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四十三章 鄂木斯克(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百四十三章 鄂木斯克(下)

就在策凌那木扎勒血腥報復的同時,距離他不遠處的一個山丘上,騎兵第十一師的兩位主官正在默默無言的觀看著。“師座,看來蒙古人的怨氣很大啊!三四百號人,這麼點工夫全宰了!連通報咱們一聲都省了!”參謀長薛子涵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最後一句話露出了風頭,對於策凌那木扎勒的“膽大妄為”,他是極為不滿的。俘虜是戰場抓的,怎樣處置自然是由最高指揮官(十一師師長)斟酌。策凌那木扎勒不經商量擅自殺俘,說輕了是報仇心切,說重了是目無法紀,甚至是……

“怨氣大好啊,憋了三十年的怨氣不撒出來多難受?”師長韓風威淡淡一笑,渾不在意。卻又慢悠悠間說了一句看似不沾邊的話,“老薛,這次蒙古人傷了不少吧,我看有小兩千了!”

“死了六百多,傷了一千二!快趕得上咱們師的了!”沉厚的聲音從二人背後響起,是副師長盧成明的。作為副師長,戰前戰後的物質儲備、人員傷亡什麼的都歸他管轄,剛才就是到前面查點部隊傷亡去了。

“咱們的傷亡多少?”

“折了七百三,重傷一百八,輕傷快兩千了。傷愈後需要退役的有三十五人。”

這仗一接火,韓風威就知道是一場死戰,已經有了一定得心理準備,可聽到盧成明的報數後臉頰子還是忍不住抖了起來,他心疼啊!“他狗娘養的俄國佬,一戰銷了老子半個師。”

“他們跑不了,蒙古人已經追上去了。”這時薛子涵沉聲說道。韓風威、盧成明還沒抬頭看,耳朵裡就傳來了一陣馬蹄聲,戰場上右翼的凌德勒克、吉雅賽音兩部蒙古騎兵已經整好了戰場,朝著哥薩克逃竄的方向追了過去。而土爾扈特蒙古另一個首領,策凌那木扎勒帶著幾個親衛正策馬向他們奔來。

策凌那木扎勒還算有點政治頭腦,先是自己告了個罪,揭過了擅自殺俘的事情,又替凌德勒克、吉雅賽音二人請了戰。總之,大面上是能過得去。

韓風威自然好說話,不疼不癢的申斥兩句。幾人一番寒顫後,策凌那木扎勒自己也請戰追敵,留下了少數人馬照顧傷兵,七千大軍也是席捲而去。

看過遠去的蒙古騎兵韓風威嘴角露初了一抹嘲笑,一群被仇恨衝昏了頭腦的笨蛋。

冷冽的目光掃過還在清理的戰場,眼角處是幾個正在堆砌的火木架子,旁邊堆得都是一具具俄軍的屍體。“這一戰砍得有五六千個腦袋,逃竄的哥薩克最多還剩下一半。人數比不上蒙古人,頓河馬的耐力也沒蒙古馬好,他們是熟了的鴨子飛不了了。但是困獸之鬥也不可小視,想全殲哥薩克,土爾扈特人至少也要再倒下三千人。”韓風威看著那群傷痕累累的蒙古騎兵,對盧成明、薛子涵說道:“自從渥巴錫東歸之後,其部屬多受照興,轉眼已有三十年不曾動武。雖然土爾扈特人那兩年間死傷慘重,人口所餘十之三四,可三十年的繁衍過去現如今其三大部人(舊土爾扈特部,南北兩路;新土爾扈特部)口如今已有不下二十萬萬之多。現在不僅是厄魯特蒙古四部,算上青海和整個蒙古大草原,它也是人口最多的部族。”

“輕而易舉的可以動員三萬騎兵,在加上裹纏的小部,他們完全可以一月之內拉出一支五萬騎兵的部隊。這可是懸在新疆的一把利劍!”韓風威說的這些盧成明、薛子涵都極為瞭解,但對於一手造就了土爾扈特人興旺發達的兩個人,他們確實無可奈何。因為這兩個人都很特別,一個是乾隆,另一個更特殊,當今中華朝的皇帝。對於前朝滿清的皇帝乾隆,他們嘴頭隨便罵都沒事,可是對於梁明,中華帝國的當今皇上,他們是一句不敬的話都不敢出嘴的!

