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三十五章 塔淄河戰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百三十五章 塔淄河戰役

元武十五年,六月底。

沙俄拒絕談判的訊息傳回北京,而且沙皇亞歷山大一世還向西西伯利亞增派了一萬近衛軍和七個步兵營(5000人)。隔了沒幾天的功夫,俄軍進攻小玉茲的訊息也透過電報傳到了京城。

說真的梁明感覺很愕然,他想不明白亞歷山大一世為什麼要拒絕和談。和談的條件並不苛刻,至少在他看來是中華已經做出了相應的讓步。

在西伯利亞,兩國已葉尼塞河為界限。中華讓出已經佔據了將近一半的西西伯利亞平原,以此來換取帝國西北的平靜,沙俄必須無限期的停止對以至於讓三帳哈薩克的進攻。

這個條件已經很有優越了,讓出去西西伯利亞平原一半的土地,這可在拿刀子割梁明的心頭肉。如此一來,貌似遼闊無垠的西伯利亞雖然被中華帝國擷取了大半,但真正的精華地段卻依舊保留在沙俄手中。以現在的條件,能派上用場的只有葉尼塞河東岸的狹長平原地帶。

讓沙俄停止對哈薩克的侵擾,雖然這樣一來無疑是破滅了俄羅斯帝國南下印度洋的豪情,但是現實就是要去面對的。俄羅斯帝國已經失去了太平洋沿岸,東方帝國已經露出了爪牙,那麼嘴邊的食物自然要納入他的勢力範圍。弱肉強食,殘酷的森林法則同樣適用於國家的政治(利益)博弈。

亞歷山大一世的拒絕讓梁明困惑不已,他為什麼回去拒絕?亞歷山大一世有什麼可以憑藉的?使他有如此大的信心去贏得這一場同中華帝國之間的戰爭。難道僅僅是因為兩處戰場都距離俄羅斯本土近?是他們一百多年來精心經營的所在?

亞歷山大一世很年輕,今年不過才三十歲,這個時候正是一個帝王血氣旺盛的時候。在一些中華人,甚至是不少官員看來,這個遠方偏僻小國國王之所以選擇戰爭,應該是愛面子的緣故。

可同西方人打多了交道的人都不這麼認為,西方人不是不要面子,但是同利益相比,他們往往選擇的是後者。

梁明一丁點的心思都沒放在這方面,既然沙俄選擇了戰爭,那中華帝國就必須奉陪到底。他下了四個命令,第一,下令外蒙古總督劉曉琨,徵召更夫,以三倍的後勤運輸量向前線運送彈藥物質;第二,責令遠東軍團各部儲存彈藥物質,在冬季來臨之前打一場大規模反攻;第三,命令新疆總督傅乾提取火槍五千支,大炮一百門,配給相應彈藥,支援於三帳哈薩克;第四,駐疆國防軍第十一軍團及其附屬一級備戰。

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拒絕令梁明極其的不高興,這不能不讓他回憶起前世的種種因果。只要對中國的近現代史稍加瞭解的人,對於祖國北方的強鄰,心中無不充滿了恨意。中華在那位北方鄰居手中吃了太多的苦頭,可以說這兩國之間的因果之重僅次於中國同日本之間的。

既然你要打,那咱們就好好地打一上場!

好在上半年的稅款大半數都已經到賬,國庫之中資金倒也不緊張。而且梁明還也特意從內帑之中撥出了一百萬金元,專門用在對俄作戰上。如此一來,西北用兵的款項就早早的湊了出來。讓財政部心下暗暗欣喜的是,如果一切順利,單憑那從內帑撥調出的一百萬金元就足以支付此次戰爭的費用了。

物質調配,大軍備戰,這一切都自有官員去做,梁明雖然不是甩手掌櫃,卻也不用去操太多的心。趁著裡外皆忙的時候,他著人找出了軍情局歐洲署最新送達京城的一批情報,雖然絕大多數都是去年下半年的,但還是讓他早出了一點頭緒。再於今年春季的情報相應徵,梁明隱約間感覺到了亞歷山大一世的底氣所在。

時間一轉眼就到了十月份,西伯利亞的反擊戰已經快要結束了,因為漫長、酷寒的冬季已經來臨了。

這一次反擊戰遠東軍幹的非常漂亮,幹淨利落的擊潰了西伯利亞俄軍的主力,擒殺了其中的大部。如今遠東軍已經進至鄂畢河西岸,可以說只要楊壘願意,大軍完全可以打到烏拉爾山。

俄軍在得到一萬名精銳近衛軍的支援後,實力復起,依仗著優勢兵力再次殺了出來。遠東軍放棄了平坦開闊的普爾河流域,將主力集結在了其後易守難攻的塔淄河一線。在楊壘的指揮下,遠東軍依靠著堅固的防守和犀利的反擊,很快穩定了塔淄河戰線。

