,那是他這輩子吃過的最美味的東西。烤肉的香氣在他的心底徘徊了好久好久。可現在,連日的攻防下來李居明是聞到肉香都會噁心,往日希翼的豬肉燉菜放到面前他都吃不下,心中的嘔意翻騰,止都止不住。

之所以如此可不是城頭刺鼻的血腥氣,而是幾日來時不時的都會冒起的烤人肉香氣。

一罐罐火油倒在關下,潑灑在破碎的雲梯上,澆注在投下的檑木上,淋溼在人頭竄湧的清兵身上,一排火把投下,烈火霎時間就覆蓋了城下。

大火熄滅之後,燒的焦脆的屍首放眼可見,還有那一陣陣的烤肉香,隨風四散。平日裡這股股肉香總會激起人們的食慾,可如今土門關的城頭上,無論是抓緊時間休息的戰士,還是趁機運送物質的民壯,心中翻騰的則是一股股嘔意。

李居明歪靠在城牆上,就在剛才投下火把前,他把守的那個垛口上了幾個硬手。把頭的大漢,扛著一面厚盾硬是頂住了垛口李居明等人的長槍大刀,一步步的向上爬去絲毫不見慌亂。要不是李居明身邊的警衛員緊急之下投下了一顆手榴彈炸斷了雲梯,怕情況就危險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居明有點脫力了,清兵退下後他就歪靠在了城牆上,抓緊時間恢復體力。肉香是越來越濃了,看來火快要熄滅了。李居明剛想到這,就聽到了“轟轟轟”一連串的響炮聲。“清軍的後續部隊在跟進”,已經是沙場老兵的李居明馬上做出了正確的判斷。李居明再次閉上了眼睛,就剩下一刻鍾了。只要清軍的後續部隊度過了著彈區,也就是大炮不響的時候,那就是清軍再次進攻的時候了。

攻城戰就是消耗戰,沒有絕對手段的情況下,想要攻破一座堅城只有一個辦法——用人命去堆。

土門關的戰鬥也是如此,一波波的清軍像是投火的飛蛾一般撲來,又被守軍一波波的打退。除了不盡飛灑的血肉外,什麼都沒有,土門關依舊是屹立在海岸的巨礁,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巍然不動。

清軍攻關的手段很簡單,就是依靠一排排的雲梯,用人命來消耗土門關中的存貨,不管是火油、滾石,還是火藥炸彈,亦或是戰士,這些都是“存貨”。

第五旅的應付更是簡單,特別是在白天,清兵來時用大炮轟擊,架在抱犢山和海螺山上的六十門(五旅本身炮營已經土門關守城炮營)和關口上的二十門,質量雖然差勁,數量卻可以補上。而且土門關兩山相夾,通道狹窄,八十門大炮射速再是緩慢也不是能等閒視之的。

待清兵近了,先是火槍營,後是滾石檑木,土門關本身就是在大山之中,最不缺的就是這東西,準備了一季冬天,存貨多的是。當城下的木材湊多了,一罐罐火油下去,於是乎一場攻防戰就這麼結束了。事實上五旅的傷亡絕大部分來自晚上,夜幕將火槍大炮的威力降到了最低點。而清軍的大炮也能趁著夜幕逼近城下,那個時候才是最難熬的。

清軍兵力上佔據著絕對優勢,可單憑明興一部實在是很難打下土門關。而且這些天來,死傷慘重的清軍各部雜議紛紛,軍心頗為動盪。畢竟不是知根知底的部隊,七成都是白蓮義軍改編過來的,那些個頭腦人物可是很心疼手中的實力的。

連日的血戰之後,土門關的戰事陷入了僵持,清軍啃不動五旅把守的土門關。而死傷頗重的五旅也不可能出關將清軍打回去,雙方的僵持使得戰場的局勢變得微妙起來,土門關竟然有了一連好幾個平靜的日子。

鹿泉城下的盛光仁沒有忘記井陘,猛攻了鹿泉幾天之後在後續的大部隊開進後,馬上分兵兩路進襲井陘、藁城。

保寧(陝甘總督)自己率著手下的近十萬大軍屯駐在了趙州,按照他自己的設想大部隊趕到時盛光仁應該已經拿下鹿泉了,到時大軍橫卷藁城,然後分兵於正定府抵擋中華軍南下的部隊,另外進抵井陘與明興部裡外夾擊打通這一關要。到時候他手中就能集結到十五萬大軍,是直逼京城,抑或是攻破張家口迎接關外察哈爾都統、定邊左副將軍貢楚克扎所部的兩萬餘鐵騎都不失為好法子。然而無情的現實讓保寧深受打擊,盛光仁不僅沒拿下鹿泉城反而是頓足城下。