土爾扈特部東歸之後,族民死傷慘重特別是渥巴錫的直屬部族(後為烏訥恩索誅克圖盟南路),乾隆皇帝還因此改了渥巴錫部的牧場,並處分了當時的伊犁將軍。而回國之後的第二年,渥巴錫就因病過世,汗位傳給了還未成年的策凌那木扎勒。

此時的兩外兩大部,遊牧於楚爾、多羅諾圖的,分別有巴木巴爾和策伯克多爾濟掌管的部族(烏訥恩索誅克圖盟東路、北路)一躍而上,北路三旗的實力甚至超過了渥巴錫家族的直屬部落。另外猛將舍愣領導的由準噶爾、輝特、和碩等土爾扈特部附屬部落組成的“青色特奇勒圖盟新土爾扈特部”一盟二族,被安置到科布多,也同渥巴錫家族漸行漸遠,到了中華軍克復新疆的時候已經徹底分離了出去。可以說,滿清政府對東歸而來的土爾扈特部的分解是很成功的。

若是平平握握的如此下去當然沒什麼事,可在處理納降事物時梁明的腦子一熱,也是為了給蒙古人豎個典型,愣是把策凌那木扎勒的封爵往上提了一級,由普通的蒙古汗王納降時封賜的子爵升到了伯爵。爵位之高,絕冠整個新疆蒙古諸部。如此過了七八年,策凌那木扎勒直轄的烏訥恩索誅克圖盟南路四旗宣告驟起,實力也得到了一定得提升,在聯合實力弱小的西路(一旗)之後竟然穩穩地壓過了舊土爾扈特部的東、北兩路,無形之中整合了整個土爾扈特部,使得土爾扈特部在新疆蒙古諸部之中的影響力大為提升。

到了今日土爾扈特各部雖然對朝廷依舊恭虔,沒有半點不敬,可其尾大不掉之勢已經很是明顯。說起這個梁明也是追悔莫及,近兩年他也只能令新疆軍政各大員暗地裡悄悄活動,限制土爾扈特部的發展,特別是在經濟上恰他們的殼。而此次的大戰,梁明對土爾扈特部可是寄以厚望,只要他們打的兇猛,不管戰果如何劃分蛋糕的時候就可以多給他們一些,然後用“宜地換地”的法子慢慢的把實力強大的土爾扈特部分解開來,絕對要阻斷其南北東西四路之間的直接聯絡。

※※※※※※※※※

對俄軍的追擊在兩天後結束了,雖然沒能全數截住北線俄軍,但也給其了重重一擊,能逃回東奧倫堡防線的俄軍還不足原先的半數。縱橫哈薩克草原的一萬多人的哥薩克騎兵全數命喪黃泉,而斷後的五千俄軍也悉數被殲,還有北線俄幾乎所有的輕重火炮和大批量的輜重物質。利用俄軍的輕狂大意,也是庫圖佐夫的一個小疏忽,中華軍佔了個天大的便宜。

四月十四日,中華軍正式參戰的第十二天,十一軍的主力,三個整編步兵師以及軍部直屬部隊盡數開到了奧倫堡防線。兩天後,休整過後的中華軍發動了第一次真正的步兵進攻!

中華軍當天的戰果是輝煌的,三十一、三十二兩個整編步兵師在左右兩翼戰線上向前平推了將近五公里,俄國人六七十年前修築的,用來防備草原準噶爾汗國入侵的碉堡線根本就阻擋不住國防軍的腳步。俄軍三道利用土石碉堡簡單連線的戰地防線就像是脆弱的薄冰,一捅就破,在漫天炮火之下不堪一擊。

左右兩翼全部失陷,和十一軍軍部“靜默戰”了一天的中路俄軍慌忙之下不等左右兩翼的中華軍包抄就連夜撤退,被蒙古騎兵趕鴨子似的一直追殺到了鄂木斯克城下。

鄂木斯克雖然是沙俄在西西伯利亞平原南部最大的城市,但它已經落成快九十年了,自從1717年建成之後,鄂木斯克城市面積幾經擴建,卻從沒在城防上下工工夫,就像是前面的奧倫堡防線,阻擋缺少大炮的蒙古人、哈薩克人自然可以,但用來應付擁有強大火力的中華國防軍就全都歇菜了。

