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三十三章 中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百三十三章 中亞

三個月的忙忙碌碌,一直到了十一月份,河南、山東、安徽、江蘇四省的移民工作才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四省近百萬百姓一批又一批的做上了東去的商船,十萬戶到了矽島,餘下的去了更為遙遠的大洋彼岸。

這次的大遷移耗盡了國庫裡的最後一兩銀子,還是梁明從內帑中調撥了三百萬銀元,這才解了內閣的燃眉之急。最後又從銀行拆借了一百萬金元,如此才撐到了各地的尾款(主要是海關)進京。年末的財政總結,元武十四年中華朝的財政雖然還沒見赤字,收尾卻僅剩了不到二百萬銀元。

不過梁明還是很體貼手下臣工的,過年的時候再次從內帑之中撥出了三百萬銀元,好好地犒賞了籌辦遷移的眾多官員。

黃河北徙,如此滔天巨禍竟在半年之中擺的平平整整,絲毫沒出什麼大亂子,中華朝上上下下都很高興,是以這元武十四年的春節大家過的都很舒坦。北京城是年味十足,熱鬧紅火不一言表。

十五年二月份,北京城年後的溫馨依存,尚在享受年後餘暇的眾軍政大臣卻又一次緊張起來了。新疆的一道絕密電文打到了軍部密電室,沙俄大軍正逐漸向烏拉爾河下游——裡海一線彙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四五月間沙俄將再次向小玉茲進攻,以徹底奪取裡海西部。

看了這份密電梁明除了苦笑還是苦笑,“看來,是要同他們談一談了!”梁明口中的這個他們指的就是沙俄帝國。

在西伯利亞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將近兩年,中華帝國佔了很大的便宜,仗著出其不意和東西兩路軍的集中,在沙俄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遠東軍團橫掃千軍如席捲,半年時間就輕而易舉的佔據了東西伯利亞山地和中西伯利亞高原,兵鋒直指如今西伯利亞的精華地段——西西伯利亞平原。

但是那裡距離中華軍的大本營實在太過遙遠了,當西伯利亞寒冷而漫長的冬季過去之後,中華朝雖然補齊了冬季絞殺戰中遠東軍團的損失,卻很難再往前線運送更多的兵力,因為後勤運輸實在是困難非常。中華軍並不是手持鋼刀長槍的冷兵器軍隊,它是一支成熟的熱兵器軍隊,少了槍炮彈藥彈藥,遠東軍團的戰鬥力又能剩下幾分呢?冬季絞殺戰過後,葉尼塞河前線的遠東軍彈藥奇缺,想要發起一場大的攻勢都很困難。

遭受到如此大的損失,二百年的東進成果幾乎是折損了七成,這又怎能讓莫斯科甘心?雖然知道中華帝國如今的富強與強勢,可是僅憑這些還遠遠不能要沙俄甘心退讓,戰爭是證明國力的最好手段。

如今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性格堅韌、威猛,在沙俄歷史上算是一位少有的英主,面對中華帝國擺明了的欺負人自然不甘示弱,在西伯利亞大雪尚末消融的時候就在葉尼塞河西安集結了將近四萬的大軍,其中包括一萬兩千名的哥薩克騎兵,和四個布里雅特團九千人,十二個步兵營九千人,以及近衛軍督軍烏瓦羅夫統帥的一萬近衛軍精銳。亞歷山大一世是準備一鼓作氣平推了遠東軍團,快速收復失地。

面對著沙俄優勢大軍的進攻,楊壘率軍避其鋒芒,把葉尼塞河(發源於蒙古高原,注入北冰洋)下游甩了出去,全軍在葉尼塞河中游的分支通古斯河彙集。依仗著強大的炮群火力,第十五師所部死死地擋住了沙俄大軍。而第七騎兵師在彙集了唐奴烏梁海附近跟隨而來的蒙古五千騎兵之後,萬騎大軍在下游西渡葉尼塞河,繞道俄軍背後徹底摧毀了沙俄的後勤補給,並將沙俄四萬大軍牢牢地堵在了葉尼塞河東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託搏爾斯克、託木斯克兩個督軍區察覺不對之後急忙來就,但軍力被抽調一空的他們也只能敲敲邊鼓,最後還是高加索附近的俄軍趕到這才打通了路徑。但此時,原先渡河的四萬大軍剩下的只有半數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在那四個布里雅特團。

所謂的布里雅特團本是蒙古族一個部的名稱,世世代代生活在美麗富饒的貝加爾湖(北海)周圍和外貝加爾地區。17世紀,蒙古各部失去了統一,在清政府征服蒙古之時,俄羅斯帝國開始向西伯利亞擴張領土。當時的蒙古王公和人民與俄羅斯帝國當局和入侵者進行了各種交涉和鬥爭,但最終在1646—1666年間被哥薩克領主佔領了布里雅特的部分地區。1727年,中俄之間簽定布連斯基條約,劃定中俄中段邊界(當時外蒙古屬中國清朝統治),布里雅特歸俄羅斯帝國。

