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太平洋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朱慈煊的計劃(新書求收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 朱慈煊的計劃(新書求收藏!)

鐵壁關,是懸在所有人心頭上的一根刺。

倘若擱在半月以前,朱慈煊或許和李定國一樣,對堅如要塞般的鐵壁關束手無策,高聳的城碟,堅硬的城門,女牆與山巒相連,仿若一體,當真是飛鳥不可逾越,貿然進攻,必經會成為任何攻城者的修羅墳場,人員損失不說,時間也遠遠划不來,要知道,吳三桂大軍可緊緊咬在後面。

李定國不能犯錯,朱慈煊也一樣,即便皇帝親自下了詔書,大軍也不能輕舉妄動,這可關乎到數萬人的腦袋。

鐵壁關無疑是一顆銅豌豆,啃不下,搗不爛,更無法從視線中抹掉,來時的一路上,朱慈煊都在苦苦思索破解之法,腦袋都大了一圈,如果無法短時間內拿下這座雄關要塞,不但他們出不了緬地,見不到李定國,連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是問題,而什麼攻佔緬都,迎還聖上,更是痴人說夢的妄談,久而久之,朱慈煊和所有人一樣,都陷入了要人命的定式思維。

然而,就在幾天前,一次夜宿荒村的奇遇,竟然讓眼下的死局,霍然瓦解。

密道!

那條連線滇緬兩地的神秘小道!毫無疑問是把從天而降的破局鑰匙!

朱慈煊的手微微起了顫抖,腦海中一遍又一遍地回想著當時的點點滴滴,原始村落,中原遺民,阿叔公,小玲瓏,韓九,撣族人.....

就是那條明末先民為了躲避饑荒和戰亂而背井離鄉的幽敝小徑,讓他們順利離開緬地,深深勾勒在朱慈煊腦海中,與此同時,也宛如臍帶般連線著緬甸的永曆朝廷和外面的李定國大軍。

試想如果率軍從密道中透過,就能輕鬆繞過鐵壁關,僅僅三天不到,便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殺到阿瓦城下,皆時,萬馬齊嘯,攻下緬甸王都只在旦夕之間.....

想到這,朱慈煊心中激動不已,而激動之中更夾雜著一份慨嘆,那些隱姓埋名,客死他鄉,甚至失去國家的人,竟會有朝一日,成為拯救大明於危亡的英雄!

“終究有一日,孤會帶你們離開,阿叔公,中原才是吾鄉。”朱慈煊輕聲默唸,隨即猛然睜開眼,英氣驟然逼仄。

“晉王!”

聞言,李定國愣了一愣,忙道:“臣在!”他剛才一直在思量著破關之法,卻越陷越深,甚至還因為無法驟攻而心存內疚。

“眼下咱們有多少兵馬?”朱慈煊問。

李定國思量片刻,如實回答:“臣部下有六大營,破虜營,懷遠營,驍騎營,宣武營,興振營,敢烈營,及一個衛屬斥候隊,還有各地的土司兵,散兵,輔兵,加起來,共三萬七千眾。”李定國為三軍統帥,自然對此如數家珍,他只是有些心存疑慮,太子殿下為什麼突然問這些?莫不是要他下令強攻?又或者其他的非分要求,心中緩緩起了不好的預感,但冷不丁的抬頭瞧了太子一眼,有打消了這個念頭,太子眼神堅毅,眉梢如稜,渾不似一般的天潢貴胄,膽怯惜命。

“晉王手下無庸兵,孤相信這三萬七千人必定個個都是精銳之士。”

任李定國如何想,朱慈煊卻在心中盤算著,這三萬精銳一至緬都,無疑於天降神兵,任那些緬地蠻子如何抵抗,也會被盡數蕩平了,試想白文選四千步騎就能把緬軍打的滿地找牙,三萬人就更別提了。

朱慈煊又道:“幸得皇明庇佑,孤來時,於崇山峻嶺之中,發現一處密道,我等就是沿著這條密道找到了晉王。”話中自是對中原遺民等等的奇遇隱而不提。

“密道?”李定國呀然失聲,轉戰滇南幾年,還從沒聽說過什麼密道。

“殿下所言是真?”

“千真萬確”朱慈煊拍了拍胸脯,“晉王如果不信,可把孤同行的人叫來,一問便知。”

“臣不敢”

李定國沒再答話,只捏著鬍鬚。

“晉王明日發兵,從密道中經過,一路向南,用不了三五天,就可以直入緬都。”朱慈煊又道。

李定國抬頭瞧了瞧太子殿下,又把頭低了下去,始終沒有急著回覆,朱慈煊卻從這微妙的眼神中,看出了不一樣的意思。

二人的眉梢都徐徐皺起....