之後的一個月,兩軍拼人力、拼物質,戰爭進入了殘酷的消耗戰。雙方損失最大的還是數騎兵部隊。遠東軍的第七騎兵師和配屬的數千蒙古騎兵,既要不斷地遊擊俄軍側翼,又要應付兇悍的哥薩克騎兵,還要保護後勤運輸,實在是極為辛苦。幸好對面的哥薩克騎兵在上次戰役中損失慘重,實力削弱了很多,不然的話遠東軍就有的苦頭受了。

時間進入九月,戰場又有了新的變化。眼看冬季將要來臨俄軍主力全部壓到了塔淄河一線,他們在等待時間。只要冬季到來,鄂畢灣一結冰,大批量的俄軍就可以繞道冰面從右翼側擊塔淄河一線,而正面的俄軍也不用再依靠木筏來運送兵力了,他們同樣可以直接沿冰凍的河面向東岸進攻。那樣的話,兵力佔優的俄軍即便無法擊潰遠東軍,但也能迫使遠東軍後撤。這一撤,就要撤到葉尼塞河東岸了!

對手的變化瞞不住楊壘敏銳的觀察,這是一次己軍的危機但同樣也是一次破敵的良機。俄軍主力都已經到了塔淄河西岸,後方留守必然空虛,如此就給了一個空子讓楊壘鑽。

同樣是著手於鄂畢灣,楊壘抽出了兩個整編團,三千人。每名戰士除了揹負五天的口糧外,剩下的就是大量的紙彈,他們乘木筏、獨舟從塔淄河西面的喀拉海西去,繞過俄軍佈防的鄂畢灣(鄂畢河入海口),在亞馬爾半島登陸,然後大軍一路南下席捲了兵力空虛的鄂畢河西岸。雖然沒能消滅多少俄軍,卻是幾乎毀滅了俄軍整個後防區,無數的軍火物質被摧毀,大批量的糧食被焚燒殆盡,還有一座座被付之一炬的城堡。甚至,還有越過鄂畢河在烏瓦羅夫反應過來之前,一路擊破了十多個物質轉運站,繳獲的物質同樣被毀壞一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鄂畢河東岸,葉尼塞河西岸,兩河之間的廣大地區一直是中俄兩軍交戰的主要戰場,原本生活在這裡的斯拉夫人和大量的哥薩克人都已經撤到了鄂畢河西岸。如今後防區的海量物質被付之一炬,自然要影響到前線俄軍的作戰,特別是那些哥薩克人,在得知後放被襲擊之後,幾乎想馬上就撤回去。

俄軍總指揮烏瓦羅夫上將總算還有一些威信和明智,他知道俄軍如果馬上就撤回去極可能要遭受到重大損失。遠東軍只要用騎兵部隊不停的襲擾俄軍本部,步兵主力進逼俄軍後衛,延緩俄軍的撤退速度,只要等到俄軍少量的物質儲備消耗一空之後,那剩下的就是一場大屠殺。當然了,如果他們的運氣好,哥薩克騎兵有能力抵擋對手騎兵部隊的襲擾的話,俄軍還是有可能安全回到鄂畢河東岸的。但即使那樣,他們還要必須面對遠東軍偏師的阻截,若是消耗太多的時間,其結果還是一樣的悲慘。

但是若是反過來呢?遠東軍團兵力本就不佔優,如今又抽去了一部分部隊,塔淄河東岸的力量更是削弱。若是在此時傾盡俄軍主力,全力進攻塔淄河東岸,若是能夠擊破遠東軍,那豈不是……

這當然是需要承擔相當大的風險的,如果進攻失敗的話,塔淄河東岸的三萬多俄軍就有全軍覆沒的可能!

烏瓦羅夫上將選擇了後者。

從九月十日開始,六千哥薩克騎兵瘋了似的纏繞著萬餘中華騎兵部隊,餘下的俄軍三萬步兵則是不顧一切的投入到了塔淄河的剿殺戰當中。

這場血戰從九月十日一直持續到二十日,整整十一天的搏殺,俄軍死傷萬餘卻最終還是沒能越過塔淄河。彈藥斷絕的俄軍趁著還有幾天的糧食,趕緊撤出了塔淄河。

楊壘沒有指揮步兵馬上反擊,而是讓士氣大振的騎兵部隊沿途騷擾,他怕這次撤退是俄軍玩的鬼把戲,兩天後得到確切訊息的楊壘率領六個還算整齊的步兵營開始了反擊,沿途一直追到了蘇爾古特。

烏瓦羅夫帶領三千俄軍死守蘇爾古特,剩下的俄軍則在四千多捨去了火槍之後的哥薩克騎兵的保護下向西突圍。

蘇爾古特守了兩天,第一天時俄軍就已經打光了子彈,在烏瓦羅夫的嚴令之下他們又死撐了一上午,第二天下午兩千六百名俄軍繳槍投降。烏瓦羅夫帶著自己的衛隊為沙俄奮戰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這一戰最後生還的俄軍步兵只有萬餘人,哥薩克騎兵也剩下了三千,實力大損的他們索性推入了烏拉爾山脈。這也意味著沙俄勢力全部退出了西伯利亞。(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