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從餐飲開始打造萬億市值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一章石墨烯薄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一章石墨烯薄片

買地加工程款一共需要784萬元,陳軒手中的一千餘萬資金,在申請到500萬的農業補助後,結清蔬菜基地的二期工程款,還剩980萬元,足夠結清784萬的工程款了。

定金交付後,工程方次日就正式開工,預計兩個月就能建成。

趁著這兩個月的時間裡,陳軒申請了專利並前往深城工業區的各大無人機零配件工廠,逐一搞定各種零件的選購。

這些零件分為三類,一類是非常常見的,只需要幾毛錢甚至幾分錢一個的電子元件之類。

一類是需要稍微改變大小的零件,這類零件大多在幾毛錢到一塊錢一個。

第三類就是世面上沒有的零件了,這類零件需要特別定製,因此也最貴,需要幾塊錢到十幾塊錢一個,不過這類零件在無人機上面的數量少,只需要十五個。

綜合成本算下來,自己製造一臺自配送無人機,需要機身的成本1567元,電池的成本3000元,一共需要4567元一臺。

不過這也只相當於一個外賣員一兩個月的工資,無人機投入運營後,不考慮損毀等因素,大概兩個月就可以回本。

在陳軒搞定零件的這段時間裡,工廠已經快速建造起來。

而陳軒付完工程款,買來定製的鍋爐裝置之後身上基本就沒錢了。

其中定製鍋爐的錢有一部分還是從第9快餐存在銀行裡面的預付房租裡面支出的。

還好陳軒一開始只打算做少量的無人機做內部測試,只開了一個小廠,否則很有可能會因為攤子鋪得太大而陷入資金鏈斷裂危機。

人造規整石墨的鍋爐裝置,陳軒是把它分別拆解為15份單獨的配件交由十五家公司生產的,這樣一來,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陳軒要造的是什麼東西,也不可能複製出陳軒的鍋爐了。

由於鍋爐的設計圖紙中,所使用的材料,都是現有材料,所以只需要給出圖紙,廠家自有辦法把零件製造出來。

不過由於這種鍋爐是現在沒有的東西,所以製造成本很高,單個鍋爐的造價就高達280萬。

不過單這一款鍋爐就已經足夠陳軒使用了。

到了十月底,鍋爐運到了廠子中,陳軒就到現場去指揮安裝,讓安裝人員輕拿輕放,生怕把裝置給磕壞了。

好在有驚無險,只到了第三天,鍋爐就安裝完畢。

到了第四天,就要嘗試生產石墨烯,只要這鍋爐能成功的低成本生產出石墨烯,陳軒就可以快速配製產線,開啟生產了。

當天下午三點,陳軒和應開胃穿著藍色的無塵服,旁邊跟著車間主任和廠長,同樣都穿著無塵服,四人圍站在操控鍋爐的顯示器螢幕前,檢視技術員的操控。

陳軒聘請的這個工廠廠長是有10年電子廠管理經驗的老羅,老羅今年43歲,名叫羅文,月薪三萬。

羅文是陳軒在網上招聘來的,這年頭普攻不一定好招但招廠長車間主任之類的工資高事少的職位那是供不應求,輕而易舉就能招到適合的人。

這處工廠的名稱叫星漢G2石墨烯電池廠,員工一共有27個,其實整個生產車間的人都不一定需要懂技術,只需要按照流程指示去操控就行了,都是傻瓜式的教程,整條生產線基本已經實現了自動化生產,員工上班主要是在看機器。

陳軒甚至可以預想到,以後開工以後,很有可能員工上班就是搬個小板凳坐在機器旁邊打瞌睡,發現機器故障之類的就趕緊關停機器,避免更大的損失就行了。

石墨的制作方法是把碳元素隔絕空氣加強熱,當然並不一定需要真空環境,只需要隔絕空氣雜質即可。

系統給的規整石墨的生產流程是化學氣相沉積法的改進版,現在的化學氣相沉積法是利用高溫下甲烷等氣體在金屬襯底銅箔表面催化裂解沉積然後形成石墨烯。

這種製造方法的優點在於可以生長大面積、高質量、均勻性好的石墨烯薄膜,但缺點是成本高工藝複雜且存在轉移的難題,而且生長出來的一般都是多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經過後世改進後,人們找到了一種催化劑,可以催化生產出品質優良的單晶石墨烯。

但這種催化劑會在尖端凸起的地方結晶,這就導致了如果合金箔不夠平整的話,這種催化劑會大量富集結晶於此,導致石墨烯薄膜上面出現破洞。

以現在的工藝,還無法生產出足夠平整的金屬箔,陳軒只能買到差不多能用的一塊金屬箔。

能不能用這塊金屬箔生產出能用的石墨烯就看今天了。

在開始點火前,技術員最後做了一遍檢查,檢查儲存甲烷的氣罐,儲存酒精的罐體,儲存催化劑的罐體,儲存保護氣的罐體。

確定罐體都執行正常後,技術員略帶緊張的走向操作顯示屏面前。

技術員今年26歲,名叫劉楠,是材料學碩士,今年剛畢業。

他作為三個負責操控鍋爐生產石墨烯的技術員之一,自然知道陳軒的生產工藝是遠不同於世面上已有的生產方法的,而且這種生產方法據說成本很低,如果能生產成功的話,說不定會震驚全國。

當然也有可能失敗。

至於這臺鍋爐是什麼原理,他也只知道一個大概,而最為關鍵的催化劑技術卻是他也無從瞭解的,只知道是一種新的催化劑,是老闆自己調配的,世面上沒有,自己別說看配方了,就連化學式也無從瞭解。

顯然這種催化劑就是老闆的核心技術了。

技術員站在操控顯示屏前,等待點火倒計時,心裡胡亂的思緒念頭不斷閃過。

陳軒和應開胃以及廠長羅文則在緊張的盯著操控顯示屏,等待三種氣體注滿,充分混合。

鍋爐中間有一個內建的球形空間,空間中放置的就是金屬箔和三種生產石墨烯的氣體,圓球外面就是中空的爐腔,在爐腔中點火,燃燒天然氣和助燃劑給圓球內部的氣體加熱至3000攝氏度,穩定溫度,保持20分鐘,再通入氫氣和氬氣做保護氣體,等待三十分鍾,反應完成,切斷電源,關閉三種氣體通入,只通入保護氣體排淨三種氣體,在保護氣體的環境下直至管子冷卻到室溫,取出金屬箔片,就能得到金屬箔片上的一片規整石墨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