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二十五章 插手日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百二十五章 插手日本

濃烈的硝煙遮蔽了原本清朗的天空,震耳欲聾的炮轟聲打破了人們寧靜的生活,三日來長崎城每天都要經歷這樣猛烈的進攻。 猶如螞蟻一般的倒幕軍一次又一次地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每到這個時候,長崎城頭就會毫不吝惜地降下彈雨給倒幕軍迎頭一棒。長崎城頭的要塞炮可不是當擺設的。如此狼狽的場面並沒有澆滅倒幕軍團進攻的士氣,畢竟攻城戰才開始三天,長崎抵抗得越頑固越能激發起這些武士們對血腥的渴望。

薩摩藩大名島津齊宣此刻也站在攻城的大軍中興致勃勃地看著手下的倒幕勇士所發起了一次次進攻,然而他心中所想的並不是破城後如何替天行道處死那些幕府的走狗,而是在考慮如何處置城內數不甚數的財寶、金錢。長州藩是肯定要分出去一份的,給軍隊也要發下去一批,再撥出一筆錢來購買槍炮,剩下的自己又能落下多少呢?

島津齊宣並不是貪財短視的人,不然的話長崎也不會在這個要緊關頭才動手,可打仗是要花錢的。武器彈藥、士兵糧餉這一切都像是個無底洞一般吞噬著薩摩、長州等藩有限的財力。特別是那些從各地慕名投靠邇來的“義軍”,一無財力,二無兵刃,完全都得由倒幕派出資維持,就算西南諸藩再強也無法長時間供養數目如此龐大的軍隊,短短的一年時間,薩摩、長州兩藩家底已經所剩無幾了。但現在正式戰爭的緊要關頭,為了應付幕府軍倒幕派確實需要這些義軍的加入。為此倒幕諸位大名便不得不為“搞錢”大費周章了。

就目前而言,倒幕派的財政主要是依靠西南諸藩的家底以及一些尊皇大名的捐助,想要在短時間裡大幅度增加財政收入,光靠這幾條財路當然是沒希望的。事實上,島津齊宣、毛利齊房等人也十分清楚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查抄富戶可這樣一來勢必會影響倒幕派起事以來建立起的良好形象。左思右想之際,長崎城就此進入了人們的視線。一是向來親華,二是充當幕府走狗,如此這般的城市難道不值得去討伐嗎?

島津齊宣、毛利齊房等人當然清楚攻打長崎意味著什麼,但現在他們面臨的問題是不打長崎,倒幕大軍馬上就會因軍資枯竭而一敗塗地,那個時候等待他們的同樣是個“死”。而攻打長崎,並保證不傷害華商,如此一來還有一絲向中華解釋的希望。一個是死無葬身之地,另一個卻是有一線生機,島津齊宣、毛利齊房等人自然會選擇後者了。於是在“倒幕尊皇”的旗號下,將近五萬的倒幕大軍就此蜂擁到了長崎城下。

看著彈如雨下的長崎守軍島津齊宣心中隱隱有一絲羨慕,這些守軍所持的雖然是天朝淘汰下的舊貨,但無論射程還是精確度比之自己苦心十餘年操辦下的火槍隊有過之而無不及。剛讓島津齊宣羨慕的是,這些火槍價格很是便宜,三支槍的價格也才能換得自己這邊的一把。

整個日本國,只有代表日本政府的德川幕府才有可能從天朝上國手中買賣火器,雖然每年定量都不多,幾年下來卻也給德川家湊了一隊警衛兵。作為中日貿易的專口——長崎,自從五年前就籌備出了一支千人左右的火槍隊,他們手中的槍炮則是中華天朝特意撥調的,專門駐守長崎。而自從日本內戰爆發,德川幕府幾次請願,也終於在開戰三個月後從天朝買回了第一批數量在三千左右的火槍,雖然這批火槍沒能瞬間扭轉戰場的局面,卻終究是保住了京都一線。幕府軍在連連大敗之後終於是穩定住了展現。

隨後的日子裡,這場戰爭陷入了消耗戰。底氣十足(相比較西南諸藩)的德川幕府在隨後的日子裡,連續從天朝購進了超過五千支的火槍和百餘門大炮,使得幕府軍的火槍隊實力大增並在月前正面作戰時擊敗了倒幕軍的火槍隊。雖然倒幕派的火槍隊損失不大,可造成的影響確實難以估計的。這一戰似乎吹響了幕府軍反攻的號角,進月來他們連連出擊,如今已經打到了岡山。