任朱慈煊如何膽略過人,知曉先機,在外人眼中終究是個半大的孩子,未當過一天兵,不曉得沙場上的兇險,更不懂兵戎之事,還需要多加歷練歷練,他的話能有幾分可信度?再者,就算把其他人叫來,李定國未必全部相信,錦衣親兵,貼身太監,都是天家近侍,讓他們做旁證又能有幾分真?李定國確實謹慎過頭了,但也怨不得他,因為三年前,永歷帝和他的小-朝-廷,就是不顧其千叮萬囑,聽信讒言,執意入緬,當時的理由是“南下求援,力助卿等”,如今又落到了何種田地?李定國當時的確受了誆騙。

“事出非常,容臣再好好想想。”半天後,李定國終於說了一聲搪塞話。

朱慈煊的脊背驟然繃緊了。

當斷不斷,反會葬送大好機會,朱慈煊很清楚,仗著雄關險寨,緬人必定沒有提防,陷入定式思維的,又何嘗沒有緬人?

前方坦途,為何卻步?

“晉王覺得孤在遊戲?”朱慈煊這話說的著實冷氣逼人,雖然面子上謙遜有禮,但骨子裡卻是要強的很,這時候必須有一錘定音的勇氣。

“臣不敢”李定國屈身退後。

“不敢?不敢?我看卿膽子大得很!”

連永曆皇帝都只是個光桿司令,他這個不及弱冠的大明太子又有多少分量?縱然李定國忠貞不二,但此刻又能信他幾分?這是挽救大明的最後機會,朱慈煊不能錯過,下定決心,猛地咬著牙說道:“卿躊躇再三,如此惜命,莫非是通了清人,如果這樣,晉王也不用費事南下了,來人,把孤綁了,獻給那吳三桂吧!”說著便把大袖一撩,雙手並在李定國面前,做出一副坦然受縛的樣子。

“殿下...”

“噗通”一聲,李定國跪倒在地,叩頭不止,前後才幾下,竟然直接砸出了血印,額頭周圍盡數染成了青色,淤凸醒目,地板的震顫順著朱慈煊的腳底傳遍全身,心中頓感滋味萬千,也跟著發疼了起來。

若論忠誠,李定國絕對是明朝三百年來第一人,即便明帝已死,部隊窮困異常,他仍不忘囑咐將士們抗清,在聽聞永歷帝被勒死的訊息後,傷心備至,捶胸大哭,氣急之下竟咳出了血,僅僅過了一年,便死在了滇緬邊境,臨終前留下了“負國負君,何以對天下萬世!寧死荒郊,無降也!”的泣血哀嚎,這一句句,朱慈煊如何不知?

此舉看似猛浪,卻是不得不為之,若是換了別人,朱慈煊甚至沒有一點的把握。

“臣乃武夫,不善言談,卻也曉得忠君報國的道理,雖死不敢苟安....”李定國緩緩抬起頭來,雙目潮紅,臉上沒有淚,鮮血卻順著臉頰滴下,落在朱慈煊腳邊一寸。

“定國忠貞,孤與父皇如何不知,莫因失了小慎失了大局。”朱慈煊強忍了好半會兒,才打消俯身攙扶的念頭,而是冷淡的說了這麼一句話。

李定國閉上了眼,重重地叩了一首,“忠貞”二字,對他來說,足矣。

三兩句話雖算不上語定乾坤,卻發揮了實效,片刻後,身前傳來了李定國的妥協聲,“但聽殿下吩咐。”

聽到這話,朱慈煊沒有長舒一口氣,心裡反而更堵,“國滅身死”“忠臣泣淚”,實乃人生兩大悲,前者朱慈煊岌岌可危,而後者就發生在眼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忙把李定國扶起來,隨後召來了典醫官,替他包紮裂口。

朱慈煊回到了居所,久久不能入眠,王有德,周凜想上前問個究竟,卻也勸不得,太子始終一字不發。

“最後一次!”

朱慈煊咬了咬牙,把腦袋猛地按在枕頭下。

夜,更濃了些。

————————————————————————————

(密道什麼的算是金手指吧?熟悉滑瀝瀝的書友知道,俺始終把劇情合理放在第一位,額,算是強迫症了,後續的劇情會更精彩。)