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三十二章 移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百三十二章 移民

松江府位於長江龍口,其地域與後世的上海市相當,原先是全國有名的棉紡中心。但那已經是過去了,現在提起松江府來,最為惹人宣談的則是它新開的港口。

元武三年,和華亭、青浦兩縣為一,新設上海一縣,增阜開港,設立海關。短短十年的發展吳淞港已經是江南數一數二的繁華港口,超過了澳門、泉州、杭州、福州等一甘前輩,甚至連廣州和同樣新興的港口城市香港,也被它摔在了身後。

天氣進入了九月,秋老虎依舊不可小視。從馬六甲一直到上海,帝國南部沿海的各個港口之中停滿來自全世界的各色商船。倭國內戰和拿破崙的大軍使得今年的商船比之往年少了少許,不過從美洲、歐洲來的商船依舊是比比皆是,因此在外人眼中中華帝國依舊是一如既往的強大、富饒、安定。

“真是太壯觀了!林先生,我敢打賭這裡絕對是世界上最繁華的港口!咱們走了那麼遠,也就新加坡能和她比一比。阿姆斯特丹、亞歷山大、倫敦在她的面前也要黯然失色。”船頭上一個帥氣的歐洲青年面對忙碌的長江口激動地讚歎道。

“那是當然。這裡可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腹地航道與海洋的交匯點,如怎麼可能不繁華?”看著身邊像孩子般躍躍欲試的青年,林國檳微笑著指引道。“阿姆斯特丹、亞歷山大、倫敦,是西方的傳統大港口,但是現在的歐羅巴實在太亂了。反法同盟數十萬大軍躍躍欲試,拿破崙也同樣是蠢蠢欲動,沒個十年,歐羅巴是建立不起新的政治持續的。”

那青年飛揚的臉色沉寂了下來,用沉重的聲音說道:“歐羅巴卻是太亂了,已經打了十多年卻還是讓人看不到結尾。”接著一嘆,“還是東方安定,在這片富饒的地方,古老的東方帝國是唯一的霸主,沒有那個國家有實力來挑釁帝國的威嚴。”

林國檳笑了笑沒有回答,但心中卻是充滿了萬丈豪情。戰亂中的歐羅巴,已經沒有實力來挑戰帝國在南洋的權威,英格蘭的印度洋艦隊早就不在十字海峽耀武揚威了。在現在英法海上大絞殺的時候,依舊能無憂無慮的航行於世界各地的商船,只有飄著龍旗的中華商船。

無論是大逆不道的英格蘭,還是忤逆翻天的法蘭西,它們不僅需要中華出產的茶葉、蠶絲,戰爭中的它們更需要中華帝國廉價實用的槍支彈藥。就憑這一點,中華帝國的船隊就能漂洋過海萬里遠航而平安無事。就算是靠近沙俄,英法艦隊勢力薄弱的波羅的海,依舊有友好的瑞典皇家艦隊前來護航,這天下誰還敢為難中華帝國的船隊?

一艘從他們面前經過的商船忽然引起了低沉中的亞雷斯的注意力。卻見那商船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一群群的男男女女,他們正以好奇的目光打量著這邊。粗陋的服飾以及拖家帶口的情景,讓亞雷斯不由聯想到了大西洋上那些前往美洲大陸的移民船。他當即驚訝的向林國檳問道:“林先生,這些人要去哪裡?”

“矽島,或是大洋的另一邊,他們大多數是將在北美大陸安新家的。”林國檳隨口回答道。

“您是說他們要離開富裕的中華帝國移民去遙遠的北美大陸?還是荒涼無際的西海岸?”亞雷斯瞪大著眼睛驚訝道。在他的印象當中中華帝國就是一塊人間樂土,不僅富庶而又強大,沒有絲毫的戰亂之苦。若非有浩瀚的海洋與荒涼的戈壁高原阻擋,恐怕歐洲的那些一貧如洗的平民和無數的被戰亂困苦的中高產階級早就想盡一切辦法蜂擁而入了。可現在竟會有人放棄如此樂土跑去貧瘠荒涼的西海岸!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面對亞雷斯那難以置信的表情,林國檳心中一時也是感慨萬千。若論國力而今的中華帝國確實足以笑傲天下,十年生聚讓朝廷養足了底氣。但在此繁華外表下所掩藏是諸多無法解決的難題,國內大西南和西北的少數民族提起來就讓人頭疼。而朝廷從沒下令禁止過土地兼併,十年的安定之後,大江南北又有無數的農民失去了自己賴以為生的土地。雖然全國各地像野草一般冒頭的工廠收攏了大批的壯勞力,東北、西南、西北、南洋也遷移了千萬蒼生,可只要土地兼併不止,那無產階級就會像收割過的韭菜,一茬茬的冒出來。