比起愈戰愈勇的幕府軍來說,倒幕軍的情況就很不如人意了。那些個義軍數量雖多,卻始終是遊兵散勇的烏合之眾,比較起幕府軍來差的很多,而倒幕軍的中堅力量——西南諸藩聯軍,強雖強,但還遠遠達不到逆天的水準,特別是在火槍隊被制之後。“難啊!”島津齊宣長嘆一聲,現在他只能把希望寄託在長崎城上了,若是能夠從裡面搜刮出足夠多的錢財,那不僅可以緩解倒幕派的財政壓力,還可以進一步增強自身火槍隊的實力。當然了,這一切能不能成功,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能否說服那霸的中華艦隊。如果在這個時候,中華艦隊上來插一腿,那倒幕派就無回天之力了。

※※※※※※※※※

琉球,那霸。

倒幕派的特使,薩摩藩的大佬島津忠仁一臉暮色的跪坐在地上。他手下的一眾隨從,個個沉默無聲。

良久,島津忠仁才沉聲說道:“現在的情形如何,眾位也都清楚,中華帝國的態度極其強硬。此次,我們怕是完不成任務了。”陰沉的眼光淡淡的注視著下手的眾人,一種無形的壓力使得他們幾乎都喘不過起來。

島津忠仁是現在薩摩藩主島津齊宣的小叔叔,兩人的年齡相差不大三歲,其本人是島津家族的大家老,在薩摩藩的地位極高。因為此次情況嚴重,所以才有薩摩藩的二號人物親自出面。

“雖然完成任務的可能性很小,但作為下臣,我們必須竭盡每一分力氣去做,即使希望渺茫。”島津忠仁話音剛落。

“嗨咦……。”一片響聲就已經響起。

“宇多田光。”島津忠仁淡淡一笑,然後將目光轉向了最後面的一個人。

宇多田光,薩摩藩親衛中的一個旗隊長,也是這個使團的衛隊長。

“你去挑選幾個武士,務必要將訊息送到家主那裡。”

“嗨。”

島津忠仁目光依舊陰沉,掌權數十年的他在手下一眾人的心目中依舊是那個威風凜凜的大家老,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內心深處是多麼的恐慌。中華帝國態度強硬,要求倒幕軍馬上撤出長崎。可倒幕軍又怎麼可能真的撤出長崎呢?難道,島津家的族輝真的要……

※※※※※※※※※

與此同時,琉球督府。

北洋分艦隊提督白貫連同主管民事的琉球候尚溫、督軍喬木廣三人也在悄悄地商議此事。

尚溫是個非常識趣的人,從割地稱臣一步步的走到獻國封侯,可謂是步步體諒天心。也正是因此,尚家才沒被遷往京師,家主尚溫也能手抄琉球民政大權。

琉球國尚家,自從明神宗萬曆37年(日本慶長14年)夏曆3月4日被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薩摩藩藩主島津家久入侵之後,日子過得一直就不舒心。薩摩藩仗勢欺人,每每都是強行剝削琉球貿易。薩摩藩之所以能夠逞強數百年,很大的原因是島津家控制了琉球。該藩也是德川幕府宣佈鎖國以後,唯一能以此變相方式獲得國際貿易收入的私藩。

自從建陽五年,中華軍大敗薩摩藩之後,琉球尚氏王朝時隔三甲子之後,終於再度大權在握,雖然那霸港被割了出去。認識到中華政權的強勢之後,琉球尚氏那是緊跟中華腳印,在梁明肅清西南清軍之後,成為了第一個獻國之君。而更能說明尚溫聰明的是,在建陽五年之後,其竟然連連在國內建造鄉學,並一律教授華語。這番作為自然是大快中華君臣之心,梁明不但賜予尚家的金銀綢緞遠高於南掌等諸國國君,更是暫緩了尚家遷移,把琉球的民政大權交給了尚溫。

尚家對於薩摩藩的仇恨是由來已久的,對日本國政也多有瞭解,再加上尚溫執掌的就是民政,對於倒幕派的內幕瞭解頗深。今日他同薩摩藩的使團稍一接觸,心中大致就有了譜。

“看來倒幕派形勢不妙啊!”尚溫一臉的快意,在白貫、喬木廣面前他是像來不掩飾自己對島津家族的仇恨的。

“呵呵,侯爺對日本國瞭解頗深,此事我等二人可是要相求一二了。”白貫笑呵呵的說到,卻是沒一句的假話。像琉球這樣,遠距京師萬里之遙的所在,身為軍事主官,他們都有對外宣戰的權利。說白話點,只要藉口合適白貫就可以對薩摩、長州等西南諸藩開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倒幕派畢竟只是西南地方諸侯的聯盟,他們的財力比起德川幕府來要遜色很多。而這一年多來投奔他們的義軍絕對不下十萬之數,這些個義軍都是一窮二白連兵器都沒的貨色,全靠倒幕派自己養著。”尚溫冷笑一聲,“如今倒幕軍全員人馬不下二十萬,後勤、裝備,一年多來所耗足以掏空西南諸藩的家底。他們一開始不敢招惹長崎,如今幕府軍大軍反攻之時來了脾氣,那有這等怪事?只有一個解釋,他們沒錢了,看上長崎城內的金銀財寶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