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太平洋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 從來沒有救世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章 從來沒有救世主

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要到哪裡去?

就在兩個月前陳寧還苦苦糾結這三個問題,他到底是那個端坐寫字檯的小白領,還是大明太子朱慈煊,兩者的差異天翻地覆,以至於他常常產生幻覺,有時候他覺得面前恍恍惚惚,彷彿還在十八層的商務樓上,當他的高階碼農,偶爾能聽見隔座美女的嬉笑聲,或者窗外傳來的刺耳剎車聲,但真實情況卻是...一望無際的熱帶雨林,然後,成群結隊的亞洲野象穿行其中。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穿越後遺症?

為此,陳寧時常陷入不可言明的失神狀態,周圍人都暗地裡說太子瘋了,好在他魔怔的時間不算長,一個星期後,他終於後知後覺地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

——南明永歷朝太子朱慈煊,或者更確切說是漢人統治史的最後一位太子。

如今的大明王朝只剩了一點點殘山剩水,有限的國土僅限於YN邊陲,除了晉王李定國固守下的幾個不起眼的關隘,還有就是流亡緬甸的永曆朝廷,雖然在這個袖珍朝廷裡,也有“皇帝”,有“內閣”,有“司禮監”,甚至還是“錦衣衛”,但已是名存實亡,一年後,吳三桂大兵壓境,緬王主動獻出末帝朱由榔,後者被吳三桂用弓弦活活勒死在昆明城下,到此,國祚294年的大明朝正式宣告壽終正寢。

朱慈煊這個大明儲君,一輩子沒有轉正的機會,說白了就是待宰的羔羊。

坑啊!

明白情況後,朱慈煊不止一次仰天大叫,賊老天啊,你把我穿過來,這是要我慢性死亡啊,史上第一號倒黴蛋恐怕非我莫屬了吧...周圍人自然聽不懂朱慈煊的奇怪言論,遂再一次背地裡嘀咕,太子的瘋魔病又犯了...

內有心懷不軌的緬甸國王,外有吳三桂的十萬大軍,己方兵馬只有區區的三四萬,這怎麼看都是一個不可能翻盤的死境啊,如此懸殊的實力對比,怎能不讓朱慈煊大感操蛋?

恰和他此時此刻面對的真實狀況一模一樣。

...他被懸在了山腰上。

身後還跟著一隊隨行的人馬,包括一名貼身太監,一位侍衛首領,五十名衛隊親兵,連帶著朱慈煊一共五十三個人被困在了這莽莽大山裡。

這個時候馬比人更累,走了好幾天,崎嶇的山路仍舊一眼望不到頭,這山路不光長,而且窄,最窄處不到兩米,全都在懸崖峭壁邊上,當真是飛鳥不可逾越,人和馬只能收著腳步走路,而在這一腳之外,便是深不可測的萬丈懸崖。

“真是望山跑死馬!”

人和馬都走累了,朱慈煊索性一屁股坐在山壁上,此山地處緬甸北部,屬於熱帶氣候,繁複精美的大明衣冠反倒成了累贅,侍衛們這個時候也顧得其他了,見太子停下不走,他們一個個席地而坐,敞開上衣,任由那熱氣從衣服升騰而去,算是偷得一時閒愉。

若是體面些,這些親兵侍衛可以叫做“錦衣衛大漢將軍”。

“殿下!殿下!”

正當這時,山間響起了層層疊疊的回聲,從很遠的地方傳來,一位身著錦衣衛裝束的探路親兵,沿著山路疾馳而來,到了近處,還沒等他說話,便被一位壯年漢子當頭喝斥了一頓。

“你大聲嚎嚎些什麼!也不瞧瞧咱們什麼處境!”

壯年漢子名叫周凜,乃是朱慈煊的侍衛首領,之前朱慈煊三令五申,到緬北千萬不要高聲呼喊,若是被那些巡邏的緬兵發現了,拉到暗處,隨便殺了都不是什麼稀罕事。

來人立馬噤聲,低著頭悄悄地摸到朱慈煊身旁,小聲彙報道:“殿下,前面沒路了,這條路往前就斷了,再走下去咱們繞不過鐵壁關。”

鐵壁關地處中緬交界,乃是緬甸進入中國的要衝,時過境遷,此時的緬王已經不在奉明朝大皇帝為天朝上主了,而是和滿洲人討教還價的籌碼,既然是籌碼,便要死死地握在手心裡,緬王下令一旦發現有明帝隨員外逃,格殺勿論,同時對現有的明朝臣子大肆殺伐,最嚴重的一回,史稱咒水之難!

如果無法繞過緬人佔領的鐵壁關,就找不到李大帥,從而也就無法避免咒水之難的厄運,這也是朱慈煊千方百計逃出來的原因。

換言之,他們這些人揹負挽救明朝於飄搖中的重任。

聽到探子的訊息,其他人面容呆滯,木愣愣的看著朱慈煊。

當希望變成了渺茫,當渺茫變成了絕望,是個人都會有這樣的表情。

大明真的到了末路麼...