庫圖佐夫在得知一天之間奧倫堡防線就被捅開了兩個大窟窿之後,大驚之下也是苦笑連連。心中不由得大罵當時的奧倫堡總督塔季謝耶夫,為什麼不將奧倫堡防線修的再堅固一些,還有就是後面接任的奧倫堡總督,既然改建了西線和中央部分,幹嘛留著東線不動。難道哈薩克人的威脅比東面的還大?另一邊他也不能不著手準備鄂木斯克的撤退工作。庫圖佐夫認為憑藉比之奧倫堡防線還不如鄂木斯克城防工程,是根本擋不住東方人的。他打算把戰線西側到託博爾河一線,同時他也決定,即使現如今亞歷山大一世再討厭他,他也要向這位固執的沙皇討要一支不少於三萬人的部隊。那個從漢諾威移民過來的貝尼格森男爵,他指揮的高加索軍隊不正好合適麼!反正帝國現在也不同土耳其人交手,閒著不也是閒著!

注1——乾隆36年9月渥巴錫、策伯克多爾濟等首領召至熱河承德覲見乾隆,分別授封大小四十四個首領頭目為汗、親王、郡王、貝勒、貝子、輔國公、臺吉等等。其中封渥巴錫為烏納恩素珠克圖舊土爾扈特部卓裡克圖汗,封策伯克多爾濟為烏納恩素珠克圖舊土爾扈特部和碩布延圖親王。

注2——舍楞是土爾扈特部

汗和鄂爾勤克叔父的後裔。當年和鄂爾勤克西遷伏爾加河時,舍楞的先輩並沒有跟隨一齊走。到舍楞時他居住在伊犁,並成為準噶爾部的臺吉。準部發動叛亂被清軍平息,而舍楞獨抗不降,殺了當時的伊犁將軍逃到庫爾蘇喀喇塔境內(今新疆烏蘇一帶),清軍追剿之,他又逃往博羅塔拉(今新疆博樂一帶),不久逃竄於俄國……

舍楞最終選擇東歸,其心理應該是很不平靜的。在東歸途中,他是17萬土爾扈特人的先遣大將軍,一路披荊斬棘,驍勇善戰,立下了赫赫功勳,然而越臨近故土,他的內心就越沉重,直至最後喊出:“生也天山,死也天山”,“即使死,一顆頭也要拋在伊犁河畔,白楊樹旁,拋在生我養我的家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舍楞以戴罪之身隨同渥巴錫汗回到故土懷抱,由於他“俯首請罪”,乾隆帝“宥其已往,悉加恩賜”,封他為弼裡克圖郡王。

注3——乾隆雖然給渥巴錫、策伯克多爾濟、舍楞等部首領封爵賞賜,但對他們仍深懷疑慮“此等厄魯特究系新降之外藩,不可深信”。當時本想正式編設盟旗,但渥巴錫等對此持有異議“流露不快之情”。乾隆便持十分慎重態度,決定暫緩設盟旗,待其部落住定,時機成熟之後另議執行。同時,乾隆利用舍楞與他們之間的矛盾,單獨將其部編設了“青色特奇勒圖盟新土爾扈特部”一盟二族,被安置到科布多,分散消弱了土爾扈特部的勢力。

注4——庫圖佐夫,全名米哈伊爾.伊拉里奧諾維奇.庫圖佐夫。1802年失寵,被免去軍職,在自己的莊園閒居。1804年,俄國參加了反對拿破崙一世侵略的同盟,得以重返軍隊。

1805年8月他指揮的5萬俄軍向奧地利開進,但奧軍尚未來得及同俄軍會師就在烏爾姆被拿破崙擊潰(參見烏爾姆戰役)。因而形成庫圖佐夫軍隊單獨面對具有極大優勢兵力敵人的局面。庫圖佐夫為了儲存軍隊,於1805年10月進行了從布勞瑙到奧爾米茨的著名的退卻機動行軍,並在阿姆施泰滕戰敗繆拉,在迪恩施泰因戰敗莫爾季耶,使俄軍脫離了被合圍的危險。

亞歷山大一世和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一世催促下,尚未集結完畢,就轉入了進攻。12月2日開始了著名的奧斯特裡茨戰役。儘管俄軍英勇作戰,庫圖佐夫在作戰過程中也曾試圖扭轉局勢,但終歸失敗。雖然亞歷山大一世當時實際上沒有讓庫圖佐夫指揮軍隊,但卻把失敗的責任推諉於他。

此後,亞歷山大一世對其更加厭惡。直到1812年的要緊關頭,於危難之際執掌全軍,並熬敗了拿破崙60萬大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