但如今中華朝的流民卻有著不同於以往朝代的姿態和規模。歷史上造成流民大量出現的原因有許多,總的概括起來不外乎是土地兼併、災荒、饑饉、兵災這幾條。對於現在的中華朝來說,關內十年的和平生活讓後兩條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惟有災荒與土地兼併一直猶如夢魔般糾纏著中華帝國催生流民不斷產生。

事實上,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自然災害頻仍的國家,翻開史籍,水、旱、蟲、風、霜、雪、海嘯、地震等自然災害,比比皆是。旱則“赤地千里”,澇則“一片汪洋”。就算中華帝國擁有超越這個時代最先進的科學知識,擁有他國無可比擬的財富以及軍事實力,卻依舊無法戰勝殘酷的大自然。中華朝立國至今幾乎每一年都會遇上幾次規模較大的自然災害。對此朝廷上下雖然十分重視,並將滿清的一系列相關的救災措施加以完善改進,但時代的侷限卻使得這些人為的補救措施顯得頗為有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歷史上有統計,乾隆朝60年間,各種自然災害發生頻繁,特別是水旱災害。在上報至中央政府、確定已經“成災”或已造成嚴重危害的自然災害中,水災被及的總州縣次約為8074個,旱災為3770個,雹災為1148個,霜災為163個,風災為271個,人疫、牛疫共68個,地震111個。由此看來,乾隆時期確實是災害頻繁。中華朝截了滿清一百三十年的國運,也不巧正給乾隆收拾了爛底子。

相比之前朝代在開國初期對土地兼併的嚴格限定,中華朝在這方面顯得極為寬鬆。以至於東南、華北地區的土地剛透過戰爭平分到農民手中,轉眼之間就又落到了商人、地主們的手中。這原本是梁明樂意看見的現象,因為那些被從土地上剝離的農民會流入城市成為國家工業極需的勞動力。但這只是一相情願的理想設定罷了,姑且不論好逸惡勞之類的陰暗本性,光憑中華帝國目前的工業水平就根本無法吸納那些與日俱增的流民。此外中華帝國廢棄諸多的苛捐雜稅,薄賦輕徭的做法也從另一個側面加快了人口的增長。

若是換在之前的各個朝代,面對如此情形,統治者勢必會出臺法令限制土地兼併、重啟人頭稅、並下令嚴格限制流民外出。種種措施其實都旨在將農民束縛在土地上。因為在中國封建社會,官僚機構、軍隊等國家機器得以正常運轉的潤滑劑是農民的賦稅。既“無地則無民,無民則無賦”。更何況流民一直以來都是中原動亂的一大誘因。但對中華朝來說農業上的賦稅已不再是其唯一重要的財政來源,南洋、東北以及大西北、大西南等地的完全統領更是給帝國帶來一種全新的解決之道——移民。

正如同二百年前的英國鼓勵本國的清教徒、失業者遠赴新大陸謀生一樣,在中華帝國的一些官僚看來將那些麻煩的流民送往邊疆,遠比在本土為他們安排生計來得省心得多。而且還能有利於朝廷完全控制邊疆,稀疏少數民族的人口比例。江南的去南洋,四川的到雲貴,山陝的去甘肅、新疆,河南河北、山東的就到關東,雖然在此之前他們往往要連哄帶騙外加威脅才能讓失去土地的百姓同意畫押去邊疆蠻荒之地開墾。可一但拆遷的錢糧費用發下,那些百姓便成了他們筆下隨手劃去的一連串數字。是生是死都成了老天爺與他們自己的問題。而事實也證明,官僚們總是傾向於操作簡便責任小的選擇,於是便有了眼前這一批又一批遠赴重洋的開拓者。

林國檳現在的籍貫已經遷回了山東老家,因為其本人是二等衛國勳章得主,舊日的同僚多數已經是鎮守一方的將官,所以他在老家也是官府的座上客。對其中的道道多有瞭解!

可如今親眼見到卻又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不過林國檳心裡明白,如今這一船就要漂洋過海遠航萬里的百姓,不會是平常的無地農民,他們應該是今年受災的百姓。平常年份,那些百姓多數是不願意去北美的,任那些官員嘴皮子磨破也沒兩人會動心,是以這些年來,中華帝國在北美西安的總人口也不過才十餘萬。今年遭了如此大災難,那些一貧如洗的百姓是不想去都不行了。

林國檳本人也在淮南、蘇南混過一段時間,知道如今的黃河堤壩已經是千瘡百孔,難以救治。那道中華的母親河事實上已經是架在中華朝頭上的一把要命的刀了,可是當廣州分行的老兄弟告訴他今年黃河北徙去了山東,還是從他老家東營出海的時候,林國檳依舊是眼前一黑。本來打算在廣州停上幾天談兩筆生意的林國檳夜都沒過,上午靠的岸,傍晚又上了船。回山東,回老家,他是一刻都不想浪費。就算有亞雷斯這個老朋友的獨孫跟著,他也沒在杭州灣停下一刻鍾,若不是要在上海瞭解一下商會分號的情況,他也是不會進淞滬港的。威海才是他的目的地。(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