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從餐飲開始打造萬億市值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七章點清預計營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七章點清預計營收

養豬場到明年年初為止,會出欄兩批,每批盈利30萬元左右,到時應該能盈利60至70萬元。

養豬其實不需要這麼大的養豬場面積,之所以租下兩百畝地,是為了給養雞場準備的。

肉雞養殖場在建立時,陳軒諮詢過業內人士,一畝地可以放養500到1000只左右,800只為宜。

陳軒第一次養可不敢追求效率放養一千只,而是只養了800只。

肉雞養殖場開設在山腳上的一處緩坡荒山,由於土質貧瘠,都是沙石,加上坡度較大影響機耕,所以陳軒以山地的價格租下來,用挖機平整成梯田式的平地後,就在平地上蓋養雞場。

養雞場佔地200餘畝,實用面積200畝,每畝八百只雞,共計16萬只白羽肉雞。

看起來數量很多,但陳軒一家門店,每天能賣出一百到兩百份雞肉,每份250克,平均161份,單店每天就是四十千克,整整八十斤。

一隻五斤多的雞去除內臟雞爪,頭,血,羽毛等有約莫四斤重,每家店單日就需要20只,目前六十多家店,每天就需要1200多隻。

一個月內需要出欄36000只以上,才夠供應所有門店。

從四月份開始陸續進的雞苗,42至45天左右就可以出欄,17萬只雞,分成4個月分批上市,其實僅供給第9快餐旗下門店,就不剩多少只了。

雞苗購買,全年平均每只需要3.5元左右。

飼養42天出欄,每只大約需要飼料5千克,料重比為1.85:1,全部飼料成本大約為11.4元。

每只雞全程用藥成本0.7元、水電成本0.2元、煤炭成本0.1元,人工成本0.4元,大約為1.4元。

以上全部成本每只合計約為16.3元,17萬只肉雞成本為270萬元。

分攤到5個月的飼養時間,第一個月是雞苗無法出欄,所以從次月開始,四個月總出欄17萬只,270萬的飼養成本分散到每個月也就五十餘萬的飼養成本。

陳軒賣給自己的門店也按市價算,養雞場自負盈虧,這樣比較好算賬。

而白羽肉雞生長到42天時,體重就能達到2.7千克,市斤5.4斤左右。

每斤毛雞全年平均4.0元售價,銷售收入每只為21.6元,17萬只肉雞銷售收入為340萬元。

每只肉雞飼養成本16.3元,銷售收入21.6元,利潤為5.3元,17萬只肉雞利潤為90萬元,單月利潤為12萬元。

這個利潤在國內養雞場中屬於偏高水平,原因自然是因為自己掌握著銷售渠道,出欄時間非常穩定,一天都不會耽擱,不會出現像養豬場那樣要等經銷商拿貨。

其實市面上炸雞賣17元一隻是完全可以放心吃的,以陳軒的養雞場為例,一隻雞的養殖成本16.3元,送到屠宰場宰殺分割後,雞肉賣14元左右,雞雜(雞心,雞胗,雞腸等)賣2.5元,雞血3元,雞毛0.5元,雞爪0.5元,雞頭0.5元,此外還有雞糞,經過處理過後也可以賣0.3元至0.5元,合計22元左右。

所以炸雞店14元一隻買走後,至少有3元的利潤空間。

這還是大個子,去除雞雜毛血後有四斤左右的大雞,這種雞一般是賣二三十元左右一隻的,那種去雜後只有一斤左右的小雞就更便宜了,一隻小雞的進價可能也就6元左右,炸雞商還有10元左右的利潤空間,毛利率超過60%。

這就是為什麼市面上這麼多炸雞店的原因了,因為開炸雞店確實很賺錢,普通人吃到這麼便宜的炸雞會以為佔便宜了,會把商家吃破產,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上網上查一下就知道了,白羽雞養42天就可以達到2.5公斤以上,整整五斤多。

現在是七月份,到明年四五月份,還有九個月的時間,每月利潤12萬,預計會有100餘萬的收入。

蛋雞養殖場的效益就相對極低了,因為陳軒門店對雞蛋的需求少,所以蛋雞只養了一萬只左右,佔地2畝,一年的效益就13萬左右,陳軒甚至有點看不上這點收益,但為了保證供應鏈的品質安全穩定,還是開設了蛋雞養殖廠。

相比肉雞養殖場,蛋雞養殖場的佔地面積是非常小的,因為蛋雞是養在三層堆疊的雞籠中,而肉雞必須養在平地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為了緩解化肥的大量使用,減少土地板結的情況,不少農戶轉而使用農家肥,雞糞價格也水漲船高,每立方米的售價在40~80元之間,平均為60元。

而蛋雞養殖時間長,一只要養16個月左右,所以單隻蛋雞的雞糞收入要比肉雞多很多。

一般每300只雞每個月產雞糞1立方米,即每只雞每月產糞量約1/300立方米,一隻蛋雞一個養殖週期17個月,約產糞17×1/300=17/300立方米。

按1立方米60元計算,每只蛋雞一個養殖週期的雞糞收入為17/300×603.4=3.4元。

其實蔬菜種植和養殖並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只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執行,蔬菜種植方面,該澆水時澆水,該除蟲時除蟲,該除草時除草,出現病害了可以用地菌靈,敵克松等拌細泥撒,給土壤消毒。

伴隨著翻耕土地,讓藥劑與土壤充分混合,或者翻地暴曬,也可解決問題。

更何況陳軒從小跟父母在田間地頭忙活過,知道怎麼種菜。

一般而言,如果連日暴曬,陳軒到地頭看一眼土壤的乾燥程度和蔬菜的蔫吧狀態,就知道該不該請工人澆水。

如果連日陰雨,就知道要提早檢查排水溝的疏通情況,否則會把菜給淹了。

如果是沒有經驗的設計師設計的蔬菜基地,就有可能會出現排水設計不合理等情況,下雨時把菜給淹得稀爛。

蔬菜基地有老爹陳順通這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管理,加上技術員的指導,基本上就順順利利的種出了優質蔬菜。

加上他的規模大,形成了規模效應,節約了成本,低價質優,一些連鎖店的老闆來考察時,看到他那麼大的菜場,信譽有保障,加上菜價也便宜,就欣喜的簽下了長期購買協議,順順利利的盈利了。

因為這年頭只要你有本錢,錢生錢是非常容易的,最難的是最初的那幾十萬的原始資金積累。

而陳軒兩千多萬的投資,最後不掙錢的話還不如一頭撞死算了。

此外,陳軒調察了江城周邊蔬菜基地後發現,自己的菜價之所以如此便宜還能掙不少錢,還有一個原因是陳軒投資的錢不是從銀行貸款的,沒有利息壓力。

反觀其他大部分蔬菜基地的農場主,都至少有一半的資金是從貸款來的,哪怕是利息最低的抵押貸款,年利率都至少是5%左右,兩千萬的投資,一年光利息就要還100萬,更別提年利率10%左右的普通貸款了。

這上百萬元的利息自然是要加在菜價上面的。

要知道如果是兩千萬的貸款,年利率10%的話,五年後就需要額外還款1000萬元了,這個只能加到菜價上,所以他們的菜漲價是非常明顯的。

當陳軒發現這一點時,眼紅的不行,要知道螞蟻借唄的年利率是18%左右,其中有多少利潤就不言而喻了,但搞網際網路金融至少得有個APP吧,所以此事只能在外賣平臺搞起來以後再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