保寧指著盛光仁的鼻子大罵了一通,卻也不得不命令手下主力準備攻城,鹿泉是一定要拿下的,藁城、井陘也不能留,同明興部彙集那是他們事前定下的策略。然而保寧的算盤打得還不是太順流,夏雄飛領著整編第三師以及附屬僕從軍兩萬餘人已經出了保定府,正往正定趕來。而第一混成旅在大隊騎兵的助陣下已經進駐了晉州。

長嘆一聲,保寧無奈之下急忙令主力進駐正定。

管圓楓、張邦彥(第一旅正副)在得知訊息後,馬上領兵退去了平山,至於那大群騎兵不是他倆可以指揮的動的。早在保寧動身的時候就趕了過去。七千騎(擴充了些)一分為三(三個騎兵旅),仗著自己手中的火槍根本就不同清兵死拼硬打,在清軍眼前來回的徘徊、騷擾。

保寧是心急如焚,貢楚克扎所部正在張家口(清時是直隸廳)一線等待自己的大軍,可部隊卻是走不動。

“這該如何是好?”保寧緊鎖著眉頭,望向帳中眾將,“眾將軍可有解題之法?”

領頭的兩個大將——陝西固原提督鄂敏古、甘肅提督張子玉,都是緊繃個嘴,一句話不說。現在的局勢是在很棘手,井陘——藁城一線沒有拿下,單憑盛光仁一部已經有了僵持之勢,那也就是說他們不但會合不了山西的五萬友軍,還要搭進去盛光仁部三萬餘人。而在平山、新樂還有兩部中華軍,自己身邊圍著的三股騎兵,不解決他們大軍就不可能進抵張家口。但想要解決這四萬逆匪又談何容易?

新樂的敵第三師戰力如何不想就知道,單單是這一部中華軍就不是自己能輕而易舉拿下的。還有身邊的這六七千火槍騎兵,滑不溜手,偏偏又不能置之不理,再有就是叛將管圓楓、張邦彥的第一混成旅,人數怎麼的也有萬八千人。總的一句話,不容易。

“怎麼?都沒話可說了?”保寧的臉色變了。

“大帥息怒,如今局勢著實棘手。不是屬下等人不想說,而是無從談起,還需細想,細想。”鄂敏古不自然的說道,氣氛本已經不太好了,如果保寧在發一陣火,那眾將心中就更壓抑了。這個時候實在不是要發火的時機,保寧文官出身,不熟悉軍務,可他鄂敏古卻不能置之不理。

“大帥暫且息怒,屬下尚且有點不熟見解,拋磚引玉,自己獻醜一會。”張子玉也連忙起身勸解道,見得保寧熄了怒火,這才說道:“首先,我軍不可分兵。”

這局面不是一天兩天的了,大帳中的全是參將以上的將官,幾天下來誰都有自己的想法,但事關重大見解是不能胡亂說的。“大帥,我軍現有不足十萬人馬,一分為二的話自然是陝甘兩省兵分,一部應對新樂的敵第三師,一部應對平山的第一混成旅,並要承擔下進逼張家口,迎接關外己軍進關的重任。”

張子玉這話說的誰都不反對,因為這些是事實,十萬清軍即便是分兵應對也不可能兵分三路。“別的且不說它,單看看對面的逆匪。平山的第一混成旅不過是一快擋腳石而已,可他們若是加上了圍在咱們身邊的那六七千火槍騎兵,絕對可以託得住西路軍。而新樂的第三師,戰力如何在座的心中都有數,單憑它一部之力足以抵擋我軍的東路軍,甚至……”躊躇了片刻,張子玉說道:“甚至東路軍還有被擊潰的可能!”

這話說得有點長他人志氣滅自己的威風,可卻是不爭的事實。張子玉沒有給眾人多想的時間,緊接著說道:“最讓人拿不準的是敵匪的騎兵,如果他們沒去幫第一混成旅,而是匯入了第三師,那樣的話……”(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