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從餐飲開始打造萬億市值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章蔬菜大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章蔬菜大棚

平地加山地,一共拿下了700餘畝,500畝平地年租金17萬5千,加上200畝山地租金4萬5千,共計年租金22萬,減去農業補貼,700畝地實付13萬多。

陳軒盤點手上的現金,年初時一共853萬,後來開了將近二十家店,每家的開店成本30萬左右,花了將近600萬元,好在絕大部分門店都在盈利,即使有的店目前在虧損,但也只是輕微虧損,可以忽略不計。

到年底為止,一共開了27家大店,每家大店單日消費人次平均723人次(外賣加堂食),客單價17元,日營業額1.2萬元,27家店共計33萬的單日營業額,純利潤12%,單日純利潤39822元,單月純利潤1194685?元。

不過這是臘月這一個月才達到的月入百萬,其他月份,平均月入也才七十萬罷了。

算下來依靠名下的三個子公司,今年的累積收入純利潤達到900多萬,自己手中的現金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變成了1123萬。

陳軒掐指一算,自己每家大店單日消費人次723人(外賣加堂食),27家店單日消費人次1.9萬,從每個人頭上抽出兩塊錢利潤,單日利潤就接近四萬了。

數著銀行卡上的鈔票,陳軒感覺無比興奮,餐飲店就是這麼的掙錢,有些必吃榜上的外賣店,單日就有一千多單,這種店要是多開幾家,一年掙一套房根本不是問題。

手上有1123萬現金,22萬的土地租金根本不是問題,但陳軒還是精打細算的把賬期延長到明年的一月份。

多一年的資金使用時間,就算拿去存銀行,也能吃4000塊錢利息呢,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護資金鏈的安全,防止某些時候資金鏈斷裂。,

土地租憑合同商定後,接下來就是量地了。

需要把每家每戶的土地用捲尺精確的測量出來並埋下界石,最好搞點永久標記什麼的,因為蔬菜基地經過建設之後會面目全非,分不清哪是哪。

而農民又特別重視土地,生怕自家的土地跟別人的搞混了,以後退租後自己的地被侵佔了之類的。

量地之前,村裡各家都挺和睦的,但真正量地時,還是發生了不少糾紛。

不過都是鄉裡鄉親的,往祖上數,村裡大多都是有血脈關係的,也就沒有鬧得特別僵,在陳順通的協調下,這些問題都一一解決了。

到了臘月25號,陳軒的700多畝地已經全部量完。

這天下午,在大獅村村口,幾個老頭搬來小板凳,坐在水泥路邊的高處,點了一堆火,邊烤火邊閒侃,時不時轉頭看向打上標記的土地,表情顯得有些喜意。

以前他們鼓搗這十幾畝土地,一年到頭也搞不了幾千塊錢,現在光租金就有四五千,等農場開辦後,還可以到農場裡乾點雜貨,賺得就更多了。

陳軒則興奮的跟著設計師,巡視著自己租下的這幾百畝地,做著一些規劃,測量,設計之事。

一畝地有666平米,五百多畝,站在高處一眼望去,是蔚為壯觀的一大片。

“土地是農民的靈魂,沒有土地的農民是沒有靈魂的。”

雖然這些地都只是租的,不是買的,但陳軒依舊十分興奮,過幾年國家會出臺允許農村土地轉建設用地的政策,到那個時候,自己說不定可以把這一整片地都買下來。

這幾天,陳軒請了一些農科院以及私企的農業技術員來做指導,並把圖紙畫了出來,估算工程造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陳軒打算造200畝地的大棚溫室區和300畝的露天菜場。

大棚區包括連棟智慧溫室,連棟薄膜高溫蔬菜大棚,全鋼架蔬菜大棚,無土栽培技術溫室。

大棚的造價有高有低,最普通的一畝地造價一萬元左右,帶防蟲網,中高檔的則6萬到十幾萬不等。

陳軒的200畝地,平均算下來,一畝造價是7.5萬,總造價1500萬,高得嚇人。

不過由於溫室大棚能吸納當地農民就業,所以政府有補貼。

陳軒查了市裡的補貼標準,中高檔溫室補貼1.5萬元/畝,簡易溫室1萬元/畝,鋼架大棚0.4萬元/畝。

100畝中高檔溫室能拿150萬,100畝普通溫室能拿100萬。

此外,設施200畝以上,陸地500畝以上。種植蔬菜、水果產業、茶葉產業、養殖業等,每個專案補貼金額50-100萬元。

農業先進技術試點補貼50-100萬元。

申報時間,投入生產後當年的11月份左右,江州省內的農戶、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實施主體均可申報。

由於陳軒的土地經營規模相當於當地戶均承包地面積10至15倍,農民務農收入相當於當地二三產業務工收入,所以市裡給予重了點扶持,並對溫室大棚等設施菜田提高了補貼標準。

一番計算下來,陳軒可以拿到的政府補貼,大概有300到500萬左右。

加上一旦這個農場開辦,陳軒將成立一個蔬菜供應子公司一個養豬公司,一個養雞公司,三個子公司能從系統處拿到900萬元獎勵金。

所以這個工程只需要1000萬不到的實付。

在臘月底,陳軒就找到了蔬菜基地建設公司,跟他們談好了價錢,分期付款,分期開工,大概到今年上半年四五月份,第一期工程就能全部完工,屆時結清三分之一款項,今年年底完工二期工程,結清大部分款項,到2018年中全部完工,結清所有款項。

其實如果陳軒急的話,17年年中就可以把三期工程全部完工,但陳軒還用不了那麼大的產量,所以才故意分成三期工程的。

原本工程承包方,還擔心陳軒有可能會付不清款項之類的,希望能先給錢再開工,但看到陳軒賬上有一千一百多萬,名下三十個快餐店,每個月的純利潤有上百萬,此外名下還有兩套高檔住宅,一個工廠,一棟公寓樓之後,就放心大膽的接下了這個造價2300萬的工程。

其中1600萬是蔬菜基地,700萬是養豬場和養雞場。

簽下這筆大單,陳軒也倍感壓力,基本上過完年他是沒時間回市裡了,要一直在地裡緊盯工程進度。

隨著工程的開展,陳軒也在鎮上買了一塊五百平的宅基地,一共花了一百八十萬造了一棟陽光別墅,請了兩個女保鏢負責保護應開胃的安全,然後往鎮上的家裡拉了一條網線,買了幾臺電腦,遙控指揮城裡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