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零八 父與子(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百零八 父與子(一)

“父皇,這就是《清明上河圖》?”十四歲的梁晉已經是一個英挺少年,如今正一臉興奮地望著大殿中央懸掛起的巨幅畫卷。

張擇瑞的《清明上河圖》在後世乃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北宋風俗畫作品,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畫中有814人,牲畜83匹,船隻29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13輛,轎14頂,橋17座,樹木約180棵,往來衣著不同,神情各異,栩栩如生,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情節,構圖疏密有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極見功底。

這幅畫卷數百年來其主人不乏是名重一時的高官顯貴,像明時官至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的陸完,專橫天下的一代奸臣嚴嵩父子。到了清季,幾經轉輾之後就落到了畢沅手中,開封“解放”之後,這幅畫連同畢家收藏的一些精品便被送到了北京。出於前世情緣,梁明本人極為喜愛這幅巨畫,自然高興地笑納了,就掛在了自己的書房。

梁晉是剛剛到京的,他那一府的那一班子人,隨著中州的多數大臣飄揚渡海與七月初抵達的天津衛。如今天下大勢已經明朗,中華軍卷取萬里山河近在眼前,況且現在就已經佔據了那麼大的地盤,中州的朝廷重臣遷移北京的時機已經成熟。至於中州那邊,有王權、秦達宜、苗海、黃勳、楊度等大臣留守既可,南洋、西洋兩大艦隊以及數十個地方守備旅團鎮守地方,可以說梁明是安枕無憂。

作為預定的接班人,梁晉較之自己的母親弟妹早到了北京一步,柴璐娘等人還等到八月份才能前來,跟隨她們到來的還會有衛戍師、禁軍餘部。梁晉的住所是慈慶宮,位置是乾清宮和坤寧宮(兩宮是一直線)的東邊。在滿清一百四十年的歷史中,那裡唯一的主人就是康熙的七兒子、元后孝誠仁皇後赫舍里氏唯一的愛子,雍正的二哥——戾太子胤礽(胤礽原本排行第七,除康熙早殤諸子不計外,又稱嫡長子或皇次子),換句話說那裡應該算是東宮。(只是清代除康熙朝曾立太子之外,其他各朝均無太子)。現在梁明就等十月份了,那時候家人也都到齊了,太子的名號也就可以正式按在自己的長子了。

“人煙稠密,糧船雲集;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宋京汴梁當真是繁華。”梁晉神色沉穩,舉止形態很有一番大家風範,其氣質遠超他老爹,“再看如今的中原腹地,確是沒了當年的風華。”

幾年的教導下來,小梁晉眼界寬了很多,身處的位置高度不同,眼睛看到的也有不同,“父皇,河南、安徽兩省百年來屢遭黃河困擾,民力硝薄,卻也於我朝增兵大有益處。然而其也要我朝大施仁政,所費錢糧怕是不菲!”

梁明呵呵一笑,說道:“有得即有失。此兩省人口眾多,乃是最好的兵源之地,正好補我朝所缺。至於賑災撫糧,也是沒法子的事。歸我中華,既是我中華子民,當為我朝效力,也應受我朝護益。”

“晉兒,父皇給你派個差事,到河南去,怎麼樣?”梁明笑著說道。黃河最近十年常常決口,已然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荒河”。特別是今年,北岸被扒開了八九個缺口,雖然現在已經補上卻也不免要受些影響。若是由梁晉前去坐鎮,那可是一招贏取民心的好棋,而且還能讓梁晉好好歷練一下。梁明離開中州的這一年多的時間,梁晉成長了很多,如今是他要交考卷的時候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兒臣領命。”梁晉眼中閃過一絲精亮,臉上湧出了一抹潮紅。

對於梁晉幹淨利落的應命梁明很是高興,不管能不能做到最好,至少要有應對的勇氣不是?身為一國儲君,有擔待是第一條。“這一次以郭卿為首,至於你本身想要幹什麼,隨你的便,只要不影響郭卿的賑撫既可。”梁明給了他相當大的自由度,這無疑讓梁晉更為高興。“兒臣知道了。”

“這是內閣擬訂的放糧單子,你先拿去看一看,好有個底。”梁明說著從書案上拿起一個摺子遞了過去。

“二百萬擔?”看了那摺子一眼,梁晉驚訝的失聲叫道。

梁明的臉色也是一片暗晦,滿清戶部留底的人口已經達到了三萬萬餘,近六千萬餘戶,諸省中以河南為最,人口不下七千萬人。算上安徽,兩省人口已經佔了全國的三成了。而黃河沿岸的百姓也到了百萬戶之多,備下二百萬擔糧食也就不足見怪了。

