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從餐飲開始打造萬億市值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二章第一臺自配送無人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二章第一臺自配送無人機

整整五十分鍾的等待,陳軒一直在旁邊靜靜的看,如果只有他一個人的話,他早就心急得在那裡踱步轉悠了。

待待反應完成,還要等待爐內冷卻到室溫,這個時間可就長了,急不得。

一日後,檢測到爐內溫度降低到45度時,才開爐,用機械臂取出金屬箔。

這時陳軒和應開胃羅文等烏泱泱一大群工廠工人,都站在爐子下等待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

只見劉楠爬上四米多高的可移動登高平臺梯上,從爐頂機械臂上取出了一塊烏黑發亮薄板,因為金屬箔本身也比較輕的緣故,因此拿起來也不是很重,有一種拿著厚紙板的感覺。

只見劉楠身穿無塵服,手上帶著防塵手套,小心翼翼的捧著金屬箔從平臺梯上走下來,捧到眾人面前。

給大家看了一眼之後,陳軒就接過這片規整石墨烯,親手送到實驗室,去計算石墨烯的純度。

測算密度和體積比之後,如果石墨烯的純度很高,說明其上面的催化劑結晶少,如果石墨烯純度很低,那就翻車了,說明上面的催化劑結晶過多,有可能不能用來造電池。

入手的石墨烯和金屬箔薄片摸起來還很溫熱,就像捧著一塊薄薄的熱水袋似的。

陳軒懷著激動緊張的心情,走進實驗室,進行了稱重和鐳射掃描,計算密度。

很快得出結果,純度99.6%。

得到這個結果陳軒有些驚喜,雖然純度只達到了99.6%但要看是什麼情況下的純度,如果雜質是均勻分布在石墨烯薄膜上的,那就很有可能一整塊都不能用,如果這些雜質只是富集於一個點上,那就只需要去除有問題的這一塊,其他的純度很高的就能用。

先把石墨烯薄片放到酸洗機器中把催化劑結晶洗掉,剩下的石墨烯就可以撕下來作為生產電池的原料了。

清除其表面的催化劑後,石墨烯薄膜就進入了下一道工序,由自動控制系統的機械臂利用特製膠水撕下第一層石墨烯,不過這一層石墨烯並沒有直接用於加工,而是先從機器中取出來,切下一片,放到電子顯微鏡中觀察其表面的結構是否完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結果不盡如人意,三十多釐米長寬的石墨烯,只有十幾釐米長寬的部分勉強能用,其餘的由於金屬箔太粗糙,導致上面坑坑窪窪都是大洞。

陳軒本想把這些不能用做電池的石墨烯,按克賣來換錢,畢竟2000元一克呢,自己一次效能生產出15克左右,價值3萬的。

結果發現有價無市,因為石墨烯還沒有商用,所以會購買石墨烯的只有相關科研機構和各大實驗室,全球的實驗室本來就少,需要使用石墨烯做研究的就更少了,除去一些自制石墨烯的實驗室,剩下的會從這裡買的,需求量不多,一年也就賣個幾百克。

八百克的石墨烯,2000元一克,一年也才賣160萬元。

陳軒也不想降價,因為需求量就這麼大,你就算降價了,還是只有這幾個人買,賺的錢反而少了。

石墨烯想要商用,必須要做到質量安全可靠,生產出的電池要像鋰電池一樣安全可靠,基本不會爆炸和起火才有可能會被批准民用。

否則的話,基本只能內部測試用。

至於石墨烯的室溫超導,更是目前沒法實現的。

麻省理工學院的Pablo Jarillo-Herrero、曹原等物理學家研究的雙層石墨烯超導,是需要將其中一層石墨烯層相對於另一層扭轉到1.1°,再將石墨烯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石墨烯的電阻才會突然降至為零,變成超導體。

這是需要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的,距離室溫超導還遠著呢。

至於利用石墨烯開發各種醫學裝置,則還有待研究,因為一項新技術從實驗室走向民用,需要長則五六十年,短則三五年的內部測試和研發時間。

不管怎麼樣,可以製造快充電池的低成本石墨烯有了,下一步就是製造生產電池了。

其實這些勉強能用的石墨烯薄片上,也有大大小小的窟窿眼,只不過這些窟窿眼的面積還沒有大到不能用的程度,因此生產出來的部分電池肯定存在質量問題,這是顯而易見的。

在一套全封閉式的自動化裝置中,石墨烯薄片被一層一層的撕下來,分割拆解為電池大小的薄膜,直接投入生產。

經過二十多米長,蜿蜒曲折的生產線的加工,一塊塊外殼烏黑的石墨烯電池就生產出來了。

當然,其中填充的主要材料跟普通的鋰電池沒什麼兩樣,唯一不同的是,石墨烯電池充電更快捷。

要說儲電量,基本沒有太大區別的。

生產出來的一塊塊電池,還需要經過質量檢測,檢測放電量和持續放電的穩定性。

一塊電池需要經過幾天時間的充電,放電,反覆檢測,質量合格的才會打包發送到城裡的組裝車間,組裝成一架完整的無人機。

在檢測期間,果然有幾塊電池起火了,不過一千塊電池才有大概一塊會起火的樣子。

但是放電不良率卻很高,一千塊就有十幾塊無法放電或者電壓不穩定的情況。

剩下的百分之八十的電池在質檢上都沒什麼問題,接下來就要看組裝成無人機之後的表現了。

經過測試,這一款電池充電時間為一分半鍾,原本需要近兩個小時才能充滿的電,縮短到一分多鍾,整整縮短了74倍。

在這款無人機的設計上,陳軒在電池周圍,包裹了一層塑膠“水袋”,水袋中裝的是阻燃液。

經過測試,這一設計是可以有效防範電池起火的。

只要電池起火,就會燒破塑料薄膜,塑膠水袋當中的阻燃液就會快速流出滅火,這樣就可以防止起火了。

自配送無人機,不怕它掉下來,就怕它起火,因為一旦起火很有可能會引燃周邊的居民樓等建築,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

但掉下來就不同了,陳軒可以把無人機航線設計得低一點,這樣就算掉下來也不會砸到人。

因為無人機上有紅外傳感器和攝像頭,可以精確識別人或動物、機動車等,無人機可以自動避讓。

由於無人機飛行高度不高,就算掉下來處於失控狀態時,行人也很難在短時間內主動衝過去碰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