這四個布里雅特團就是由歸順沙俄的蒙古人組建的,連級以上軍官則是有俄羅斯人擔任。布里雅特蒙古人生活在北海附近,這九千人自然也不例外。注重家庭部族的蒙古人軍隊在得知北海“陷落”的訊息之後已經軍心不穩,不過是因為困於沙俄軍力強盛不敢騷動罷了!在沙俄大舉進攻之後,開始時的順利讓這九千蒙古人有了一絲打回老家的希望,軍心也組建安穩。可到了通古斯河之後,前線連連受挫,後勤又被阻斷,全軍人心動盪。而在楊壘等人的一番運作之後,得知家人訊息的四個布里雅特團大部反水,給了第十五師一次重擊俄軍的機會。若不是哥薩克確實勇猛,而近衛軍也可堪一戰的話,說不定這措手不及之下的四萬大軍就會至此煙消雲散了呢!

此次大戰之後,遠東軍團順利收編了多大五千人布里雅特蒙古人(餘下的遣散),之後實力大漲的他們順勢殺進了葉尼塞河西岸。可到底是遠東軍團久戰兵疲而且那新收編的布里雅特蒙古人也是問題多多,最主要的是俄軍實力也相當雄厚,如今兩軍還在葉尼塞河於鄂畢河之間糾纏不休。

“打了快兩年了,也是該談一談的時候了。”梁明看了看手中的密電,戰爭開啟之後中華雖然付出了相當重的代價可比起對手沙俄來,還是少的太多太多了。甚至可以說雙方之間的損失有點不成比例,從白令海峽到葉尼塞河,不算蒙古人,沙俄至少損失了一萬哥薩克騎兵、一萬的俄軍和超過二十萬的斯拉夫人,這些都是沙俄統治這片遼闊地域的基礎。而中華呢?戰死的士兵還不到兩千,其中大部分還是在冬季絞殺戰中損歿的,輕重傷有三四千,其中九成以上的都已經復原歸隊了。還有就是收降的蒙古人,數量不會少於二十萬的。想起這些梁明心中就感覺著快活,想一想前世的中華的落寞,這血債也討回一小半了吧。

目光再度轉向書案上的這封密文,“小玉茲,哈薩克……”沉默了良久,梁明嘆聲說道:“不容有失啊!”小玉茲,估計沒幾人知道,畢竟距離中原太過遙遠了,換句話來說——哈薩克西部。這裡有裡海,關乎著中亞的得失,絕對不容有失。

這時候的中亞同二百年後的格局相比差的太多了,簡直就是面目全非。後世耳熟能詳的中亞五國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和塔吉克,此時幾乎不見蹤影。稱雄一方的則是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浩罕汗國以及三帳哈薩克。

後世的吉爾吉斯斯坦的東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區屬於中國新疆,西部就是浩罕汗國。土庫曼的主體土庫曼民族才剛剛形成不到三百年,隸屬希瓦汗國和布哈拉汗國。烏茲別克、塔吉克則屬於梁明聽都沒聽說過的布哈拉汗國。

這裡面最為被後世內陸中國人所熟悉的肯定非浩罕汗國莫屬,誰讓其彈丸之地卻兩次入侵新疆,特別是最後一次,還同沙俄老毛子搞在了。左宗棠抬棺入疆,也可謂是感人至深。不過現在的浩罕汗國還是中華帝國的屬國,國王阿利姆汗也頗為恭敬。但梁明心底清楚,浩罕汗國已經有不穩的跡象了。阿利姆汗的嫡長子奧馬爾野心頗大,竟然同張格爾私交甚密。而這個張格爾就是原本歷史上一個多次反叛的伊斯蘭教封建貴族。

張格爾是大和卓波羅尼都之孫。乾隆年間清政府平定南疆大小和卓之亂後,波羅尼都之子薩木薩克逃居浩罕(中亞伊斯蘭教國家,時稱安集延),其第二子張格爾素有政治野心,多次潛回新疆力圖恢復其祖先和卓時代的統治,是新疆邊疆一帶的風雲人物。國安部進駐新疆之後,馬上就注意到了此人,並發掘其與阿利姆汗的嫡長子奧馬爾來往密切。既然被察覺了,那梁明自然就有了防範,之所以還不對張格爾採取行動,那是為了給以後進攻浩罕汗國找一個合適的藉口。

而最後的三帳哈薩克其主體就是後世的哈薩克,不過現在的哈薩克還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既然是三帳那自然就是三個部族了。當時哈薩克汗國按地域分為烏勒(大)、奧爾塔(中)、克什(小)玉茲。滿清文獻把大玉茲稱作右部,中玉茲稱作左部,小玉茲稱作西部,又稱為大、中、小帳,這也就是三帳哈薩克的來歷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