朱慈煊沒有說話,他清楚自己是這些人的主心骨,決不能流露出半點洩氣,雖然低低地嘆了一口氣,但極力保持著鎮定,“孤知道了,叫將士們原地休整。”

侍衛們喘著氣,一個個癱倒在了路邊,太監王有德跑了過來,用袖子掃了一塊兒乾淨地方,伺候朱慈煊坐下。

他們這一行人在大山裡轉了五六天,早就人困馬乏,此刻更是像無頭蒼蠅一般,完全不知前方去路,更別說繞過緬軍的層層圍堵,找到大將李定國的部隊了,放眼望去,山腳下幾乎全是熱帶雨林,毒瘴瀰漫,野獸眾多,幾百年後,擁有現代化裝備的中國遠征軍,不也被眼前這殘忍的“綠野”所吞噬了麼?

朱慈煊這次逃出,源於心中一個醞釀已久的計劃,只要能找到晉王李定國,垂死的大明朝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但眼下...

朱慈煊是普通人,同樣有著普通人的恐懼,遠眺這一望無際的茂密叢林,他的愁眉始終不展,心中更是一片拔涼。

哎...

眼前的景象..確定不是穿越到了CCAV10的探索頻道?

“小爺,吃口餅吧。”正當這時,王有德湊了過來,把袋子裡的饃饃掰成兩半。

天氣炎熱,外加處境危急,朱慈煊根本沒有食慾。

“王伴伴,孤不餓,你把餅子和諸將們分了吧。”

“小爺,您都一天沒吃東西了...”王有德是崇禎五年的老太監,從小服侍永曆一家,幾乎看著朱慈煊長大,見他沒幾天就體態消瘦,心中大為不忍。

朱慈煊再次搖了搖頭,把腦袋扭向了一邊。

見狀,王有德只好把饃饃放回了袋子裡,眼下的食物也不多了,能留一點是留一點。他清楚太子心情不好,也不在接著進勸,而是突兀地掏出一個十字架,捧在手心,嘴裡唸唸有詞的叨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仁慈萬能的主兒啊...”

這一幕,倒吸引了不少奇異目光。

朱慈煊見怪不怪,一路上,他這個王大伴(注1),不知向天禱告了多少次。

永歷帝南逃時,為了獲得澳門葡萄牙人的軍力支援,曾率全家加入了天主教,宮女太監接受洗禮也有大半,永曆生母王太后甚至還派人送信給羅馬教皇,請求援兵,當然,這封信最後無疾而終,跟著船隻,散軼在茫茫大洋當中。

“...您發發無量神通吧,救救大明吧...”

絮絮叨叨的聲音越傳越遠...

“王伴伴,這世界上,從來沒有救世主,誰擁有征服別人的力量,誰才是神,知道嗎?”朱慈煊轉過身來,忍不住說了一句。

王有德愣住了,這一緊張,下文忽然忘了...

朱慈煊這話聽著牛逼哄哄,其實,前半句是從馬老爺子那裡順來的,而後半句則嫁接自己職場半年的心得,弱肉強食,贏者通吃,敗者即螻蟻,這一點,無論前生後世,總不會改變。

倘若歷史一定由勝利者書寫,那朱慈煊可不希望自己在滿洲人的《明史》上,落得個“哀愍太子”的諡號。

王有德哪知道朱慈煊突然來了這麼一句話,還以為太子對他篤信洋教大感不滿,手中的十字架也不知道該擱哪了,其實他倒不是多虔誠的天主教徒,主要那些佛郎機人忽悠,說每天對著這玩意兒禱告,能獲得天主的恩賜,現在想想,屁嘞,流落到這鳥不拉屎的地界兒,還有個毛的“恩賜”,還有比這更差的“恩賜”嗎?不過,好歹是一塊銅疙瘩,揣著就揣著吧,於是王有德乾笑著收了起來。

“王伴伴,孤有些餓了,取餅來。”

王有德一聽,喜出望外,趕緊把袋子裡的饃饃取出來,恭恭敬敬遞到朱慈煊身前,道:“咱們路還遠,小爺,您多吃一點兒。”

拿著幹硬的饃饃,朱慈煊忍不住皺起了眉頭,他之所以要食物吃,純粹是被自己那一番大白道理唬住了,想想也是,生存才是根本,活下去才有未來,而未來..說不定自己還能翻身,想想吳三桂、尚可喜這樣的“明奸”都活的好好,自己可不能先倒下。

“活下去,大明也要活下去。”

朱慈煊大口撕咬著乾巴巴的饃饃,狼吞虎嚥中,猛然感到一陣口渴。

“王伴伴,取水來。”朱慈煊擦了擦嘴角的餅屑,對王有德伸了伸手。

王伴伴卻面色戚然地說道:“小爺,這是咱們最後的水了。”

朱昊君盯著軟癟癟的水囊,先是一愣,隨即心頭泛起了陣陣苦滋味。

奶奶的,又碰上了一件慘事,主兒啊,救救俺們吧...

注1:大伴:明朝宮廷皇帝的貼身太監一般稱伴伴或大伴,如馮保被萬曆稱為馮大伴,魏忠賢被天啟稱為魏伴伴。

(兄弟姐妹們,滑瀝瀝開新書了!整本書籌劃了好久,都是硬磕磕的乾貨!新書期!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