聽了自己父親的一番話,梁晉黯然不語,二百萬擔的糧食這已經佔了京師存糧的半數之多。這還是南洋的海運糧船源源不斷運進的結果,不然的話二百萬擔糧食足以掏空整個京師。

“不除黃河隱患,此二省無力復起。若是能在秋冬之際收復中原,卻也好過很多。”梁晉的潛臺詞很明確,避過夏季汛期。若是今年夏季黃河大難,以如今河南、安徽兩省滿清官府的力量絕對無力賑撫,百姓流離失所,民心必然喪盡。而若是果真如此,中華大軍進蕩中原,那當真是易如反掌,而流離失所的難民又恰恰是最適宜的兵源。

梁明無聲一笑,“早上三個月自然是有好處的,管圓楓等人還是有大功得。”看著已然英挺不凡的愛兒,梁明衷心的囑咐道:“為天下者,就要有擔負天下的氣度。晉兒,你要牢記住這一點。”既然要爭霸天下,那就要視天下萬民為己身,雖然期間過程未嘗沒有一些腌臢手段,卻要始終心懷天下蒼生。若是視萬民為無物,一味的強己奪利,縱然能強盛一時卻終難成就天下宏圖。

“是,兒臣記下了。”梁晉似有所悟的點了點頭。

梁明看著自己兒子,這是梁家王朝的接班人,是二十年後世界第一帝國——中華帝國的皇帝,是站在世界巔峰的第一人。記得自己離開中州時,他還是個黃口小兒,如今已然是舞勺少年,十四歲了,在這個年代已經是快要定親的大人了。

“晉兒,來說說看,如今天下大勢如何?”梁明記得很清楚,當初自己預備跨海萬里遠征京津的時候,中華朝中可是掀起了滔天巨浪。不僅是在朝中,就是後宮也是一片反對之聲。他可記得很清楚,自己給長子找的幾個師傅算是最堅定的反對者了。要不是梁明自己在朝中享有絕對的權威,軍中大多數上得了檯面的將領也站在他那一邊,梁明還真有不小的麻煩。

自古統一中國不是從南到北,就是從北到南(絕大多數),地盤一般應該是連起來的(我黨除外)。可梁明南面一部分還沒全部開啟局面,就要跑去北京,這實在讓群臣驚詫不已。如此一來豈不是白白分散兵力嗎?那時候滿清在京師還有十幾二十萬大軍,而梁明籌措的遠征軍只有三萬餘,相差何止是個“太大”。

“父皇英明睿斷,兒臣心悅誠服。如今天下大勢依然明朗,我漢家山河復起指日可待。”從內心來講,梁晉還是不贊同自己父親的決定,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自己父親身價又何止萬金?身歷險竟,不為智者所為。可偏偏自己父親北上以來,連戰連捷,以三萬精銳打出了如此大局,他心中卻是真真的佩服。

“在朕看來,這天下大局就是一個棋盤。”眉頭一挑,梁明少有的表露出一種張狂。因為本身身世,梁明性格歷來沉穩,不喜張揚,特別是走上爭霸之路後,城府日益深沉,這種輕狂還真是少見。“爭霸天下靠的是實力,然而積攢實力,由弱變強途徑很多,最根本的卻是地利。在朕看,這關中、河北、東南和川蜀算做是其四角,山西、山東、荊襄和漢中是其四邊,中原為其中央腹地。倒是正合棋弈金角、銀邊、草肚皮之說。”

“我中華地闊萬里,然縱觀三千年來王朝變更,在歷代戰爭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卻只有這九大地域。”領著自己孩子走到了書案,那裡攤著一副小幅地圖,是全國的。梁明一一指了出來,“這九大地域的重要性往往關係到天下的統一與分裂、關係到一朝一代的興與衰,或者,在中原政權與塞外遊牧民族之間的戰爭中關係到中原政權的存與亡。”

“晉兒,你可能看出其中妙處?”

“回父皇,這幾列東西向的江河與幾列南北向的山脈縱橫交錯,將中華腹地分成幾個相對獨立的區域。其中,中部東段邊緣地帶的一系列山脈——北起燕山,循太行山南下,經嵩山山脈、方城冊,接桐柏山、大洪山(隨州市西南部),再轉向鄂西、湘西山脈而接雲貴高原——為東、西部之間的一個重要分界線。南北之間也分出幾個層次,其主要的分界線則為長江、黃河、淮河及秦巴山地,此外,中條山(山西省南部)、大別山也趕起到了補充作用。”(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